臺北街道名稱大發現!竟然是上海建築師設計的?

2020-12-10 周羑裡

龍應臺曾說,臺北是一張中國歷史大地圖。

為什麼這麼說?看過臺北地圖你就明白了。

中山路和忠孝路「十」字交叉

臺北的街道命名,以南北向的中山路、東西向的忠孝路畫出一個大十字架。左上為大陸西北城市,左下西南,右上東北,右下東南。成都街、貴陽街在西南方向,吉林街、長春街在東北方向,把臺北的街道變成了一張中國地理圖。

臺北街道命名的方式,還要追溯到……

1895年,清政府割讓臺灣給日本,1945年日本投降,臺灣交還給中國。經過50年的統治,臺灣已經基本日本化了。地名是日本地名,語言說日語,人名也是日本名字。

1945年9月,國軍進入臺灣,接受在臺日軍的投降。隨即,國民政府的人員也到達臺灣,全面接收臺灣。當年11月17日頒布了《臺灣省各縣市街道名稱改正辦法》,要求當地各級政府在兩個月內,把日據時代用以紀念日本人物、宣揚日本國威的街道名改正過來。

鄭定邦出現

兩年後,一位名叫鄭定邦的上海建築師受命來到臺北,為這裡的街道規劃命名。他拿出一張中國地圖,覆蓋在臺北的街道圖上,然後趴在上面把中國地圖上的地名依照東西南北的方位,一條一條地畫在臺北街道上,新的臺北街道名稱由此誕生。

鄭定邦

臺北的街道恍如一張中國歷史大地圖:除了幾條主幹道採用政治含義和傳統道德命名之外,次一級的街道都是按照中國地圖的方位,從北到南,從東到西,重新命名。

西南方有青海路、大理街、康定路、桂林路、昆明街……西北方有迪化街、庫倫街、哈密街、酒泉街、塔城街……東南方有廈門街、福州街、溫州街、潮州街、金門街……東北方有遼寧街、合江街、松江路、興安街……等。

位於「十」字中心的臺北車站

有人說,鄭定邦的靈感,也許就來自上海,因為當時上海的街道,就是用中國省份和城市來命名的。當然,國民黨當局1949年12月正式遷移到臺北以後,就更詳細地把大陸的地名慢慢填了進來,進一步完善。

上海街道的命名

熟悉上海的人都知道,以中國省份和城市命名,是上海街道的傳統——南北縱向用省份,如浙江路、山東路是直的;而東西橫向則用城市,如成都路、福州路便是橫的。當然,也有一些例外。

上海市南京西路

一首關於臺北街道的詩

《左轉迪化、右轉酒泉》

告別了部隊,輔導會輔導到欣欣客,參加大臺北的公車聯營。

五點五十分,自一江新村開出,第一班稀疏的五十鈴汽車。

早安,班長!您一定熟稔駛過的街仔,同安、廈門、汀州,接著寧波。

橫過總統府背後,衡陽、武昌、漢口,臺北郵局前是開封。

從新上漆的承恩門掙脫,急急迫迫來到鄭州,左轉重慶,右轉南京。

過太原、過承德,左轉天津,右轉北平。

排檔、加油、起動,歲月在方向盤上旋轉。

災難的歲月,歡愉的歲月,眨眼成飄散的雲煙:災難的雲煙,歡愉的雲煙。

升火待發前泡茶,茶就泡在味全醬瓜吃光了的玻璃空罐。

星期一:文山包種,星期二:茉莉香片,星期三:武夷鐵觀音。星期四至星期日,雨前或明前的龍井。

一趟車五、六十處紅綠燈,紅燈亮了:停,綠燈亮了:行。濃茶大口地嚥,欣欣穩穩地開。紅燈亮了:停,綠燈亮了:行,過蘭州、過哈密,左轉迪化,右轉酒泉。

──定稿於一九八零年七月九日

──原載於一九八一年四月十九日《時報雜誌》第七十二期,《施善繼詩選》遠景出版

相關焦點

  • 臺北街道為何用中國省市命名?
    到過臺北的內陸遊客,對那裡的街道名稱一定不會感到陌生——成都路、貴陽路、寧波街、紹興街、哈密街、蘭州街……臺北城猶如一塊精緻的布料,幾乎把我們那些熟悉的城市都鑲嵌其間,星羅棋布,璀璨奪目。正因此,龍應臺女士才將臺北比喻為「一張中國地圖」。其實,創造這一歷史景觀的,跟一位名叫鄭定邦的上海建築師有關。1945年,日本戰敗,將臺灣島奉還國民政府。傷兵可以連夜轉移,然而幾十年統治留下的痕跡卻不可能在朝夕之間抹除。日本兵撤退後的臺北街道,依然散發著濃鬱的櫻花氣息。臺北車站在那時叫「日本驛」,總統府叫「總督府」,圓山飯店叫臺灣神宮。
  • 金普頓大安飯店,是臺北繁華街道上的「內聖地」
    金普頓大安飯店由總部位於上海的建築事務所Neri&Hu構思為遠離臺北繁華街道的安靜庇護所,敏銳地將平靜與安寧與城市環境的活力相平衡:國際化的涼爽與傳統氛圍的融合,並像當地人一樣生活同時享受當地的待客之道。建築師說:「酒店的各個方面都反映了「內部庇護所」的指導思想。「來賓從一樓開始,進入大堂,受到寬敞的接待休息室的歡迎。
  • 主持設計「臺北101」摩天大樓的建築師——李祖原
    李祖原(1938年-) 臺灣著名建築師。1938年生於廣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畢業,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學士,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建築碩士。致力於研究有繼承中國傳統特色的新建築。他主持設計的「臺北101」是目前全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樓。
  • 【文史】臺北街名的上海淵源
    到過臺北的內陸遊客,對那裡的街道名稱一定不會感到陌生——成都路、貴陽路、寧波街、紹興街、哈密街、蘭州街……臺北城猶如一塊精緻的布料,幾乎把我們那些熟悉的城市都鑲嵌其間,星羅棋布,璀璨奪目。正因此,龍應臺女士才將臺北比喻為一張中國地圖。
  • 臺北故宮原本或許是「夢幻」的--建築師黃寶瑜和王大閎的故事
    當知道中國大陸投入製作臺北故宮專題節目時,我想了解其背景及意圖,因此與胡驍取得聯繫。胡驍以前是跑文化新聞的記者,和我的年齡相近,談話很投緣,之後兩人交情不錯,經常聯絡。胡驍的製作團隊到臺北採訪時,與建築師蘇澤見面,他是臺北故宮的設計者、建築師黃寶瑜的弟子,所以胡提出希望看到當初的設計圖。
  • 知名建築師王大閎在臺北辭世 享壽101歲
    中新社臺北5月29日電 知名建築師王大閎28日晚在臺北家中辭世,享壽101歲。其子王守正29日對外界表示,約四年前,王大閎因中風臥病在床,健康狀況受到影響。綜合中央社、中時電子報等臺灣媒體報導,王大閎1917年出生於北京,成長於上海及蘇州,有「建築詩人」的美譽,代表作品包括臺北孫中山先生紀念館、臺灣大學第一學生活動中心、登月紀念碑計劃案等。王大閎是第一代接受西方教育的華人建築師,其作品融合東方文化內涵與西方現代建築特色,傳遞著人文精神。
  • 臺北市街道名稱,就是一張攤開的中國地圖,你知道的名字有多少?
    「同根同源同祖先,臺人陸人中國人」,走在臺北的街頭,除了滿眼繁體字外,跟大陸的城市沒有什麼區別,大陸遊客去了臺灣都會有種賓至如歸的感覺,如果你來到臺北市的街道,只要你注意了街道的名稱,會發現這些街道的名稱和中國的城市一樣。
  • 救災建築師坂茂上海開展:紙管建築也可以是永恆的
    視頻來源: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01:22) 「坂茂建築展——建築設計與救災項目的共存」於10月8日至11月30日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舉行。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日本知名建築師坂茂以其救災項目聞名。
  • 著名建築師保羅·安德魯去世,他設計過中國國家大劇院,在上海留下...
    據外媒報導,法國當代著名建築師保羅·安德魯於當地時間10月11日去世,享年80歲。 保羅·安德魯在很多國家留下了建築作品。他最為中國人熟知的作品,是酷似「玻璃蛋」的中國國家大劇院。他是一位機場建築專家,設計最多的就是飛機場。 這和他的職業生涯有關,作為法國巴黎機場公司的建築師,他設計了巴黎戴高樂機場、印度尼西亞雅加達機場、埃及開羅機場、坦尚尼亞三蘭港機場、日本大阪關西機場、汶萊機場、中國三亞機場等等。其中,圓形的戴高樂機場設計令他名聲大噪,當時他只有29歲。
  • 臺灣街道記憶中的一抹鄉愁
    行走在騎樓綿延的臺北街頭,很多初來臺灣的大陸遊客會產生一種既陌生又熟悉的感覺。因為在這裡,你所看到的街道名稱,幾乎都是大陸的城市地名。一位熟知大陸地理的人在臺北迷路,是一件很難發生的事情:以臺北車站為中心,如果你要去成都路,只需往西南方向走;如果你要去吉林路,沿東北方向即可到達。
  • 臺北市街路名稱拾趣
    當然, 臺北市街路名稱的命名也不會例外。 1949 年, 國民黨政府退據臺灣, 臺北市得以擴大, 經過幾十年的建設, 臺北市的街道縱橫交錯,其街路名稱也就打上了孫中山「三民主義」的政治烙印, 臺北市的三民路、民族路、民權路、民生路就是例證。
  • 2014上海國際建築師大會創新技術設計專題沙龍
    -- 啟迪改變  燃照未來創意之火 -- 數位技術引發建築設計「千機變」 上海2014年3月3日電 /美通社/ -- 作為為中國建築師設計師量身打造的年度盛會 -- 上海國際建築師大會 (Shanghai Architects Fair 簡稱 SAF)
  • 上海最浪漫的大樓:在很多電視裡出現過,由著名建築師鄔達克設計
    歡迎你來到無尾象和貓的旅行探險事務所,請隨我們一起去發現那些不為人知的小眾旅行故事吧!位於淮海路與武康路交叉口的武康大樓是上海最浪漫的大樓,如果要評選上海最好看的公寓,那這棟大樓絕對是大多數人心中當之無愧的首選。
  • 義大利著名建築師格裡高蒂曾設計上海浦江鎮
    據義大利《共和報》報導,義大利著名建築師和建築理論家維託裡奧·格裡高蒂日前因新冠肺炎逝世,享年93歲。 維託裡奧·格裡高蒂出生於1927年,曾是格裡高蒂建築設計事務所的負責人、米蘭理工大學教授,也是建築學中新理性主義的代表人物之一。 格裡高蒂的代表作,有曾舉辦過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會的巴塞隆納奧林匹克體育場、裡斯本的貝倫文化中心、米蘭的新斯卡拉大劇院、卡拉布裡亞大學和為中國人所熟悉的上海浦江鎮。
  • 上海DOE / B.L.U.E.建築設計事務所
    ▼店鋪外觀:當玻璃門打開時,店內和城市街道形成了對話關係設計的最大亮點為坐落在中心的方盒子,類似於球場看臺的大臺階面朝街道,擁有良好的視野和光線。看臺後的四面可活動牆體,可以通過翻起,推拉等方式,將整個盒子完全打開。可活動方盒子的設計,為DOE舉辦活動提供了自由和便利。
  • 完成變更設計臺北大巨蛋即日起復工 預計2021年底竣工
    華夏經緯網8月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北大巨蛋因79處主要構造未按圖施工,違反相關規定在2015年被勒令停工,經申請第3次變更設計,臺北市府在7月16日核准,遠雄巨蛋公司7月30日提出復工申請,臺北市都發局也在8月7日同意復工,預定2021年底竣工。
  • 大陸人看臺灣:臺北街道 架在海峽的一座橋
    中新網3月30日電 臺灣《旺報》30日刊文《臺北城區的街道名》,文章稱臺灣當局在對臺北街道命名的過程中,注重宣傳中華文化,體現了兩岸之間的文化同一性。臺北的街道名,如同架在臺灣海峽的一座橋,連接著海峽兩岸民眾的心。
  • 大陸學生看臺灣:臺北城區的街道名
    一月的臺北夜晚有點溼冷,蒙蒙小雨一直淅淅瀝瀝地下著,那句孟庭葦的「冬天來臺北看雨」讓我們的出行多了分雅興。在去臺北西門町夜市的路上,我好奇地觀察路邊每個角落,騎樓綿延的臺北街頭有一種既陌生,卻又有些熟悉的感覺。因為在這裡,看到的街道名稱,竟然幾乎都是大陸的地名。穿行在臺北的大街小巷,如同穿行在大陸的某個地方,很是有趣。
  • 2011年上海一級建築師申請初始註冊審查意見公示(第三批)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建築師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建築師條例實施細則》規定,經審核,常越等93人符合一級註冊建築師初始註冊條件(名單見附件),現予以公示,公示截止日期為2011年2月16日。
  • 92歲建築師楊卓成病逝 曾設計蔣介石士林官邸
    曾設計臺灣圓山飯店、士林官邸  92歲建築師楊卓成在美病逝  本報訊 臺灣消息:曾設計過臺北士林官邸、圓山飯店及「中正紀念堂」的著名建築師楊卓成病逝。  楊卓成的子女昨天介紹說,楊卓成於11月26日病逝在美國的洛杉磯近郊,享年9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