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微信的一個新功能「拍一拍」火了一把,這個被張小龍認為是「微信史上僅需一行代碼的有趣功能」一經上線就佔據了各大門戶網站的熱搜榜,著實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拍一拍」也不出意外的被網友玩壞了,比如:
就連中國女排也蹭了一波熱度,在官方社交平臺上發了「搞怪」圖片。
「拍一拍」功能有什麼用?
「拍一拍」類似於QQ的「抖一抖」功能,是一種消息提醒功能,很多用戶都曾經使用過。
PC時代,QQ的抖一抖功能可謂相當實用,有的用戶忙於其他事項,沒時間關注消息動態,對方發一個抖屏功能,QQ聊天界面會自動彈窗,提醒用戶查看消息。
然而,「拍一拍」的特別之處是,即使拍了對方,對方也不會有任何感覺,只會在聊天界面顯示一句「某某拍了你」,屬於「弱提醒」,窗口既不彈出,也不會顯示消息提示。
既然如此,為何微信還要上線這個看似「雞肋」的功能呢?
有產品分析人士指出,「拍一拍」更多的是增加微信的社交屬性,比如,之前很多群聊銷聲匿跡,這次「拍一拍」上線以後,反而被拍活了。
長期沒有交流的好友,也借著這一破熱度,建立起了溝通。
還有很多不善交流的網友表示,面對不知道該回復什麼消息的時候,通過「拍一拍」對方,還能化解尷尬,也算是一種人性化的溝通方式。
不過話雖如此,「拍一拍」也最好不要亂用。
不要把「拍一拍」當成「拍馬屁」
網上有一張工作群的截圖,截圖中可以看出領導在群裡連發兩次消息,要求大家匯報工作進展,一個員工很不識時務的使用了「拍一拍」功能,拍了一下領導,被領導「秒送」機票,移出了群聊。
雖然這個圖片也包含惡搞的成分,但是也間接地說明了一個問題,「拍一拍」有時候並不討喜,相反還會讓人覺得不被尊重。
如果我們單純從字面理解「拍一拍」的含義,不難看出,「拍一拍」類似於「安撫、同情」,比如:傷心的時候,有朋友拍了拍自己的肩膀;年輕人受了打擊,長輩摸了摸自己的頭。
特別是在職場中,不僅不能隨便用,更不能傻傻的把「拍一拍」當成「拍一拍領導的馬屁」,否則就大錯特錯了。
職場中「謹言慎行」不可少
隨著資訊時代的來臨,除了語言可以作為傳遞信息的媒介之外,郵件、簡訊、群聊信息等各個方面都被賦予了社交屬性。
我們平時在交流中,往往習慣性地把微信、QQ等當成聊天工具。
以至於在工作中,看到聊天界面,而忽略了消息發送方的身份,看到有人發了個表情包,自己也發一個,看到有人「拍一拍」其他同事,自己也像模像樣的「拍一拍」。
如果消息恰好是領導發出來的,自己的一時快意,很大概率會拉低自己的職場形象,遇到「事兒多」的領導,還可能會斷送掉前程。
職場人際交往中,講究「謹言慎行」,處理好自己的言行舉止是一個合格的職場人必備的「生存技能」,也是一個人情商高的表現。
如果你還不懂如何高情商的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甚至怕自己犯了和上文中一樣的群聊失誤,我建議你看一下全8冊的高情商口才書籍,原價209.6元,現在白菜價34.8元,一本4.6塊錢,比一份涼皮還便宜的書,地攤上也不好買到了。
本文由林白八點半原創,圖片來自網絡,歡迎關注我,並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