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版《鐵道遊擊隊》演員對比,05版老戲骨也多,但為何秦怡馮喆版更...

2020-12-16 澎湃新聞

原創 DJ雅清 老電影的那些事

點擊上方關注 「老電影的那些事」

一部優秀的作品,仿佛總是逃不開被無數次翻拍的命運。《紅樓夢》是這樣,《射鵰英雄傳》是這樣,《鐵道遊擊隊》也是這樣。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老電影的那些事。

《鐵道遊擊隊》本是作家劉知俠於1952年創作完成的一部小說。1939年,劉知俠從抗大畢業後,被安排到山東抗日根據地抗大分校文工團工作。1943年, 濱海抗日根據地召開全省戰鬥英雄模範大會。正是在這次會議上,劉知俠了解到了鐵道遊擊隊的英雄們的光榮事跡。他為之振奮,於是產生了創作《鐵道遊擊隊》的強烈願望。

1953年,《鐵道遊擊隊》的小說出版後,受到讀者喜愛。後上影廠決定將該小說搬上銀幕,仍由劉知俠擔任編劇。電影《鐵道遊擊隊》的主創班底很強大,導演是曾執導過《三毛流浪記》、《團結起來到明天》等影片的趙明。他執導的電影帶有明顯的個人風格,既注重人物的刻畫,又強調故事情節的重要性,所以所拍的電影又好看又叫座。

而演員的陣容更是不可小覷,上影廠的當家花旦秦怡、當家小生馮喆、「硬裡子」演員馮奇、馮笑、鄧楠、著名反派演員陳述等悉數登場,男主角還請來了廣州戰士話劇團的曹會渠,構成了一支「明星團隊」。

這部電影於1956年拍攝完成,上映後受到觀眾和影迷的一致好評。片中的那首插曲《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更成了膾炙人口的時代金曲,廣為傳唱。

而也正是這版《鐵道遊擊隊》的成功,所以後來這個故事被無數翻拍。其中相對比較有影響力的,就是2005年拍攝完成的電視劇版了。

05版的《鐵道遊擊隊》由王新民策劃執導,一共35集,更加全面地為大家講述了山東魯南地區的鐵道遊擊隊員,機智勇敢地開展對敵鬥爭的傳奇故事。其中的人物也增加了不少。演員請來了趙恆煊、史蘭芽、劉長純、張立等人,大多都是演技不俗的老戲骨,也創造了不俗的收視率,還成為了當年賣價最高的電視劇。

但也有不少網友在看過這版電視劇後反饋說,儘管05版《鐵道遊擊隊》也不錯,但到底與56電影版相比,還是有較大差距。

那麼大家為何會有這樣的看法呢?

今天,我們不妨通過影視兩版《鐵道遊擊隊》的演員對比,來說明一下這個問題吧。

曹會渠(56電影版)、趙恆煊(05電視劇版)扮演劉洪

曹會渠並不算特別帥氣的演員,但他身上卻有著很接地氣的硬漢氣質,看上去既有工人的樸實,又有戰士的堅毅。我想這應該就是導演趙明放棄上影廠那麼多優秀演員,而選擇外請他的最主要的原因。《鐵道遊擊隊》是曹會渠所參演的第一部電影,但卻也有上佳表現。儘管他在演繹與秦怡扮演的芳林嫂之間的感情戲時,顯得羞澀而拘謹,但觀眾卻認為這正是因為劉洪的含蓄而導致的,反而顯得很真實,也很符合人物性格。

因為《鐵道遊擊隊》的成功,讓更多觀眾認識了曹會渠這位話劇演員。後來他又參演過《長空比翼》、《第十個彈孔》、《愛情與遺產》等電影,令人記憶猶新。2018年7月,曹會渠因病去世,享年88歲。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老電影的那些事。

相對來說,在05版《鐵道遊擊隊》中扮演劉洪的趙恆煊,大家並不是十分熟悉。但其實他也是位演戲很投入忘我的老戲骨。在演藝圈內有著「戲瘋子」的稱號。我記得他在電視劇《最美的青春》中出演過於正來一角,將人物的個性詮釋得淋漓盡致。

趙恆煊擁有硬朗的外形和氣質,在05版電視劇《鐵道遊擊隊》中所扮演的劉洪大隊長也很出色。與曹會渠所不同的是,他突出了劉洪身上的江湖氣,也增加了劉洪的性格魅力。

趙恆煊曾出演過多部影視劇,其中較出名的有《白眉大俠》、《成吉思汗》、《情系北大荒》、《十三省》等,所扮演的人物亦正亦邪,是位靠演技取勝的老戲骨。如今他60歲,仍堅持活躍在影視鏡頭前。

秦怡(56電影版)、史蘭芽(05電視劇版)扮演芳林嫂

在看過56版電影和05版電視劇後,我覺得兩版演員中,差別較大的,就是秦怡和史蘭芽。我指的不是顏值,很顯然兩位演員都很漂亮。秦怡的美端莊大氣,宛如牡丹,而史蘭芽也很溫婉秀美,好似月季。我指的是表演,總覺得史蘭芽版的芳林嫂欠缺些什麼。

上個世紀50年代,秦怡是一位高產演員,仿佛所有重點影片中都有她的身影。《渡江偵察記》女主角劉四姐的扮演者原本定的也是她,但因為她當時懷孕,所以才換成了李玲君。而且秦怡的確是位極有號召力的演員,幾乎她出演的所有電影,都能又賣座又叫好。

《鐵道遊擊隊》中的芳林嫂,是秦怡塑造的又一個成功人物。為了讓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更加真實可信,她曾專門體驗生活,大夏天拍冬天的戲,她穿著厚重的棉襖,脖子上都捂出了痱子,她也一聲不吭。朝鬼子扔手榴彈那場戲,為了節約膠片減少浪費,她的眼睛就一直盯著演員陳述的腳後跟,結果實拍的時候,一扔就是一個準。陳述也相當配合。這個鏡頭也因此成為經典。

我想,正是因為這樣認真忘我的創作態度,使得秦怡版芳林嫂成為經典。

而史蘭芽版的芳林嫂,總覺得演的成分更多一些。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影視劇拍攝更講究效率,演員體驗生活這一必要過程,基本上都已被取消了。而沒有真實感受,又讓演員拿什麼作為依據呢?所以儘管史蘭芽版的芳林嫂外形上也很美,但表演卻更加外化了。

馮喆(56電影版)、劉長純(05電視劇版)扮演李正

馮喆是位令人難忘的好演員。我覺得他身上最有魅力的地方,就在於他的君子風度和儒雅氣質。這使他無論扮演什麼樣的角色——無論是《南徵北戰》中的高營長,還是《羊城暗哨》中王煉,抑或是《鐵道遊擊隊》中的李正,都那麼令人為之沉醉。

當然馮喆又是一位演啥像啥的好演員,《鐵道遊擊隊》中的李正,作為政委,他遇事沉著,思維縝密,馮喆憑藉自身的魅力和演技,將這一人物塑造得真實可信。

劉長純本也是話劇演員,曾就職於天津人藝,後主要從事影視表演工作,曾出演過《燕子李三》、《大宅門》、《絕色雙驕》、《對槍》等影視劇。其實劉長純也很帥氣,長得五官端正,相貌堂堂,一向以塑造正面人物為主。但可惜的是,作為演員,他的辨識度,卻沒馮喆那麼高。

他在05版《鐵道遊擊隊》中所扮演的李正,其實也有諸多可圈可點之處,但估計是因為有馮喆版珠玉在前,所以觀眾對他的要求更高一些。所以相對來說,馮喆版給人的印象更為深刻。

如今劉長純58歲,仍在拍戲。而馮喆,一代男神,卻早已在1969年6月2日就離我們而去了,終年49歲。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老電影的那些事。

馮奇(56電影版)、張立(05電視劇版)扮演王強

馮奇和張立都是好演員,他們倆所扮演的王強,都很出色,可以說各有千秋。

眾所周知,馮奇是上影廠著名的「硬裡子」演員,他沒有演過男主角,但他在電影中所塑造的角色,無論戲份多少,卻總能給人留下難忘印象。他的外形並不英俊帥氣,但所塑造的角色卻千人千面。我想,他憑藉的,就是自己作為演員的深厚功力。

馮奇在56版《鐵道遊擊隊》中的表演很樸實,讓人根本看不出在演戲。這實際上是表演的最高境界,並不是每個演員都能達到的。他所塑造的王強,又忠厚又機智,將人物性格、身份詮釋得極其到位。2015年4月13日,馮奇去世,享年91歲。

張立這位演員,在看05版《鐵道遊擊隊》之前我沒怎麼注意過。但他在劇中活靈活現的表演,卻令我印象深刻。他是學戲曲出身,後來考取中央戲劇學院,成為話劇和影視演員。他貌不驚人,這使他在「以貌取人」的影視圈,失去過眾多機會。不過好在是「金子總能發光」,最終他憑藉在05版《鐵道遊擊隊》中的出色表現,而成為了觀眾所喜愛的影視演員。

其實觀眾心裡跟明鏡似的,你要演得好,大家就會記住你,才不會在意你是否長得多麼漂亮呢。在這一點上,馮奇是如此,張立也是這樣。這兩個在不同版本中扮演王強的演員,都是憑演技取勝的成功案例。

如今張立54歲,仍在演藝事業上不斷耕耘。我們祝福他未來有更好的發展。

馮笑(56電影版)、劉凌志(05電視劇版)扮演小坡

在《鐵道遊擊隊》中,小坡這個角色很討人喜歡。他淳樸可愛,又活潑機靈,還愛說愛笑,是團隊中的活躍分子。而兩版影視劇中那首好聽的歌曲《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都由他來演繹,給人的感覺都非常美好。

馮笑外形英俊,在昔日上影廠的眾多影片中,出演的都是「小字輩」的角色,其中比較令人難忘的,有《一場風波》中的小朱、有《幸福》中的小劉以及《鐵道遊擊隊》中的小坡等,都很惹人喜愛。但令人遺憾的是,1998年,馮笑就因病去世了,享年65歲。

劉凌志這位演員呢,可能大家不是很熟悉,但實際上他也也在很多膾炙人口的電視劇中出演過角色,如《知青》中的尹續波、《大宅門》中的白佔元、《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中的鄧艾等。05版《鐵道遊擊隊》中的小坡一角,因為戲份不多,所以可能給大家的印象不深。

鄧楠(56電影版)、韓福利(05電視劇版)扮演魯漢

魯漢是《鐵道遊擊隊》中很有性格色彩的一個人物。正如他的名字一樣,他做事魯莽,脾氣火爆,但愛憎分明。這個角色在56年電影版中由上影廠「金牌綠葉」鄧楠扮演,而在05年電視版中是由演員韓福利所扮演。

鄧楠是昔日上影廠的配角演員,出演過《北國江南》、《舞臺姐妹》、《鐵道遊擊隊》、《51號兵站》等眾多電影,表演真實自然,可塑性很強。但在特殊十年期間慘遭批鬥,並於1968年12月24日投河自盡,終年52歲。

韓福利是山西話劇院的演員。身材高大,相貌忠厚,所以常在影視劇中扮演莽漢角色。《鐵道遊擊隊》中的魯漢是一例,《笑傲江湖》中的鮑大楚又是一例。如今仍在拍戲,但出演的影視劇作品並不算太多。

陳述(56電影版)、矢野浩二(05電視劇版)岡村

我一直都覺得,陳述這一生,演得最好的角色,是《渡江偵察記》中的敵參謀長,他為此還獲得過文化部1949—1955年優秀影片獎個人一等獎。但他在《鐵道遊擊隊》中所扮演的岡村同樣很精彩。尤其是假扮村民時那四處張望的狡黠眼神,以及被芳林嫂扔手榴彈砸中腳後跟時的臨場反應,都實在太真實到位了。

陳述是我國最著名的銀幕反派演員之一,他所塑造的「壞人」形象數不勝數,精湛的演技,更是令人由衷嘆服。2006年10月17日,陳述去世,享年86歲。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老電影的那些事。

2005年,矢野浩二在電視劇版《鐵道遊擊隊》中所扮演的岡村其實也是不錯的。表演也很真實自然。但我總覺得現在的演員,相比較老一輩藝術家,套路的東西似乎多了一些,這就使觀眾感覺,他們所塑造的人物,似乎更多地在追求一些外在的東西,所以顯得有些表面化。

05版《鐵道遊擊隊》中的一眾演員,其實也都演技不俗,而且現在大多也都是老戲骨了。但為何還是1965年秦怡他們主演的這版更加令人難忘呢?我覺得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因為觀眾對過去的老電影,感情更深厚一些,情懷的東西多一點。另外不可否認的是,之前電影工作者的創作態度,的確更加嚴謹認真,對於細節的處理更加追求完美。我想,這就是經典難以超越的原因所在吧?

卻不知各位是否有看過56電影版《鐵道遊擊隊》和05電視劇版的《鐵道遊擊隊》呢?不知對哪個版本的印象更為深刻呢?對哪位演員的表演更加認同呢?歡迎大家通過留言區,與更多網友進行討論和互動吧。我是雅清,再次感謝大家的關注和分享,咱們明天同一時間,再會。

本文由DJ雅清原創,未經允許請勿抄襲!違者必究!

原標題:《兩版《鐵道遊擊隊》演員對比,05版老戲骨也多,但為何秦怡馮喆版更難忘?》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85版《鐵道遊擊隊》演員近況 張甲田成導演 牛娜退休 張學浩76歲
    而今天,雅清就想通過演員今昔對比照的形式,再來和大家重溫一下這版被遺忘的電視劇,再來說說這版電視劇中的那些演員,和他們這些年來的發展變化,以及如今的近況和現狀。85版的電視劇《鐵道遊擊隊》是由曾在56電影版中扮演小坡的演員馮笑執導。
  • 致敬秦怡:「芳林嫂」與「劉洪」曾兩演夫妻,但感情戲剪掉成遺憾
    【千名老電影人尋蹤——07秦怡】No.18月2日,娛文娛視發布了《〈鐵道遊擊隊〉:64年光陰似箭,群英遠去,唯「芳林嫂」秦怡健在》的短文,介紹了老電影《鐵道遊擊隊》的情況、演員現狀,特別是談到了著名表演藝術家秦怡的情況。有朋友私信,問能不能再重點談一下「芳林嫂」與「劉洪」感情戲的拍攝,以及秦怡、曹會渠的基本情況。
  • 兩版《許茂和他的女兒們》打擂始末,演員對比,為何更愛八一廠版?
    因為實際上,很多觀眾並沒有看過後來才上映的八一廠版。我覺得,八一廠的版本,包括在音樂、錄音、攝影以及演員的表演上,都有許多可取之處。只是北影廠的版本搶佔了一個先機而已。在1982年的金雞獎評選活動中,兩版《許茂和他的女兒們》同時參選,結果,北影廠的李秀明因出演女主角許秀雲而奪得金雞獎影后稱號,鄒積勳獲得最佳攝影獎。而八一廠則只有甄明哲獲得最佳錄音獎的提名。
  • 《鐵道遊擊隊》:激情燃燒的不老傳奇(圖)
    電影 黑白膠片封存的感動  藝術檔案 片名:《鐵道遊擊隊》  導演:趙明  主演:曹會渠 秦怡 馮喆等  出品:1956年  上海電影製片廠  茫茫夜色中,鐵道遊擊隊隊長劉洪飛身爬上急速行駛的列車,身姿矯健;情急之下,緊張的芳林嫂忘了拉弦便將手榴彈扔了出去,恰巧砸在了鬼子隊長的腳後跟上……
  • 《鐵道遊擊隊》八大金剛個個都是老戲骨,彈琵琶的小坡事業最火
    「抗日題材」的影視劇一直以來是熒幕拍攝的熱點,這幾年,熒幕上抗日劇層出不窮,但質量也是良莠不齊,讓人不禁懷念幾年前優秀的抗日神劇,一部《鐵道遊擊隊》又是多少人成長和青春的回憶呢?《鐵道遊擊隊》根據真實歷史改編,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山東魯南地區的鐵道遊擊隊員深入日寇白區,機智勇敢地開展對敵鬥爭的傳奇故事。如今12年過去了,「鐵道遊擊隊」八大金剛現在過得如何呢?
  • 永遠的經典連環畫《鐵道遊擊隊》
    《鐵道遊擊隊》小時候有過若干冊,對這套連環畫特別有感情,甚至有有收藏家說鐵道遊擊隊可能是所以連環畫中綜合思想性、藝術性、故事性最佳。這套連環畫歷史上曾經多次重新印刷,最出名的是上美10冊《鐵道遊擊隊》由韓和平和丁斌曾繪製,韓署名在前,應該為主,或者資歷老些。
  • 他是「上影三馮」之一,《鐵道遊擊隊》演小坡,那首名歌由他彈唱
    是的,這是老電影《鐵道遊擊隊》的插曲《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蘆芒、何彬作詞,呂其明作曲,陳景熹演唱。每當聽到這首歌,人們腦海中會立刻閃現出電影裡遊擊隊員小坡彈著土琵琶,高聲歌唱的畫面……那麼,你知道電影中性格樸實憨厚、打仗身手不凡的遊擊隊員小坡是由誰飾演的嗎?告訴你吧,小坡是由著名演員、著名導演馮笑飾演的。
  • 實拍萊蕪村民成群扒火車上演現實版「鐵道遊擊隊」
    4日,有網友在齊魯網社區發帖稱,元旦前後,在萊鋼的鐵道線上,就上演了一幕現代版的「鐵道遊擊隊」,冒著大冷的天外出行動。  網友發帖稱,「在萊鋼的鐵道線上,看到一些村民結成群往萊鋼的運貨火車的方向奔跑。到了火車前,他們開始互相合作往火車上攀爬,行為十分危險。上了車後,他們竟開始往下「運」車上的貨物,等到大家都有所收貨後,才又一起離開,像極了電影中的『鐵道遊擊隊』。」
  • 一生坎坷的秦怡:丈夫出軌親妹,遭患病兒子打罵,今98歲孤身一人
    她近100歲還在拍戲,丈夫出軌親妹,和女兒無緣,還曾遭兒子打罵經歷了一個時代的老戲骨秦怡,如今近100歲的年紀還在拍戲, 在熒幕上貢獻自己的表演。今年98歲的秦怡也曾是一個時代的典雅美人,而她這一生的坎坷經歷卻讓人心疼。
  • 《鐵道遊擊隊》主角原型有兩人 為兩任大隊長(圖)
    1940年,魯南鐵道大隊組建,下轄3個中隊,150多人,洪振海任大隊長。這支隊伍活躍在微山湖和臨城周圍地區,解放微山湖、夜襲臨城站,不斷給敵人以沉重打擊。  隨後日軍展開瘋狂的報復。1941年12月的一天,臨城日軍集結1000多人,分兩路包圍六爐店,可鐵道大隊此時已轉移到了黃埠莊。惱羞成怒的敵人毒打群眾,燒了村子。
  • 王新民翻拍《鐵道遊擊隊》新「飛虎隊」耍功夫
    王新民表示,為了真實再現當時的戰鬥場面,他們特地在棗莊搭建了一條10多公裡的鐵道線,同時在徐州鐵路局的支持下,調來了一整列十幾節火車協助拍攝長達20多天。王新民說:「過去由於條件限制,關於鐵道遊擊隊的電影、電視都把主要精力放在講故事上。我是拍武打片出身,自然也把很多武打片中的技巧運用到拍攝上。」
  • 鐵道遊擊隊:尖刀插入敵心臟
    1940年,魯南鐵道大隊組建,下轄3個中隊,150多人,洪振海任大隊長。這支隊伍活躍在微山湖和臨城周圍地區,解放微山湖、夜襲臨城站,不斷給敵人以沉重打擊。 隨後日軍展開瘋狂的報復。1941年12月的一天,臨城日軍集結1000多人,分兩路包圍六爐店,可鐵道大隊此時已轉移到了黃埠莊。惱羞成怒的敵人毒打群眾,燒了村子。
  • 舞劇《鐵道遊擊隊》主創人員來渝
    華龍網訊 (記者 蘭世秋 實習生黃雨)「西邊的太陽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靜悄悄……」本月17日起,這首經典的《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將在大劇院響起,總政歌舞團大型舞劇《鐵道遊擊隊》將來渝連演三場。昨日,該劇主創人員在重慶大劇院舉辦了媒體見面會。鐵道遊擊隊,是抗日戰爭時期活躍在山東棗莊微山湖一帶的抗日武裝,其傳奇般的英勇事跡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鐵道遊擊隊創始人之一,甲級戰鬥英雄,抗戰勝利後為何叛變投敵?
    ——《左傳·宣公二年》「西邊的太陽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靜悄悄……」每當聽到這首歌,我的心中總會想起《鐵道遊擊隊》的一幕幕畫面。鐵道遊擊隊是真實存在的,由洪振海,王懷文、徐廣田等人組成。說到這幾個人,咱們今天先說說這個徐廣田。徐廣田是鐵道遊擊隊的元老級成員,曾經因為在戰鬥中表現勇猛,一度獲得甲級戰鬥英雄稱號。
  • 《鐵道遊擊隊》真實發生在山東臨城,河北的臨城又是怎麼回事?
    這些都是我們熟識的知識,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鐵道遊擊隊》這部電影以及故事發生的地點。說說電影《鐵道遊擊隊》《鐵道遊擊隊》這部電影上映於1956年,當時建國第7年,正好是回憶並記錄戰爭故事的好時機。這些都讓他能夠具備寫作革命故事的資格,他從一位戰地記者轉變為建國後的英雄故事作家,鐵道遊擊隊的故事書發行量達到了400多萬冊。
  • 《鐵道遊擊隊2》熱播 趙恆煊被稱「戲瘋子」
    鐵道遊擊隊 戰後篇海報  近日,紅色經典電視劇《鐵道遊擊隊2—戰後篇》在廣東、遼寧、河南、安徽四大衛視熱播中。與之前的電影版和第一部《鐵道遊擊隊》不同,人物更加豐滿、故事也更加精彩刺激。劇中的大隊長劉洪的扮演者趙恆煊在拍戲過程中因為其敬業精神,更是被稱為「戲瘋子」。  據了解,《鐵道遊擊隊2》主要講述棗莊人民的戰後生活,聚焦轉業後的遊擊隊員們與潛伏的日偽敵特、國民黨特務之間的暗戰。
  • 鐵道遊擊隊紀念館建成一年多,已吸引遊客130萬
    而鐵道遊擊隊紀念館(右圖)於2019年7月建成開放,短短一年多時間就吸引了130萬人次參觀。碑館合一11月3日,紀念館前,滕州市委宣傳部機關黨支部正在進行黨性教育活動。「鐵道遊擊隊的故事從小聽到大,這是咱棗莊人的驕傲。
  • 鐵道遊擊隊紀念館建成一年多,已吸引遊客130萬
    而鐵道遊擊隊紀念館(右圖)於2019年7月建成開放,短短一年多時間就吸引了130萬人次參觀。碑館合一11月3日,紀念館前,滕州市委宣傳部機關黨支部正在進行黨性教育活動。「鐵道遊擊隊的故事從小聽到大,這是咱棗莊人的驕傲。在外求學時,遇到外省同學,提起棗莊,大家或許會感到陌生,但一說鐵道遊擊隊,每個人都投來讚佩的目光。」
  • 上影演員馮奇去世享年91歲 曾演《鐵道遊擊隊》
    《鐵道遊擊隊》劇照。   昨天上海影協傳來消息,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馮奇於13日上午去世,享年91歲。追悼會將在4月15日下午1:40在龍華殯儀館雲霄廳舉行。   馮奇,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曾扮演的角色亦正亦反,在《兩個巡邏兵》《鐵道遊擊隊》《舞臺姐妹》《長虹號起義》中塑造了解放軍幹部、遊擊隊員、老藝人、地下黨員等正面形象,也曾在《紅色娘子軍》《阿詩瑪》《春苗》等片中成功地扮演反面角色。   有人曾問馮奇:「你長得慈眉善目的,怎麼在電影裡總演壞人呢?」
  • 鐵道遊擊隊
    漆黑的夜色中,一列火車迎面駛來,突然,路邊「飛」出幾條身影,敏捷地扒上火車,隨即,從車上扔下一捆捆武器、一箱箱彈藥,然後迅速消失在漫漫長夜中……  對,你沒猜錯,這就是電影《鐵道遊擊隊》開場時的片斷。說實在的,幾十年的戰爭歲月,我們有成千上萬支遊擊隊戰鬥在全國各地,但老百姓中名聲最響亮的,還要算鐵道遊擊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