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動畫片、追電視劇,這樣學中文靠譜嗎?

2020-12-13 中國日報網

圖片來源:中國僑網

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於7月1日起陸續登陸多個海外播出平臺,在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亞洲國家獲得好評,在Viki、亞馬遜和油管(YouTube)以「付費內容」形式上線北美,引起海外觀眾的讚譽。其中不少海外觀眾將這部蘊含豐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電視劇作為學習中文的視聽素材。

通過影視劇提升中文水平,是不少外國漢語學習者選擇的方法之一,但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中國影視劇?會是學習中文的捷徑嗎?讓我們聽聽學習者和中文老師怎麼說——

通過動畫片學習中文

幾內亞小夥王熠宸在浙江理工大學讀研二。從小就喜歡看中國功夫片的他,對中國文化以及中華飲食抱有濃厚的興趣。他從一些影片和資料中了解到中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從2013年開始學習中文,經過幾年的學習,成功到中國留學。

在一些外國漢語學習者來看,中文學起來很難,尤其是漢字複雜的筆畫和同字多義常常使得他們頭疼不已。但對王熠宸來說,學習中文之路並不艱難,如今他已能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和朋友們交流。

王熠宸跟筆者分享了他學習中文的兩個方法:一是多和當地人對話,比如可以找學校裡的中國同學還有校外的好友練習;二是通過看一些中國的電影和電視劇積累字詞。「我用過的最好的學習方法是看中國動畫片,比如《熊出沒》和《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他說。

儘管已經能熟練地在日常生活中用中文與人交流,王熠宸仍在通過看一些字詞更多、理解起來更難的中國電視劇來進一步提升自己的中文水平。他說:「最近我在追《長安十二時辰》《帶著爸爸去留學》《我要和你在一起》等多部不同題材的劇集,通過這些影視作品,我想更多地了解中國的歷史、社會和文化,以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

「視聽法」調動學生感官

剛剛從南京大學海外教育學院畢業的研究生王碧瑩對於對外漢語教育有自己的心得。2017年夏天,那時剛完成研一課程的她投入到了對外漢語的教學實踐當中。在她帶的第一屆學生當中,王碧瑩使用「視聽法」來進行漢語教學。據她介紹,「視聽法」是在課堂上根據學生的喜好、需求和實際漢語水平播放一些符合學生水平的視頻資料,如一些電影、電視劇或是動畫片來促進學生的學習。「這種教學法的優點是能夠調動學生的感官,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所以一些老師會在課堂上穿插運用『視聽法』來教學。」王碧瑩介紹道。

在王碧瑩看來,用「視聽法」進行教學,與學生共同討論視頻中的一個情節,不僅能讓學生了解中國文化,也讓老師對其他國家的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次精讀課上,王碧瑩為學生講解課文《面子文化》(對外漢語教材《拾級漢語》8級精讀課本中的一篇)。當時為了讓學生理解中國的「面子文化」,她播放了一段小品——郭冬臨和牛莉表演的《人到禮到》。播放完畢,王碧瑩和學生就視頻裡「死要面子活受罪」這句話討論了約半節課,「我發現其實其他國家也有『要面子』這樣的現象,這種文化的碰撞很有意思」。

選擇影視劇應由簡入繁

在筆者採訪中,幾位從事對外漢語教學的老師表示,採取觀看中文影視作品這一方式可以使外國漢語學習者了解中華文化,從而更好地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但是也要考慮學生的中文水平和接受程度。

「影視劇是不錯的學習方式,但需要一定的語言基礎。就像我們中國人看美劇一樣,看中文電影、電視劇對漢語學習很有幫助,但是如果學生沒有一定的語言基礎會影響學習效果。」從事對外漢語教學工作近兩年的代秀(化名)說。

目前在廣西大學讀中文語言班的俄羅斯留學生德米表示,通過中國的電影電視劇學中文對他來說比較難:「需要再學一段時間漢語,藉助這種方式學中文才會有更多的收穫。」

相關專家表示,觀看中文影視作品的順序應當是由簡入繁,循序漸進。同時,也應將個人興趣納入考量。(吳思穎)

原題:跟著影視劇學中文 靠譜嗎?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9年08月02日 第 11 版)

來源:海外網

相關焦點

  • 韓國明星狂追中國古裝劇,還公開「表白」女主,學到幾句中文?
    大家在網絡上看到很多中國網民追韓劇,但很少有人知道,近年越來越多中國電視劇也火到了韓國,就連韓國明星,也有很多開始沉迷於追「中劇」的快樂。比如最近,偶像團體SuperJunior的金希澈,就迷上新版《倚天屠龍記》,還公開「表白」女主角周芷若的演員祝緒丹,而《陳情令》也讓很多韓國明星主播大呼「太帥了」,中國劇集如今在韓國人氣不容小覷。
  • 看英語動畫片對英語學習有幫助嗎
    也是家長們關心的問題,孩子看英語動畫片能夠把英語學會嗎?  這個問題很難用能或者不能來解答,因為這要看孩子看的是什麼,什麼時候看的,怎麼看的和為什麼看?    是看一遍,還是反覆看?  看一遍我們基本不要指望孩子學英語,他們消化情節都來不及。如果反覆看,是有可能記住一些重複率高,或者劇情高潮時的金句的,而且會記得很牢,還有可能會在實際生活中關鍵時刻突然冒出這樣準確地道的金句來,讓眾人刮目相看。  所以,只要孩子喜歡,我們還是鼓勵反覆看,畢竟我們讓孩子看英語動畫片是為了圖他們能夠學一些英語。
  • 娃看動畫片學豬叫 家長:學豬叫怎麼了,動物歧視嗎
    近日,一則網帖引發熱議,發帖者稱,寶寶沉迷英國動畫片《小豬佩奇》,常模仿其中的小豬跳床、跳沙發、跳泥坑、跳水坑,還天天學豬叫,學了一年多。  一時間,此貼引起許多家長共鳴,甚至直呼動畫片「有毒」:孩子常沉迷於動畫片情節,模仿角色行為,看到相關玩具就「走不動路」。
  • 3歲孩子看動畫片學方言,還罵人笨蛋,動畫片看不好毀一生!
    有了孩子的媽媽們一定都用過這個絕招,就是給孩子看動畫片,哭了鬧了看一看,百分之百一秒見效。小朋友們對電視裡那些蹦蹦跳跳的卡通人物,有著我們成年人無法理解的迷戀,可能也跟我們追劇的心情一樣吧,我們喜歡帥氣的歐巴,他們喜歡可愛的卡通人物。
  • 這幾部好看的電視劇,越看越上癮,網友:熬夜也要追,你看了嗎?
    這幾部好看的電視劇,越看越上癮,網友:熬夜也要追,你看了嗎? 這國產電視劇中,都市愛情劇是國產劇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天我們來盤點下,2020年最火的都市愛情劇,真是每部都非常的好看,越看越上頭,熬夜也要追的電視劇,你們看了幾部呢?
  • 韓國明星狂追中國古裝劇,還公開「表白」女主,學到幾句中文?
    大家在網絡上看到很多中國網民追韓劇,但很少有人知道,近年越來越多中國電視劇也火到了韓國,就連韓國明星,也有很多開始沉迷於追「中劇」的快樂。比如最近,偶像團體SuperJunior的金希澈,就迷上新版《倚天屠龍記》,還公開「表白」女主角周芷若的演員祝緒丹,而《陳情令》也讓很多韓國明星主播大呼「太帥了」,中國劇集如今在韓國人氣不容小覷。
  • 給孩子講英文繪本時,需要翻譯成中文嗎?這樣做的利弊有哪些?
    需要翻譯成中文嗎?這樣做的利弊有哪些呢?按照我給孩子英文啟蒙的成功經驗看,給孩子講英文繪本,不需要翻譯成中文。如果翻譯,就失去了看英文繪本的意義。[燈泡]看英文繪本的目的之所以給孩子看英文繪本,就是想讓孩子接觸到原汁原味的英語,藉助繪本,提高英語水平。所以,我們要給孩子講的重點是上面的英文,而不是翻譯成中文的故事情節。
  • 「你好嗎 knee how ma」,原來老外是這樣學中文的,看完我快笑死
    如此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那麼多外國朋友爭相學習漢語學漢語已是國際交流的必備技能,只是必備歸必備,學習漢語的過程,卻堪稱許多歪國人的夢魘,因為漢語實在太難了!在外國人眼中,中文到底有多難?(《論語》)屈原的《離騷》夠騷,字都認不全,看不懂倒也罷了。第三句是什麼鬼,明明都認識,可就是整不明白啥意思。連中國人都覺得難,更不要說歪果仁了,估計出題的老師不忍心出跟文言文有關的題,不然簡直是要讓考生們原地爆炸!現代白話就容易了嗎?
  • 五歲女孩模仿動畫片撐傘跳樓,你還放心給娃看這些動畫片嗎?
    2016年12月,常州6歲女童學動畫片裡的"光頭強",爬上五樓陽臺想從落水管滑到一樓去找媽媽,結果剛爬出去還沒抱住落水管就一下子跌落下去,多虧二樓三樓中間還有個雨棚,但她送到醫院已經「多發傷,頭部有骨折、腦部有挫裂傷、還有胸腔有氣胸、肺部傷,腹部還有肝破裂。」
  • 3歲孩子看動畫片學方言,還罵人笨蛋,動畫片看不好毀一生!
    有了孩子的媽媽們一定都用過這個絕招,就是給孩子看動畫片,哭了鬧了看一看,百分之百一秒見效。小朋友們對電視裡那些蹦蹦跳跳的卡通人物,有著我們成年人無法理解的迷戀,可能也跟我們追劇的心情一樣吧,我們喜歡帥氣的歐巴,他們喜歡可愛的卡通人物。
  • 海外兒童學中文 寓教於樂花樣多(我愛學中文)
    原標題:海外兒童學中文 寓教於樂花樣多(我愛學中文)   一年一度的「六一」國際兒童節即將來臨。據報導,在印度孟買,1到2歲兒童的家長早已紛紛尋找合適的華文培訓機構,以保證自己的孩子在掌握漢語上搶佔先機;在新加坡,當地的電視媒體合作推出了首個兒童華語教學頻道,以幫助獅城兒童學中文。海外兒童遠離中文大環境,學中文的方法當然不能等同於中國國內。
  • 《撒野》電視劇正式官宣,一部靠顏值撐起來的電視劇,你會追嗎?
    《撒野》電視劇如今已經官宣了,其劇名已經發生了改變,變成了《左肩有你》。有人說這是一部雙男主的電視劇,但是說句老實話,單單看這部電視劇的劇名,無論怎麼看都不像雙男主電視劇。
  • 49集全能看了?這是要鬧哪樣?這電視劇能追嗎?
    本文,我們就以【狼殿下】首映會員就能看全集的影視劇現象來做案例進行拋磚引玉的淺述分析。想起以前,一家人等待一部電視劇是多麼的不容易?每天定點2集,滿心期待的電視劇的播出!那時候的電視劇質量是真的過硬!且選擇也不多,看一部電視劇可以銘記好幾年!而再對比現在的網絡電視劇?
  • 垃圾動畫片也看得津津有味:因為孩子們中了三個「陷阱」!
    被大人看電視氛圍的影響根據美國公共政策中心2013年的一項調查,負責人Amy Bleakley公布了一個這樣的結果:家裡的大人每看電視一個小時,就會悄悄地導致這個家庭的孩子增加23分鐘的電視觀看時間。無論這個家庭的大人獨自看還是跟孩子一起看,都導致同樣的結果。
  • 除了《小豬佩奇》,適合給小朋友看的動畫片還有哪些?
    導語很多家長們很糾結,小朋友喜歡看動畫片,但是不知道給他們看什麼動畫片,因為考慮到有些動畫片裡面有一些不好的習慣,小朋友模仿能力還強,所以果斷拒絕《蠟筆小新》之類的動畫片,這裡小編閱盡各界動漫,這裡給各位家長們推薦下,具有教育意義,適合小朋友看的動畫片
  • 章魚哥是章魚嗎?大學生:英語白學了
    動畫片《海綿寶寶》中有一個著名的卡通形象——章魚哥。章魚哥的大鼻子給人的印象很深,另外他還有多條長著吸盤的觸手,看上去確實是一隻章魚,所以人們對他的中文名稱「章魚哥」也並沒有什麼異議,但是在英文原版裡面事情卻並不是這樣。
  • 給孩子講英文繪本時,需要翻譯成中文嗎?這樣做的利弊有哪些?
    需要翻譯成中文嗎?這樣做的利弊有哪些呢?按照我給孩子英文啟蒙的成功經驗看,給孩子講英文繪本,不需要翻譯成中文。如果翻譯,就失去了看英文繪本的意義。有心的孩子會把這三者結合到一起,而習慣中文思維的孩子有可能只把中文和英文結合,而忽略了圖形。這種方式就回到了傳統教學的模式,這繪本也就白讀了。我們小的時候學英語,就是英漢對照,造成的結果是:見到一個事物,先想到中文,再用中文翻譯成英文。思維會慢半拍,表達起來就非常生硬,中式英語就這麼一步步形成了。大多數人都學成了啞巴英語,只會考試,不會應用。
  • 日語零基礎怎麼學?自學靠譜嗎?
    很多沒有對動漫以及日本文化感興趣的朋友,想要學習日語,但是因為是零基礎所以學起來有點迷迷糊糊的,感覺找不到學習的重心,那麼日語零基礎怎麼學呢?自學日語到底靠譜嗎?下面醬醬老師就來告訴大家。一、日語怎麼零基礎入門日語的初學者第一步必須要學會五十音,因為學會了日語的五十音之後,就能夠閱讀日本的文字了,所以這個日語五十音圖是初學者必須要學會的,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五十音圖,這樣可以方便大家記憶。
  • 英語動畫片是啟蒙神器?
    但是與在網上尋找外教,家庭外語對話和聽音頻相比,對於兒童來說,最有趣,最沒有學習壓力,並且最受孩子歡迎的是看動畫。既然如此,怎麼把英文動畫片這個神器物盡其用呢?第一步無疑是選擇一部好電影。首先,選擇內容。實際上,我們面臨著很多類型的英語動畫。
  • 這幾部好看的電視劇,越看越上癮,網友:熬夜也要追,你看了嗎?
    這幾部好看的電視劇,越看越上癮,網友:熬夜也要追,你看了嗎? 這國產電視劇中,都市愛情劇是國產劇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天我們來盤點下,2020年最火的都市愛情劇,真是每部都非常的好看,越看越上頭,熬夜也要追的電視劇,你們看了幾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