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9日訊,近日,北京又多了一間文創學堂,名為「北影-青騰未來文創學堂」。該學堂的創辦者是騰訊公司與北京電影學院,從申請入學的條件和學費來看,入學門檻可謂不低。就在3月份,由阿里創辦的湖畔大學也迎來了最新一屆開學典禮。這引發網友與學者思考:網際網路巨頭紛紛跨界布局教育產業,其初衷和目的究竟是什麼?
記者發現,由騰訊創辦的青騰大學官網已經掛出了該學堂的準入條件:已完成A輪融資(或同等階段)的文創企業創始人、董事長或CEO,並且要受到至少兩名行業知名企業家、投資機構合伙人或青騰大學師生的推薦。課程為期一年半,共9次課,每次課程持續3-5天,及若干選修活動。 學費更是不菲:每名學員50萬人民幣。
如此一所學堂,將教授學員什麼技能?據騰訊開放平臺及內容平臺總經理侯曉楠介紹,學堂將聚焦當下正熱的短視頻、網綜、動漫等領域的創業創新,邀請世界文化藝術大師同行走訪文創腹地,探訪其在影視產業、動漫遊戲等領域的經驗。在跨界方面,學堂將向學員分享騰訊近20年的創業經驗與文創實踐,並幫助企業創始人打通創意與商業之間的「任督二脈」。
「如果用一句話概括青騰大學,它就是騰訊為創業者打造的一所大學。」侯曉楠表示,在過去兩年中,青騰的商業學堂和科技學堂中加入了188位中國企業創始人學員,「他們公司的總估值平均增長超過150%。」
說起騰訊的青騰大學,總會讓人聯想到阿里創辦的湖畔大學。今年湖畔大學已經迎來第四屆學生,48名來自不同領域的企業家學員開始了為期三年的湖畔之旅。
這所學校的第一屆開學典禮還是在2015年舉行的。當時,馬雲出任湖畔第一任校長。在學校使命的設定中,湖畔也用了「企業家」「創業者」這樣的表述:「發現並培養具有企業家精神的創業者」。在對「企業家精神」的要求上,湖畔還設置了明確的規定,學員必須創業滿三年,並提供完稅證明。據了解,今年入學的新學員平均創業年限達到8年,此外,他們所在的創業企業,年均納稅額達1.97億元,每年平均要為1615人繳納社保。
據該校教育長曾鳴介紹,本屆湖畔大學共有2600多名創業者報名,經過層層選拔,最終48名同學入選,主要分布在共享經濟、實業製造和文化傳媒等領域,例如每日優鮮創始人兼CEO徐正作。
值得一提的是,學員年輕化是湖畔大學的一個特點。 據統計,第四屆學員的平均年齡為37.3歲,其中最大的出生於1970年,最小的今年只有25歲,40歲以下創業者的比例佔到學員總數的80%。
兩個網際網路巨頭公司,為何爭先恐後興校辦學?對此,營銷專家、北京志起未來諮詢集團創始人李志起向本報記者分析道:「產業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尤其是對未來創新的制高點的競爭,企業或者企業家辦大學,孵化企業,其實是在布局未來。」李志起向本報記者打了個比方:企業家辦學就像在廣闊的原野上撒下火種一樣,一旦有幾支成功的火苗,就可能有燎原之勢。這也是為什麼近幾年,有眼光的企業和企業家都傾向於以這樣的方式爭搶人才。
這一點與騰訊副總裁林松濤的表述正好相稱。「內容產業已經來到了一個最好的時代。」說起為何要做文創課堂,林松濤向記者舉例道,大家平常用微信的時候,除了跟朋友們交流溝通,很多時間也花在了包括自媒體、公眾號等創作的內容和資訊上面。這說明,文化創意產業正在蓬勃發展,並於細微處改變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他還直言:「這一行業的從業人員水平參差不齊,他們需要的配套措施、資源、能力,都沒有完全跟上。」在他看來,培養這一行業的人才、助力這一產業的提升,也是創辦這一學堂的初衷。
李志起還向記者強調,這種企業大學不僅僅是對內的,而且是開放的,格局更大,影響的是整個產業、整個行業的未來。「因此,從今天來看,企業家辦大學也就更有社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