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百年海洋夢從這裡起航!講述青島水族館背後那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2020-12-12 騰訊網

青島的匯泉灣畔佇立著兩座老建築,自1932年建成對外開放,經歷了88年歷史更迭,以獨特的姿態見證了時代的進程、海洋科技的進步,這就是青島水族館。這裡依山傍海,景色宜人,東接第一海水浴場和匯泉廣場,西臨青島海軍博物館和小青島,北靠小魚山。它是中國第一座水族館,也是中國現代水族館事業的搖籃。八十多年來,青島水族館經歷過榮光也遭遇過動蕩,但老一輩科學家深耕海洋科普的精神卻從未中斷。認識海洋從這裡開始,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聽聽青島水族館背後的那些故事。

青島水族館「當為吾國第一矣」

「青島水族館是中國也是亞洲的第一座水族館,由中國人設計,1931年1月動工,1932年2月竣工,1932年5月8日正式對外開放,蔡元培先生稱之為『吾國第一』,青島水族館也是當時東亞最好的海洋生物展覽館。」齊館長說著,拿出一張青島水族館的黑白老照片影像,傳統的中國宮殿式建築顯現出宏偉的氣勢。

「在當時青島紛紛採用歐式建築的情況下,唯獨青島水族館選擇了中國城垣式古典民族建築造型。這是為什麼呢?時任青島市長的沈鴻烈先生是這樣解釋的——青島先後被德日殖民,『一切建築物,純為西洋化。今水族館能以中國古代建築,表現吾國固有文化,在青島可稱鳳毛麟角。』於是,一座中國風的宮殿式建築出現在碧海綠樹的掩映之中,這座建築也賦予了青島水族館獨特而典雅的氣質。」

整個建築用紅色粗花崗石砌造外牆,與紅色礁石相協調,建築色調與周圍環境極為融合。城牆垛上方為二層城樓式建築,歇山頂並飾以青絳紫色琉璃瓦。高4層,佔地10餘畝,建於海灘巖石之上,主入口面對匯泉灣,兩側拾級而上,愈顯建築的宏偉氣勢。晚於水族館四年建成的青島海濱生物研究所高二層,同樣採取了仿中國古典建築的設計手法,平面採用軸線布局,為重簷歇山屋頂宮殿式的建築。在隔路相對的歐式建築群襯託下,兩座建築互映生輝,顯得格外燦爛奪目。

齊館長告訴記者,在青島水族館的誕生過程中,凝聚著許多近代中國文化人對青島的鐘愛。青島水族館的起源要追溯到1930年,時任山東大學圖書館主任的著名學者、戲劇家宋春舫和時任青島觀象臺臺長的氣象學家蔣丙然共同倡議,在青島海濱建立水族館及中國海洋科學研究所。這一倡議,得到了蔡元培、楊杏佛、李石曾等人的支持。經過他們歷時一年的多方奔波籌資,青島水族館開工建設。青島水族館開館後的第三年,蔡元培等人又建議在青島創設海洋生物研究機構,青島水族館由此真正成為兼具科普和科研功能的機構,為青島海洋科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近一個世紀來,青島水族館歷經多次改造和擴建,形成了目前以夢幻水母宮(水族館)、海洋生物館、海獸館、淡水生物館和青島海底世界為主體的展覽場館。

「認識海洋從這裡開始……

「認識海洋從這裡開始……」這是青島水族館的宣傳語,也是對於青島水族館最恰當、最接地氣的描述。青島水族館現有海洋生物標本二萬餘件,館藏數量居全國同類科普場館之首,是全國唯一的海產博物館,也是全國唯一的以展示海洋生物為主題的綜合性自然科學博物館,館藏標本之豐富,歷年來發表的科學論文、專著和科普著作、研究成果之豐碩,在全國同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

近年來,青島水族館先後進行了幾次大規模改造,展出水平和規模有了很大提高。展廳池壁採用高檔裝飾材料裝飾,並採用全新技術製成的亞克力玻璃分別建造了蔚為壯觀的大型洄遊水槽、水母展池以及海龜池等,還特別邀請國際一流造景師模擬真實海底景觀進行池內的布景製作。

如今,步入改造後的水族館,仿佛置身於真實的海洋世界。一個個玻璃展池向人們展現各種水母的生活情景:海月水母、咖啡金黃水母在池中輕盈飄過,老態龍鐘的海龜步履蹣跚地爬行;大洄遊池中,千姿百態,五顏六色的魚群川流不息,如花的珊瑚和海葵搖曳觸手向你致意。這些婀娜多姿的水生動物,同居於這個熙熙攘攘的大家庭中,構成了光怪陸離的水族世界。

巍巍水族館,悠悠海洋情,青島水族館已走過了八十八載歲月。在這八十多年裡,青島水族館秉承「普及海洋知識、構築藍色文明」的辦館宗旨,以發展海洋科普事業為己任,為推動海洋科普事業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從1932年全國第一座水族館的誕生到當下的夢幻水母宮;從1937年海濱生物研究所的成立到現在的青島海產博物館海洋生物館。這座古老的城堡也隨著科技的進步不斷升級,見證了青島海洋生物展覽的歷史,引領我們以更先進的技術探秘海洋。

來源:青島新聞網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百年海洋夢從這裡起航,青島水族館館長講述背後的故事
    這裡依山傍海,景色宜人,東接第一海水浴場和匯泉廣場,西臨青島海軍博物館和小青島,北靠小魚山。它是中國第一座水族館,也是中國現代水族館事業的搖籃。八十多年來,青島水族館經歷過榮光也遭遇過動蕩,但老一輩科學家深耕海洋科普的精神卻從未中斷。認識海洋從這裡開始,青島新聞網記者近日獨家專訪了青島水族館館長齊繼光,讓我們一起來聽聽青島水族館背後的那些故事。
  • 青青島·專訪|青島的百年海洋夢從這裡起航,青島水族館館長齊繼光...
    青青島·專訪青島的匯泉灣畔佇立著兩座老建築,自1932年建成對外開放,經歷了88年歷史更迭,以獨特的姿態見證了時代的進程、海洋科技的進步,這就是青島水族館。這裡依山傍海,景色宜人,東接第一海水浴場和匯泉廣場,西臨青島海軍博物館和小青島,北靠小魚山。
  • 打卡青島水族館 認識青島認識海洋從這裡開始吧
    青島新聞網8月5日訊(記者 龐為 攝影 孟憲朋)青島水族館是中國第一座水族館,由蔡元培等科技先驅倡建,於1932年5月8日正式開館。近一個世紀以來,秉承「普及海洋知識,構築藍色文明」的辦館宗旨,歷經多次改造和擴建,這裡已經形成了以夢幻水母宮、海豹館、海洋生物館、鯨館、淡水生物館和青島海底世界為主體的遊覽景區。
  • 青島「我與海豹館的光陰故事」老照片徵集活動啟動
    「流水它帶走光陰的故事改變了兩個人……」一首《光陰的故事》,瞬間將人拉回80年代的回憶當中。每個人心中,都有小心珍藏的珍貴回憶。或許是一首歌,或許是一段記憶,或許是一張老照片的定格……那些穿越時空的惦念,成為記憶中永遠不可抹去的溫脈情懷。
  • 青島水族館, 第一座中國人設計的水族館
    青島水族館,又名青島海產博物館、青島海洋科技館,位於青島魯迅公園的中心位置,依山傍海,是青島的地標性建築。青島水族館是我國第一座由中國人設計建設的水族館,被蔡元培先生譽為「吾國第一」開館80餘年來,一直深受青島市民和國內外遊客的喜愛。青島水族館在中國海洋科學的發展過程中佔據著特殊的歷史地位,究其原因,就要從1930年籌備建館講起。
  • 青島水族館:啟經略海洋之心智築海洋強國之夢想
    中國網3月11日訊 青島水族館(又名青島海產博物館、青島海洋科技館)是中國第一座水族館。1932年5月8日建成開館,是中國海洋意識教育的發源地,寄託著科學前輩開化民智、經略海洋、發展國力的宏願。近一個世紀來,青島水族館人堅持「強化海洋意識、弘揚海洋文化」的核心價值觀,遵循「普及海洋知識、構築藍色文明」的辦館宗旨,秉承「愛海、和諧、傳承、創新」的水族館精神,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開展海洋科普和海洋動物保護救助工作,為推動海洋事業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先後被評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和「全國海洋意識教育基地」。
  • 見證歷史變遷的青島水族館,老青島人的美好回憶
    被蔡元培先生譽為「吾國第一」的青島水族館於1931年1月動工,1932年2月建成,同年5月8日舉行了開館典禮,9日起正式對外開放。是亞洲第一座水族館,是中國現代水族館及海洋科學研究事業的搖籃。歷經87年,這座建築也見證了青島的歷史變遷。
  • 人文青島 | 翻閱黃臺路,尋找那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黃臺路一座城市,一片城區,無數人文景觀一經沉澱,便呈現出這方水土的獨特氣質,而歲月無休止打磨的,就是一種魂牽夢繞的情懷今天要逛的這條馬路,只有700多米,但這條路上,藏著很多鮮為人知的故事......解放戰爭時期,這裡曾是中共地下黨電臺。
  • 講述青島地名故事!《青島文化地圖》正式出版發行
    路名文化研討會《青島文化地圖》是青島市民政局牽頭編撰的一部反映青島地名文化歷史的叢書,該書從老城區路名變遷入手,用生動的筆觸、文化散文的方式,介紹了青島城市的建制沿革和地名演變,展示了青島的歷史底蘊和文化魅力,解讀了青島從偏遠漁村到海濱城市的演變軌跡,徐徐展開了青島城市發展的歷史畫卷,為青島地名文化建設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探訪青島老街上的博物館 市南就有上百家(圖)
    讓一個城市講故事給你聽,某種程度上,只有在博物館能夠做到。除了厚重、權威、全面的青島市博物館,青島大大小小的博物館有很多,人們首先走進的,往往是那些記錄了歷史變遷的博物館。  位於安徽路與廣西路交界處的青島郵電博物館,是膠澳德意志帝國郵局的舊址。站在老城區的十字街頭,很多人都會被這座建築所吸引。它是青島現存的最早的郵電營業樓,也擁有青島目前唯一開放的百年木質塔樓。
  • 青島海底世界、青島水族館聯合開展「送科普進校園」活動
    9月27日,青島海底世界、青島水族館聯合舉行以「關愛海洋動物,添彩美麗青島」為主題的「送科普進校園」公益活動。他們將海洋科普車開進市南區金門路小學,將豐富多彩的海洋科普知識送到學校課堂和操場,送到學生身邊。
  • 揭秘水族館鯨魚標本:埋地下腐爛2年 挖骨拼裝
    我們不是怕水族館的守衛人員(他們早就逃走了),我們是擔心日本兵先頭部隊的到來。」13年前,青島早報收到這樣一封來自英國的信,之後就開啟了「龍牙」的回家之路。如今這枚「龍牙」被放在青島水族館即青島海產博物館一個胡桃木展櫃裡,這裡還有1978年在唐島灣擱淺的抹香鯨標本和來自北極的神秘客人獨角鯨標本等,這些寶貝是這座亞洲最早的海產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 【老路四季】絢麗水族,夢幻水母—青島水族館獵奇
    可能是因為住在青島海邊,總覺著比別人尤其是內地遊客更了解海洋,特別是海洋生物,但盛夏時節走進水族館,這種優越感頓然消失,被新奇、瑰麗所震撼,尤其是水母,斑斕燈光映襯,可愛而令人留戀,也令人求知。
  • 探遊中國十大海洋水族館
    海洋的廣闊讓數以億計的生物在這裡生存成為地球上最美的夢幻風景更吸引著眾人的嚮往現在就為大家介紹中國十大海洋水族館北京海洋館通過豐富的魚類展示、珍貴瀕危物種的保護宣傳,精彩的海洋動物表演和各種科普活動,向遊客介紹水生生物的知識,講述海的故事,倡導環保意識。置身其中,人們不但可以領略不同種類的海洋生物,還可親身感受人類與海洋的關係。
  • 青島海底世界-青島海底世界 海底生物 水族館 美人魚 景區-中國...
    青島海底世界是由青島水族館與山東魯信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投資開發的現代化大型海洋生態旅遊展示項目。她集海底觀光旅遊與海洋科普教育於一體,填補了山東省海底世界的空白,並創下多項全國第一。其精心設計與依山傍海之自然風貌相融合,形成了青島黃金海岸線上一道獨特的亮麗風景線。
  • 青島海底世界:蔚藍色坐標的多維拓展
    隨著中國「海洋強國」和「一帶一路」戰略的重大部署,海洋生態經濟文化更應該發出「中國聲音」,用中國人海和諧的「海洋生態文化語言」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擔當起中國海洋價值觀推進的強大使命,讓海洋生態文化產業的發展大有可為。
  • 自9月22日起,來青島水族館和海底世界景區,這些人免費啦!
    紅瓦綠樹,碧海藍天金色的沙灘,赭色的礁石初秋的陽光灑落在澄淨的海面微風輕輕吹拂著樹木深綠的枝頭掩映之中的古典建築更顯勃勃生機這裡就是青島水族館和青島海底世界景區水族館的建築色調與周圍環境完美的融合於一體。青島水族館採用了中國城垣式的古典民族建築風格,與同時期的德式建築大不相同,絕對想不到這是由中國人所建造的老建築。1930年8月12日,蔡元培出席中國科學社在青島舉行的第15屆年會,和李石曾等人倡導在青島籌建中國海洋研究所,並決議先行籌建青島水族館。
  • 收藏紅瓦他是青島「第一人」
    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一些遺留在城市角落的紅瓦默默地訴說著青島幾代人濃濃的鄉愁。今年61歲的市民厲永昌,和所有青島人一樣熱愛著「青島紅」。20多年來,他痴迷於收藏青島的德式紅瓦,走遍青島的各條老街巷,從一個個角落、一堆堆廢墟中收藏起200多片珍貴的紅瓦。為了讓更多人了解紅瓦的故事,他每年都要舉辦幾場紅瓦展,免費為市民、遊客講述紅瓦文化。
  • 青島海底世界恢復營業!一起來看人鯊共舞,解鎖海洋生物前世今生
    青島海底世界恢復營業啦!寶爸寶媽們,青島如今正值春暖花開,恰逢家庭年卡推出,僅需365元即可全年海底,快帶上「神獸們」出發吧!大河票務網為你介紹青島海底世界開業新亮點!(信息來源:大河票務網)夢幻水母宮海豹館的原址可是曾經聲名海外的青島水族館,1932年就已經建成,是亞洲第一座水族館,而在這座水族館中,我們的水母君也要華麗登場啦!上千隻水母精靈們在水母宮中自由舒展,彩色水母、海月水母等等在水中肆意飛舞,如夢似幻,遊客們還可以和海底精靈們一起互動嬉戲。
  • 青島水族館、青島海底世界與日本衝繩美之島水族館結為姊妹館
    2018年10月13日,在日本首相安倍訪華前夕,青島水族館、青島海底世界舉行了簡短而熱烈的儀式,正式與日本衝繩美之島財團籤署合作備忘錄,與衝繩美之島水族館結為姊妹館。  青島水族館館長齊繼光、書記王雲忠、青島海底世界總經理邱強、副總經理王士莉(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水族館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副總經理夏雲章、衝繩美之島財團理事長花城良廣、首席專家佐藤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