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藏傳佛教的聖地,又叫日光城,位於西藏高原的中部,是西藏自治區的首府,政治、經濟、文化和宗教中心,海拔3658米。這是一塊虔誠信徒的聚集地。一直以來,無數信徒,千萬個長頭磕到她的面前。這裡也有高樓凜冽的商業區,琳琅滿目的街道。酒店、銀行、商場應有盡有。可以說,拉薩是一個人文與自然景觀並存的城市。如果喜歡歷史和建築,那絕對不能錯過布達拉宮、羅布林卡和西藏博物館。要是對宗教感興趣,就一定要看看大昭寺、哲蚌寺、色拉寺等藏傳佛教聖地。如果想欣賞自然風光,不如去看看周邊的羊八井和納木錯。
1、布達拉宮世界上海拔最高、最雄偉的宮殿,是拉薩乃至西藏最重要的象徵。是吐蕃王朝贊普松贊幹布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建。主要由紅宮和白宮組成,這座具有1300年歷史,世界上海拔最高、最雄偉的宮殿也無限衍伸著藏文化的燦爛,它是真正屬於世界的遺產,可以觸摸,可以深入,未經粉飾,但真正具有藏族建築藝術傑出代表的宮堡式建築群。布宮通身唯有四色,紅色象徵權威,白色象徵和平,黑色象徵莊嚴,黃色象徵繁榮,宮殿的屋頂和窗戶用木製結構,屋角翹起,銅瓦鎏金。紅宮為宗教之地,白宮就是政務之所,走入白宮閉上眼睛,聽禪聲繚繞,梵音瀰漫,在每一尊佛像面前虔誠的祈禱,訴說塵世的苦與哀愁。紅宮為宗教之地,供奉了各世達賴喇嘛的靈體。
2、納木錯位於西藏自治區中部。湖面海拔4718米,形狀近似長方形,東西長70多千米,南北寬30多千米,面積約1920km。是西藏最大的湖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鹹水湖,朝聖者心目中的聖地。湖中五個島嶼被稱作是五方佛的化身,每到藏曆羊年,諸佛、菩薩、擴法神會在納木錯設壇大興法會,信徒會前往納木錯轉湖。納木措是每個去西藏的人都要打卡的地方,納木錯為藏語,蒙古語名稱為騰格里海,都是天湖之意。納木錯是西藏的三大聖湖之一。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中國第三大的鹹水湖。
3、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覺康」(藏語意為佛殿),位於拉薩老城區中心,是一座藏傳佛教寺院,是當年藏王松贊幹布為紀念尺尊公主入藏而建,大昭寺建成後,經過元、明、清歷朝屢加修改擴建,才形成了現今的規模。大昭寺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在藏傳佛教中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是西藏現存最輝煌的吐蕃時期的建築,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結構建築,並且開創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廟市局規式。大昭寺最大的看頭是當年文成公主入蕃時帶來的釋迦摩尼十二歲等身像。拉薩之所以被稱為「聖地」,就與這座佛像有關。大昭寺寺前終日香火繚繞,信徒們虔誠的叩拜在門前的青石地板上留下了等身長頭的深深印痕。萬盞酥油燈長明,留下了歲月和朝聖者的痕跡。
4、八廓街位於舊城區的八廓街又名「八角街」,是拉薩最著名的轉經道和商業中心。它原本只是環繞大昭寺的轉經道,被藏族人成為「聖路」,而現在卻逐漸擴展為圍繞大昭寺周圍的大片舊式老街區的統稱。八廓街是隨著大昭寺的發展而建設和發展起來的,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7世紀,藏王松贊幹布下令在臥堂湖修建大昭寺,同時在湖邊四周修建了四座宮殿,與嬪妃臣民移居宮殿親自監督大昭寺工程的進展。四座宮殿即為八廓街最早的建築。大昭寺建成後,引來了眾多朝聖者朝拜,日久逐漸踏出環繞大昭寺的一條小徑,為最初的八廓街。現今這裡店鋪林立成為一條著名的商業街,但它的最初功用卻未改變,每天依舊有許多人走在轉經的路上。
5、色拉寺與哲蚌寺、甘丹寺合稱拉薩三大寺,是三大寺中建成最晚的一座。有藏區最著名的辯經儀式。色拉寺許多大殿內保存了較老的壁畫,寺裡有藏區最著名的辯經儀式,色拉寺每天下午三點有辨經會。信徒和遊客可以參與旁聽。僧人們或起立擊掌,或分組團坐,你問我答,辯論遊烈。雖然不能領悟其中的意思,但看著僧侶們時而跺腳,時而拍手,那認真的模樣也吸引著一批又一批的遊客前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