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新動作!中國網際網路3巨頭「扎堆」投資,新加坡為何吸引?

2020-12-12 新浪財經

來源:金十數據

本文為「金十數據」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最近,中國網際網路巨頭開始頻頻投資新加坡。據此前英媒援引知情人士稱,字節跳動計劃未來三年將在新加坡投資數十億美元,並增加數百個工作崗位。剛剛,騰訊也被傳出將投資新加坡。據美媒9月15日報導,騰訊在新加坡設立了新辦公室,準備將新加坡選為亞洲中心,目前騰訊在新加坡招聘的崗位涉及跨境電商、雲計算和電競等業務。

1、東協首次成為中國最大貿易夥伴,中企紛紛轉向東南亞

今年以來,國際經貿環境發生重大變化被認為是中國企業調整投資方向的重要原因。據了解,包括騰訊、字節跳動等在內企業旗下的多款手機應用,在美國、印度等海外市場發展受挫,這影響了這些企業的投資計劃,它們正在將目光轉向東南亞市場。由於國內網際網路市場趨向飽和,東南亞成為了中企為數不多的可開拓、具有投資潛力的出海市場。

作為世界上經濟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東南亞擁有近6.5億的人口,其中3.5億人為網際網路用戶,隨著當地民眾收入的增加,東南亞的智慧型手機用戶不斷增長。這給中國企業帶來巨大商機。

以電商行業為例,谷歌和淡馬錫聯合發布的《東南亞電子商務報告》顯示,東南亞是全球網際網路發展最快的地方,未來10年,當地電商複合年均增長率約32%。預計2025年,東南亞地區的網絡購物交易額將達到880億美元。除電商外,中國很多行業對東南亞都有投資需求。

當前,中國正在加強與東南亞的合作關係,這也給中企進入東南亞市場創造了不可多得的機遇。比如,在疫情下,中國與東協國家保持密切的溝通,雙邊經貿合作逆勢上揚。今年上半年,東協對華貿易持續增長,首次超越歐盟,成為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雙方也實現了貿易上的歷史性突破。因此,中企加大對東南亞市場投資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2、中企扎堆投資,新加坡有何過人之處?

不只是騰訊和字節跳動,另一大巨頭阿里也加大了對新加坡的投資。2016年,阿里收購了位於新加坡的東南亞最大電商平臺Lazada;今年5月,阿里又斥資12億美元收購新加坡一處商業地產50%的股權,被曝將在東南亞開拓網約車、送餐和電子錢包等業務。

另據英國《金融時報》的消息,華為的雲事業部、中國第二大券商海通證券、騰訊旗下微眾銀行等都在尋求在新加坡建立業務。

不難看到,中國的企業都在扎堆投資新加坡,以實現進入東南亞市場。那麼,中國企業為什麼都青睞選擇新加坡作為開拓海外業務的陣地呢?

新加坡擁有優越的地理位置。作為亞洲的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之一,新加坡聯通東南亞各大國(馬來西亞、印尼等),地理位置優越,並吸引了一大批國際企業區域總部進駐。以其發達的金融業為例,全球有近1200家金融機構在新加坡設立了區域總部,這對企業無論是融資還是開展金融業務都很方便。

具備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新加坡對企業非常友好,在全球營商環境排名第二,新加坡還建立了完善的初創企業生態系統,包括孵化器、加速器、風投機構等組織。2017年,新加坡還建立了全球創新聯盟,幫助當地企業連結全球各大科技創新市場及企業。

提供大量優秀人才。由於社會福利體系完善、生活環境優越,新加坡吸引了全球大批人才入駐,同時新加坡也積極培育創新人才,這給企業開拓業務帶來了巨大的幫助。2019年,全球人才競爭力指數(GTCI)報告顯示,新加坡僅次於瑞士,排名第二。

因此,對於出海的中國企業而言,通過新加坡進入東南亞市場,不失為一種好的選擇。隨著更多中國企業將目光轉向東南亞,投資新加坡也將成為中國企業出海的新趨勢。

文 | 鍾志生 題 | 曾藝 圖 | 饒建寧 審 | 李澤鈽

相關焦點

  • "獨角獸"扎堆新加坡:騰訊、阿里究竟看見了怎樣的未來?
    實際上,Shopee由騰訊投資,Lazada則由阿里巴巴控股。在中國網際網路巨頭的帶領下,隸屬於不同陣營的兩個平臺在東南亞市場也展開了激烈的角逐。今年雙十一,二者均表示打破了去年底購物節的銷售記錄。 據Shopee公布的數據顯示,其平臺第一個小時的訂單量就是去年的三倍,一天內銷售的商品數量達到7000萬餘件。
  • 騰訊、阿里、字節三大巨頭齊聚新加坡,小坡是如何躺贏的?
    阿里、騰訊、字節跳動齊聚新加坡,三大巨頭全來了!這一豪舉成為了當月新加坡最大的一筆房產交易,同時也是阿里巴巴海外市場迄今為止最大的一筆地產交易。從那時起,阿里巴巴進軍新加坡的序幕就拉開了。 近幾日來,阿里巴巴在新加坡的大動作逐漸走入人們視線。據悉目前阿里正與東南亞打車巨頭,本地企業Grab洽談投資30億美元的事宜。這也將是阿里在2016年首次投資Lazada之後的最大手筆。
  • 騰訊出手投資酷開後 為何又看上了網際網路電視品牌雷鳥?
    去年的12月15日,騰訊視頻客廳產品部總經理趙罡在企鵝TV主題為「大娛樂家」的年度媒體品鑑會上曾告訴媒體,2017年企鵝TV 將有戰略新打法。此話一出之後,當時就有媒體猜測,騰訊是否將會推出自有品牌電視企鵝TV。但是今年過了上半年,一直都沒有這方面的消息。
  • 成功吸引愛奇藝、騰訊兩大巨頭投資的酷開 還要讓電視變得更健康
    背靠2300萬電視用戶和近千萬日活用戶的傲人數據,在2016年內容分成就達到1.67億元的酷開,顯然成為了網際網路電視領域,被巨頭資本追逐的寵兒。繼去年9月獲愛奇藝1.5億元投資之後,在6月7日的新品發布會上,酷開繼續對外宣布引入騰訊3億元戰略投資,並與騰訊視頻展開深度合作,酷開在未來將攜手愛奇藝、騰訊兩大巨頭,共同建設生態內容服務。
  • 網際網路巨頭教育「購物車」大起底:大廠投資看什麼?
    2019 年 5 月 23 日,騰訊正式宣布成立騰訊教育;阿里穩紮穩打,瞄準學前教育領域進行精準投資,加碼未來;百度、字節跳動在自建教育平臺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在線教育的發展模式;網易也圍繞有道精品課和網易公開課在 ToC 端探索得如火如荼……這些名號響亮的網際網路巨頭在教育領域都進行了哪些內外布局?本文對此進行了梳理。
  • 天目觀察 網際網路巨頭扎堆新能源汽車產業 誰能掌握「未來出行...
    1月11日,百度宣布與吉利控股集團組建智能汽車公司,正式加入到這場新能源大戰當中,而在更早之前,阿里、騰訊以及京東等網際網路巨頭們,早已在這一領域有所涉略,或投資參與整車研發,或是將重心投放在未來的無人駕駛測試當中。網際網路巨頭扎堆新能源汽車產業,誰能最終勝出,掌握「未來出行」話語權?
  • 獨角獸扎堆新加坡,Shopee、Lazada們究竟看見了怎樣的未來?
    實際上,Shopee由騰訊投資,Lazada則由阿里巴巴控股。在中國網際網路巨頭的帶領下,隸屬於不同陣營的兩個平臺在東南亞市場也展開了激烈的角逐。今年雙十一,二者均表示打破了去年底購物節的銷售記錄。據Shopee公布的數據顯示,其平臺第一個小時的訂單量就是去年的三倍,一天內銷售的商品數量達到7000萬餘件。
  • 騰訊入股「美家幫」 網際網路+家裝成網際網路巨頭
    億歐網6月4日消息,在網際網路+的大背景下,網際網路+家裝成為網際網路巨頭、傳統家裝企業擁抱、轉型的必經之路。家裝O2O平臺「美家幫」對億歐網表示,其已完成騰訊資源+現金形式入股的A+輪融資,但未透露更多細節。
  • 百度雲OS告別,網際網路巨頭們的OS之路為何步履蹣跚?
    百度雲OS告別,網際網路巨頭們的OS之路為何步履蹣跚? 【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編者按】就在騰訊TOS系統進行內測,公眾還在熱議BAT移動端布局後的一個星期,百度雲OS突然宣布停止更新。這突如其來的消息讓業內人士和用戶都震驚不已。
  • 網際網路公司Sea申請新加坡數字銀行牌照-東南亞「騰訊」向網際網路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去年公布計劃,擬發放多達五個虛擬銀行牌照,以提高競爭和創新,該機構擬在6月宣布中標方。就在新加坡銀行業推進對科技公司開放之前,香港也邁出了相似的腳步,螞蟻金服及騰訊等其他中國公司的子公司獲得了牌照。螞蟻金服也已申請新加坡數字銀行牌照。
  • 網際網路巨頭的下半場新共識
    2018年註定是中國網際網路的轉折年,人口紅利消失,C端市場增長放緩,網際網路進入下半場已成定論。即便在上半場風光無二的巨頭們,也以更謹慎的態度思索未來增長的新引擎。面對下半場,對外如何尋找新的增長點,對內如何提升企業組織能力,成為巨頭們兩個重要思考方向。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ToB成為諸多公司的新方向,巨頭亦努力打造「基礎設施」。
  • 噹噹線下書店落地重慶 網際網路巨頭為何扎堆實體店?
    噹噹書店重慶國泰店效果圖阿里牽手大潤發、騰訊聯手永輝超市、京東開設3C零售體驗店……隨著新零售概念的興起,網際網路巨頭紛紛走向線下,開起了實體店。而實體店在向線上延伸的同時,網際網路巨頭也在不斷地向線下布局。這波浪潮能為消費者帶來哪些改變?新零售會何去何從?噹噹書店首次進入重慶本次在重慶開業的噹噹書店是當當網的線下O+O實體會員書店,整體面積約2500平方米,有圖書近4萬冊。
  • 3月投融全解析:投資情況整體回暖 網際網路巨頭跟進B端布局
    作為新零售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物流行業從傳統的貨品流動發展到如今體系化運營,自然也成為各個巨頭企業的必爭之地。未來專業的物流企業所面臨的競爭與挑戰將不會局限於本行業內,將物流、配送環節作為必要補充條件的新零售企業更有可能將其取而代之。
  • 巨頭過冬記:2019年BATJTMMD八大網際網路巨頭投資布局盤點
    2019年風口難覓,國內創投市場融資數量與披露金額在寒冬中全面暴跌,財大氣粗的網際網路巨頭們今年的出手也更加謹慎,烯牛數據梳理了BATJTMMD八大網際網路巨頭(百度、阿里、騰訊、京東、字節跳動、美團、小米、滴滴)2019年對外投資布局,看網際網路巨頭如何「過冬」。
  • 巨頭扎堆「賣菜」,國內網際網路企業真的沒有夢想?
    來源:時代周報隨著國內網際網路紅利的進一步消逝,網際網路巨頭之間的競爭也愈加趨於白熱化。近日,拼多多、滴滴、京東、美團、阿里巴巴、騰訊等國內網際網路巨頭直接或間接入局社區團購,使得這一兩年前便出現的業務模式在2020年煥發新春。
  • 網際網路安全巨頭360集團宣布將入股金城銀行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導,近日,網際網路安全巨頭360集團宣布將入股金城銀行。值得關注是,360集團可能獲得金城銀行第一大股東的地位。網際網路企業為何紛紛入局銀行業?它們和銀行又將擦出怎樣的火花?
  • 網際網路反壟斷的蝴蝶效應:「巨頭買下整個賽道」一去不復返
    在搜索欄裡搜索「反壟斷」,出現在首位的便是「微軟反壟斷案」, 又稱「微軟反託拉斯案」,指1997年10月開始微軟涉及的一系列反壟斷案件,這開啟了美國對網際網路巨頭的反壟斷歷史。2014年10月,歷時4年的「3Q」大戰最終落下了帷幕。騰訊與奇虎360之間的訴訟戰,也被認為是中國網際網路首起反壟斷案。
  • 騰訊文創學堂成立、阿里湖畔大學開學 網際網路巨頭為何興學重教?
    該學堂的創辦者是騰訊公司與北京電影學院,從申請入學的條件和學費來看,入學門檻可謂不低。就在3月份,由阿里創辦的湖畔大學也迎來了最新一屆開學典禮。這引發網友與學者思考:網際網路巨頭紛紛跨界布局教育產業,其初衷和目的究竟是什麼?
  • 沒有巨頭投資的世界會更好嗎?
    中國造車新勢力,蔚來、小鵬、理想已成為公認的行業TOP 3,市值一路攀高,但就在一年前,這三家都只剩一口氣吊著。 2017年3月份,騰訊公司正式入股特斯拉,收購了他們5%的股權。這5%股份的價格約為17.78億美元,這也讓騰訊成為特斯拉的第五大股東。隨後,在2017年騰訊對外發布的新一季度的財報中,當馬化騰在面對股東提問為何投資特斯拉時稱:「特斯拉整合了非常多的高科技,計算機與實體的結合變得更加緊密。公司投資特斯拉,能夠緊貼科技潮流,對未來發展非常關鍵」。
  • 【遠見】為何早期消費投資領域 成電商巨頭押注的新賽道?
    央廣網北京8月28日消息(記者王思遠)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導,不久前,剛剛獨立拆分的京東金融宣布:成立千樹資本,專注消費領域早期投資。至此,創投圈中,網際網路四大巨頭阿里、騰訊、百度和京東已經全部「進場」。眼下,網際網路和商業領域的關鍵詞是「消費升級」,為什麼早期消費投資領域,會成為電商巨頭押注的新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