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文創學堂成立、阿里湖畔大學開學 網際網路巨頭為何興學重教?

2020-12-17 北晚新視覺網

2018年5月19日訊,近日,北京又多了一間文創學堂,名為「北影-青騰未來文創學堂」。該學堂的創辦者是騰訊公司與北京電影學院,從申請入學的條件和學費來看,入學門檻可謂不低。就在3月份,由阿里創辦的湖畔大學也迎來了最新一屆開學典禮。這引發網友與學者思考:網際網路巨頭紛紛跨界布局教育產業,其初衷和目的究竟是什麼?

圖片來源:龍巍 / 東方IC

一所學費50萬的「創業學校」

記者發現,由騰訊創辦的青騰大學官網已經掛出了該學堂的準入條件:已完成A輪融資(或同等階段)的文創企業創始人、董事長或CEO,並且要受到至少兩名行業知名企業家、投資機構合伙人或青騰大學師生的推薦。課程為期一年半,共9次課,每次課程持續3-5天,及若干選修活動。 學費更是不菲:每名學員50萬人民幣。

如此一所學堂,將教授學員什麼技能?據騰訊開放平臺及內容平臺總經理侯曉楠介紹,學堂將聚焦當下正熱的短視頻、網綜、動漫等領域的創業創新,邀請世界文化藝術大師同行走訪文創腹地,探訪其在影視產業、動漫遊戲等領域的經驗。在跨界方面,學堂將向學員分享騰訊近20年的創業經驗與文創實踐,並幫助企業創始人打通創意與商業之間的「任督二脈」。

「如果用一句話概括青騰大學,它就是騰訊為創業者打造的一所大學。」侯曉楠表示,在過去兩年中,青騰的商業學堂和科技學堂中加入了188位中國企業創始人學員,「他們公司的總估值平均增長超過150%。」

完稅證明是課堂的「通行證」

說起騰訊的青騰大學,總會讓人聯想到阿里創辦的湖畔大學。今年湖畔大學已經迎來第四屆學生,48名來自不同領域的企業家學員開始了為期三年的湖畔之旅。

這所學校的第一屆開學典禮還是在2015年舉行的。當時,馬雲出任湖畔第一任校長。在學校使命的設定中,湖畔也用了「企業家」「創業者」這樣的表述:「發現並培養具有企業家精神的創業者」。在對「企業家精神」的要求上,湖畔還設置了明確的規定,學員必須創業滿三年,並提供完稅證明。據了解,今年入學的新學員平均創業年限達到8年,此外,他們所在的創業企業,年均納稅額達1.97億元,每年平均要為1615人繳納社保。

據該校教育長曾鳴介紹,本屆湖畔大學共有2600多名創業者報名,經過層層選拔,最終48名同學入選,主要分布在共享經濟、實業製造和文化傳媒等領域,例如每日優鮮創始人兼CEO徐正作。

值得一提的是,學員年輕化是湖畔大學的一個特點。 據統計,第四屆學員的平均年齡為37.3歲,其中最大的出生於1970年,最小的今年只有25歲,40歲以下創業者的比例佔到學員總數的80%。

業內點評:歸根結底是搶佔「人才」與「創新制高點」

兩個網際網路巨頭公司,為何爭先恐後興校辦學?對此,營銷專家、北京志起未來諮詢集團創始人李志起向本報記者分析道:「產業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尤其是對未來創新的制高點的競爭,企業或者企業家辦大學,孵化企業,其實是在布局未來。」李志起向本報記者打了個比方:企業家辦學就像在廣闊的原野上撒下火種一樣,一旦有幾支成功的火苗,就可能有燎原之勢。這也是為什麼近幾年,有眼光的企業和企業家都傾向於以這樣的方式爭搶人才。

這一點與騰訊副總裁林松濤的表述正好相稱。「內容產業已經來到了一個最好的時代。」說起為何要做文創課堂,林松濤向記者舉例道,大家平常用微信的時候,除了跟朋友們交流溝通,很多時間也花在了包括自媒體、公眾號等創作的內容和資訊上面。這說明,文化創意產業正在蓬勃發展,並於細微處改變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他還直言:「這一行業的從業人員水平參差不齊,他們需要的配套措施、資源、能力,都沒有完全跟上。」在他看來,培養這一行業的人才、助力這一產業的提升,也是創辦這一學堂的初衷。

李志起還向記者強調,這種企業大學不僅僅是對內的,而且是開放的,格局更大,影響的是整個產業、整個行業的未來。「因此,從今天來看,企業家辦大學也就更有社會意義。」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殷呈悅

相關焦點

  • 阿里、京東、騰訊紛紛被國家點名,網際網路巨頭們的「寒冬將至」
    紛紛被點名在國內的網際網路巨頭當中,涉及到電商、京東、出行、外賣、社交等等幾乎都和阿里,騰訊有關係。阿里和騰訊在幾十個領域都有競爭往來,有競爭並不是壞事,相反還能促進行業的成長。但是這種競爭隨著範圍的不斷擴大,開始「拉幫結派」,集結各自的勢力。
  • 阿里騰訊進擊韓國網際網路
    韓國地鐵支持中文(圖源:作者攝於首爾)這背後是中國遊客強大的購買力,也正得益於中國遊客對於支付寶及微信支付的強需求,在財閥基本制霸的韓國,阿里騰訊得以在韓國網際網路嶄露頭角。而與中國毗鄰的韓國網際網路則開始得更早,韓國的第一個網際網路系統SDN起始於1982年5月。來自首爾國立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的一臺電腦與位於龜尾市的韓國電子科技研究所(KIET,後更名為ETRI,即韓國電子通信研究院)的另一臺電腦通過一條1200bps的專用線路連接。
  • 網際網路大腕為何爭相當「校長」
    原標題:網際網路大腕為何爭相當「校長」   馬雲創辦「湖畔大學」,劉強東推出「眾創學院」——   網際網路大腕為何爭相當「校長」   根據馬雲的設想,「湖畔大學」跟國內MBA教育最大的差異就是,「這是一所研究失敗的『大學』」。
  • 騰訊、阿里、字節三大巨頭齊聚新加坡,小坡是如何躺贏的?
    阿里、騰訊、字節跳動齊聚新加坡,三大巨頭全來了! 一向擁有大局觀的網際網路大佬們只得及時調整擴張戰略,並將目光鎖定在了蓬勃而起的東南亞市場。作為東南亞市場的部署大本營,「小紅點」新加坡奪得巨頭們的橄欖枝,當之無愧。
  • 為什麼阿里被稱為科技型公司,而騰訊卻是網際網路公司?
    阿里巴巴和騰訊是國內民營企業中市值最高的兩家,兩大公司都是在上世紀90年代末期成立的,阿里巴巴主營電子商務,騰訊專注於社交和遊戲。經過數十年的發展,阿里巴巴和騰訊逐漸的成長為了國內的網際網路兩大巨頭,業務也從最開始的單一模式發展到了多元模式,很多創新型企業的背後都有阿里或者是騰訊的身影,網友將之稱為騰訊系和阿里系。但是,隨著近些年的發展,逐漸的阿里巴巴脫離了網際網路圈,被稱為科技型公司,不過,大眾對於騰訊的認知依舊是網際網路巨頭。
  • 阿里開辦湖畔大學,馬雲任校長 ,中歐、長江們顫抖不?-虎嗅網
    1月26日,馬雲力邀馮侖、史玉柱、郭廣昌等八位企業家和學者在杭州正式啟動湖畔大學項目。湖畔大學方面表示,第一批學員將在農曆新年後開班,到時候將公布大學啟動等細節。而頂著校長這一新頭銜的馬雲,也即將正式入職。
  • 社區團購大戰再起,背後的阿里和騰訊,誰會是最終的贏家?
    社區團購最近火大了,不僅是因為人民日報頗具文藝的評論,還有網際網路巨頭們紛紛進軍社區團購。人民日報最近發表評論:網際網路巨頭有海量的數據,應該在科技上有更多的追求和作為,而不應該只惦記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網際網路巨頭看重的只有這點流量嗎?
  • 網際網路巨頭們正在壟斷的路上鎩羽而歸?網友說:阿里騰訊該收手了
    在過去的幾十年前,我們國內主要是以國企為主體經濟的所有制經濟,但是近幾年隨著網際網路巨頭,例如阿里京東,美團,騰訊等網際網路大企業的崛起,我們看到像騰訊的像阿里巴巴在某些行業已經走向了壟斷,如果國家任由這些大的集團對國內的某些資源或能源以及社交方面信息交流的壟斷,就會出現資源壟斷,例如阿里粑粑和騰訊現在的格局就像楚河漢界,大量數據掌握在他們手中,而不以國家的意志為轉移最重要
  • 阿里騰訊美團入局,網際網路巨頭「燒錢」賣菜,消費者:薅羊毛真香
    視點2020-12-04 17:11賣菜,正成為網際網路巨頭的新戰場。在社區團購最強風口上,阿里、騰訊、拼多多、滴滴、美團等巨頭紛紛入局,燒錢大戰愈演愈烈,消費者再次迎來薅羊毛的大好時機。1分錢一袋食鹽、一分錢一個橙子……搶到的消費者直呼:薅羊毛真香。
  • 聯手富邦金控,騰訊網際網路保險再布一局,欲與阿里試比高?
    ://www.jpm.cn) 編者按:7月18日,臺灣富邦金控副董事長蔡明興表示,公司正與騰訊合作在深圳合資成立公司。這是繼1月份入股香港英傑華保險公司後,騰訊在保險業的另一大動作。騰訊似乎對網際網路保險有執念。而這種執念的來源,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老對手阿里在保險業的開疆拓土,刺痛了其某根神經。我們可以看到去年以來騰訊在保險業動作頻頻,大有要趕超阿里的之勢。也是,作為網際網路界的兩大槓把子,騰訊又怎會甘心落後於阿里,畢竟,該吃的蛋糕還是要吃,何況還是保險這麼大一塊蛋糕。
  • 阿里、騰訊背後巨頭是誰?為何說馬化騰和馬雲,在給外國人打工
    阿里、騰訊背後巨頭是誰? 為何說馬雲和馬化騰, 真的在給外國人打工?如果從股權支配來說,阿里巴巴和騰訊背後卻是外國企業所佔據的股份最大。騰訊的股份中,最大股份的擁有者是MIH TC,持股比例31.1%;而我們先要和大家說下,MIH並非是我們一些人臆斷的,它的實際操控人是所謂的中國工商銀行。(MIH最大股東是南非報業,南非報業最大股東是南非政府投資基金。)
  • 紀華傳:清末廟產興學下的中國佛教和僧教育
    (1904),寄禪因禿禪反對廟產興學,絕食七日而逝,因作詩八首,「以紀一時法門之難」:「今秋八月,廣東揭陽縣因奉旨興辦學堂,驅逐僧尼,勒提廟產。還有寺僧出物出力,主動積極支持辦學,如河北大寺兩等官小學堂及附設之半日學堂均系租用廟房,開學日久,宜加修理,學董正擬籌辦,而寺僧光大知之,毅然募捐自行鳩工油飾。
  • 國家定調,反壟斷啟動,騰訊阿里市值暴跌的背後,網際網路巨變將至
    但真正讓社區團購火爆全網的還是繼阿里投資社區團購後來自人民日報的評論。12月11日人民日報發表評論:掌握著海量數據、先進算法的網際網路巨頭,理應在科技創新上有更多擔當、有更多追求、有更多作為。人民日報的評論,言簡意賅,直接點出了網際網路行業巨頭比如阿里美團等公司,身為巨頭身上所擔負的責任,它們身為行業巨頭,有雄厚的財力,先進的科學算法,本應為了促進科技的進步,社會的進步而努力,但現在卻追求起了幾捆白菜、幾斤水果,多多少少有些大材小用。
  • 香港首批虛擬銀行牌照落地,阿里騰訊等網際網路巨頭沒能喝到「頭啖湯」
    原標題:眾安、京東搶先拿到香港首批虛擬銀行牌照,阿里騰訊還要等等3月27日,香港金融管理局(下稱「香港金管局」)發放了首批3張虛擬銀行牌照。獲得牌照的3家機構分別是Livi VB Limited、SC Digital Solutions Limited和眾安虛擬金融有限公司,而此前備受關注的騰訊旗下財付通、阿里旗下螞蟻金服等網際網路巨頭沒能喝到「頭啖湯」。所謂虛擬銀行,即是沒有經營實體的網際網路銀行,類似於內地網商銀行、微眾銀行等網際網路銀行。
  • 阿里、騰訊、盛大等網際網路巨頭集體「翻船」 網紅墨跡天氣IPO被否
    此次墨跡風雲衝擊上市的失敗,最為沮喪的,除了其80後的創始人——金犁以外,一眾網際網路投資大佬也集體「翻車」,與許多「網紅」的網際網路企業一樣,墨跡風雲的股東名單堪稱豪華,國內資本市場中赫赫有名的「阿里系」、騰訊、「盛大系」、「創新工場系」和「險峰系」等投資大佬皆現身其中,且都持股比例不菲。
  • 騰訊新動作!中國網際網路3巨頭「扎堆」投資,新加坡為何吸引?
    最近,中國網際網路巨頭開始頻頻投資新加坡。據此前英媒援引知情人士稱,字節跳動計劃未來三年將在新加坡投資數十億美元,並增加數百個工作崗位。剛剛,騰訊也被傳出將投資新加坡。據美媒9月15日報導,騰訊在新加坡設立了新辦公室,準備將新加坡選為亞洲中心,目前騰訊在新加坡招聘的崗位涉及跨境電商、雲計算和電競等業務。
  • 網際網路生意經!阿里的商品城,騰訊的茶館,美團的保姆店?
    時間來到了21世紀,我們進入了多姿多彩的網際網路生活,我們可以把網際網路看作一個牌桌,桌面上打牌的有阿里的馬雲、騰訊的馬化騰、美團的王興以及拼多多的黃崢,不到下牌桌的一刻,誰也不知道最後的贏家是誰?但對於我們看客來說,這位大佬手裡拿得什麼牌,我相信我們還是能看得出個大概!
  • 蘋果、阿里、華為、騰訊大比拼 企業大學哪家強?
    3、阿里商學院阿里商學院是中國網際網路第一家企業學院,於2004年成立。在不斷的探索與實踐中,阿里商學院已經形成了以現場授課、在線教學和顧問諮詢構成的立體教學體系,並在教學中注重與學員的互動。截至2010年底,共有近萬名大學生和社會人士參加培訓,成為優秀的電子商務人才,並被輸送至阿里巴巴會員企業就業。
  • 上湖畔大學、拿京東投資,興盛優選創始人嶽立華這一輪玩得溜
    首先,7億美元是筆大錢,能支撐興盛優選接下來打仗;更重要的是,嶽總玩轉巨頭的能力確實讓人佩服。巨頭裡面,興盛優選最先拿的是騰訊的錢;公開消息顯示,2019年5月其獲得了騰訊的戰略投資。率先拿騰訊的錢情有可原,一是騰訊對被投公司比較寬容,較少提過分條件,是創始人喜歡的投資方;另外,興盛優選更早的投資方今日資本、金沙江創投和騰訊走得近,中間做一下推薦很正常。
  • 網際網路巨頭入局,產業園區的下半場拼的是什麼?
    網際網路巨頭入場,   能帶來哪些線下流量?  和產業園區面臨的情況相似,網際網路的發展也進入到了「下半場」。  線上流量紅利正在消失、線上流量面臨枯竭、線上流量越來越貴……不過幾年光景,移動網際網路的戰場已經轉移到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