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是位於江西省西北邊陲,修河上遊的一座小縣城,因城東有一巨石色如銅,形似鼓,擊之有聲,故名銅鼓。銅鼓縣是綠色之城,全縣森林覆蓋率高達87.4%,居江西省之首。
銅鼓縣全縣人口「70%」為客家人,是贛西北客家人的聚居中心。銅鼓客家文化源遠流長,民風民俗別俱一格。生活在重山包圍之中的銅鼓人,形成和保留了一些獨特的民俗,其中「六月六曬紅節」就是 頗具特色的民俗活動,是贛西北人文與民俗活動的經典,於2012年入選宜春市重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曬紅節」由銅鼓縣客家人的傳統節目「婆官節」演變而來,又叫「天貺節」,這是夏季農閒,莊稼初熟之際,一個喜慶歡快的節日。
每年的農曆六月初六,一般先七月上中旬,天氣漸漸進入暑熱,百蟲滋生,加之稻穀尚未成然,正是一個小農閒期。相傳在銅鼓六月初六當天,所曬的萬物接受四面八方的陽光,因此每年的這一天,家家戶戶,利用房前屋後把紅紅綠綠的新舊衣物擺出來曬,以示見太陽,圖吉利。
每年的農曆六月初六,銅鼓縣三都鎮西向村都要舉行「曬紅節」,吸引了江西湖南等地遊客紛至沓來。帶著對生活的美好祝福,村民們盛裝而行。
「曬紅節」活劯內容豐富多彩,寓意深遠!再現了客家先人敬奉天地,與早年自然環境與猛獸蟲害抗爭生存的不屈精神,其目的包驅邪逐疫,祈願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平安吉祥!
「曬紅節」儺事活動有開壇、請神、敬神、祈神、娛神、酬神、送神等環節。古樸的「道士接松」、「覡公跳覡」、「十九接杆」、「草龍表演」、「儺神巡鄉」等傳統節目令人稱奇……
這是一場喜慶而古老的傳統文化的盛典,也是一次心靈淨化的旅行,更是一種寄託鄉愁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