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贛南,有「客家搖籃」之稱,歷史悠久的民俗事象積澱在民間豐厚的土壤之中,神秘而有故事。圖為起源於"贛南"的九獅拜象表演,這是一個綜合的藝術,融音樂、繪畫、舞蹈等多種藝術於一體的傳統民俗文化活動。表演的隊伍有一百多人組成。
為喜迎2018年新春佳節的到來,展示當地特有的客家民俗傳統文化和贛州文化創建成果,2月1日上午,主題為「永遠跟黨走 奮進新時代」2018贛州第三屆文化惠民周贛南民俗展演及踩街活動在當地贛州市中心城區黃金廣場舉行。圖為旁牌舞,古代戰爭的冷兵器被演員們展示成活拔歡快的舞蹈。
「文化惠民周」活動期間,民俗展演、贛南採茶精品展演、迎新春民樂演奏會等眾多文化展演活動陸續展開,為市民送上精彩紛呈的文化「大餐」,讓老百姓在家門口觀賞到一場民俗精神文化聚餐的盛典。
美麗的客家妹子在表演採茶舞。
展演在金龍飛舞、喜慶祥和的開鑼與音樂聲中,當地頗有客家民俗特色的經典民俗事象精彩亮相。
神秘的寧都黃石中村儺戲。這種儺在當地稱為開口儺。祭祀活動中儺神又跳又唱。
客家迎故事,七八歲的孩子坐在轎中,打扮成各種神話故事裡的人物巡村遊街。
贛州各縣(市、區)民俗〉《客家迎故事》、《九獅拜象》、《採茶舞》、《興國山歌》、《銅錢花》、《過山溜》、《黃石中村儺戲》等精彩節目繽紛出演踩街展示,文化廣場呈現一片喜慶熱鬧歡慶場景。當日的文化廣場還舉行了贛南民間工藝展示活動。
抬毛老爺,演員活拔調皮的形體動作,在一根毛竹上,能保持平衡變成了可愛的雜耍。
瑤族花棍舞。一群瑤族婦女跳起歡快奔放的民族舞蹈
傳統的舞蹈《馬刀舞》慷慨激昂,仿佛把大家帶回了那個戰火紛飛的歲月。
只有頭、身、尾三節的獨特的三節龍,據悉,在三尺桌面上都能 舞出精彩
遊匾,當地客家人居住的門眉上方,有掛橫匾的習俗,至令仍在傳承。
非遺傳承人在進行手工制鼓展示表演。
以「江南宋城 福壽千年」的章貢區館所展示的福壽溝模型,寓意文化歷史底蘊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