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圖書館」:秘書省和校書郎,你了解多少?

2020-12-24 青樓大茶壺

各位朋友們,大家好!

我是來自唐朝秘書省的一名校書郎,或許你會好奇什麼是秘書省?校書郎又是什麼呢?難道古代還有「圖書館」嗎?這和唐代「圖書館」又有什麼關係呢?接下來就讓我帶著大家來好好了解一下吧!

一、什麼是秘書省?

要說我工作的部門秘書省,那來頭可就大了。我們秘書省是隸屬於國家的中央機構,專門負責管理國家所有藏書的。

而且我們秘書省可以說是由來已久,早在東漢年間就已經存在了,是由東漢桓帝設置的,只是當時還不叫秘書省,而叫作秘書監

因為開始的時候,我們這個部門地位還沒有之後這麼高,所以還不能稱之為「省」,要知道「省」的本義為皇宮,後來才演變為官署,所以我們部門到了南北朝時期才得以升為「秘書省」。

二、為何稱為「秘書省」?

至於我們為何要叫作「秘書省」,而不叫「藏書閣」或者「藏書樓」之類的稱呼,這個可就要追溯到秦朝秦始皇的年代了。

由於秦始皇焚書坑儒,導致天下的藏書幾乎盡數毀於一旦,加上秦漢時期,還沒有發明印刷技術,只能靠手抄方式和簡帛載體來保存和傳播書籍,所以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書可是非常珍貴的物品。

而西漢時期之後,朝廷多次下詔在民間求書,藏書於宮內秘府,平常人難得一見。因此被人稱為「圖書秘記」,簡稱為「秘書」,所以「秘書」二字便由此而來了。

三、秘書省的具體職能是什麼?

我們秘書省稱得上是古代的「圖書館」了,但是我們平時的工作還是和你們現代的圖書館差別很大。

我們秘書省主要的工作還是兩個大板塊。

首先便是圖書的製作和發行。這個時候由於印刷技術沒有發明和普及,所以仍然是採用手抄書的方式來滿足我們藏書室的圖書增長和圖書的發行。

而且,我們部門的圖書發行是受限於皇權的,所以也是沒辦法向普通民眾開放。因此,我們的發行對象也是被控制的。很多時候都是作為一種賞賜,由皇帝賜給大臣。就在《唐六典》中就有記載:「(秘書省)凡四部之書,……以供進內及賜人。凡敕賜人書,秘書無本,皆別寫給之。」但是,也有的時候會賜予出使來我們大唐王朝的它國。大概在唐睿宗的時候,就有記載到,「垂拱二年二月十四日,新羅王金政明遣使請《禮記》一部,並雜文章,令有司寫《吉兇要禮》並《文館詞林》,採其詞涉規誡者,勒成五十卷,賜之。」,這裡的「有司」便是我們秘書省了。當然,我們有時也會出版官方圖書版物,通過國家行政體系和教育體系推廣至全國。這也算是我們部門少有的面向民眾的機會。

其次,我們部門不僅要製作發行這些圖書,還要管理出版圖書。

那怎樣管理呢?

我們秘書省主要是通過引導、查禁、審核三種方式來管理圖書的出版。

雖然,我們大唐文化政策兼容寬鬆,但是也是有禁止的書籍類型的,比如,妖書、兵書、天書等等都是不允許在市面上流通的,甚至是有法律明文規定的。在《唐律疏議》卷十八「賊盜」第八律規定:「諸造妖書及妖言者,絞。造,謂自造休咎及鬼神之言,妄說吉兇,涉於不順者。傳用以惑眾者,亦如之;傳,謂傳言。用,謂用書。其不滿眾者,流三千裡。言理無害者,杖一百。即私有妖書,雖不行用,徒二年;言理無害者,杖六十。」

所以,市面上的圖書流通和出版都是需要我們秘書省來管理的。

我們大唐的圖書流通、推廣和管理基本都是要依靠我們秘書省來實現的。

講了這麼多,想必大家對於我工作的部門有了一個大概了解吧。

四、什麼是校書郎?

說了這麼久我的工作部門,現在就來給大家講講我的工作職位「校書郎」。

說來也甚為慚愧,我這個職位算我們部門末等職位,是個真正的九品芝麻小官。簡單的來說就是「國家圖書館的低級館員」,算我們大唐政府的基層人員。

我們平時的工作,說得高大尚一些就是「掌校典籍,訂正訛誤。」;說得通俗一些,其實就是編輯、校對圖書和參與史書的修撰

當然,有的時候我們也會外出從事圖書採訪工作,甚至還有很多名士作詩與我們。唐代文學家、文士蕭穎士就曾在《登臨河城賦並序》中寫道: 「天寶元年秋八月,奉使求遺書於人間。」

但是,我們還有一個你們肯定都很羨慕的,那就是我們的工作時間。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我們每天只工作半天。我們基本是日出時上班,到了午正,也就是正午十二點就會下班。

不過,我們大唐官員的考核可是相當難的。基本上最好的結果就中上,「未有得上下考者」。就比如,我們大唐非常有名的官員狄仁傑,在官員考核中也只是取得了中上成績。

當然,說道職位,你們想必也非常好奇我們的俸祿吧。但是,你們也別抱太大希望,畢竟我們只是九品芝麻小官,我們大唐的俸祿多少是根據官職品級來決定的,而且我們這個職位可真的是一個清水職位。大概在武德元年,我們的祿米大概在30旦到40旦;到了貞觀年間有所上升,我們九品芝麻小官祿米有52旦左右。

五、校書郎的社會地位

欸,但是,大家也別小看我們這九品芝麻小官,想要當上我們校書郎那可也不是這麼簡單的。

我們校書郎在唐代的地位是很高的,可以說是備受推崇

或許你會問一個小小的九品芝麻官為何如此受推崇?

首先,要擔任我們這個職位需要的文學、經學水平都比較高,所以一般都是由進仕、明經或制舉出身的。

其次,我們這個職位實際是為朝廷儲備人才的。眾所周知,我們大唐非常重視和推崇進仕及第,所以大部分擔任我們這個官職的人都是前途一片光明。

要知道我可是有一個大名鼎鼎的同事,那就是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大概在元和元年的時候,白居易剛踏入自己的仕途時,就擔任了校書郎一職。

所以,校書郎在大唐的地位頗高

自然,對於校書郎的任職條件那就水漲船高了。

六、那麼成為校書郎的任職條件是什麼呢?

首先,你必須是科第出身,也就是擁有功名。

在《唐會要》卷七十六就有記載,大概在元和八年( 813) 四月,吏部奏: 「應開元禮及學究一經登科人等,舊例據等第高下,量人才授官。.......起今以已後,等第稍高,文學兼優者,伏請量注校、正 ......」所以,如果你不是科第出身,那就連擔任我們這個官職的希望都沒有。

其次,要擔任我們這個官職,你還得是清資出身,不能是流外官。

什麼是清資?就是多由士族擔任的清貴官職。就連詩人白居易也是士族出身。比如,在《唐會要》卷七十五中有記載,神功元年( 697年) 詔: 「八寺丞,九寺主簿,……京兆、河南、太原判司,赤縣簿、尉,御史臺主簿,校書、正字,……其有從流外及視品官出身者,不得任前官。」

除了上面兩個條件外,你必須得是參加其他科目考試的舉者或者參加吏部集選試判「入等」者。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你必須是其他科目考試的舉人或者參與吏部集選試判考試的合格者。這一點從元和三年詔中「於平留選人中」和「不須限以登科及判入等第」就可以看出來。

所以,朝廷對於我們這個職位的要求頗高,這也算是我們校書郎社會地位高的一個重要因素。

七、秘書省的興衰以及弊端

其實,我們大唐的秘書省算是秘書省發展的鼎盛時期了,促成這樣的因素很多。

首先,我們大唐本來就是文化非常繁榮的朝代,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促進因素。

其次,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便是我們秘書省的政治色彩在漸漸淡去。從曹魏設置的秘書監以來,其實都帶有很重的政治色彩,據<<三國志.魏書>>記載,「禮國君即位為椑,……其以此詔藏之宗廟,副在尚書、秘書、三府。」而到了我們大唐,隨著我們秘書省職能的逐漸明確,政治色彩也在漸漸淡去,我們也逐漸獨立出來,成為一個單純的圖籍機構。這也算是所謂的回歸本真吧。

但是,我們秘書省也在漸漸由盛轉衰。

我們大唐晚期,印刷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普及,導致圖書數量迅速增多,在很多官府和地方都有了私置的藏書樓或者書院。

而且中央也開始設立其他的機構分擔職能,就好比我們的「兄弟部門」弘文館、崇文館、司經局和集賢殿書院等等。

所以,我們秘書省的地位其實隨著社會、政治、科技方面的進展與變化,地位也已經大不如前了。

當然,大家已經看到了我前面對於我們秘書省的介紹,其實隱患非常明顯,也非常之大。

首先,我們的圖書增長方式僅僅只靠手抄寫,這種過於低效。很明顯,這非常嚴重的限制了書籍的數量,導致圖書成為了一種稀缺品!而書是一個王朝培養人才、傳播知識以及掌控民心的一個重要手段。所以,如果任由我們秘書省這樣用手抄方式傳播書籍,對於我們大唐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其次,我們秘書省的面向人群受到限制。由於皇權的幹擾,導致我們很大程度都是面向貴族階級,這從另一個方面來講,就是限制了我們大唐的人才來源。因為圖書對於人才的培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顯然,對於一個王朝的發展,人才儲備量是非常重要的。

顯而易見,現階段我們秘書省,就像是一個擁有了「圖書館學」的「假圖書館」,其實,更準確的描述來說就像是「皇家的私人藏書樓」

所以,隨著社會、科技的進步以及政治的複雜變化,我們秘書省的衰敗其實已經成為必然。

八、總結

總而言之,不管是我國周朝最早出現的藏書性質的盟府,還是東漢年間的秘書監,抑或是我們秘書省,其實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收集整理藏書以供利用。而其最本質的思想根源就是文以載道,我們表面是藏書,其實是藏道。藏的是我們先祖的智慧和經驗。而書的出現,是我們先祖為了警示提醒我們後人,才以紙作為載體,編輯整理成書,用以記錄流傳的。

顯然,我們秘書省其實是違背了這個初衷的。

由於皇權的限制,我們面向的不再是「定義廣泛」的後人,而是極少部分的貴族階級。而且,這不僅僅是違背初衷,更重要的是限制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限制了普通民眾的學習機會和思想進步!

所以,我們秘書省的衰敗其實早以成為歷史的必然!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圖書漸漸面向民眾,也算是我們秘書省藏書初衷的一種另類回歸和永存吧!

好了,不說了,今天對於的我們秘書省和校書郎的講解就到這裡吧。

相關焦點

  • 唐代大曆十才子分別指哪十位詩人 有多少名副其實
    「大曆十才子」是一個自然形成的流派,他們既無共同的組織,也無共同的宣言,但是他們有著共同的思想基礎和審美趣味,遵循著共同的創作原則,又相互唱和,交往密切,所以將他們看作是一個流派。歌頌昇平、吟詠山水、稱道隱逸是其詩歌的基本主題。但他們在仕途失意和戰亂宦旅生活中,也間有反映現實和體驗真實的作品。
  • 唐代官場秘書亂政:安祿山秘書禍害天下
    [摘要]安史之亂大家都知道,但很少有人知道禍源之一是安祿山的秘書高尚稱職秘書的「三項全能」在唐代,名秘書往往受到各方器重,爭相延聘。「大老虎」身邊的小秘書「三項全能」之外,憑藉長官倚重而越過本職、法外發揮的秘書,亦不乏人。一種情況是長官受秘書蒙蔽甚至操縱還莫知莫覺。唐玄宗時,姚崇任中書令,有位叫趙誨的中書省主書(相當於姚的辦公室主任),特別受他親信,許多事都委託其辦理,「其權勢傾動天下」。於是借勢貪贓,乃至接受外國人賄賂。
  • 賴瑞和談《唐代高層文官》與唐代官制研究
    最初是在我任教的大學,有某學系的系主任,和系辦秘書處得不好,認為這秘書做事沒有效率,但又拿她毫無辦法,因為她屬於公務員(好比正規的職事官),不能隨意撤換。這系主任也不想和她鬧得太僵,於是索性改派他自己信任的研究助理(其實也就是他自己的研究生)去處理許多系務,把那位女秘書架空。這不就是很古老的使職辦法嗎?現代人都曉得使用。
  • 唐代的詠史懷古詩歌,你了解多少呢?
    唐代的詠史懷古詩歌,你了解多少呢?以古代歷史事件或古代人物為題材,或借古諷今,或寄寓個人懷才不遇的感傷,或表達昔盛今衰的興替之感。唐代的詠史懷古詩歌,那你還記得嗎?《泊秦淮》詩人夜泊秦淮時觸景感懷之作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 江西省圖書館、省博物館新館開館
    作為一級圖書館,新館館藏圖書402餘萬冊,報刊近41萬件,地方文獻5萬餘冊,古籍37萬冊,另有電子圖書167餘萬冊,數字資源251TB,預計未來每年擴充圖書20餘萬冊,將成為江西人的文化地標和窗口,也是全省人民閱讀、休閒、會友的場所。
  • 日本人心中水平最高的唐代詩人是誰?不是李白杜甫,而是這位
    然而今天我們談論的則是被日本人推向「神壇」的唐代詩人——白居易。白居易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都是課本中學習到《賣炭翁》的作者,或許喜歡唐詩雜史的朋友還會多了解到白居易和元稹的那些趣事。但是不得不說,如果對白居易的生平有了系統了解,你會對這位詩人產生油然的敬意。
  • 英士房【秘書第】
    【賴氏思公萃派建德公後裔】英士房【秘書第】大約清朝前期,相傳此門樓快竣工時,有一位賴姓官員騎馬在我們村塅上經過
  • 深圳圖書館你了解多少?
    深圳圖書館,位置在深圳市行政文化中心區內。深圳圖書館裡面的樣子地鐵站:少年宮站D出口、市民中心站C出口、福田站31出口、蓮花西站B出口。可謂是四通八達的一座圖書館,臨近蓮花山、書城、深圳博物館也在附近十幾分鐘的路程。
  • 帶你了解香港公司——法定秘書
    目前香港公司秘書所承擔的職責已不再是處理日常雜務,而逐漸轉為公司運維的管理層方向,並且目前公司秘書的角色變得十分重要,根據香港政府《香港公司條例》的規定,每一家在港註冊的香港公司必須要有一名公司秘書,即法定秘書。
  • 省博物館省圖書館新館同日開放
    歷時4年多,9月27日,位於南昌市贛江之濱的江西省圖書館新館、江西省博物館新館正式開館。兩館的建設是江西省投入最多、規模最大、功能最強、內容最豐富的省級文化設施。兩館的開館,標誌著我省公共文化設施建設邁上了新臺階。
  • 省少兒圖書館力爭國慶前竣工 在福州東街口
    記者一番打探,了解到,這就是正在建設中的省少年兒童圖書館。  昨日,記者從省少兒圖書館籌建辦獲悉,該圖書館外牆裝修現已基本完工,正加緊進行內部裝修等工作,力爭於今年國慶前竣工。  圖書館外觀像彩色積木  據了解,福建省少年兒童圖書館是2008年省委、省政府劃入「為民辦實事」範圍的重點文化教育設施,於2009年3月31日正式動工,項目總投資1.4億元。新建的省少兒圖書館總建築面積17938平方 ,設計館藏書米約100萬冊,設閱覽座席1000個。
  • 帶你來看歷史上真正的唐宋八大家
    關注「歷史旋風車」 談古論今不迷路唐宋八大家,是中國唐代韓愈,柳宗元和宋代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歐陽修八位散文家的合稱。我一直以為此八人是文採飛揚,閒情逸緻,撫琴飲酒的藝術家。可沒想到他們都是憂國憂民,位高權重,勾心鬥角的政治家。
  • 省圖書館迎來疫後重新開放100天,這裡有讀者的快樂和成長
    ;長江讀書節「相約鄉讀」重新出發,為湖北基層中小學生帶來開學「心靈第一課」;「e海悅讀」花樣翻新,舉辦湖北省首屆企業辯論大賽,組織省內優秀企業團隊參與,並向大眾定向推介省圖書館數字資源……名家與家長「面對面」座談,一場「愛的教育」引發討論和共鳴省圖書館邀請知名文化學者潘知常與家長及小讀者面對面
  • 這篇唐代「高考滿分作文」,憑什麼成為千古傳誦的經典?
    唐代參加考試的學生有兩類,一類為中央和地方各類學館的學生,稱為生徒,需通過規定的學業考試和選拔;另一類為非學館出身的各地文士,稱為鄉貢,需通過縣和州府兩級初試。這兩類學生最後都集中到尚書省,參加相應科目的考試。考試原由吏部考功員外郎主持,自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736)後改由禮部侍郎負責。由於吏部與禮部均屬尚書省,遂都稱為省試。
  • 唐代詩人白居易、杜甫怎麼過冬至?
    冬至,又稱冬節、亞歲等,被視作二十四節氣中最重要的節氣,在古代中國一直有冬至慶賀和拜神祭祖的習俗,其地位僅次於過年。冬至之日,太陽直射地面位置到達一年最南端,冬至日便是北半球各地白晝最短的一天。《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古人看來,過了冬至,陽氣回升,節氣循環,值得慶賀。
  • 你對煙臺黃金職業學院的圖書館的了解有多少
    圖書館是學校的文獻信息中心,是為學校教學、科研服務的學術性機構。近年來,我館以服務教學和科研為中心,狠抓資源建設,積極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讀者服務工作,努力使圖書館成為資源建設富有特色、服務高效優質的現代化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