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寧波地鐵2號線造好了,車站跟1號線有什麼不同嗎?
昨天上午,寧波地鐵2號線一期裝修樣板站櫟社國際機場站首次亮相,錢江晚報記者前往探營,參觀時在腦海中一直閃現的關鍵詞就是「中國風」:車站出入口的大紅色鑲邊,站廳層深藍色的吊頂配以「雲紋」圖案,立柱上的紅色中式窗格......
除此之外,相比1號線一期,自助售票機和進出閘機有了更多人性化的設計,市民買票或進出閘機會更方便。
車站裝修走「中國風」
簡裝風格讓視線更通透也便於管理
一走進站廳層,抬頭就能看到藍色的祥雲圖案的吊頂,配上白色的LED燈,感覺像是「藍天白雲」,很多中國風的窗花出現在搪瓷鋼板的立柱上,與傳統的木結構不同的是,這種窗花是用玻璃鑲嵌鋼條製造出的效果。
而從站廳層朝站臺層走去,躍入眼帘的還是「藍天白雲」,兩側的燈槽則類似飛機上的「行李艙」。
上海隧道工程軌道交通設計研究院副總工程師陳海龍介紹說,2號線一期工程串聯寧波的交通樞紐,車站公共區裝飾的概念主題源於商幫文化,全線裝修主題就是「甬幫之路」,取「路」的抽象造型貫穿全線公共空間,打造「海陸空」的概念。
櫟社國際機場站運用了大量的「雲紋」,主色調藍色則意寓藍天,體現「空」,走的是「中國風」;而南站在裝修上則會更多運用「水紋」,與南站的「水滴」效果相呼應,體現「海」。其他車站則在吊頂上運用線條打造阡陌交通,體現「陸」。
錢江晚報記者還發現,在這一站,站廳層站臺層裝飾天花採用大面積鏤空通透型吊頂方式,甚至很多地方還能看到管線和設備。
站在一旁的陳海龍看到記者疑惑的眼神,笑著回答,「2號線一期打造的簡約風格,是目前國內地鐵站設計的趨勢,一方面是為了減少地下空間的沉悶感,視線也更通透敞亮,另一方面則方便今後運營管理。如以後設施設備需要檢修,能一目了然發現問題。」
2號線一期工程在裝修上有四個重點站,分別是櫟社國際機場站、城隍廟站、寧波火車站站和鼓樓站,城隍廟站在車站裝修上將突出市井文化,文化牆將反映老底子寧波人的日常生活,在吊頂設計上將運用孔明燈的元素。寧波大學站和外灘大橋站將打造文化站,設置相應的藝術品展示區。
售票機紙幣投入口降低
閘機刷卡區更顯眼
未來乘坐飛機或火車來寧波的人,都有可能會選擇乘坐地鐵2號線,也就是說,到售票機上購買單程票的人會多起來,錢江晚報記者昨天發現,為了讓大家買票更方便,2號線的自動售票機做了不少變化:
外形更時尚了。一字排開的四臺自動售票機,在外觀上採用2號線主色調紅色為主的紅黑搭配H型;
高度降低了,總體高度由2米降低到1.8米,將紙幣投入口由1.55米降低到1.35米,方便老人和兒童購票;
觸控螢幕點起來反應速度更快了,由紅外線屏幕改為電容屏,支持多點觸摸,人機交換操作更便捷。同時,進一步優化內設軟體,購票找零更快捷。
寧波市軌道交通工程建設指揮部機電處工程師方暉介紹,考慮到2號線連接交通樞紐,車站將配備更多的自助售票機,標配是每個車站8臺,櫟社國際機場站會根據客流量增加到12臺或更多。
2號線在進出閘機設計上,有了更多人性化的考慮:
很多人在寧波首次乘坐1號線地鐵時,總不記得應該是右側刷卡,也搞不清到底要把卡刷在閘機的什麼位置上。
不要緊,2號線的閘機端頭採用一次成型,提高單邊端頭以形成層次感,視覺上引導乘客右手刷卡左邊過閘;刷卡區域更顯眼,與乘客顯示器明顯分開,還貼上了貼紙,引導市民準確刷卡。
此外,方暉還提醒錢江晚報記者,留意閘機上一處白色的凸起:這裡安裝了聲光設備,未來可以根據需要,比如刷學生卡或者老人卡,會有聲音提示或不同燈光顏色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