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夠使用10年的雪種,為何隔一兩年就要加一次?新裝空調沒使用幾次,零配件就被告知要更換,空調產品質量真的如此低劣?
天氣逐漸炎熱,不少市民開啟空調享受清涼。不過,各種質量和維修問題也隨之而來。據了解,空調在維修過程中存在諸多貓膩,動輒加雪種、亂換零部件等已成為維修「遊擊隊」屢試不爽的方法,不少市民為此花了冤枉錢。業內人士建議消費者通過企業官網或服務熱線尋求正規維修服務,不要輕易相信加雪種的建議。
案例:一出問題就加雪種
「我家的空調是前年買的,在沒搬家之前,使用效果都挺好,去年搬了一次家,空調也因此移了一次,現在重新開啟時,發現製冷效果大不如前。」消費者張小姐反映,由於她習慣使用網絡,就用搜索網站搜索「空調維修」,找到一家打著該空調品牌「官方指定」名頭的維修企業。
維修人員上門後,簡單檢查就說製冷劑氟利昂(俗稱雪種)漏了,要重新加雪種。維修人員先用一個氣壓表量了一下,然後對張小姐說:「我給你的空調加幾個壓,這樣才夠冷。」張小姐為此花費150元。
而消費者何先生不僅被要求加雪種,維修人員還告訴他,「室外機啟動器壞了,要換一個,價格80元」。
令何先生感到不解的是,空調使用不到一年,就出現雪種洩漏和零配件損壞的問題,「現在空調產品的質量真的如此低劣嗎?」
在消費者投訴的網站上,不少消費者均有類似經歷,「反正維修人員一上門,不加雪種,不換配件似乎就解決不了問題」。
真相一:雪種不能輕易加
業內人士指出,雪種是製冷劑的俗稱,它是在製冷系統中不斷循環並通過其本身的狀態變化以實現製冷,正常情況下並不需要頻繁添加。據了解,一臺空調在正常使用的情況下,其自身配備的雪種足夠用上10年左右。但一些「山寨」維修人員為賺取更多利潤,通常都把問題誇大,鼓動市民加雪種。
如果機器經過了移動,是否就要加雪種了呢?專家表示,移動機器確有可能因為安裝工人的問題導致牢固雪種的螺帽鬆掉、雪種的連接管道漏氣等問題,但即使出現這些問題也不能輕易加雪種。
一定要查找到問題的根源,最後才決定是否需要加雪種。而且雪種也不是維修人員想加多少就可以加多少的,「每臺空調雪種壓力是一定的,並不是加得越多越好,加多了反而會影響製冷效果。」
真相二:很多配件免費換
讓很多市民不解的是,空調外觀越來越漂亮,產品質量似乎越來越差,維修人員為何經常建議更換零部件呢?
從事家電維修工作二十餘年的標叔表示,他所維修的空調多數是「老舊機」,新機器出現問題的並不多,「沒覺得產品質量比以前差很多」。
目前不少企業都推出了高於「整機一年,主要配件三年」的保修規定,部分企業甚至推出了「整機免費包修10年」、「零配件終身免費更換」等服務承諾。業內人士透露,這些企業並不「傻」,而是他們對配件的質量有信心,即使更換也不會對企業成本造成太大壓力。因此,消費者不要輕易相信「遊擊隊」更換零部件的建議,即使更換也可以諮詢企業是否有免費更換零配件的服務。
真相三:網上搜索不靠譜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被「坑害」的市民都曾經選擇在街邊找維修人員或者在網頁上搜索維修店的方法。
網絡上,果真發現裡面不少企業都打著「官方授權」、「全國連鎖」等口號,但當撥通其中一個電話問其是否為某品牌授權、能否出示授權文件時,對方立即警醒,以「工作忙」為由匆忙掛斷電話。
真相四:低價不等於質劣
家電下鄉政策推廣之時,一條「每8件家電下鄉的產品,就有1件要報修」的消息曾掀起軒然大波,也一度讓外界對家電下鄉等低價產品的質量產生過疑慮。不過,一位空調行業人士指出,目前在城市市場銷售的空調低價產品基本以「減配版」為主,低價是以減少功能的方式實現的,並不是產品質量低劣的代名詞。當然,低價產品的能耗、靜音、節能等數據表現肯定要差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