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武漢市軌道交通第三輪規劃獲國家發改委批准,其中就包含了8號線二期。
2019年1月,武漢市軌道交通第四輪規劃獲國家發改委批准,其中包含了8號線三期。
而作為軍運會重點保障線路,8號線三期已在6月底通過試運營評審,將在軍運會開幕前開通。
8號線三期直達軍運村,通過在野芷湖與7號線換乘,連入龐大的地鐵網,賽時將方便運動員快速往返於軍運村與比賽場館、軍運村與中心城區之間。
賽後,該地鐵線將優化黃家湖、青菱湖片區城市配套,強化該片區與中心城區交通銜接,改善周邊居民出行條件。
與北京奧運前開通的「北京地鐵奧運支線」類似,該地鐵線為軍運會提供線路保障,直接服務於運動員村,被譽為「軍運專線」。
8號線分期建設:
一期工程由漢口三金潭至武昌梨園,長約16.7公裡,設站12座,2017年底已開通。
二期工程由梨園引出,經東湖路、八一路、珞獅南路至野芷湖,長約17.6公裡,設站12座,2016年3月開始土建工程招標,目前正在抓緊施工中,爭取2020年通車。
三期工程繼續向南延伸,穿三環線和既有鐵路,沿黃家湖大道鋪設,止於黃家湖大道軍運村,全長4.86公裡,設站2座,由北向南依次是黃家湖站、軍運村站,目前正在為通車做最後準備。
而三期工程在2019年1月才獲國家發改委批准,2019年6月17日剛獲得市環保局的環境評價審批通過,這是無論審批、還是建設,都是史上最快的地鐵線路!
8號線二期建設進度:
2016年3月14日 地鐵8號線二期土建工程分標段招標
8號線二期工程起於一期工程終點梨園站,經東湖路、興國南路、水果湖路、八一路、珞獅北路、野芷湖西路至野芷湖,線路全長17.6KM,設站12座,全部為地下站。
包含換乘站3座,分別在街道口站與2號線換乘,在馬房山站與11號線換乘,在野芷湖站與7號線換乘。在鐵路與三環線之間的空地內與7號線車輛段共址建設野芷湖停車場,在停車場南側設野芷湖站與7號線換乘,線路預留遠期延伸條件。控制中心設在鐵機村,與4、5號線共用。在野芷湖車輛段內設主變一座,與27號線共用,並與27號線同步建設。
標段劃分:本次招標共有7個標段。
第一標段:中鐵四局集團有限公司
梨園站(不含)~省博物館站區間(礦山法及盾構區間)、省博物館站(半蓋挖車站)、共1站1區間。投資額:45000萬元,計劃工期:720日曆天。
第二標段:中鐵一局集團有限公司
省博物館站(不含)~中南醫院站區間(盾構區間)、中南醫院站(半蓋挖車站)、中南醫院站~水果湖站區間(盾構區間)、水果湖站(半蓋挖車站)、水果湖站~洪山路站(不含)區間(盾構),共2站3區間。投資額:88000萬元,計劃工期900日曆天;
第三標段:中鐵十二局集團有限公司
洪山路站(半蓋挖車站),洪山路站~小洪山區間(含盾構段及礦山法段),小洪山站(半蓋挖),小洪山站~街道口站(不含)區間(含盾構段及礦山法段),共2站2區間。投資額:91000萬元,計劃工期:900日曆天;
第四標段:中建三局集團有限公司
街道口站(半蓋挖車站)、街道口站~馬房山站區間(盾構)、馬房山站(半蓋挖車站)、馬房山站~洪山區政府站(不含)區間(盾構),共2站2區間。
第五標段:中國水利水電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洪山區政府站(半蓋挖車站)、洪山區政府站~文昌路站(不含)區間(盾構)共1站1區間。
第六標段:中鐵十一局集團有限公司
文昌路站(明挖)、文昌路站~省農科院站區間(盾構)、省農科院站(明挖),共2站1區間。
第七標段:武漢市政特種集團有限公司
省農科院站(不含)~馬湖站區間(盾構)、馬湖站(明挖)、馬湖站~野芷湖站(不含)區間(盾構)、野芷湖出入場段線(盾構+明挖),共1車站2區間1出入線。
建設進度:
2018年3月25日 地鐵8號線二期首個盾構區間隧道開始掘進
2018年3月25日 武漢地鐵8號線二期全線首個盾構區間隧道開始掘進。武漢地鐵集團現場施工有關負責人表示,首個盾構區間從中南醫院站至省博物館站,預計最少需要半年時間完成。
中南醫院站位於興國南路地下、中南醫院正北側。2016年10月,記者曾在8號線二期開工時來到該站。將近一年半時間過去了,車站目前已粗具雛形。武漢地鐵集團有關人士介紹,中南醫院站採用明挖法施工,目前主體結構已基本完成,建設進度在全線路中是最快的。
「本次盾構區間隧道開始建設,意味著8號線二期工程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我們下一步要加快省博物館站主體結構的建設進度,確保盾構機到達後具備接收條件。」上述人士說,「由於省博物館站主體位於二環線下方,施工受地面交通影響較大。該站主要採取半蓋挖的方式進行,儘量減小對二環線的影響。」
據了解,目前8號線二期工程的馬湖站和小洪山站也進入了主體結構施工階段,其餘各站仍在進行圍護結構施工。根據武漢地鐵集團官方網站信息,8號線二期共有3座換乘站,可分別換乘2號線、11號線、7號線和紙坊線。
8號線二期工程全長約17.6公裡,全線路設12座車站,從一期工程終點梨園站出發後,經東湖路、八一路、珞獅南路、野芷湖大道至野芷湖,貫穿東湖風景區、街道口商圈、南湖大型居住區等,沿線串起東湖風景區、省博物館、省美術館、武漢大學、華中師範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風景名勝區、文化場所和知名高校。
2018年12月25日 地鐵8號線二期首個隧道貫通
12月25日,武漢地鐵8號線二期中南醫院站至省博物館站左線隧道貫通,這是該工程首個貫通的隧道。
據武漢地鐵集團劉金波介紹,盾構機從位於興國南路地下的中南醫院站始發,掘進1098米最終抵達省博物館站。記者發現,兩站之間直線距離僅有數百米,為何盾構機要在地下繞出一個大圈?
「主要是為了提升乘坐舒適度。但如果把隧道拉直,相當於列車從車站出發後就要急轉彎才能前往省博物館站,對於乘客來說,乘車體驗並不好。」劉金波說。
施工方中鐵一局城軌公司項目書記李曉旭說,繞彎後的隧道要橫穿二環線,側穿東湖賓館宿舍樓和加油站,下穿天鵝湖等,施工難度增加不少。「尤其是天鵝湖,下方有淤泥、卵石,地層穩定性很差,控制不好就容易發生塌方。」李曉旭說,為了確保隧道施工安全,武漢地鐵集團組織施工單位邀請專家破解難題,優化施工工藝。
從文昌路站走進在建的地鐵隧道,目光所及之處,隧道一直在向左彎曲,看不到盡頭,但隧道兩側光滑平整。
地鐵8號線二期文昌路站至省農科院站直線距離並不遠,為了避開地面建築物,兩座車站的隧道在設計時有意在地下拐了一個大彎,隧道長度達到了約1.4公裡。而且盾構機出發時的車站是東西朝向,接收的車站則是南北朝向,也加大了隧道的弧度值。
「最小曲線半徑達到350米,通俗解釋類似於開車時持續左急轉彎。而且我們這種急轉彎要長距離持續,左線拐彎距離達到859.753米,右線達到891.743米,無疑加劇了難度。」施工方中鐵十一局該項目經理胡俊說。
為此,武漢地鐵集團嚴格審核施工方案,選擇被動鉸結式盾構機和1.2米長的小管片,加大盾構機的靈活度,減小拼裝誤差,選派富有經驗的盾構司機和管片拼裝手參與施工。此外,盾構機還在100米試驗段上進行嘗試性掘進,邀請專家對所獲得的數據進行分析,指導盾構施工步入正軌。
目前,文昌路站至省農科院站雙線隧道施工按計劃推進,進展順利。8號線二期工程全長約17.6公裡,設12座車站,貫穿東湖風景區、街道口商圈、南湖大型居住區等。
2019年2月 地鐵8號線二期省博物館站主體結構封頂
武漢地鐵8號線二期一標省博物館站2月底已完成主體結構封頂,梨園站至省博物館區間右洞實現洞通。
3月15日,施工方介紹,預計左線將於4月中旬洞通,這意味著區間內的隧道雙線洞通即將完成,屆時可以開展「還路」工程,周邊交通將有所緩解,為軍運會道路通行提供保障。
車站出入口等附屬結構施工正在開展。4個出入口中,除了一個預留外,其餘三個正在施工,分別位於湖北省美術館、楚天181文化創意產業園和楚天粵海酒店。
據稱,地鐵區間沿線的東湖路地下通道、黃鸝路地下通道,後期也將與車站站廳連通,這也意味著該站又增加多個出入口,車站與周邊的交通更加便利。
武漢地鐵8號線二期工程呈南北走向,線路起於一期工程終點梨園站,經東湖路、水果湖路、八一路、珞獅北路、書城路、野芷湖西路至野芷湖,全長17.6公裡,均為地下線,設站12座。
根據武漢地鐵微信公眾號刊文介紹,目前站點已全面開工,省博物館站、中南醫院站、文昌路站等5座車站,主體結構完工,26個單線區間(加出入場線)貫通9個。
2019年6月30日 地鐵8號線2期5標車站主體結構全面封頂
6月30日上午,隨著最後一倉混凝土澆築完成,武漢地鐵八號線二期五標洪山區政府站主體結構全面封頂。
武漢市洪山區政府站位於文秀街及文治街與珞獅路交叉口,沿珞獅南路西側南北向呈一字型布置,採用半蓋挖法施工,車站外包總長為607.459米,車站兩端均為盾構始發端。車站總建築面積33681.08㎡。共設置5個出入口(包括2個預留出入口)、3組風亭。車站形式是常見的地下兩層單柱島式站臺車站,但該車站總長度相比常見的地鐵車站長近3倍,實屬地鐵車站裡的「巨無霸」。
據施工方中國水利水電第八工程局項目負責人介紹,洪山區政府站主體結構施工工期緊迫、施工難度大。施工過程中項目部積極與業主、監理及分包隊協商溝通,通過工效統計分析、優化方案、倒排工期、科學增調人員及設備投入。在施工過程中,有效克服土方外運受限、周邊複雜環境對工程進度的影響等不利因素。同時項目部始終堅持以「實施遵規範,操作講程序,過程精控制,結果嚴考核」的管理流程為切入點,在健全規章制度的同時,把公司標準化及「零滲漏」要求融入至項目生產的每一個環節。
據悉,該車站站點位於軍運會極致保障線路上。為了讓地鐵8號線二期如期開通,為了讓周邊的居民能有一個便利的交通環境,8月底之前,該項目施工佔道打圍將全面清除,還路於民。
2019年7月8日 地鐵8號線二期馬房山站至洪山區政府站區間雙線貫通
7月8日上午,隨著「爭先號」NO.2盾構機在洪山區政府站破洞而出,武漢地鐵8號線馬房山站至洪山區政府站區間(以下簡稱馬洪區間)左線隧道順利貫通。歷時3個月,掘進1.4公裡,馬洪區間順利實現雙線貫通,創造武漢地鐵盾構施工新速度。
武漢地鐵8號線馬洪區間項目位於二環線沿線,是武漢市交通最繁忙的路段之一,施工進展備受周邊居民的關注。馬洪區間採用半蓋挖法施工,右線全長1429.74米,左線全長1438.52米,兩線均在3月份始發,歷時三個多月後雙線順利貫通。
施工方中建三局有關負責人介紹,馬洪區間位於珞獅路主道正下方,需穿越黏土、黏土夾碎石、紅黏土、殘積黏性土、泥灰巖、泥巖等多種地層,左線隧道內還存在一根鋼筋混凝土樁基,施工難度大,安全風險高。盾構穿越前,項目部與設計院進行反覆溝通,最終確定方案,順利完成掘進。
武漢地鐵8號線二期工程全長17.6公裡,呈南北走向,線路起於一期工程終點梨園站,經東湖路、水果湖路、八一路、珞獅北路、書城路、野芷湖西路至野芷湖,設站12座,均為地下線。根據武漢地鐵官方微信刊文顯示,目前8號線二期全線車站之中,已經有9座車站實現主體結構完工,6個區間雙線貫通。
8號線二期各站點介紹
全線設 12 座車站:分別為省博物館站、中南醫院站、水果湖站、洪山路 站、小洪山站、街道口站、馬房山站、洪山區政府站、文昌路站、省農科院站、 馬湖站和野芷湖站。
工程在線路南端新設野芷湖停車場一座。
車輛選型與列車編組:採用 A 型車;
列車編組:初期、近、遠期均為 6 輛,土建預留 8 輛編組條件。
線路
線路平面曲線:區間正線最小曲線半徑450m,困難情況350m。 線路縱斷面:採用高站位低區間的節能坡度設計,正線最大坡度30‰,困難情況35‰。
軌道
正線、出入場線採用60kg/m鋼軌。
行車組織
全日行車計劃 初期:全日開行列車152對。 近期:全日開行列車190對。 遠期:全日開行列車248對。
聲環境保護目標一覽表
項目建設意義
(1)8號線二期沿中央活動區邊緣走行,貫穿東湖風景區、水果湖行政中心、 街道口商圈及南湖居住組團,對於優化主城用地功能布局、推進現代服務業的發 展戰略具有重要支撐作用。
(2)8號線二期是承擔武昌中心區跨長江客運交通的重要通道,對於緩解過 長江橋梁道路壓力具有重要作用。
(3)8號線二期沿線串聯了諸多居住區、商業區和行政中心,聯繫了徐東大 街、東湖路、珞獅南路等城市公交密集區域,是銜接武昌中心區的一條重要客運 交通走廊。
(4)8號線二期工程建設無論從改善武昌中心城區交通及投資環境,還是從 優化城市布局,提升城市功能,加快城市建設、經濟發展、綜合交通和環境保護 等方面衡量,其建設都是非常必要的。從支持東湖風景片區、水果湖行政中心區、和南湖居住組團的建設等方面考慮,其建設是十分迫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