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由中國旅遊研究院組織編寫的《中國出境旅遊發展年度報告2017》在北京發布。報告直觀地展現了2016年出境旅遊市場的總體狀況、客源地產出特徵、目的地消費行為與滿意狀況。
《報告》顯示,從目的地消費行為上看,儘管購物仍為花費最高的項目,但購物比重的收縮,反映出中國遊客的消費行為正在實現從「買買買」到「遊遊遊」的理性轉變。
整體上看,2016年中國出境旅遊市場總量與消費增長都呈現出趨緩的態勢。我國出境旅遊市場達到1.22億人次,出境旅遊花費1098億美元,同比增長4.3%與5.07%。
從結構上看,出境遊的比例提升顯著表明中國遊客的腳步漸行漸遠、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遊客量快速增長推動了民眾之間的直接溝通與交流。2016年中國遊客前10位目的地為香港、澳門、泰國、韓國、日本、越南、臺灣、美國、新加坡、馬來西亞。
對出遊頻率和決策重要程度的調查結果表明,出境旅遊仍然是人們普遍難以決策的重大消費選擇。
中國旅遊研究院國際所所長蔣依依:和世界上主要客源地的人均消費規模相比,中國出境遊消費規模並不高,只有900多美元。這個比德國、美國,以及韓國、日本都還有一定距離。
此外,女性市場明顯高於男性市場。多數遊客願意通過旅行社安排境外旅遊活動,在選擇旅行社時注重知名度和誠信度。
蔣依依:在選擇旅行社的旅行路線時,中國遊客往往會選擇半自助遊、私家團,說明中國遊客現在不僅滿足於旅行社設計好的線路,對於彈性時間的要求正在不斷增加。
在今年六個節假日中,國慶中秋假日日均旅遊消費人數最高,為春節的2.5倍,五一的1.6倍。旅遊消費高峰為假日第三天。
從假日前一天開始旅遊消費筆數持續增長,於假日第三天達到峰值後逐步下降。東南沿海地區居民經濟基礎良好,交通便利,出遊意願較強,其中廣東、江蘇、山東外出旅遊消費人次位於全國TOP3。
隨著全域旅遊理念的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遊消費加速變革升級。體現為高端酒店需求上漲、民宿客棧等非標準住宿行業消費份額上升、特色餐飲受到追捧。
銀聯商務業務管理部總經理于震:餐飲消費逐年上升,特別是美食,成為遊客選擇旅遊目的地的重要因素。餐飲消費的熱門城市排名前三的有成都、重慶、杭州。
此外,今年國慶、中秋長假期間,全國鄉村旅遊深度體驗趨勢明顯。全國鄉村旅遊遊客平均出遊時間達兩天以上,約55.8小時,超過10公裡並6小時(不含工作等非旅遊動機)的鄉村旅遊人次約為2.16億人次。從出遊花費看,全國鄉村旅遊遊客一次旅行花費約為1310元。
中國旅遊研究院國家旅遊經濟實驗室負責人何瓊峰:國慶上半場和下半場有比較差異化的特徵。從一號到八號,它的出遊時長和人次呈逐漸下降的趨勢。上半場遊客傾向於中遠程的深度體驗,下半場遊客更多的是周邊和郊區的休閒。
民宿
報告認為,對目的地經濟社會貢獻良多的中國旅遊市場日益受到重視,加上宏觀經濟、基礎設施、市場政策等內部發展環境持續完善,中國公民出境旅遊需求將進一步釋放。隨著市場發展的成熟,旅遊需求多樣化趨勢將更加明顯。分享經濟、支付手段等新技術和新政策將有效擴大旅遊供給。
來源:網絡
事件話題
遊客越來越注重私人訂製,
你覺得導遊自由執業,可以與遊客定製相融合嗎?
「說到自由執業,之前還看到不經旅行社委派帶團,被罰款的……」
歡迎文末留言評論
有同感,轉發朋友圈吧~
▼掃碼關注,回復「99」也可0元搶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