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盤也有去庫存壓力 投行稱樓價還將大跌40%

2020-12-25 第一財經

昔日,香港尖沙嘴海港城是遊客常到的購物中心,而現在,海港城則成為地產中介的天下,隨著香港樓市的持續不景氣,地產中介為搶到一杯羹,不少還在公眾場合為搶客大打出手。

近日,香港會德豐地產在將軍澳有一個名為「Savannah」的樓盤已經開售,並在海港城港威商場開放示範單位給公眾參觀,第一財經記者在海港城發現,商場內的地產中介多過購物的遊客,每位地產中介都虎視眈眈地打量著每位路過的人流,不惜放過任何一個機會,有兩位地產中介為了向記者介紹樓盤,甚至起了肢體衝突,還有地產中介為搶客與商城保安起衝突,海港城突然變得氣氛緊張。

網絡資料圖

新樓盤庫存壓力大

由於樓市轉差,香港新樓盤的競爭關係遠遠不止於此,根據香港地政總署公布的最新數據,4月有接近3900個單位預售樓花(期房)同意書,創下了13年半的新高。不過,這樣的供應量卻遠遠大於需求量,去庫存的壓力非常大。

在樓市看跌的情況下,不少投資者都捂緊錢袋。今年首4個月一手樓盤的銷售大約只有2800套,同比減少超過一半,而截至今年第一季,樓花及現樓貨尾盤增加至9408套,同比增加一倍,而同期正在建築中仍未售出的新房增加了1.2萬套,累積升至6.5萬套的歷史新高,反映新盤銷售速度明顯追不上供應速度。

根據土地註冊處最新數據顯示,4月份香港住宅物業註冊有4820宗,環比增加84.5%,其中一手私人樓宇註冊達1274宗,環比增加了一倍。表面上看上去增長確實不俗,但在4月份有3900個單位申請預售樓花同意書的情況下,以4月份的一手住宅成交量1274宗遠遠不夠達到3900的量,意味著接下來的形勢將非常嚴峻,減價潮一觸即發。

有分析人士指出,由於香港發展商也看淡後市,所以大家趁樓價還未下跌得很嚴重的時候,儘快甩賣庫存,很可能會造成新樓盤的「踩踏」事件,造成惡性競爭。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劉嘉輝指出,在買家市場下,準買家對價格的敏感度非常高,新盤如果要搶二手客源,開價可能會略低於二手價格。

嘉裡建設執行董事朱葉培在公開場合承認,一手期房的數量上升,新盤之間一定有競爭,不過目前還沒有出現惡性競爭的情況出現。

而已經有不少二手房頂不住一手期房同步推出的壓力,在新盤一開盤後馬上降價。會德豐在將軍澳推出的「Savannah」首張價單顯示,平均每平方尺為14420港元(即每平方米15.52萬港元),折後價為每平方尺11680港元(即每平方米12.57萬港元),而這張價單出現後,同區的二手房天晉II中層戶馬上降價130萬港元,減幅達到10%。

隨著一手期房貨源的不斷累積,二手房的價格勢必隨之調整,中原地產亞太區住宅部總裁陳永傑稱,香港經濟和樓市都不景氣,目前市區的新盤都要以郊區的價格推售,他預計新界的新盤平均每平方尺價格將跌到低於1萬港元的水平。

投行齊發報告唱衰香港樓市

在這種情況下,多家投行對香港樓市的看法非常負面,德意志銀行在5月9日的報告中,也表示對香港當前的樓市相當不樂觀。

報告稱,截至目前,香港的住宅去化率及成交量均低於預期,意味著樓市現在距離平衡水平仍有一段距離,預計接下來樓價還將繼續下滑,未來3年跌幅將達到40%,而今年將下跌20%。

德意志銀行認為,今年以來,一手住宅新盤在兩天內的去化率只有22%,豪宅更低至6%,是1998年以來的新低。如果把時間延長至開盤後的一個月,那麼一手住宅的去化率只有40%,豪宅只有19%,遠遠低於過去樓市的低谷時期,而在當時住宅的去化率都在41%至67%之間,而豪宅則在30%至74%的水平之間。

自從去年9月15日以來,香港的住宅市場已經下跌13%,但如果成交量持續萎靡,那麼樓價完全還沒有跌到位。德意志銀行續稱,目前香港地產股價格反映出,香港的樓價於現水平將再跌30%至40%,資產流轉非常低,除非交易量上升,否則地產股難以跑贏大市。

高盛也在5月5日的報告中,預測未來香港的樓價在2018年前將再跌20%,不過該行認為未來香港樓市不會出現短期急跌,但會進入長達數年的緩慢下挫,預測今年樓價整體跌10%,明年至2018年再跌10%。

同時,由於未來兩年利率會上升1.5到2個百分點,住宅樓市也會受到借貸成本上升拖累,加上市場持續高價而成交低迷,業主降價賣樓的動力不大,政府也沒有意願撤銷印花稅等調控措施,導致市場長期「拉鋸」。

其實,高盛在過去兩年來多次下調對香港樓市的預計。2014年,高盛預測香港的住宅房價會在2015年下跌10%、2016年下跌5%,此後又對此進行調整,預測房價在2016年至2018年下跌10%。

野村證券對香港的樓市更為悲觀,在該行4月份發布的報告稱,到2017年第二季度,香港的房價將從高位累計下跌30%,如果人民幣出現顯著貶值或美國加息幅度超過預期,香港樓價在最壞情況下可能下挫60%。

香港差餉物業估價署於4月底發布的最新物業報告指出,2016年環球經濟發展情況頗為不明朗,香港經濟和物業市場在早已受到「一周一行」個人遊籤注的實施、美國在2015年底加息,以及本港股票市場波動的影響下,將無可避免地面臨愈來愈大的壓力。

物業估價署相關資料顯示,截至2016年3月份,香港的住宅售價指數報270.2點,環比下跌1.28%,六個月來累計跌11.7%,創下2014年9月以來新低。僅在2016年的第一季度,住宅房價的跌幅就已經達到5.2%。

相關焦點

  • 陳可恩:香港樓價又火了,李嘉誠們在助推?
    香港樓市經過上半年的淡靜之後,下半年轉趨火熱,尤其一手新盤更出現「見盤必搶」的情況。 內地樓價愈升愈有,對部分避險意識高的內地投資者來說,港樓具有相對的吸引力。事業上,從實際呎價計算,內地部分一線城樓價已比香港大型屋苑,甚至部分核心區豪宅價格還貴,算上匯率甚至甩開香港。如與上海靜安區新地王同區的華僑城蘇河灣高層塔尖住宅,均價約每平方米18萬元人民幣,相當於每呎1.95萬港元,此價等同香港豪宅區西半山寶翠園的實呎價。
  • 香港樓市真假「崩盤」 屯門創12年新低
    香港多數地產業界人士認為,新盤降價更多是市場營銷策略,其釋放的信號不足以證明樓市已到下降拐點。  也有多位學者指出,自2008年以來,在美國量化寬鬆政策之下,香港和內地樓市的變動曲線息息相關。QE退出、貨幣政策的反轉將引發香港和內地資產價格尤其是房地產價格的下跌,似乎已如箭在弦。
  • 香港樓價明年或下調10% 部分納米樓或變為負資產
    明年的住宅樓價將會先跌後平穩,整體跌幅約10%。宏觀因素如中美貿易摩擦、股市波動,將會影響買家的入市意欲,尤其是豪宅買家,因此成為樓市表現及調整幅度的重要因素。」香港樓市冷風頻吹之下,減價成交不斷湧現。一直以來,位於港島鰂魚湧的大型樓盤太古城被認為是香港樓市的風向標,因受到中產人士的追捧而以抗跌性著稱。然而,這個藍籌樓盤近期樓價也開始頂不住了。
  • 香港二手樓價逼近歷史高位 摩根史坦利看漲
    香港二手樓價逼近歷史高位 摩根史坦利看漲 地產中國網綜合 2014/8/5 9:28:00 原標題:香港二手樓價逼近歷史高位 摩根史坦利 「空翻多」
  • 香港樓價見底回升:九龍一樓盤銷售均價上調10%
    一手單位空置稅是指香港政府對空置的一手私人住宅額外徵稅的措施,要求已獲發入住許可證逾1年的業主向政府申報單位情況,如果過去1年內有超過6個月沒有租出或自住,就被視為空置。政府會向空置單位收取額外差餉,為應課差餉的2倍,約等於樓價的5%。推出該項法案的初衷,是香港政府希望遏制炒房,讓開發商將持有的物業儘快入市,增加市場供應。
  • 香港樓價指數前十月徘徊 中大型豪宅跌幅最甚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香港樓價指數前十月徘徊,中大型豪宅跌幅最甚作者: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江月 香港新冠病毒第四波來襲,市場憂慮樓市將被拖累,預計2020年樓價按年將以11月26日,香港官方樓價指數顯示,前10個月私人樓宇售價指數累計升幅僅0.45%,其中,100至159.9平方米的住宅價格跌幅最甚,幾乎回到2017年水平。此外,10月數字尚未反映11月以來第四波疫情爆發的影響,市場預計疫情將拖累年內最後兩個月樓價行情。
  • 投行分析師表示,香港局勢對奢侈品市場的打擊將持續到2020年上半年
    「我們沒預料到香港市場正在發生的事情已經嚴重到這個程度,」 Salvatore Ferragamo執行長Micaela Le Divelec Lemmi在電話會議上對分析師表示,香港地區的零售受到了巨大打擊,並補充稱香港地區的中國內地遊客大幅減少。
  • 路勁料香港明年樓價將有5至6%升幅
    觀點地產網訊:12月9日,路勁聯席主席單偉彪接受港媒訪問時認為,隨著近期新冠肺炎疫苗研發見進展,對於香港樓市將會是定心丸,再加上新樓供應減少,但市民需求持續,及有見每當疫情稍為緩和,就會有購買力出現,顯示港人多年來累積了相當財富,再加上處於低息環境,相信樓價易升難跌。
  • 香港第四波疫情爆發 分析料樓價持續調整
    觀點地產網訊:11月26日, 差估署指香港10月私宅售樓指數報380.9,按月跌0.6%,扭轉9月升勢,兼創半年低。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表示,在經濟及失業情況仍存隱憂下,即使疫情表現相對穩定,上月樓價指數亦出現意料之外的偏軟。
  • 香港樓市連升3個月令人大跌眼鏡 分析稱破頂之勢幾乎沒有懸念
    中新社香港5月2日電(記者 梁今)在經歷五連跌後,香港樓市連續3個月反彈,而且勢頭越來越凌厲。從年初開局不順,到市場的悲觀情緒轉為樂觀,目前不少分析員都認為香港樓市今年破頂之勢幾乎沒有懸念。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表示,樓價升勢持續擴大,預期最快在第二季樓價就可破頂。他分析稱,今年首季股市大升的財富效應,加上利率持續低企及剛性需求繼續帶動下,預期4月樓價可持續上升。陳海潮還指出,5月又將有大型新盤陸續登場,勢將再掀起入市熱潮,在一手銷情理想帶動下,二手市場亦可再次受惠,樓價可望穩步向好。
  • 香港租金大跌樓價仍漲背後:住宅供應少,按揭利率低
    香港地產龍頭新鴻基地產的屯門御海灣1期項目,目前共推出138個單位,市場反應不俗,據悉已經收到超過1200個買家支付定金,超額認購7.7倍。同時,恒基地產前主席李兆基持有的北角木星街新盤維峰·浚匯項目,宣布本周內將加推33個單位。
  • 香港樓價為何易漲難跌?成交回暖 年輕人湧入二手市場抄底
    位於香港新界區的將軍澳交通便利,近年來有大量的新盤、次新盤相繼推出,而且大部分個案的成交金額在1000萬港元以下,成為近期二手成交市場的熱門地段。根據中原地產的統計數據,在復活節小長假的四天內,將軍澳共有59宗二手房成交。自4月12日起,香港新冠肺炎已經連續數日為確診病例個位數,4月20日則為零確診。
  • 上海或取代香港國際購物中心地位 業內稱將促上海房價上漲
    香港「國際購物天堂」的招牌搖搖欲墜,上海或成為第一個接棒者。業內稱,上海核心區域的土地和樓價不斷升值是無可非議的。有網友說,「去香港購物」已經過時了。現在想買純正外國貨,歐洲、美國、澳洲都觸手可及。而且越來越多人感覺到,在香港買東西並沒比在內地便宜多少,內地很多商場倒還更加「bigger」。
  • 港媒:香港樓價全線向上 公屋價格頻頻「破頂」
    中新網5月31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樓價全線向上,連向來被視為基層保護網的公屋也頻頻破頂,造價升至「5球」水平,居屋更直撲900萬元(港幣,下同)關口。資料圖:香港尖沙咀繁華商業區的老式居民樓。
  • 萊坊:2017年Q1全球樓價指數 冰島排第一 香港排第二
    萊坊周五發布今年首季《全球樓價指數》顯示,指數按年上升6.5%,為三年來最大增幅;冰島連續兩個季度居指數排名榜首位,而香港在政府更嚴厲的樓市管制政策下仍排名第二。排名首位的冰島樓價平均上升17.8%。因當地住宅供應短缺,帶動樓價上升;第二位的香港方面,雖然政府提高了印花稅率及收緊物業貸款要求,但投資者及用家的住宅需求持續強勁;紐西蘭中央銀行以行動壓制過份借款,其樓價升幅在指數排名榜的第三位。「近期地價屢創新高,亦為樓市營造熾熱氣氛。由於加息和管制措施,我們預計今年價格將繼續增長,但是增幅將放緩。預計2017年香港一般住宅價格將會上漲5-10%。」
  • 華人推高雪梨樓價?非也 業內稱:供求失衡所致
    全球購房壓力最大十城市中澳大利亞佔四席 澳業內人士認為樓價漲是供求失衡所致  距離廣州八九個小時航程,與廣州時差兩小時,澳大利亞這片遙遠的大陸隨著中澳經貿聯繫日益緊密而顯得格外親近。  雪梨市中心一套50平方米的公寓,不帶車位的為40多萬澳元,帶車位的在50多萬澳元,折合人民幣均價在6萬元/m2左右,出租收益為4.8%。珠江新城公寓均價3萬元/m2以上,套內面積單價約為4萬元/m2,投資回報約為2%。
  • 仲量聯行料大圍樓市受惠屯馬線啟用 新盤定價較進取
    原標題:《本港樓市》仲量聯行料大圍樓市受惠屯馬線啟用,新盤定價較進取仲量聯行發表《住宅銷售報告》表示,屯馬線一期將於下周五(14日)投入服務,預料大圍及鑽石山一帶物業將受惠於屯馬線一期通車,兩區樓價的抗跌力可望較大市優勝
  • 香港即將上演新盤大戰?38人搶一個單位
    香港即將上演新盤大戰?受疫情影響,過去數月香港樓市購買力一直積壓,但隨著疫情緩和及發展商積極推盤,新盤戰重新拉開序幕。香港龍頭地產商之一的新世界與港鐵合作開發的沙田大圍站柏傲莊一期項目10月10日啟動開盤,設於荃灣愉景新城的示範單位,周末現場吸引了大批潛在客戶大排長龍。
  • 香港樓價上漲:公屋頻頻破頂 居屋可達15萬港元每平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樓價全線向上,連向來被視為基層保護網的公屋也頻頻破頂,造價升至「5球」水平,居屋更直撲900萬元港幣。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樓價全線向上,連向來被視為基層保護網的公屋也頻頻破頂,造價升至「5球」水平,居屋更直撲900萬元(港幣,下同)關口。
  • 香港樓市進入瘋漲期 李嘉誠:房價不會大跌
    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布少明對《第一財經日報》稱,「曉悅」在出售此批房源前一次銷售,已經是兩三年前的事情,這兩三年間香港樓價已經有不小的升幅,加上此次出售的新房只有13套,發展商也不急於出手,所以才有權加價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