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娛樂硬糖」(ID:yuleyingtang),作者:劉小土,編輯:李春暉,36氪經授權發布。
這個悠長假期,「下廚房」擠崩了、手工涼皮大賽爭霸了、宅系廚神就要破關而出了。一些朋友甚至不再滿足於自煮自吃自娛自樂,萌生出轉行吃播的「狂妄」念頭。
嗯,硬糖君也想。
吃播,即直播吃飯。坐在大堆美食前,面對攝像頭,抬抬手動動嘴,就可能吸引萬千粉絲,算得上主播裡門檻最低的活兒。瞅瞅現在的自己,自帶廚藝,食量也與日俱增,不正應該火速投入居家致富的大潮嗎?
照貓畫虎,說幹就幹。硬糖君全網搜集了百位粉絲量10w+的吃播博主,連刷多日他們的往期視頻。這才知道自己太「輕敵」了——吃播,已經成為一個技術工種。
除了密子君、mini、阿倫等吃播前輩地位穩固,農村會姐、浪胃仙、徐大sao等新人也勢頭強勁。迅猛崛起的國產吃播,不止改寫早年海外吃播主導市場的局面,也組成了多元的本土美食繪卷。
而激烈競爭和大眾輿論,又推動吃播博主在轉型、創新上不斷嘗試。他們圍繞抖音、快手、B站等陣地,形成了風格截然不同的幾大門派,農村吃播、劇情吃播、「情色」吃播應運而生。
吃播博主把握住獨居青年的孤獨情緒,得以圈粉撈金。但審美疲勞、身體狀態、負面口碑等難題,同樣左右著他們的職業發展。吃播,還真不是抬手張嘴這麼簡單。
吃播變形,從摘掉「大胃王」開始
2015年前後,「暴食女王絕殺2.5kg餃子」「大胃王一口吸光整碗炸醬麵」等短視頻被頻繁搬運至微博、B站,流行日韓的吃播由此風靡國內。木下佑譁、奔馳小哥等吃播博主,都是憑藉吃下巨量食物的「特技」震驚網友,圈粉無數。
很快,密子君、阿倫、甄能吃(mini)等國產博主嗅到商機,也開始大秀胃口。這一時期,「誰能吃,誰漲粉」是吃播的鐵律。博主們瘋狂刷新食量記錄,觀眾奔走比較多方數據,爭奪「大胃王」的殊榮讓吃播江湖硝煙四起。
2016年,一則「挑戰木下,速食10桶火雞面用時16分鐘20秒!」的視頻走紅B站,播放量火速突破170萬。自封「中國實力大胃王」的密子君,首次秀出速食挑戰。她以驚人食量徵服了大批觀眾,但也惹得對家粉絲不悅:「建議標題不要帶木下」「就是引戰,強拉木下捆綁」「中國大胃王?語氣真的好囂張」。
但這擋不住中國大胃王的進擊。很快,通過「掃光8斤白米飯」「半小時吃光40個鮮花餅」「《天天向上》挑戰88碗麵條」等操作,密子君從激烈競爭中突圍,坐實了「大胃王一姐」的稱號。
然而,從2018年開始,密子君卻明顯在弱化自己「大胃王」的標籤。【大胃王密子君】的標題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密食】【美食密探等】等。「大胃王密子君」的微博暱稱,也更名成了「密子君」。
究其原因,頗具噱頭的大胃王人設,雖為博主賺足了原始熱度,但也將其卷進了公關危機。
隨著吃播全面出圈,負面聲音也不絕於耳:主播在鏡頭前暴飲暴食,在鏡頭後強制催吐、甚至切割小腸。一時間,「大胃王是不是以命換錢」「誰是假吃專業戶」「應不應該抵制兔子(催吐)」等話題湧現,密子君、阿倫、貓妹妹等都曾站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據硬糖君觀察,新一批吃播幾乎都不會再強調大胃王標籤,轉而迎合觀眾口味塑造著不同人設。畢竟胃口再大仍有限度,吃完整桌食物的劇情,圍觀群眾也看膩了。
就拿2019年在抖音圈粉三千萬的浪胃仙來說,他靠著深淵巨口刷新了圈內「食」績,順理成章地成了「新王」。即便如此,浪胃仙還是會在視頻裡反覆強調「吃東西,一定是享受美食的過程」「不會為了視頻效果,委屈自己的味蕾」「我不知道世界上誰最能吃,也不想擁有這個稱號」。看似雲淡風輕的一招,卻立下了「接地氣」的人設,避開了外界的諸多質疑。
如今,看吃播的人也都有著不同的心理偏好。有人追求獵奇,有人沉迷綜藝性,還有人享受著遙遠的陪伴感。差異化的觀眾期待,讓吃播播主長成了碳水教父、蓋澆飯女王、辣椒終結者等不同模樣。
抖音快手B站,平行的吃播江湖
硬糖君觀察的百位吃播播主,均勻分散在抖音、快手、B站三大短視頻產地。他們的作品基本採用全平臺分發,但不同平臺有著差距明顯的數據表現,成為一個個平行的吃播江湖。
密子君、浪胃仙、蛋黃派等少數博主的粉絲分布相對均勻,單期作品的傳播效果穩定。但更多情況是結巴老爹、可愛的QQ呀、紅姐這樣,在不同平臺間粉絲差百倍、甚至千倍的博主。
多維度的反差數據,結合博主們往期作品的主題和形式,我們不難發現:吃播圈,抖音流行編排戲碼,快手追捧特色類型,B站講究交流互動。
浪胃仙、紅雨老師、大胃阿倫等抖音頭部吃播博主,其內容具有典型共性,挑戰、遊戲、劇場等元素貫穿始終。他們頻繁出現在美食街、餐飲店,通過參與系列遊戲吸引觀眾。
這些戲精博主還會在視頻裡埋下設定,藉助朋友、店家、對手等配角,呈現「扮豬吃老虎」「只吃億點點」等無釐頭劇情。
浪胃仙一則點讚277萬的置頂視頻,把片場放在了陳赫火鍋店。他叫囂著「陳老闆,給你上一課」,鏡頭隨後對準滿臉不屑的陳赫。轉場,便是陳赫對著整桌殘羹冷炙,認慫說道「不要再吃了,沒東西了」。如此老套的劇情,千百次出現在浪胃仙的作品裡,卻仍能激起網友圍觀、評論的熱情。
如果說抖音吃播是美食喜劇,那快手吃播則像是極限挑戰。前者重趣味,後者重刺激。
大胃王紅姐、貓妹妹、五浪浪愛吃肉、農村會姐等快手吃播播主,非常擅長環境敘事。堆積的辣椒、噴汁的象拔蚌、爆頭的八爪魚、原生態農村等符號化場景,被他們用於營造「餐桌」氣氛,給觀眾帶來一定的獵奇感。
英國作家羅莎琳德·科沃德曾在《女性慾望》裡,首次提出「食物色情」的概念。她指出食物色情是用富有刺激性的食物烹調方法或壯觀的視覺表現方法呈現在廣告、烹飪節目裡。這些高卡路、色調飽和的食物,通常能帶給人窺探的滿足感,甚至是性的替代品。
紅姐、貓妹妹等主播瘋狂吃辣、啃肥肉的視頻裡,總有大批叫爽的觀眾建議「多吃點」。這些人追求的不再是食慾的替代性滿足,而是一種圍觀受虐的快感。
當然,「食物色情」的瘋狂攻擊,也讓疲勞的觀眾進入賢者模式。農村吃播、海鮮吃播、吃冰等題材,正成為持續崛起的類型。其中,在自家院子做飯的農村會姐,就聚集了1127萬快手粉絲,引領著新一輪的創作風尚。
對比下,還是B站更適合普通人吃播開張。哪怕你不能吃、不敢作,只要懂得分享技巧,照樣圈粉百萬。
B站吃播UP主的視頻作品沒有明顯鏡頭特色,但他們卻能靠著語言、習慣等營造某種設定,在重複的表達裡深入人心。二荊條教父徐大sao、鋼鐵直女假美食po主、中國殺蟹人大祥哥等,都是人設圈粉的典型代表。
這種社區氛圍和用戶審美,讓B站知名吃播UP主都執著於階段性、系列化創作,也不可避免的陷入同質化。
100元系列火了,全站UP主恨不得都做「100元麻辣燙只要香菜」「手抓餅加100元配料」;買光系列火了,全站UP主恨不得從星巴克殺到必勝客,從麥當勞殺到肯德基;最貴系列火了,大家又一窩蜂吃起了牛排龍蝦佛跳牆。
吃誰不會?可越是門檻低的事情,越難精進。幾經迭代的吃播江湖高手林立,各門各派的招數也極具看點。而善變的觀眾,倒逼著他們不斷創新,在動蕩中求得一席之位。
吃播,也講究CP搭配
除題材外,吃播的人際關係也在持續變化。團戰,正成為博主們豐富內容的利器。
在抖音上,除了常規編排劇場的需要外,增加配角也是博主破圈增粉、彼此引流的好辦法。這套在紅雨老師、可愛的QQ呀等人的鏡頭裡反覆論證。
紅雨老師是一個獨立帳號,但背後卻是泡泡龍、大蒜濤、紅雨組成的美食鐵三角。他們的作品裡,泡泡龍、大蒜濤兩人總是穿梭在街邊巷角的美食店,執著於「給自助店老闆上一課」。
兩人出鏡的固定組合,不只帶給觀眾雙倍的視覺震驚,更重要的是自然和諧的互動感。翻閱紅雨作品的評論區,「最喜歡看兩人拌嘴」「龍濤太有趣了」等留言道出了他們圈粉之處。
不過,尋找店鋪老闆、街邊路人充當配角雖然有趣,可處理不當的話,很容易因表演痕跡過重影響效果,甚至留下浮誇、造作的負面印象。
可愛的QQ呀則是享受了情侶吃播的紅利。克油克油 仍採用早期的室內拍攝,但把整個環節從烹飪拉長至試吃,供粉絲參考製作的同時,還能給其畫餅充飢般的慰藉。最重要的是,他和老婆CC的恩愛日常,吸引了大批嗑糖粉絲。
同樣,B站、快手的吃播圈也呈現抱團作戰的明顯趨勢。結巴老爹的評論區,總有粉絲呼喚「老伴兒出鏡」;徐大sao的彈幕裡,無數兄弟刷著「趙麗穎嫂子」;女胖胖的每期視頻,定有網友調侃「敬漢卿化」。
曾經,社畜觀眾或用吃播來安放深夜孤獨,或用他人的食慾來實現自己食慾的替代性滿足。現在,大家更想透過別人溫馨、團圓的時刻,獲取更全面的代償性滿足。如此一來,便不難理解為何普普通通的農村會姐帶著三個孩子吃飯都能火。
密子君發表了新人面試視頻,離開「飼養員」(前男友)良久的她,或將迎來新的CP。而大胃王紅姐早已組成家族,經常帶著一幫吃貨去探店打卡……接下來,吃播不再只是美食戰場,也將是情感天地。
想要挺進吃播的朋友,大胃王已成往事、孤軍奮戰也已過時,咱不妨拖家帶口來出道。飲食男女、滿漢全席,所謂吃的故事,從始至終都是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