饑荒的年代到底能有多餓?

2020-12-25 野史也是事

經歷過三年大饑荒的人,對飢餓都有過深刻的體會,對糧食都有一種發自內心的敬畏之情,絕對不浪費一粒糧食。

現代人對飢餓幾乎沒有什麼概念,正所謂飽漢不知餓漢飢,身在福中不知福。

饑荒年代,數以萬計的人被活活餓死。無糧可吃的人們飢不擇食,能有麩糠、野菜、草根、樹皮,就算是好日子。

那麼,饑荒年代的人們到底能有多餓?

三年大饑荒時,人們在吃光上述「好東西」後,為了能夠填飽肚子,開始吃一些連家畜都不食用的一些奇葩的東西。

第一種就是觀音土,也就是含有大量氧化鋁的白泥巴,這種土比較細膩,從感官上看著像麵粉,實則沒任何營養。

但僅有一個好處,就是吃了能有飽腹感,使人忘卻飢餓。最大的缺點就是不易消化,很難排洩,很多饑民被脹死。

等到吃土的時候,草根,樹皮早都被吃光了。村子裡90%的家戶都靠觀音土來充飢,附近的山上已經挖不到土了。

觀音土挖回來後,還要經過發水、磨細簡單處理一下,然後滲合著南瓜花和野菜做成饅頭狀來吃,只為填飽肚子。

不少人因吃觀音土而肚子發脹,無法排洩,最後被活活脹死。

第二種就是吃蛇蟲鼠蟻。據記載,在甘肅一帶,有人餓得實在沒辦法,只能在倉庫打一些老鼠、蜥蜴,煮熟充飢。

吃上這些東西,最起碼可以多活幾天,不至於很快被餓死。在甘谷一帶,有不少家戶就是靠打老鼠吃才活下來的。

饑荒年代,根本管不了那麼多,能吃不能吃的都會去吃。有些人餓的用煤塊來充飢,床板的一圈都被啃食了不少。

在河南,饑荒尤為嚴重,很多人餓的只有躺著的力氣,渾身沒勁,抬個頭都費勁,只能扭頭去啃床上木頭來充飢。

還有,大雁屎也是充飢的東西,不少人將撿拾的大雁屎用水泡開,將水潷掉,做成餅狀物在鍋裡烙熟了吃。

有些人實在太餓,乾脆直接放鍋裡烘乾後吃。大雁屎發白的部分不能吃,只能吃青綠色部分,這是沒消化的麥苗。

大雁屎還算好的,在陝西富平一帶,有人餓的甚至在牛糞和馬糞中找穀粒吃。除了這些外,還有不少殘忍的東西。

飢餓的人們飢不擇食,吃了這些代食品後,發生中毒的現象也很常見。不少樹葉、樹皮及野菜,都是含有毒素的。

在甘肅定西,大部分人家只能煮著喝谷衣湯,餓到一定程度只能躺下,都不敢下炕去喝水,因為已經沒力氣上炕。

尤其在冬天,一旦下炕上不來,就會被凍死在地上。起初靠喝湯還能維持著,後來慢慢就會渾身乏力,眼冒金星。

大人沒有食物吃,小孩也就沒奶吃,最終只能在飢餓中死去。稍微有點力氣的人,會出去給家人討飯,生死未卜。

留在家中的人,只能有氣無力地躺在炕上,死亡隨時都會來臨。當人餓到一定程度,可能連喝口水的力氣都沒有。

只要躺下去的人,就再沒有力氣站起來,就算有吃的了,也未必能救得活。飢餓時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極度虛弱。

在一本回憶錄中看到,一家人全躺在炕上,唯一狀態好的人下去拿水,來回都是爬著走的,一碗水拿來只剩半碗。

饑荒年代到底能有多餓?這是現代人無法體會的一種痛苦,就是要人命的那種餓,餓到你渾身癱軟,眼中冒火星。

在豐衣足食的年代,人們不應該忘掉過去的饑荒年代,糧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節約糧食刻不容緩,杜絕一切浪費。

相關焦點

  • 1942年河南大饑荒有多餓?沒飯吃啃樹皮
    沒飯吃,「啃樹皮」,這是真的1942年河南大饑荒,而且正值日寇還在中華大地上橫行霸道的高峰期。 因為有瞞報,政策誤算等,100多萬人因為饑荒而失去生命,數百萬人逃離河南。
  • 1942年河南大饑荒:能餓到何種地步?能入口的什麼都吃
    我相信大家都知道,飯對於我們來說非常重要,如果一頓不吃的話,那麼就會非常餓。而且在現在的社會有很多各種各樣的食物,而且都非常美味,所以我們現在完全不用擔心自己沒有東西吃。但是在1942年的時候,在河南這個地方曾經發生了非常大的饑荒,而且在這場災難裡有很多人都失去了自己的生命,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當時的場景。
  • 1942年河南饑荒到底有多慘?餓死150萬人,美國記者看完吃不下飯
    反觀那些從出生就沒有挨過餓的人,胡吃海塞,吃的還沒佔得多,吃不了的隨手就倒了。「光碟行動」呼籲了那麼久,熱度上來了,人們堅持兩天,熱度一過去,該浪費還是浪費,甚至有人發現利用「吃播」可以帶來巨大利潤之後,一下子湧出無數的「大胃王」,然而,大多數大胃王都在弄虛作假,面前擺著一盤盤食物,嚼兩下就吐了,一年到頭浪費的糧食不知幾何。
  • 古代為什麼總是鬧饑荒,飢餓的年代,人們為何不去打獵捕魚為食?
    中國有句老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如今細細想來,此話一點不假。鬧饑荒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人類歷史上曾經有過數次大型的饑荒史,饑荒持續時間長,損害程度高,而且那種渾身無力、等待死亡的場景是難以想像的。飢餓的感覺,幾乎是整個人類的共同記憶。
  • 1942年,河南省大饑荒時期,婦女們的生路到底有多艱難?
    那麼,在40年代的初期,河南省到底出現了哪些問題。在1942年,河南省大饑荒時期,婦女們的出路到底有多艱難?今天,作者和大家聊聊前人的艱辛生活。河南省位於我國中部地區,屬於人口大省、糧食大省。在古代歷史上,河南省與山東省就是我國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但由於各種歷史原因,從清朝統治的後期開始,河南省遭遇了一系列的天災人禍,百姓們的生活只能用一個「苦」字形容。
  • 1942年的河南饑荒,到底有多慘烈?啃樹皮吃草根活活餓死148萬人
    如果災情發生在和平年代,興許就只是短時間的饑荒而已,但是恰好發生在那個特殊的時代。1942年,國內動蕩,當時的中華大地滿目蒼夷,我們正處在抗日戰爭的泥潭中。河南地區出現長時間的乾旱天氣,其實這樣的自然災害是可以預見的,如果能夠做到未雨綢繆,那麼也沒那麼可怕,但是當地的官員卻將這件事壓了下來。
  • 戰爭年代能解決饑荒的食物:土豆的貢獻
    針對人口激增、糧食短缺的局面,許多第三世界國家也一直在推動「土豆主糧化」,希望這種能夠大規模種植、長時間存儲,而且又能提供足夠營養和熱量的作物能夠成為更好的替代品。後來一位法國農學家——安·奧巴曼奇在長期觀察和親身實踐中,發現馬鈴薯不僅能吃,還可以做麵包等。從此,法國農民便開始大面積種植馬鈴薯。
  • 1942年河南的饑荒有多慘?餓死150萬人,美國記者看完吃不下飯
    據史料記載,1942年的大饑荒,就餓死了150萬人之多,美國記者看完幾天吃不下飯,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這麼多人餓死,當時的政府又在幹什麼呢?一、國家動亂,又逢天災1932年是災難的一年,中國這片土地上不止是逢天災,更有的是國家的動亂局面。
  • 1942年的河南饑荒,到底有多慘烈?啃樹皮吃草根易子而食
    大饑荒已經從黃泛區蔓延到周邊各地,整個河南都成了人間煉獄。這場大饑荒的範圍還包括河北、山西、山東、安徽。 平息大旱之後,又遇蝗災,由於河南地處前線,有下級瞞報、政策失誤、交通堵塞等原因,導致河南111個縣中有96個縣受災,其中災情嚴重的有39個縣,受災總人數達1200萬人。
  • 女主重生饑荒年,隨身空間有百座倉庫,衣食樣樣齊全,年代文
    哈嘍大家下午好啊,今天小編為讀者大大送上的小說推薦是5本年代文,女主重生饑荒年,隨身空間有百座倉庫,衣食樣樣齊全!王秀英什麼都能忍,卻不能忍任何人對她弟弟的欺辱。再不做那任人搓扁捏圓的面人,她要當家,做主人!(點擊上方免費閱讀)《六零小甜媳》——顧言希小說點評:女主重生饑荒年,隨身空間有百座倉庫,衣食樣樣齊全!
  • 穿在饑荒年代,她手握神力,殺出了一條吃飽穿暖的路!穿越種田文
    穿在饑荒年代,她手握神力,殺出了一條吃飽穿暖的路!穿越種田文書友們好啊!這段時間都在看些什麼小說呢?且看紅豆手握神力,在饑荒年代的大魏朝,殺出一條吃飽穿暖的幸福路。只是那個小獵戶,為什麼總要神秘兮兮的跟著她,還送著送那?ps:一對一身心絕寵文。劇情劇透:穿在饑荒年代,她手握神力,殺出了一條吃飽穿暖的路!顧子安家裡沒有田地,聽說是當初蓋了房子之後,顧長平手中的銀子就已經所剩無幾。顧長平的身體又不好,好在還有些學問,就跟村長商量在家裡辦了學堂。
  • 重生饑荒年代,她開啟精神力,百頭野豬狍子飛進空間!隨身空間文
    重生饑荒年代,她開啟精神力,百頭野豬狍子飛進空間!隨身空間文要說小編最喜歡看什麼小說,小編告訴各位,小編最喜歡看的就是空間小說啦。所以說小編最近在看空間文的小說,小編覺得這類型的小說超級給力,文筆順暢。接下來小編給大家安利一波空間文小說,接下來這4本小說,希望大家喜歡。
  • 飢餓年代往事之:榆樹皮
    生吃榆錢兒,有股甜甜的味兒。廚下,榆錢兒和榆樹葉都有多種吃法,可以當菜、可以和面一起蒸、還可以做包子餡兒。因為吃過,我們從來不懷疑榆樹葉和榆錢兒能吃,但聽說饑荒年代榆樹皮可以當糧食,就覺得新鮮;不知怎麼吃。在田野割草,我曾仔細觀察路邊的榆樹;心裡還想:這麼粗糙的樹皮,到底怎麼吃呢?
  • 重生成寡婦,饑荒年代竟要養6個娃,幸好她有空間不愁吃!六零文
    話不多說,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三部好看的六零文,希望你們喜歡喔!重生成寡婦,饑荒年代竟要養6個娃,幸好她有空間不愁吃!第一本:《重生六零養娃日常》——作者:貳姑涼簡介:寧靜睜開眼,悲催的發現自己重生成寡婦,死了老公不說,還拖著6個拖油瓶。看著站在木板床周圍的這一群小蘿蔔頭,寧靜想閉眼求老天讓自己再死一回。
  • 饑荒海難貝殼有什麼用 貝殼能合成什麼東西
    饑荒海難貝殼有什麼用?饑荒海難貝殼能合成什麼東西?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饑荒海難貝殼作用介紹。饑荒海難中有一種道具是貝殼,它能夠在海難的地皮上採集到,而且能夠合成很多有用的東西哦~那麼饑荒海難中貝殼究竟能夠合成什麼呢?下面就跟隨安趣網小編一起來看看饑荒海難貝殼有什麼用吧!饑荒海難貝殼有什麼用?
  • 揭秘:為何古代饑荒時,百姓寧吃土也不啃樹皮?現在知道真相了
    不知道還會有多少人對當年的一場天災人禍、一次次的饑荒,而感到難過了。「吃土」這兩個字,在現在是一個比較新興的詞彙。吃土表示著:最近手頭上緊。現在的年輕人經常會在空間等,發表自己的心情帶上這兩個字。可真正認為「土」可以吃的人是少之又少的。中國歷史上,在農業時期很容易出現大量的饑荒事件。百姓在沒有正常的食物吃的時候,會選擇一切可以吃的東西來讓自己生存下去。
  • 看餓了!邛崍美食到底有多誘人?
    看餓了!邛崍美食到底有多誘人?臨邛古城的古街老巷裡,藏著這座城市的味覺密碼。走街串巷間,兩側小食鋪琳琅滿目的邛崍美食目不暇接。穿過短短的街巷,好像要調用全身的力氣。奶湯麵湯色純白,醇厚濃香;剛出鍋的鍋盔滋滋冒油,酥脆可口;肥腸粉麻辣鮮香,讓人垂涎三尺......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
  • 大饑荒時代 畫家在幹什麼?
    [摘要]沒有實質性的自由,就不會行使自己的責任;又因有繪畫技術,而被驅使著創作「言不由衷」的作品。那些留下來的東西,能成為真正藝術品的應該很少。1959年秋天,中國美術家協會在北京舉辦了李可染水墨山水寫生畫展,命名「江山如此多嬌」。
  • 古時候饑荒年代,為什麼當時的人不吃魚
    之所以造成這樣的現象,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人口暴漲,對自然環境造成了幾乎不可逆的影響。尤其過量開採地下水,致使地表水完全斷流,使得很多野生動物沒有了生存的空間。這裡我可以舉一個例子,我們那個小村莊自乾隆年間建村,據說老祖宗只有幾口人,祖墳中至今還存有他們的墳塋,而如今這個小村莊以膨脹至1200多人。
  • 英國不把印度人當人釀最嚴重饑荒 邱吉爾直言兔子餓不餓都要繁殖
    成千上萬的人從農村湧入加爾各答和其他城市,希望能在城市中尋求施捨活下來。但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死在了前往城市的路上,即便進入城市也很難活下來。當時英國負責調查饑荒原因的政務委員會成員艾克羅伊德在回憶錄中寫道:「1943年8月,在從馬德拉斯前往加爾各答的鐵路上。我原本懷著好心情離開車廂,準備前往餐車享受豐盛的早餐,發現站臺上擠滿了憔悴的饑民,所有的人都無力的坐在站臺上。他們原本是想搭車前往加爾各答。但他們中的許多人根本就無力再站起來,我能聽到他們在那裡嗷嗷叫著發出最後絕望的懇求。聽到他們的叫聲,我的喉嚨難以下咽,我回到了車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