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峽四縣中有三縣為千年古縣,其中一縣舉世聞名

2020-12-18 魅力時尚穿搭

三門峽市地處河南、陝西、山西三省交界處,為河南省西部邊陲、黃河沿岸的一座新興城市,其因上世紀五十年代三門峽大壩的興建而設,經過六十多年的已經成為一座現代化的城市,是黃河沿岸的一顆明珠。三門峽之名由何而來呢,相傳大禹治水時揮動神斧將高山劈成「人門」「神門」「鬼門」三道峽谷,引黃河之水滔滔東去,三門峽由此而得名。

三門峽儘管建制時間很短,但其市境歷史悠久,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三門峽境內陝塬就為陝西之名的來源,其歷史主要沿陝州、陝縣所追溯。現在,三門峽市共轄2區4縣(含2縣級市),這四個縣中由三個為千年古縣,由此可見三門峽歷史之悠久,其中一縣更是舉世聞名。

澠池縣,位於河南省西北部,地處河南、山西兩省交界處,隔黃河與山西相望,為三門峽市轄縣。澠池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因戰國時期秦趙澠池之會而舉世聞名,書寫了化幹戈為玉帛的和諧故事。現在,澠池縣為交通便利、資源豐富、工業基礎良好、生態環境優美之地。

澠池,古為黽池,因池水中有黽而得名,秦時就已置縣,稱黽池縣,三國時改稱澠池。澠池建縣後先後為三川郡、弘農郡、宜陽郡等,唐初稱於此設谷州,貞觀時改稱天池縣,不久谷州廢,天池縣屬洛州(河南府)。五代時復稱澠池縣,金末澠池縣又升為韶州,元時降為縣,明清時屬河南府。建國後,澠池縣先後為陝州專區、洛陽專區、三門峽市等轄地。

靈寶縣,位於河南省最西端,地處河南、陝西、山西三省交界處,為河南省縣級市,由三門峽市代管,是一縣連三省之地。靈寶南依秦嶺、北靠黃河,著名的函谷關就位於靈寶市境,是長安、洛陽之間的要衝,為歷史文化底蘊深厚之地,是著名的黃金之城、蘋果之鄉、道家之源。

靈寶,古稱桃林,春秋屬虢,秦屬內史之地,西漢時今市境設有弘農縣、弘農郡,隋朝時析弘農縣置桃林縣,唐玄宗時因境內出土「靈符」而改稱靈寶縣,此時弘農(後改稱常農、虢略等)為虢州治所。元時,虢州、虢略縣均廢,今靈寶市境僅靈寶、閿鄉兩縣,明清時均屬陝州。1954年,閿鄉縣併入靈寶縣。

盧氏縣,位於河南省西部、三門峽市南部,與陝西相接,為三門峽市轄縣。盧氏縣總面積4004平方公裡,是河南省面積最大的縣,其縣境內多山,跨崤山、熊耳、伏牛三大山系,有「河南小西藏」之稱。盧氏縣歷史悠久,最早設縣與西漢漢武帝時,有兩千多年的建縣史,歷史上曾為漢安郡、義川郡、虢州等治所,是河南省著名的革命老區縣之一。

本文由滄海桑田史海沉鉤原創,如果喜歡,請關注。

相關焦點

  • 三門峽四縣中,千年古縣共三座,其一有「河南小西藏」之稱
    三門峽市位於河南省、陝西省、山西省邊界,是河南省西部邊疆、黃河沿岸的新興城市,由1950年代三門峽水庫建設,經過60多年成為現代化城市,是黃河沿岸的明珠, 三門峽的名字是從哪裡來的呢? 傳說大禹治水時揮動神斧將高山分割成「人門」、「神門」、「鬼門」三個峽谷,將黃河水滔滔向東引。
  • 三明十縣中有六縣為千年古縣,最古老的是將樂
    三明市,位於福建省中西部,為福建省地級市,與江西省比鄰,是一座新興的工業城市,也是歷史悠久之地。三明自古為古閩人繁衍生息之地,為閩江源頭,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是閩江之源、閩人之源、閩學之源、閩師之源,為「四源」之地。
  • 龍巖五縣中有三個為千年古縣,歷史上均屬汀州
    現在,龍巖市為福建省地級市,轄2區5縣(含1縣級市),其所轄五個縣中有三個為千年古縣,分別為長汀縣、上杭縣及武平縣,這三個縣歷史上均隸屬於「八閩」之汀州,都為中央蘇區縣,其中長汀為汀州治所,武平及上杭兩縣設於同一年。
  • 新世紀,重慶這些縣撤銷,多為千年古縣
    重慶,古有巴郡、江州、巴州、楚州、渝州、恭州等之稱,南宋時宋光宗趙惇先封恭王再即帝位,取「雙重喜慶」之意,升恭州為重慶府,重慶自此得名。重慶市為我國人口最多的建制市,自設立尤其是進入新世紀以來發展迅速,城市化進程頗快,在新世紀先後有十五個縣撤銷後改為市轄區,多為千年古縣。2000年6月25日,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撤銷,設立重慶市黔江區。黔江位於重慶市東南部,地處武陵山區與湖北相鄰,地處渝鄂湘黔結合部,素有「渝鄂咽喉」之稱。黔江西漢時就有建制,隋朝置石城縣,唐初改稱黔江。
  • 新世紀,浙江這十個縣被撤銷,九個為千年古縣
    浙江設省後,省域、區劃較為穩定,省內歷史文化名城、古縣也眾多,而進入二十一世紀,浙江省有十個縣先後撤銷,其中多為千年古縣,分別有哪些呢? 2000年浙江有兩個縣撤銷。2000年5月,麗水地區、縣級麗水市撤銷,設地級麗水市,原縣級麗水市區域改為了蓮都區。
  • 建國後,開封市境內撤銷了四個縣,一縣與開封同名,一縣曾設專區
    開封有四千多年的建城史,歷史上有老丘、大梁、浚儀、啟封、陳留、汴州、東京、汴京、汴梁等名稱,是我國歷史著名都城,戰國時期的魏國、五代時期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以及北宋和金相繼建都於此,有「八朝古都」之稱。
  • 七十年德州政區沿革,曾轄河北數縣,多個千年古縣消失
    德州歷史悠久,其建制始自秦朝所設鬲縣,西漢初置安德縣,德州、安德縣中的「德」均源於「德水」,而「德水」為秦始皇更河名而來,取「水德為瑞」之意。我國古代的所說的河就為今黃河。德州作為行政區劃出自隋朝,明清時均為濟南府所轄散州,民國初廢州為德縣。
  • 福建三明面積最大的縣,為一個千年古縣,素有「中國綠都」之美譽
    三明位於閩中,雖然在經濟總量上趕不上泉州、廈門、漳州,但作為一座新興的工業城市,這裡山川秀麗,風光獨特,同時為中國最綠省份的最綠城市之一,素有「中國綠都」之稱,下面我們要說的這個縣,為福建三明面積最大的一個縣,而且該縣也是一個千年古縣,素有「中國綠都」之美譽。
  • 河南一縣,歷史悠久且縣名為單字,餄餎面十分出名
    河南省,位於我國中東部內陸,地處黃河中下遊,因歷史上大部處於黃河以南而得名,又因是我國早中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而有「中原」「中州」之稱,現省會為鄭州市。河南歷史悠久,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不僅誕生了眾多的名人、先賢,也孕育了許多名城、古縣,其中處於河南中部偏西的郟縣不僅為單字縣,也是置縣於秦的千年古縣。
  • 山東省面積第一大縣,是經濟強縣,也是千年古縣,將撤縣設市
    沂水縣作為省內面積第一的縣,其實經濟實力也非常強, 到2018年,初步統計顯示,沂水縣已經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37億元,首次突破430億元大關,可謂省內經濟強縣! 另外,據說沂水縣近年來積極申報拆除縣市,如果將來如願以償,經濟發展將會更上一層樓,結果值得期待。
  • 陝西的千年古縣,歷史悠久名人輩出,盛產美女被譽為「美人縣」!
    陝西是華夏文明發祥地之一,在漫長的歷史中,這裡孕育出一座又一座的古城名城。其中最為耀眼的,便是十三朝古都西安了。即使從未來過這裡,人們也能說出幾個具有代表性的景點。其實,陝西省境內還擁有眾多古縣,有些雖名不外揚,一旦了解便著迷不已。
  • 福建首個獲得命名的千年古縣,是三明市幅員最大、人口最多的縣
    尤溪地處閩中,因境內同名溪流而得名,全境面積3463平方公裡,居福建省各縣(市、區)第二位,總人口45.3萬人,轄10鎮5鄉、250個村和18個居委會,是三明市幅員最大、人口最多的縣,自然概貌為「八山一水一分田」。概括起來,主要是「兩縣兩城」:一是底蘊厚重的千年古縣。早在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尤溪就有人類繁衍生息。
  • 建國後,山東這個縣撤銷,曾與觀城合為一縣
    山東省,位於我國華東沿海,地處黃河下遊,自古就為富饒之地,現在也是我國經濟發達的地區。山東歷史悠久,先秦時境內城邑就眾多,到秦代時縣治密布,如今山東也是我國古縣數量最多的省份之一。當然,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山東境內消失的古縣也有很多,其中不乏曾家喻戶曉的縣,其中在建國後消失的古縣就有長山、齊東、蒲臺、博平、堂邑、清平、恩縣、德平、觀城等,以及建國後曾與觀城合併的朝城縣。朝城縣,山東省舊縣名,也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的千年古縣。
  • 三門峽靈寶市被確定為河南省重點發展縣(市)
    國際在線河南頻道報導:日前,河南省委、省政府為大力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依據主體功能定位,將全省縣域劃分為優化開發縣(市)、重點發展縣(市)、生態功能縣(市)三大類,推動各縣(市)立足區位特點、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等,找準路徑、發揮優勢,走出各具特色的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路子。
  • 南陽有座歷史古縣,卻在1965年建縣,縣名與漢光武帝劉秀有關
    小編這次要介紹的便是南陽市的一座千年古縣,不過奇怪的是,這個縣城儘管有著2000年左右的歷史,它卻是在1965年的時候才正式建縣。你能猜到是哪個縣城嗎?社旗縣位於南陽市的東部,其北部為方城縣,南部與唐河縣和泌陽縣毗鄰,地理位置相對來說還是比較不錯的,境內有一條唐河蜿蜒而過。社旗縣並不算大,全縣總面積為1023平方千米,境內的常住人口數量大約在73萬左右。社旗縣距離南陽市中心、南陽姜營機場以及南陽的高鐵站相對來說都是非常近的,交通也比較方便,因此社旗縣未來的發展還是很被人們看好的。
  • 江西最小的縣,中華詩詞之鄉,被聯合國地名專家組評定的千年古縣
    安義縣位於江西省西北,縣城龍津鎮距南昌58公裡,東鄰南昌市灣裡區,南接高安市,東南與新建縣交界,西南與奉新縣相連,西北與靖安縣接壤,東北與永修縣毗鄰,面積665.49平方公裡,是江西省最小的一個縣,安義是國家級生態環保示範區,聯合國地名專家組評定的「千年古縣」、中華詩詞之鄉,安義古村群是贛文化和贛商文化完美結合的千年古村群
  • 甘肅一縣,縣名為單字且歷史上曾為州,是甘肅南大門
    甘肅省,位於我國西北地區,北與蒙古國解放,同內蒙古、寧夏、陝西、四川、青海、新疆等省區相鄰,自古為古絲綢之路要道,著名的河西走廊就地處於此,是中原通往西域的最重要通道。甘肅省名取甘州、肅州首字得名,又因處於隴山以西而曾有隴西郡、隴右道,簡稱「甘」或「隴」。
  • 河南焦作爆發力「最強縣」,不是武陟和博愛,是中國首批千年古縣
    旅遊現在是我們大多數人享受生活的一部分,拋開生活的煩惱、放飛自我、開闊視野、感受自然的多樣魅力和文化氣息,這是現在年輕一代普遍追求的,如今的中國,伴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城市建設也越來越快、越來越好,一個城市的發展進步是很明顯的,一起來說說河南焦作爆發力最強縣,不是武陟和博愛,是中國首批
  • 漢代吳郡13縣中,唯二縣在今嘉興界,海鹽是其一
    漢代吳郡共13縣,單從古縣名稱上看,便可發現其與今日對應縣市之關聯。一類古縣名與今日名稱相同,如海鹽、無錫、餘杭等。一類古縣名,雖已棄用,卻仍能在今日對應城市的史料中發現它們的印跡,如吳縣、烏程、富春等。從吳語分布圖上看,這13縣大多屬於吳語太湖片,可見這些城市關係之密切。
  • 山東被認為是「最窮的」三個縣,你的家鄉是否也在其中?
    以下幾個縣經濟發展稍顯落後,一起來了解一下!1,曹縣位於山東省西南部,地處魯、豫兩省八縣交界處,是東部企業向中西部地區梯次轉移的橋頭堡和承接帶。全縣總面積1969平方公裡,耕地197萬畝,轄27處鄉鎮街道和一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其中3個街道、16個建制鎮、8個鄉,1179個行政村, 2759個自然村,縣人民政府駐曹城辦事處所在地。曹縣勞動力充足,素質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