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地系統中,關於植物淨化的5個關鍵問題(附人工溼地設計步驟PPT))

2020-12-17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人工溼地是水體、基質、生物(包括植物、動物和微生物) 的複合體,各要素相互之間通過一系列物理化學以及生物的途徑相互作用,從而完成對汙染物的高效去除。

作為人為構建的溼地生態系統,人工溼地具有淨化汙染物效果好、運行費用低、維護管理方便等特點,已被廣泛應用於各類汙水的處理。

植物作為主體生物,在天然溼地和人工溼地的水質淨化過程中均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作用可分為直接淨化作用和間接淨化作用兩種。

前者是指植物自身能夠對水體中的氮、磷和重金屬等汙染物直接進行吸收和富集;後者是指植物通過提高根區氧氣含量、維持通氣狀況和加強水力傳導等途徑為微生物介導的汙染物降解及其他汙染物消減過程提供有利條件,從而間接促進汙染物的降解。這一過程同時伴隨著微生物的多度、多樣性和群落組成等參數的改變。

溼地植物對N、P的去除

01

去除多少?

研究證明,在人工溼地中,植物直接吸收作用去除的氮僅佔20%~30% ,大部分(60~70%) 則是通過反硝化作用被微生物去除。

但是,這並不是說植物不重要。實際上,在汙染物去除過程中,植物的作用不可替代,因為微生物的硝化和反硝化作用所需要的好氧和厭氧環境依賴於植物,只有在植物根系周圍(包括近根系和遠根系)才能提供這樣非常有利的交替環境。

02

怎麼去除?

植物的吸收、吸附和富集作用與植株的地上部生物量和地下部根系的生物量及發達程度密切相關。研究發現,植物生物量(包括地上和地下部分)越高,對氮磷的去處效果越好。

植物的根和根際區域是主要的氮磷去除部位,60%的汙染物去除量都發生在這裡。特別對於磷元素植物吸收是最主要的去除途徑,其次是沉積物和基質的吸附和沉降。

03

影響因素

影響植物根系進行淨化的一個主要因素是根系的氧氣濃度。水生植物根系的氧氣濃度又取決於泌氧能力,而其能夠傳輸的氧氣主要來源於地上部的光合作用,因此根際周圍的氧氣濃度與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光照強度密切相關。

根系泌氧還可顯著提高BOD的去除效率。除此之外,水力停留時間也對植物去除氮磷的效果有顯著影響,適當增加水力停留時間可更為有效地去除過量的氮磷。當然,微生物尤其是硝化細菌、反硝化細菌的數量和活性也是關鍵的影響因素。

溼地植物對有機物的去除

04

如何去除?

有機化合物可通過植物細胞膜進入植物體內,一些小分子量的化合物可通過植物揮發作用從植物葉片釋放;部分不可揮發的有機化合物可通過酶分解或者螯合作用降解

儘管植物通過自身的氧化還原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代謝或者螯合有機汙染物,但是植物是自養生物並不能利用有機汙染物作為能源和碳源 。有機汙染物卻抑制植物的生長並影響其修復的效果。

植物—微生物聯合修復模式克服了單一植物修復的弊端,植物為微生物的生長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和營養物質,反過來微生物則可以提高植物對脅迫的耐受性,並通過降解汙染物來為植物「解毒」。

植物—微生物聯合修復的早期研究中,微生物主要是指根際細菌,其主要位於根系的周圍,一方面根際微生物可通過酶降解有機汙染物並利用降解產物形成脂肪酸或者其他細胞組成成分維持自身生長,另一方面通過降低植物的應激激素水平保護植物,還可作為植物所需營養物質傳遞的螯合劑等。

隨著研究的深入,發現植物內部的內生菌不會對宿主植物產生致病性,且和植物有更為密切的聯繫,對植物生長有更為顯著的作用。

05

影響因素?

植物細胞間隙含有大量的營養物質、糖分和胺基酸,對內生菌的存活和增殖提供了強大的支撐。從不同的溼地植物中分離提取的內生細菌可把不同的有機汙染物(比如碳氫化合物和農藥) 作為唯一的碳源來利用,這些內生細菌主要集中於 α變形菌、γ變形菌、放線菌、芽孢桿菌和黃桿菌。

內生菌的代謝活性受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的雙重影響。土壤中碳水化合物的濃度能夠顯著影響內生菌的定植、豐度和根際及寄生植物中汙染降解基因的表達。不同的土壤類型( 如砂土、砂壤土和壤土)也能夠影響內生菌的定植和烷烴降解基因的表達。除環境因素外,寄主植物對內生細菌的汙染物降解活性影響也很大。

結論

植物因其高效率、低成本等優點在溼地淨化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採用植物—微生物聯合修復的模式才能達到更好的汙染物去除效果。

未來可考慮採用基因工程的手段使微生物攜帶特定的汙染物降解基因,並通過與植物相互作用達到更好的汙染物去除效果,同時需要評估其所帶來的去除效果。

附:人工溼地設計步驟:從參數到結構,這個PPT講全了

文章來源:村鎮水環境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生態修復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人工溼地在汙水處理中的作用
    起著吸附、滯留、過濾、、沉澱、轉化、植物遮蔽、殘留物積累、蒸騰水分和養分吸收及各類動物的作用。人工溼地是一個綜合的生態系統,它應用生態系統中物種共生、物質循環再生原理,結構與功能協調原則,在促進廢水中汙染的前提下,充分發揮資源的生產潛力,防止環境的再汙染,獲得汙水處理與資源化的最佳效益。其中的植物還能夠為水體輸送氧氣,增加水體的活性。
  • 霑化人工溼地水質淨化工程11月底前開建
    日前,記者從霑化區獲悉,該區投資2.5億元、總佔地面積約2200畝的人工溼地水質淨化工程項目將於11月底前開工建設。項目的建設將為霑化區全面深化陸域和海域汙染綜合防治,築牢環渤海汙染防治屏障,高質量打贏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提供堅強保障。
  • 淺談目前我國人工溼地汙水處理技術
    人工溼地中起主要處理作用的還是微生物,不是土壤的過濾作用,所以溼地設計中應包括防止溼地填料堵塞問題、植物死亡問題和過冬問題。人工溼地服務年限一般按照10-15年計算,也就是說設計比較完善的溼地系統15年以後才需要清理填料床,達到服務年限的人工溼地系統在清理填料床後,即可重新投入使用。
  • 發揮溼地功能 淨化河湖水質
    針對河道黑臭與河流水體淨化能力不足,水專項緊密結合河流綜合整治的實際需求,研發了生態河道、多級人工溼地水質淨化耦聯、近自然河道與河灘地-土壤側滲聯合、工業園區控源減排與面源徑流汙染協同控制等關鍵技術,進一步削減河道上遊達標排放的城鎮生活汙水和工業廢水汙染物濃度。「欲治淮河必先治沙穎河,欲治沙穎河必先治賈魯河」。
  • 泰安:徂汶景區召開泮河人工溼地水質淨化工程聯席會議
    8月31日上午,在泰安市汶河國家溼地公園管理處三樓會議室,召開了大汶河流域泮河(天澤湖)人工溼地水質淨化工程改造提升項目工程聯席會議。會上,施工、設計、監理單位分介紹現場主要管理人員並做表態發言,徂汶景區建設發展中心安順本主任做了講話。
  • 婁煩汾河溼地,人工溼地的太原樣本!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之所以驚豔,其一是規模:佔地1380畝,相當於128個標準足球場,日水處理量約36萬立方米,相當於一座大型汙水處理廠;其二是設計:以「鳳棲婁煩、七彩溼地」為藍本,造型獨特,200餘萬株不同色彩的水生植物點綴其間,一幅秀美的生態畫卷在山巒河川鋪展開來。 走進石峽溝汾河幹流人工溼地,河水清清,小徑通幽。
  • 最詳細的人工溼地設計指南PPT版(附:參數、案例)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溼地(wetland)被稱作地球的「腎」,是地球上的重要自然資源。溼地的定義有多種,目前國際上公認的溼地定義是《溼地公約》作出的:溼地是指不問其為天然或人工,長久或暫時性的沼澤、泥炭地或水域地帶,靜止或流動,淡水,半鹹水,鹹水體,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m的水域。
  • 人工溼地長雜草 雨汙混流進管道
    按照設計,這套汙水處理系統的末端,應有一片人工溼地,並種上美人蕉等溼地植物,以淨化水質。然而記者在現場發現,人工溼地早已沒了蹤影,只剩下幾片欄杆,現場雜草叢生。  這套處理設施到底有沒有人維護?西坑鎮鎮長雷旭燕表示,現在主要靠村幹部做日常管理運行。「平常都在檢查,主要看看出入水是否正常。」一名村幹部說,人工溼地在颱風中損壞了。
  • 高鹽廢水人工溼地處理中耐鹽植物的篩選
    因此,如何用低成本的方式,降低廢水中的鹽分,使廢水資源化,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人工溼地具有氮磷汙染物去除能力強、耐汙染衝擊負荷和運轉維護管理方便等優勢,已被應用於各種高含鹽量廢水的深度處理[1]。人工溼地處理系統綜合了物理、化學、生物3 種作用,能夠去除汙水或廢水中的有機物、氮、磷和重金屬等[9],採用此方法實現汙水的再生回用不僅適合國情,同時也適合塘沽區情。針對塘沽本地汙水中含鹽量較高的特點,人工溼地中耐鹽植物的篩選顯得尤為重要。
  • 茂名小東江流域彭村湖二期人工溼地汙水處理系統建成調試運行
    原標題:茂名小東江流域彭村湖二期人工溼地汙水處理系統建成調試運行   昨日,茂名晚報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小東江流域彭村湖生態修復總體工程(彭村湖二期人工溼地項目
  • 陽宗海明湖溼地揭牌 為雲南省最大單體人工溼地
    2019年12月31日,昆明市陽宗海風景名勝區明湖溼地正式揭牌。作為雲南省最大的單體人工溼地,明湖溼地將為流域內徑流調蓄、生物多樣性保護、營造微氣候環境發揮重要作用。
  • 冠縣的「腎臟」,清泉河人工溼地公園
    清泉河人工溼地位於冠縣汙水處理廠東側、興業路以西,清泉河南岸,整體佔地面積為226畝,其中120畝潛流溼地。項目採用潛流溼地+表流溼地組合處理工藝,主要利用河道中眾多的水生植物,形成表流人工溼地處理系統。
  • 海南首個人工梯田溼地公園背後的秘密……
    查閱資料得知,鳳翔溼地公園最大的亮點在於其功能性溼地、生態溼地與梯田雨水淨化溼地的集合體屬性,這也是海南首個人工梯田溼地。 栽種這種生態水草可以建立完整的生態系統,提高河水的自淨能力。
  • 沸石|潛流人工溼地對畜禽養殖廢水的淨化效果
    為了提高潛流人工溼地對畜禽養殖廢水中汙染物的去除效果,該試驗通過改變溼地內部結構構建了4個潛流人工溼地單元,選用灰磚塊和碎石做溼地填料,冬夏季輪作栽培齒果酸模和大狼把草,考察溼地運行期間對厭氧消化後豬場廢水的淨化效果。
  • 重慶彩雲湖溼地公園規劃設計理念分享
    三、公園立地條件與構建人工溼地公園的矛盾    彩雲湖地處山地溝谷,由於人工築壩造湖,其造園立地條件並不佳,與構建具有汙水淨化功能要求的溼地公園這一目標之間存在諸多矛盾,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可建溼地用地少與水質再淨化的矛盾    彩雲湖溼地公園總規劃面積52.06hm2;正常蓄水位湖水面積約
  • 我國尾水型人工溼地發展現狀
    此外,在經濟發達省份,城鎮汙水處理廠進水中工業廢水的比例較高,以浙江省為例,工業廢水水量的佔比平均達30%以上,使得汙水廠進水BOD5/COD低,可生化性差,工業廢水中的油脂等物質會影響生化處理效果和感觀效果,難生物降解且具有生物毒性的物質(如重金屬)容易穿透整個汙水處理流程,導致尾水水質不能穩定達標。
  • 人工溼地 治汙治出一座 「生態公園」
    微風拂過,溼地的調蓄塘泛起陣陣漣漪;站在新修建的木棧道上,聽流水淙淙,看蘆葦搖曳,仿佛置身於一座「生態公園」。「上遊下來的選礦水和地表水,砷、銅、錳、鉛等重金屬含量高,進入到調蓄塘分解,再經過人工溼地生物淨化後,選礦水從劣五類水達到四類水排放。」隨行的有關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調蓄塘有貝殼、鵝卵石,可以對水中的礦物質進行分解。
  • 哈爾濱 · 群力新區生態溼地公園景觀設計方案文本PDF「WB013」
    >--文末附:獲取方案文本步驟--▼人工溼地系統——形式語言的提煉:凝固自然的「臨界點」水溫下降到零度以下,結成了冰,「零度」便成為水向冰轉化的臨界點;冰在承受了一定的外力後就會產生冰裂,「力量」便成為冰裂的臨界點。
  • 大鵬灣崎峰溼地 最美人工溼地
    隨著保育觀念普及,人們對溼地逐漸有不同認知,豐富的溼地生態也成了遊人賞鳥、賞蟹、賞魚和賞樹、賞花去處。自然形成的溼地,通常是水鳥棲息的家園,來到南臺灣的大鵬灣,這兒不僅有自然溼地,更不乏景致優美的人工溼地。
  • 陝西渭柳溼地公園景觀設計 | 一方國際環境景觀
    汙水淨化,廢水再生為了能在解決水汙染問題的同時充分利用寶貴的水資源,公園在城市與渭河間構建起一道溼地淨化緩衝帶,將原直排渭河的雨汙水引入汙水廠,再對汙水廠尾水(劣五類)通過人工溼地進行淨化。淨化後的再生水可達地表水III-IV類標準,滿足公園綠化及農田灌溉,休閒親水體驗及回補河灘生態溼地等功能。人工溼地根據淨化規模和目標進行設計,計算後確定以潛流溼地為主、表流溼地為輔的方案,並在流程中布置氧化塘以發揮調蓄緩衝、水體復氧以及向下級溼地均勻布水等功能。▼水資源淨化及綜合利用總體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