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應該是每一個公民必須具備的基本修養,為此,開展誠信教育是新時期中小學道德教育的時代主題。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當今社會需要大力弘揚的道德規範。從古到今,人們都把誠信視作修身養性、立業交友的根本,只有以誠待人,以信立業,才能贏得他人的尊重和信賴,才能使人與人之間更加和諧相處,才能使社會處於良性的發展之中。因此,在全社會積極弘揚誠信精神,大力提倡誠信教育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學校是培養人才的基地,而誠信教育是學校道德教育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只有教育孩子從小明禮誠信,實事求是,堅持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才能培養出全面發展、身心健康的「四有」新人。11月我校德育主題突出誠信教育,做了如下一些實在的工作。一、成立了領導領導機構,制訂了教育活動方案。為了切實加強誠信教育的領導,我校成立了以李秀建校長為組長,劉輝校長為副組長,以全體教師為成員的誠信教育領導小組,制訂了《誠信教育活動實施方案》,規劃了本月的德育活動。二、規定了誠信教育的主要內容誠信教育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認真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和《關於開展社會誠信宣傳教育的工作意見》,突出抓好誠實教育和守信教育。通過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使學生了解誠信的基本內容,懂得誠信是做人的基本準則,增強學生法律意識和誠信意識,提高守法、守規的自覺性,牢固樹立守信為榮、失信可恥的道德觀念,從小立志做講誠信、講道德的人。(一)在誠實教育方面:培養學生誠實待人,以真誠的言行對待他人、關心他人,對他人富有同情心,樂於助人。嚴格要求自己,言行一致,不說謊話,作業和考試求真實,不抄襲、不作弊。(二)在守信教育方面:培養學生守時、守信、有責任心,承諾的事情一定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遇到失誤,勇於承擔應有的責任,知錯就改。(三)在誠實守信教育的同時,還要加強遵守法律法規、校規校紀和社會公德的教育,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和規則意識,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三、開展了誠信主題活動。教育活動要根據中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遵循生動活動潑、形式多樣、小型為主的原則,既要有聲勢、影響,又要扎紮實實。(一)將誠信教育作為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納入學校德育工作計劃。誠信教育要與社會公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有機融合,提高整體教育效果。(二)以學生為主體,組織了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誠信教育重點在知行統一,關鍵在導行。精心安排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學生的誠信教育活動。七年級活動: 「誇誇身邊的小夥伴」主題會、 「誠信」黑板報、評選「誠信」標兵。八年級活動:、「誠信爭星」活動、「誠信守信」主題班會、「誠信」故事賽、「誠信之星」總結表彰。九年級活動:「信用蒙城」主題班會活動、「誠信守信」手抄報評比、「誠信之星」總結表彰。(三)將誠信教育滲透到了學科教學中。教師在教學中關於抓住時機,結合教學內容,將誠信教育有機滲透到教育教學活動之中,培養學生誠實守信的品質。(四)誠信教育走向社會、進入家庭。家庭是學校生活、學習的重要場所,對學生健康成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學校主動與家庭緊密配合,擴大學校教育對社會和家庭的影響,特別是要重視和加強對家庭教育的指導,幫助學生家長充分認識誠信對學生成長的重要性,以身作則,積極配合學校共同抓好誠信教育,促進學生誠信素養的提高。11月學校組織了「冬暖萬家」的全校家訪活動,全校教師由行政組聯村,分成8個村進行了一次普訪,填寫了《家訪情況登記表》,了解了學生在家的表現,取得了家長的理解和支持,贏得額了信任,對於和諧校園的建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五)、利用黑板報、校園廣播站、文化長廊和校刊《七色花》大力宣傳誠信教育的基本內容、要求和重要意義,形成「人人知誠信」的良好氛圍,為「人人講誠信」打下輿論基礎。
【來源:政府或門戶網站】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