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深化殯葬改革,促進殯葬事業科學發展,提升殯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近日,大關縣根據《國務院殯葬管理條例》、《民政部關於全面推行惠民殯葬政策的指導意見》(民發〔2018〕5號)、《雲南省殯葬管理條例》和《昭通市殯葬管理實施辦法》等,制定出臺了《大關縣2021年惠民殯葬政策實施方案》,明確了殯葬服務相關補助政策。
一、執行時間
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
二、享受對象範圍
1.具有大關縣戶籍的城鄉居民(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及離退休等享受撫恤、喪葬補助的人員除外)。
2.非大關縣戶籍在大關縣居住1年以上的人員。
三、喪屬認定標準
逝者直系親屬或法定義務人。
四、獎補內容及標準
(一)四項基本殯葬服務補助政策
1.政策享受對象死亡後在大關縣內實行遺體火化的,依據(昭市發改收費〔2015〕195號)文件規定標準進行補助遺體接運費、3天一般存放(含冷藏)費、火化費或骨灰寄存費。其中,遺體接運費以普通型殯儀服務車接運遺體費用和實際裡程計算;3天一般存放(含冷藏)費分為一般存放和冷凍存放計算;火化費指撿灰爐火化;骨灰寄存費補助期限為1年。
2.上述四項基本殯葬服務費用,堅持「如實申報、據實核銷」原則。喪屬未選擇的服務項目不計入補助範圍;自願選擇上述項目以外的服務項目或選擇更高標準服務項目所產生的費用差價由喪屬自行承擔。
(二)殯葬改革獎補政策
政策享受對象死亡後,積極響應和支持國家殯葬改革工作,對符合「移風易俗、綠色文明殯葬」等要求的行為給予獎補。具體內容及標準:
1.骨灰進公墓安葬。對遺體火化後進入大關縣範圍內公墓安葬的,給予一次性獎補2000元。
2.節地生態安葬。遺體火化後採取骨灰寄存5年以上、花葬、樹葬、草坪葬、深埋不留墳頭等節地生態安葬方式處理骨灰的,給予一次性獎補500元。
3.具有大關縣戶籍的城鄉居民在大關縣範圍外火化的,給予補助500元,但不再享受四項基本殯葬服務補助。
4.捐獻遺體器官。具有大關縣戶籍的城鄉居民(含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及離退休等享受撫恤、喪葬補助的人員)死亡後捐獻遺體的給予一次性獎勵8000元,捐獻器官後實行遺體火化的,給予獎勵4000元;捐獻器官後實行遺體火化且符合本政策其他規定的可對應享受(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及離退休等享受撫恤、喪葬補助的人員除外)。
(三)國家規定的針對特定對象的火化補助政策
1. 無名、無主遺體。根據《雲南省殯葬管理條例》,在大關縣境內發現的無名、無主遺體,由縣民政局從社會救濟費中支出遺體處理費用。
2. 低保對象。根據《雲南省民政廳關於全省部分特殊困難群體火化補助的通知》(雲民福〔2009〕49號),凡具有大關縣戶籍、且不能享受國家規定喪葬補助的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對象,符合火化補助條件的,給予一次性火化補助1000元。
3. 撫恤優待對象。根據《雲南省軍人撫恤優待規定》(雲南省人民政府令第148號),享受生活補助費的撫恤優待對象因病死亡的,由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對其遺屬增發12個月生活補助費,作為喪葬補助費。
4.特困人員。根據《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健全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制度的實施意見》(雲政發〔2016〕73號),特困人員死亡後的喪葬事宜,集中供養的由供養服務機構辦理,分散供養的由鄉鎮人民政府委託村(居)民委員會或者其親屬辦理。喪葬費用從特困人員救助供養經費中按照每人2000元的標準給予補貼。
五、惠民政策申報要求
(一)申報程序
1.為簡化服務程序,四項基本殯葬服務費補助政策以直接減免的方式執行。由大關縣殯儀館根據喪屬提供材料據實進行直接減免。
2.符合殯葬改革獎補政策條的,喪屬持相關證明材料到縣民政局辦理。
3.符合特定對象火化補助政策的,喪屬持相關證明材料到相應部門辦理。
(二)申請資料
1.申請人身份證、銀行卡(農行或信用社銀行卡)複印件;
2.火化證原件及複印件、死者身份證或戶口簿複印件;
3.火化後進公墓安葬、骨灰寄存的,提供墓穴證或骨灰寄存證;採取節地生態安葬的,提供節地生態安葬證明及圖片(葬前、葬中、葬後)資料;
4.戶口註銷證明或死亡證明;
5.非大關縣戶籍在大關縣居住滿一年以上人員死亡火化後,提供公安機關或鎮村出具的居住證明;
6.捐獻遺體器官的,提供合法有效的遺體、器官捐獻證明。
六、不予補助情形
(一)違反中央、省、市、縣殯葬改革相關政策文件要求的;
(二)申請過程中弄虛作假、騙取或套取惠民殯葬政策資金的;
(三)不屬於獎補對象的;
(四)其他特殊情況不予補助、獎勵的。
七、資金來源及管理
(一)經費預算。惠民殯葬政策獎補經費納入縣級財政預算,每半年據實核撥一次,並將殯葬改革所需經費納入財政預算。
(二)經費結算。四項基本殯葬服務補助資金由大關縣殯儀館與縣民政局每月結算一次,縣殯儀館應在每月10日前向縣民政局提交上月減免基本殯葬服務費用相關佐證材料,由縣民政局審批後於次月25日前劃撥到縣殯儀館單位帳戶。「殯葬改革獎補政策和國家規定的針對特定對象的火化補助政策」的獎補資金由喪屬提供相關資料到縣民政局審核兌付。
(三)經費監管。縣民政局要建立惠民殯葬服務資金專戶,每年接受一次相關部門的監督檢查及審計,確保獎勵補助資金安全運行。
八、監督管理和責任追究
(一)管理主體。縣民政局是全縣惠民殯葬政策執行的主要責任主體,要嚴格執行政策規定,加強對工作人員培訓,按照各項制度和操作流程,認真核實喪屬提供的相關證明材料,嚴格審核把關;縣財政局應建立督查制度,定期進行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二)責任追究。對在審批辦理過程中存在玩忽職守、徇私舞弊、弄虛作假等行為的部門領導和直接責任人,將嚴肅追究其責任;對騙取、套取基本殯葬服務補助費用和獎勵資金的單位和個人,除追回相關費用外,情節嚴重的,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編 審|徐 靖
編 輯|何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