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的電視天氣預報節目
最近去日本出差,仍像在國內時一樣,每天收看電視天氣預報節目,覺得日本的電視天氣預報節目很有特色。 首先,每天早上電視天氣預報節目安排的比較多。同一地區可收視的電視臺在各自安排天氣預報節目的播放時間時,似乎有意錯開了。
-
盤點各具特色的天氣預報節目
編者按:在廣播電視數位化、網絡化和頻道專業化的背景下,天氣預報電視節目蓬勃發展。在歐美等發達國家,氣象頻道已有30多年的歷史。 由於美國大力發展私營天氣公司,在激烈的競爭中,電視媒體開展的天氣預報節目幾乎全是直播,從來不錄像播出。
-
江西衛視中午已增播一檔天氣預報節目
中國氣象報記者鄧志華報導 6月2日11時58分,江西電視臺在衛視節目中新增加的一檔由電視天氣預報主持人主持的天氣預報節目正式開播,內容包括全省11個設區市當天下午至次日白天天氣、全省天氣形勢、生活指數等服務信息,時長兩分鐘。
-
《天氣預報》首播背後的故事
一次偶然 1979年,國家氣象中心(時為北京氣象中心)的領導王世平在隨團考察日本氣象事業發展時,偶然看到了當地電視上播放的天氣預報節目。又能看又能聽的天氣預報,讓王世平一行感到又新奇又興奮。當時,天氣預報在國內電視節目中還是一片空白。
-
《天氣預報》將變臉 細數節目三十年標誌性動作
1956年,人們不用再看皇曆猜天氣了,因為這個時候《天氣預報》問世了,廣播和報紙成為大家了解天氣信息的窗口;時隔24年之後,1980年7月7日,電視版《天氣預報》誕生了。雖然與廣播、報紙相比,電視版《天氣預報》還是一位「80後」,但至少在那個年代,它開始走進千家萬戶,並成為現在中國收視率最高的電視節目。
-
福建省氣象臺增加製作釣魚島精細化天氣預報
中國氣象報記者王芳 通訊員張盈盈報導 9月11日,中央電視臺在《新聞聯播》後首次播出釣魚島天氣預報。福建省氣象臺增加對釣魚島站點預報的製作頻次,一天五次製作釣魚島的0-168小時城鎮天氣預報,內容包括溫度、降水、風向、風速等天氣要素,除在中央電視臺播出外,釣魚島天氣預報還通過中國氣象局網站、福建氣象網站、「知天氣」手機軟體及海峽之聲廣播電臺等渠道對社會公眾發布。 釣魚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固有領土,與福建的關係尤為密切。
-
永興島黃巖島永暑礁海洋環境預報
本報海口6月9日訊(記者侯小健)由海南省海洋監測預報中心製作發布的海洋環境預報節目,從今天起省海洋預報臺正式增加了西沙永興島、中沙黃巖島和南沙永暑礁3個島礁的海洋環境預報,提升了南海海洋環境預報精確度,為海上交通、漁民海上作業等海上活動提供更精細的安全保障服務。
-
央視天氣預報新版出爐 預報準確率全面提高(圖)
城市預報三日天氣 國家氣象局影視宣傳中心專門負責此次天氣預報的改版。記者昨天採訪了中心主任秦祥士教授,秦主任介紹說,根據國務院領導增加天氣預報頻次、延長預報時效、改進預報內容的指示,國家氣象局近期決定,對中央電視臺的天氣預報進行改版。 城市天氣預報是此次改版最重要的內容。
-
——《新聞聯播天氣預報》四十年曆程回顧及展望
截至目前,《新聞聯播天氣預報》節目依託中央電視臺CCTV-1和CCTV-新聞頻道並機播出,全年累計覆蓋超過8億電視觀眾,日均觀眾規模超過5000萬人次。40年來,節目積極融入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改革開放歷史洪流,歷經氣象業務服務、影視媒體時代變遷,服務產品和領域不斷拓展,節目形式迭代升級,始終是中央電視臺黃金時段收視率最高和最受百姓喜愛的節目之一。
-
海南今起發布永興島、黃巖島等島礁海洋環境預報
中廣網海口6月10日消息(記者朱永 周文超)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自5月份海南氣象臺宣布增加西沙永興島、中沙黃巖島和南沙永暑礁3個島礁的天氣預報後,6月9號,海南省海洋預報臺宣布將從6月9日起正式增加了西沙永興島、中沙黃巖島和南沙永暑礁3個島礁的海洋環境預報。
-
朝鮮天氣預報節目換風格,主持人起身生動解說
朝鮮中央電視臺氣象預報一改以往的播報方式,預報員指著圖「說」天氣,平添幾分生動與趣味。據韓聯社4月29日報導,在朝鮮國家電視臺27日播出的天氣預報節目中,主持人沒有像以往一樣坐著朗讀天氣預報,而是起身站在天氣圖像前,一邊看圖一邊向觀眾解讀,語調抑揚頓挫,使得天氣預報節目變得更加生動。此外,在播報過程中,主持人還以觸屏方式轉換畫面。不過,在畫面轉換的過程中,主持人或許沒有跟上步調,重複了此前的語句,與以往「一字不差、行雲流水」的風格截然不同。
-
韓媒:朝鮮天氣預報節目換風格 從讀到說令人耳目一新
參考消息網4月30日報導 韓媒稱,近日,朝鮮中央電視臺氣象預報一改以往「生硬」的播報方式,指圖「說」天氣,平添幾分生動與趣味。據韓聯社4月29日報導,朝鮮中央電視臺4月27日播出的天氣預報欄目中,主持人不再坐讀預報,而是起身站在天氣圖前,邊看圖邊向觀眾解讀,語調抑揚頓挫,讓天氣預報節目變得更有看頭。
-
吐魯番「陰晴」登陸湖南衛視天氣預報
湖南日報3月1日訊(通訊員 木子 胡雙全 記者 孫敏堅)從今天起,吐魯番天氣預報正式登陸湖南衛視,在每日黃金時間段播出,搭建了全國人民通過電視平臺認識、了解、遊歷吐魯番的新窗口。 據了解,湖南衛視在原《衛視氣象站》(湖南天氣預報)欄目時長基礎上,調劑增加5秒鐘時間,播出吐魯番天氣信息。
-
中央電視臺第一次電視節目播出
就在這個簡陋的地方,播出了中國第一次電視節目。這次播出從晚上7點05分開始,內容有新聞、舞蹈,記錄和科教影片等,時間為兩個多小時。雖說第一次播出的時間不長,節目比起現在顯得粗糙,但這卻是中國電視事業上的重要一步,也是可喜的一步。 1958年5月1日19時整,首都北京上空出現了中國電視節目的信號。
-
《天氣預報》開播40年,網友:每次聽到《漁舟唱晚》都會想起它
7月7日,每晚19:31播出的《天氣預報》迎來了40歲的生日。1980年7月7日,經原國家氣象局與中央電視臺的多次協商後,《天氣預報》節目在央視一套《新聞聯播》亮相。這個節目雖然只有短短幾分鐘,但卻是老百姓最愛看的節目之一。有網友感嘆說,這是自己人生中唯一一個看了幾乎一輩子的電視節目。你會每天都看天氣預報嗎?
-
《新聞聯播》後《天氣預報》|開播40周年 歷盡千帆始少年
我國第一檔電視天氣預報節目《聯播天氣預報》正式在19:00的《新聞聯播》裡與觀眾見面,進入尋常百姓的生活視野。這是氣象部門與中央電視臺的首次開創性合作,節目形式採取《新聞聯播》的樣式,主持人出鏡播報全國天氣形勢和少數大城市天氣預報,其親民、通俗、準確的節目特點,造就了未來「每天10億收視群體」的電視奇蹟,一躍成為老百姓最喜愛的電視節目。
-
細數央視《天氣預報》30年標誌性大動作(組圖)
央視《新聞聯播》之後的《天氣預報》節目,將在國慶期間全新改版。在城市預報部分,地圖會採用沙盤的設計來進行立體的演繹,並通過視角的變幻來使城市預報信息更為突出,而且還將增加導航欄,以提示大家目前屏幕上城市所在的區域。同時,還會增加一些地級市的預報。《天氣預報》30年來,經歷過許多次標誌性大動作改動。
-
庫爾勒天氣預報登陸河北衛視
巴音郭楞日報訊(記者王琛報導)連日來,在河北衛視播出的河北省天氣預報節目中,人們除了可以看到河北省各地天氣情況,還可以看到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庫爾勒市的天氣情況及巴州地區的風光圖片。庫爾勒天氣預報登陸河北衛視,將吸引更多的人來巴州旅遊。
-
宋英傑1999年曾為《天氣預報》不準道歉
這景象讓王世平吃驚不已,日方代表說,這就是日本的電視天氣預報,這些氣象信息由國家提供,由公司加工製作成電視節目,再通過電視向公眾發布。這小小居酒屋裡剎那間安靜的幾分鐘,讓中國氣象人第一次見識到以電視傳播氣象信息的巨大效應。在回國的路上,代表團就開始討論,中國的天氣預報也應該有電視版。
-
宋英傑1999年曾為《天氣預報》不準道歉(圖)
這景象讓王世平吃驚不已,日方代表說,這就是日本的電視天氣預報,這些氣象信息由國家提供,由公司加工製作成電視節目,再通過電視向公眾發布。這小小居酒屋裡剎那間安靜的幾分鐘,讓中國氣象人第一次見識到以電視傳播氣象信息的巨大效應。在回國的路上,代表團就開始討論,中國的天氣預報也應該有電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