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吃,中日大胃王差別在哪?

2021-01-08 創業邦

編者按:本文首發大灣腹地公號(ID:dawanfudi);作者光醬,創業邦經授權轉載。

對於國內網上的大胃王們來說,這個8月是很艱難的一段時間。包括抖音在內的多個短視頻、直播平臺應政策要求,開始整頓暴飲暴食、浪費糧食、假吃、催吐等行為,處罰措施包括關停封禁帳號等。包括浪胃仙等頭部吃貨主播們,紛紛刪除之前的內容。而同樣是吃播文化流行的日本,大胃王的發展卻越來越火,這中間的差異到底在哪?

在日本文化裡,男主外女主內,女性拋頭露面的相對較少。大胃王比賽是一個非常少見例外,這是一個「重女輕男」的比賽,觀眾以女性為主。女性可以參加包括新人戰和女王戰在內的所有類別的比賽,而男性只可以參加男女混戰的最強戰。這其實就涉及到一個觀賞性的問題,比起人高馬大的成年男性,身材瘦小卻非常能吃的女性的視覺衝擊力無疑更大。歷代的暴食女王也大都是身材嬌小的女生,不少人的體重都在50kg以下,如何吃得多卻保持苗條,也是大家看大胃王比賽時熱衷的話題。

在東亞社會,尤其是在日本,對女性外貌和舉止的有嚴苛的要求,很多女生是不敢在眾人注視之下放開大吃的,對於女性觀眾來說,看暴食女王則能獲得一種代理滿足的快感。暴食女王的出現釋放了她們的這種壓抑,只需要隔著屏幕觀看就能得到滿足。這種男女通吃的特性,讓整個社會都對暴食女王有一種追捧。這種追捧也造成過悲劇,2002年愛知縣的一個中學生,就因為模仿大胃王比賽的方式吃麵包而窒息死亡。節目因此謝罪停播,一直到2005年才恢復播出。

和中國因為韓流文化的影響,而在網上興起的吃播潮不同,日本對吃播的迷戀和對大胃王的追捧,早在網際網路興起之前就存在。日本的吃播統稱「大食い」,直譯就是大胃王,而提起大胃王,最有名的要屬《火力全開大胃王》這個節目。《火力全開大胃王》開始於1989年,最初不過是東京電視臺的一個不定時的一個節目,連固定的播出時間段都沒有,後來因為收視率高,轉變成固定時間的常態節目。

日本知名大胃王木下佑香,就是2009年參加這個節目出道的。而在這個節目30多年的歷史中,誕生了多位女性大胃王,除了木下,還有魔女之稱的菅原初代等,不僅多次衛冕冠軍,還曾代表日本參加國際大胃王比賽。

早在2014年,木下香佑就開始在youtube上傳吃播視頻。她身高158,瘦瘦小小,是最早一批把吃播風潮帶起來的youtuber之一,用最近流行的話來形容她就是「吃播界的OG」。經過了6年的洗禮,無數吃播博主的來來去去,木下依然穩居日本吃播界的第一名,擁有548萬粉絲,視頻播放量超過20億,比第2名和第3名的總和還要多。

木下的很多粉絲都很長情,其中還不乏年紀比較長的粉絲,尤其在今年宣布和原來的公司解約後,評論中時不時能看到「吃飯的樣子就像我的小孩一樣」,「一路看著你成長,之後也想繼續守護你吃飯的樣子」這類充滿著「母愛」的留言。對很多粉絲來說,看吃播早就成了生活不可割捨的一部分,就跟吃飯睡覺一樣自然。讓他們產生迷戀和歸屬感的,而不僅僅是「吃」這個行為。

在日本文化,一個人吃飯尤其是女生,是個挺微妙的事情,社會上有「女人就應該會做飯」的刻板印象,女生一個人去餐廳吃飯會覺得「羞恥」。漫畫家高木直子就曾經在《一個人住的第五年》這本漫畫裡,生動刻畫了女孩子一個人去吉野家吃飯的心路歷程。漫畫出版後引發很多討論,不少女生都覺得「好有勇氣」,「果然一個人過久了就是不一樣」,「但這是大都市的特權吧,反正誰也不認識我,丟臉也沒關係」。而在日本最受歡迎的大眾點評類網站食べログ上,也經常能看到「女孩子一個人去吃也不尷尬」這類非常有針對性的評論。

在日本,一個女生做餐廳做吃播是很需要勇氣的,但這一類內容在國內很正常。日本大胃王佐藤,作為一個女生,經常一個人去餐廳做吃播。對於想一個人外食的女生來說無疑非常有參考價值。根據日本排名網站的問卷統計,佐藤是人氣吃播博主裡女性粉絲佔比最高的一個,喜歡她的人當中有90%以上都是女性。

日本文化很較真,包括在大胃王這個行業。日本電視臺為了檢驗大胃王的真假,曾經專門做過一期節目,邀請大胃王木下參加。在她進食前後,分別用X光掃描胃部的大小。記錄下胃部的變化情況。在電視節目裡,可以清晰的看到吃完100枚壽司之後的胃部膨脹情況。這種較真,使得日本吃播網紅不敢作假,只能老老實實的吃。

中國大胃王網紅的特點,是時間短,尺度大,爆發速度快,內容高度相似。中國的大胃王風潮的出現,歷史並不長。大概從2016年開始,密子君在B站上開始播放火雞面的視頻,中國大胃王的內容開始成為一個獨立的內容系列,而隨著2017年抖音快手的短視頻興起,浪胃仙等新一代大胃王開始爆紅,其中浪胃仙抖音粉絲已經高達3941萬,成為了抖音平臺絕對的頭部網紅之一。

而MCN、資本入局、信息流的推薦機制和算法,不斷的加碼和推火吃播這個行業。「一個網紅的生命力,一般是6-12個月,如果6個月不火,我們就放棄了。」之前在美食MCN工作的李微(化名),對網紅的製造流程了如指掌。但這加劇了吃播博主們的惡性競爭。

相較之下,國內吃播的內容相對單一,主要是追求吃得多、吃得快,比如「15分鐘吃完10桶拉麵」、「5分鐘吃完60個水餃」等等,長此以往,數量越來越大,最後只能以假吃、催吐的方式來繼續下去。

根據新浪娛樂等報導,國內成名最早的幾個吃播網紅,如密子君、大胃王mini等,都曾被爆出有吃後催吐的行為。從最原始的摳喉催吐,發展到吃播前先吃蛋清潤滑,吃的過程中大量喝水,尤其是碳酸汽水,吃播後用管子催吐等,伴隨著吃播的發展,催吐的相關產業也在不斷發展。這些人還會自稱「兔子(與吐諧音)」,在貼吧、qq群等互相交流催吐的經驗。大胃王密子君被石錘吃播催吐,就是被人扒出了她用qq號在催吐吧分享自己的催吐經歷。

很多大胃王,並不是真正享受吃播這件事,而是把它當成賺錢工具。為了吸粉而不斷獵奇,為了打賞做直播,為了賣貨做視頻,不管吃到什麼都以量取勝,久而久之粉絲也產生疲乏感。而這些吃播博主為了留住粉絲,又會進一步挑戰更短時間吃更多東西,形成惡性循環。

早期的快手上,類似「社會你X哥」的帳號,為了吸引粉絲,不惜靠著生吃整個豬頭等內容,來博取眼球,最後被平臺整頓關閉。

而在日本,大胃王們儘量尋找著自己的特色。有著146萬粉絲的谷崎鷹人,不僅很能吃,還很會做海鮮料理。他的海鮮系吃播顯得非常特別,比如6.5kg的海膽和蟹,10kg的巨大章魚等。大概正是這種特別讓他憑藉不到200個視頻,就擁有3億+播放量,躋身日本吃播界TOP3,除了他之外,粉絲量前10的吃播博主視頻量都在700個以上。

中日吃播網紅差異性,還包括職業化路線的發展和選擇。日本的大胃王,除了吃播之外,大都身兼多職。發展的路徑除了網紅,也非常多元化。

日本歷代的暴食女王,大都非常善於包裝自己,比如辣妹增根,就以金色頭髮辣妹妝作為一大賣點,為了維持自己的形象和人設,比賽當中也不忘補妝。她是推動大胃王職業化的一個標杆,在她之前,大胃王和運動員差不多,大多都靠比賽賞金和贊助生活。而增根通過辣妹人設獲得很多喜愛,成功進入演藝界,參加了不少節目,巧妙地利用「大胃王」和「吃不胖」這兩個標籤,出了一系列健康食譜書,宣傳的標語是「吃再多也不會胖」。

而近幾年因為吃播的大火,也出現了反向吸粉,靠吃播人設火起來的藝人,比如以愛豆身份出道的萌梓,靠著連續3年拿下大胃王比賽的冠軍,從演唱會都湊不齊100個人的小糊豆,變成在youtube上有50萬+粉絲的人氣吃播博主。

對於日本的大胃王來說,吃播並不是一種新職業,而是本來職業的另一種打開方式。除了吃播博主這個身份,很多人同時還是藝人、作家、餐廳老闆、美食評論家等,「吃得多」只是他們人設標籤的一部分。而且他們都知道,只靠機械的「吃得多」是走不長遠的,如何讓吃變得更有吸引力,如何把這份吸引力變成關注、變成數據、變成錢也是日本的大胃王們一直在探索的問題。

中國吃播文化的興起和發展的過程起於民間,發展時間較短,影響力多在抖音等短視頻自媒體平臺上,目前主要的方式,還是做網紅和主播,賺一波快錢。雖然類似浪胃仙這樣的頭部大胃王,也開始上《天天向上》等綜藝節目,但畢竟屬於極少數,目前國內吃播網紅的收入模式也相對固定,要麼是平臺分成,要麼是火了之後的廣告收入。

隨著直播的興起,增加了打賞和帶貨的收入方式。但是,根據騰訊創業的報導,很多餐廳和食品製造商,並不喜歡找大胃王廣告合作,「不會邀請大胃王來做日常宣傳的,吃相有些難看,感覺對可能是一種負面影響。」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業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ditor@cyzone.cn。

相關焦點

  • 大胃王「Mini」在日本吃海底撈,吃過之後才知道差別真大!
    大胃王「Mini」到日本吃海底撈,看過之後才知道差別真大!現在網絡在不斷的發展,大家已經處在一個網絡的時代當中。我們有很多事情都是通過網絡得到的,正是因為網絡的發展,這幾年更是誕生了很多的新鮮職業,比如說網絡直播,這些網絡直播覆蓋了很多的領域。
  • 在動漫中的那些吃不胖的大胃王,第一個吃東西萌萌噠!
    動漫中那些怎麼吃都吃不胖的大胃王,無論吃多少,都不胖,甚至小肚子也不會鼓起來。當然除了那些正餐,零食也是這些大胃王的目標。比起正餐中的米飯饅頭加上各種菜or各種湯來說,各種各樣的小吃還有零食才是她們的真愛,不是說零食是放在第三個胃裡嗎?
  • 韓國大胃王吃金針菇蒸扇貝,網友:為啥老是前牙嚼,後牙去哪了?
    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的美食就是金針菇蒸扇貝了,說真的東西不吸引人,吸引人的是誰在吃,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的吃播就是韓國大胃王吃的金針菇蒸扇貝了,好多網友表示為啥她老是用前牙嚼啊,醜死了,都不能用後牙嚼嗎?還是後牙去哪了?聽說韓國是一個整容泛濫的國度。
  • 同樣都是玉米,「甜玉米」和「糯玉米」差別在哪?看後別再買錯了
    今天為大家所分享的就是在我們的生活裡面特別常見的一種材料,它的名字呢,叫做玉米玉米的顏色不僅非常的好看,而且帶給我們的營養也是很多的,經常吃玉米的話也是一種特別好的選擇,大家都知道玉米是一種粗糧,它的品種都特別多,各式各樣的,有很多人在看到都會沒有辦法去認真了解其中的一些區別。同樣都是玉米,「甜玉米」和「糯玉米」差別在哪?看後別再買錯了。
  • 真假大胃王轉型記:有多少吃播是硬撐+造假?
    一夜之間,似乎所有的大胃王吃播都在抖音、快手上消失了。「最近直播基本停了。所有吃播幾乎人人自危,都在考慮如何轉型。」小海很是感嘆,「大胃王們已經到了為『下一碗飯』在哪而焦慮的時刻。」同樣曾在一家直播平臺擔任過吃播,有著近百萬粉絲的林可(化名)告訴新京報記者。他每天的工作需要吃下十多斤各種食物,甚至有粉絲起鬨或者打賞的話,還會臨時「加餐」。短視頻及直播行業的火熱催生出多個細分領域,吃播是其中熱門品類之一。而「大胃王」則是吃播們吸引粉絲的最大亮點。
  • 「大胃王」吃播要涼了嗎?
    大胃王木下佑香的吃播吃播究竟是什麼時候流行起來的?又是什麼時候走向了極端?吃播指的是網絡直播吃飯,最早來自韓國,漸漸席捲亞洲乃至全世界。看人吃飯能成為一種樂趣?對著鏡頭吃東西,就能賺錢?有網友說,看別人比自己吃得還多,能減輕罪惡感;也有人說,正因為自己吃不到,看別人吃飯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饞、解壓。除此之外,來自世界各地的吃播還能從普通人的角度,介紹不同地區的美食文化,簡直是「舌尖上的全球化」。然而,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吃播走向了極端——「吃得香」難以被量化,而「吃得多」更能吸引網友眼球。海外很早就有大胃王比賽,以食量為噱頭的風潮席捲了全球。
  • 同樣是高鐵座位,為何一等座的票價比二等座的貴?兩者差別在哪?
    隨著高鐵交通網線越來越完善,很多人都已經搭乘過高鐵了,經常坐高鐵的朋友就會發現,高鐵裡面的座位也有一等座和二等座之分,這時就有人覺得很奇怪,同樣是一輛高鐵,為何一等座的票價卻比二等座的貴?這兩差別在哪呢?對於乘客這樣的疑問,資深乘務員對此也做出了解釋。首先,舒適度不同。
  • 大胃王集合,《鬥羅大陸》系列的6位大胃王中,唐舞麟父子最能吃
    在鬥羅大陸上,有著數不清的大胃王,他們完全有資格去做吃播。食物是生命運動不息的根本,是補充能量的基本方式,所有大胃王們肯定都不是簡單的角色,因為吃得多是因為能量用得多,下面就來看看鬥羅大陸上的那些大胃王。
  • 同樣是雞排,燒烤店賣12塊,食堂賣3塊,差別到底在哪?
    雞排是我們都很熟悉的食物了,經常在街上的燒烤店就能吃到。每塊雞排外面裹著厚厚的澱粉,然后里面就是雞肉,這樣炸出來的雞排,外焦裡嫩,吃起來透著一股香味,因為雞肉沒有直接接觸熱油,所以吃起來也不油膩,雞肉特別嫩也特別香。
  • 為什麼大胃王吃那麼多都不胖,有些人喝涼水都長肉?差異在哪?
    眾所周知,肥胖是因為吃的多,想減肥,就應該管住嘴少吃。但我們也會發現這樣一種現象,很多大胃王吃那麼多都不胖,可有些人明明吃得不多卻很胖,甚至喝涼水都長肉,這是怎麼回事呢?為什麼大胃王吃那麼多都不胖,有些人喝涼水都長肉?
  • 吃播變了:從「大胃王」到「講究CP」
    他們圍繞抖音、快手、B站等陣地,形成了風格截然不同的幾大門派,農村吃播、劇情吃播、「情色」吃播應運而生。吃播博主把握住獨居青年的孤獨情緒,得以圈粉撈金。但審美疲勞、身體狀態、負面口碑等難題,同樣左右著他們的職業發展。吃播,還真不是抬手張嘴這麼簡單。
  • 中日雞蛋大不同,日本人能任性吃生雞蛋,中國人為啥不能盲目跟風
    中日雞蛋大不同,日本人能任性吃生雞蛋,中國人為啥不能盲目跟風雞蛋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食材之一,小小的雞蛋不僅包含蛋白質和胺基酸,還能充當起最萬能的搭檔,和各種各樣的蔬菜肉食搭配在一起。木下大胃王的生雞蛋拌飯生雞蛋多腥啊?這是大多數中國人內心的想法,特別是看到日本人最常吃的生雞蛋拌飯,簡直難以忍受。但日本的雞蛋與中國的雞蛋有很大不同,從口味上來說,日本的雞蛋腥味非常小,可以說幾乎能夠忽略不計那些腥味,再加上日本人從小就開始吃生雞蛋,即使生雞蛋有腥味,他們也已經習慣味道。
  • 大胃王吃82寸披薩,輕鬆挑戰成功,但吃法卻讓粉絲難以接受
    大胃王吃82寸披薩,輕鬆挑戰成功,但吃法卻讓粉絲難以接受!現在的美食種類越來越多,隨著世界各國之間的聯繫越加頻繁,各國的美食文化也在進行相處的交流和傳播。比如披薩這種食物,原本屬於西餐,但是現在,在很多國家都作為一種快餐出現,經過各國之間的加工成為適合本國吃的美食。
  • 同樣是筍,冬筍和春筍為什麼差別這麼大?
    同樣是筍,冬筍和春筍為什麼差別這麼大?春筍和冬筍的生長季節不一樣,它們的做法也大不相同,有的人非常喜歡吃春筍,而有的人就不喜歡吃春筍,就像有的人喜歡吃冬筍,有的人不喜歡吃冬筍,因生長環境不同,它們的口味大有不同,做法也因此不相同,這還是得根據自己的口味習慣來決定喜歡吃什麼筍,同樣是筍,冬筍和春筍的差別為什麼這麼大?
  • 這家西餐廳有大胃王挑戰!指定時間內吃完一個超大漢堡,即可免單
    這家西餐廳有大胃王挑戰!指定時間內吃完一個超大漢堡,即可免單世界很大,人口很多,吃貨自然是不在少數的,但近幾年,小吳發現大胃王其實也不少。前幾年網絡上很火的就是大胃王吃播,小吳看到之後才知道,原來世界上大胃王那麼多。
  • 央視再點名大胃王吃播!網友怒罵快手:吃播真的沒有出路了嗎?
    最近,央視批評了一些大胃王吃播,指出,網友認為,這些大胃王背地裡催吐,太浪費食物了。那麼,同樣是展現自己吃飯功力的吃播,快手和boki,哪一個才是更符合央視所批評的浪費食物的行為呢?吃播,要走什麼樣的路,才能避免被批評呢?
  • 大胃王開始為「下一碗飯」在哪兒焦慮,有多少吃播是硬撐+造假?
    一夜之間,似乎所有的大胃王吃播都在抖音、快手上消失了。 「最近直播基本停了。所有吃播幾乎人人自危,都在考慮如何轉型。」小海很是感嘆,「大胃王們已經到了為『下一碗飯』在哪而焦慮的時刻。」 01 流量推動下多少吃播硬撐?
  • 大胃王吃9斤澆蓋飯,實在是太浮誇了,小嘴真厲害,網友:要瘋了!
    現在他們是一些大胃王或嘗試吃。小編喜歡看大胃王的食物和飲料,覺得那種看起來才過癮。不需要在這段時間去上班,所我拿起的手機看著它。突然看到兩位日本大胃王在比賽誰先把重達9斤澆蓋飯吃完。兩位日本大胃王閒來無事的時候就會去到大街上逛一逛,突然發現一家餐館發起了大胃王事件,所以他們一起挑戰這個活動。相信大多數美食愛好者都覺得有很多食物桌子。
  • 同樣是啤酒,「瓶裝」的和「易拉罐裝」的差別在哪?很多人想錯了
    同樣是啤酒,」瓶裝「的和」易拉罐裝「的差別在哪?很多人想錯了。首先就是在保質期上面的一些不同了,你們知道嗎?這些的就是給大家所介紹的,同樣都是啤酒瓶裝的和易拉罐裝他們之間的一個差別了,但是很多人卻都是想錯了。不管我是哪一種,大家還是可以根據自己的選擇來挑選。
  • 他們可以吃垮二次元-動漫中大胃王角色大盤點
    在動漫中有那麼一群人,他們特別喜歡吃東西,對於食物有著普通人難以比的執著。人們賦予愛稱為-吃貨。而大胃王則是吃貨中的佼佼者。今天,本小編帶大家來盤點一下動漫中的大胃王的角色。如果把這幾個角色放到同一個動漫中,完全可以吃垮二次元。鈴木入間嬌小的身軀下,包含了龐大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