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蝶變背後 瀘州合江的振興「密碼」

2020-12-11 人民網四川頻道

原標題:鄉村蝶變背後 合江的振興「密碼」

  歲末年初,瀘州市合江縣荔江鎮、真龍鎮的荔枝林裡、柚子樹下,到處都能看到果農們忙碌的身影。冬季剪枝、施肥、殺菌……這些管護手段是決定來年水果產量的決定性因素。

  2019年,合江縣沿著全面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工作思路,將現代農業園區作為鄉村產業振興的重要抓手,全面推動荔枝、真龍柚、金釵石斛、花椒等8個園區建設,並啟動三江荔枝省級現代農業園區和真龍柚市級現代農業園區創建工作。

  產業融合發展,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夯實基礎建設,極大方便群眾出行;改善人居環境,建設美麗鄉村……合江大地上一幅美麗的振興圖景正在徐徐繪就,鄉村振興的探索也在這座千年古城蓬勃開展。

  真龍柚種植戶張華益在修剪枝條

  一個柚子 農業園區越來越有「氣質」

  寒冬季節,赤水河畔的真龍鎮瓦房村,成片的真龍柚果園依舊綠意盎然。蜿蜒穿梭在村子裡的公路兩旁,到處堆放著一捆捆柚樹枝。

  瓦房村七社,有著20多年真龍柚種植經驗的專業戶張華益正在果園裡修剪枝條,他家栽種了近60畝真龍柚,2019年投產的就有40餘畝,產量達到10多萬斤,純收入有20餘萬元。

  「真龍柚採摘完就要趕緊管理。老樹上新長出的枝條特別消耗養分,必須及時修剪,同時還要抓緊時間施肥,不然會影響明年的產量。」張華益說,他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種植真龍柚,到2004年擴大種植面積,成片發展,成為當時村裡的首批種植大戶。

  成熟後採摘回家的真龍柚

  2009年,真龍柚成為瓦房村的主導產業。看著栽種面積不斷擴大,當時張華益也有些擔憂:「栽那麼多,以後賣給哪個?」

  其實,早在發展真龍柚產業之初,合江縣就未雨綢繆,多渠道推動銷售。

  真龍鎮副鎮長古華良告訴記者,為了促進真龍柚的銷售,合江縣每年都籌辦真龍柚豐收節,提升品牌形象和知名度。同時拓展電子商務銷售平臺,除了鎮電商服務點、村供銷e家外,今年還以村集體公司名義開辦微信公眾號,在網上宣傳銷售真龍柚。

  據合江縣農業農村局總經濟師鍾翰介紹,截至2019年,合江縣真龍柚種植面積已達30.8萬畝。今年已有約15萬畝掛果,產量達到8000萬公斤,實現產值逾8.5億元。隨著合江縣真龍柚種植面積基本穩定,發展重心從管護轉入營銷,同時將大力發展觀光旅遊,建立真龍柚母本園,打造真龍柚農旅結合產業示範園,帶動老基地改造提升,突出園區現代化生產主題。

  一顆荔枝 鄉村「顏值」越來越高

  成片的荔枝園裡,冬季管理場景隨處可見;掩映在深山老林的竹籬茅舍「搬」到了公路沿線;原先的荒郊野嶺蝶變成「綠油油」的農業特色產業園;泥濘的羊腸小道被寬闊的柏油馬路取代……站在合江縣荔江鎮河口村荔枝產業園觀景平臺上,眼前是一幅宜居宜業宜遊的現代鄉村版「富春山居圖」。

  1月8日,荔江鎮河口村六社荔枝種植大戶周遠明的荔枝園裡,正在進行石硫合劑噴灑「。冬季不加強管理,將影響到來年的收成。」周遠明說,他家的荔枝全是高端品種——帶綠,約17畝左右300多株,僅2019年收入就達16萬元左右。

  因為種植荔枝價值更高,從2007年以來,周遠明把自家大部分田土和殘次林都陸續栽上荔枝。隨著近幾年來開始大面積投產,收入也芝麻開花——節節高。

  周遠明說,前些年發展荔枝還有些擔心面積擴大了、產量提高了不好賣,現在看來當初的擔心完全是多餘的。這幾年,合江縣和荔江鎮都在下大力氣抓荔枝產業。規劃種植基地,建好基礎設施,除了在生產環節要帶領種植大戶外出考察學習、辦荔枝種植培訓班,每年還要舉行荔枝節、採摘節,大力推廣鄉村旅遊,利用各種渠道宣傳合江荔枝。

  「有了當地政府大力推廣,如今的合江荔枝早已名聲在外。」周遠明說,他家的荔枝在當地銷售並不多,大多是走向成都重慶,甚至遠銷北京上海。

  在合江縣荔江鎮,依託荔枝產業走上致富之路的村民並不只周遠明一家。據荔江鎮鎮長萬雪梅介紹,該鎮作為合江荔枝主產區,種植面積已達20餘萬畝,佔合江的三分之二。2019年,荔江鎮的荔枝產量達5000餘萬斤,產值10億元左右,全鎮人均增收達1600元。

  一個豬場 養殖戶越來越有「奔頭」

  冬日暖陽,映照著合江大橋鎮溫氏養豬場總部基地。辦公樓監控室裡,工作人員正全神貫注地盯著分布在全縣各個鄉鎮的溫氏養豬合作家庭農場。

  2016年,浙江溫氏集團與合江縣籤訂60萬頭生豬一體化項目,計劃總投資10億元,配套建設種豬場、飼料廠、技術服務中心等設施。到2019年,公司採取「公司+家庭農場」的合作模式,發展溫氏合作家庭農場202個單元,其中112個單元已實現投產。

  大橋鎮長安村溫氏合作家庭農場,負責人馮朝蘭正在查看豬的長勢。自2017年從外地返鄉後,馮朝蘭就決定不再外出。溫氏集團的「公司+家庭農場」生豬養殖模式吸引了他的注意。籤訂合作協議後,馮朝蘭建起了1000頭生豬養殖規模的家庭農場。這個合作,讓不懂養殖技術的他獲得不錯的經濟效益。

  除了個人與公司合作,合江縣還有不少貧困村集體公司也通過「公司+家庭農場」模式建起養豬場,或出租場地給養殖戶收取租金,或自主經營,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溫氏集團則以「幫」「帶」「傳」的模式,參與經營管理。

  生豬發展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如何實現種養循環?是溫氏集團探索的鄉村振興之路。合江縣農業農村局總畜牧師楊仕倫介紹,在大力發展生豬養殖的同時,環境保護工作仍是重點。溫氏合作農場對所有養殖場都是按照標準化圈舍建設,配套雨汙分流、清汙分流、乾濕分離等設施設備,統一標準配套相應的異位發酵床生產有機肥,將處理後的固態糞汙作為有機肥加工原料,從而達到養殖廢棄物的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

  生豬一體化新型養殖改變了傳統生豬養殖模式,加快生豬養殖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轉型升級,走出了一條以「小區養豬、大棚種菜、山上栽果、林下種藥、水中養魚」為主的現代生態循環農業發展新路。

  截至目前,合江縣溫氏合作家庭農場生豬年出欄量達80萬頭,產值17億元。已帶動64個貧困村建設68個豬場,實現年收益2000餘萬元,帶動44個社會養殖戶年收益1400餘萬元。

  有了產業支撐,合江農村的創業途徑多了,鄉村環境也變美了。許多走出去的年輕人又回到村子,給廣袤的農村帶來更多活力。

  川江都市報記者 曾剛 攝影報導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

相關焦點

  • 瀘州合江荔枝正式上市 大紅袍、妃子笑為主
    原標題:合江荔枝正式上市 大紅袍、妃子笑為主   近來,合江荔枝大紅袍、妃子笑這些早熟品種已經正式上市,市民可在市面上買到。   合江荔枝   業內人士萬志倫告訴記者,上市的荔枝品種主要以大紅袍和少量妃子笑為主,其中大紅袍的售價在5到8塊一斤,妃子笑的售價在15塊一斤。
  • 解讀連雲港浦南鎮美麗鄉村蝶變「密碼」
    回顧美麗鄉村化蛹成蝶的繽紛過程,綜合整治、產村融合、長效管理,既是一步一個腳印的體現,也見證著百姓鄉村幸福生活的由來。2019年5月12日,筆者走進浦南鎮鄉村的角角落落,解讀美麗鄉村的蝶變「密碼」。談及美麗鄉村建設的這股「源頭活水」,堅持「美村」和「富民」有機結合也是激發美麗「蝶變」的「密碼」之一。走進浦南鎮江浦村,村黨委書記李羅華望著眼前一幢幢在廢溝塘裡建起的精緻民宿,發出了由衷的感慨。
  • 臨海市桃渚鎮:鄉村振興,見證美麗蝶變
    今年以來,桃渚鎮重點圍繞旅遊發展、鄉風德治、環境整治、基層組織建設等方面工作,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鎮面貌發生了美麗蝶變,民眾獲得感和幸福感明顯提升。一幅宜居、宜業、宜遊的鄉村美麗畫卷,正在桃渚大地上緩緩展開。
  • 一個贛南山村蝶變背後的「振興密碼」
    依託紅色資源和紅色文化,潔源村將鄉村旅遊作為主導產業打造,領跑鄉村振興。歐陽遠徵一一細數:村裡建起了社區活動中心和採摘產業園;完成了敬老院、小學等基礎設施改造後,把老村委會和老敬老院出租,每年收入5萬元;2015年,村裡和鄰村一起建了農家樂,每年租金有10萬元……由此,村集體經濟不斷壯大,村民的就業增收渠道也更加多元。
  • 國字號名片背後的三水鄉村產業振興密碼
    作為全省鄉村振興縣區級綜合改革試點,推動鄉村產業振興是「五大振興」中的關鍵一環。三大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商標、一個國家級職業農民培訓基地、一個國家級農民專業合作社、全國首創「政銀保」國家級農業貸款合作機制、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這5張國字號名片背後蘊藏著三水鄉村產業振興的密碼。
  • 瀘州合江有座將軍湖,曾經興盛,如今少人問津,知道來歷嗎?
    在瀘州,有些地方曾經因為旅遊業剛剛興起的時候,常常借著鄉村旅遊的東風興旺了一時,可惜到了今天卻莫名其妙的蕭條了。具體原因耐人尋味,今天江陽沽酒客要談的叫將軍湖的這個地方,就是如此。將軍湖位於合江縣佛蔭鎮境內,瀘合公路和渝瀘宜高速公路從湖邊經過,距合江縣城10公裡,瀘州25公裡。
  • 瀘州至合江新增快速通道 瀘合產城大道正式通車
    四川在線瀘州消息(唐坤兵 唐菱霞 王欽)日前,四川省幹線公路聯網暢通工程之一、省道308瀘州至合江一級公路改建項目歷經兩年多時間建設,已經正式建成通車。作為合江到瀘州的新增快速通道,該通道也將為瀘州到合江的區域發展帶來新的契機。
  • 全程僅5元,瀘州合江(白鹿)-重慶江津(塘河)公交開通
    羅心平 四川在線記者 魏馮 /文 羅松 / 圖12月18日,瀘州今年最後一條雙向對開「省際公交」——重慶市江津區塘河至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白鹿省際公交開通,標誌著瀘州全面完成今年規劃的「省際公交」開行目標。
  • 四川瀘州合江到貴州赤水將有兩條赤水河公路,合江至九支公路改建
    老的合赤路途徑合江鎮、佛蔭鎮、先市鎮、法王寺鎮(原二裡鄉)、九支鎮,全線長64公裡,道路又彎又窄,赤水市區及九支鎮到合江縣城需要至少一個半小時。據悉,此次改建後的合江至九支公路,不再途徑佛蔭鎮,改走赤水河邊了,路程縮短了近一半,道路不僅變寬了,彎道也減少了,未來赤水市區及九支鎮到合江縣城的車程僅需要不到一個小時的車程。
  • 寧海民宿 激活鄉村振興的神奇密碼
    盤活綠水青山,喚醒鄉土情懷,助推全域旅遊,寧海民宿已成為激活鄉村振興的神秘密碼,一幕幕鄉村蝶變故事正在寧海上演,綠水青山正在不斷地轉化為金山銀山。民宿經濟飛速發展的背後是寧海對「生態立縣」的堅持,對美麗鄉村的建設。
  • 江蘇衛視真人秀《從長江的盡頭回家》來到赤水河匯長江處瀘州合江
    赤水河匯入長江處的合江縣四川瀘州由江蘇衛視和煜盛文化聯合出品的公益文化紀實類真人秀《從長江的盡頭回家》的節目組已於10月10日來到合江,並在10月11日下午開始節目的錄製,預計11月13日播出。本次拍攝的地點包括四川瀘州合江縣的堯壩驛、堯壩古鎮、先市醬油、水墨山居幾處景點。
  • 花木之鄉「雲」享鄉村振興「密碼」
    在這一片綠意盎然之景中,蘊含著多年來三崗村依託苗木產業,實現轉型發展,鄉村振興的「密碼」。  12月16日,由中共合肥市委組織部、中共肥西縣委組織部、中共肥西縣委宣傳部主辦,中共肥西縣上派鎮委員會、肥西縣上派鎮人民政府承辦「合肥市遠程教育助力鄉村振興直播大講堂——肥西站」活動在三崗村舉行。
  • 感受美麗鄉村的蝶變 見證鄉村振興的新貌
    9月28日,由全國30多家網絡媒體、新媒體、大V組成的2020年永州市第三屆網絡文化節暨「美麗鄉村蝶變記」網絡媒體採風團走進藍山縣,聚焦精準扶貧,感受藍山縣美麗鄉村的別樣魅力。藍山縣委常委、宣傳部長何智英等參加活動。
  • 渝昆高鐵線路初步確定 過合江、瀘州
    今年,瀘州將推進川南城際鐵路、渝昆鐵路、隆黃鐵路敘永至畢節段等鐵路建設,聯接成渝經濟區、南貴昆經濟區、南部城市群,打通聯接東南亞交通通道,推動川南經濟區邁入全域互通高鐵時代。  力爭今年開建的渝昆鐵路,初步確定的線路走向為:重慶西—江津—合江—瀘州—宜賓—高縣—鹽津—彝良—昭通—宣威—曲靖—長昆客專接軌—預留延伸至昆明條件。該線路全長600公裡,採用350公裡/小時的高鐵標準建設。
  • 四川西充:「振興號角」引領鄉村蝶變
    李同周 本報記者李傳君  產業興,則鄉村活。四川省西充縣堅持把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主線,把發展現代農業作為鄉村振興的突破口。通過探索農民「土地入股、現金入股、資產入股產業園區」三種模式,把分散的小農戶培育成產業鏈上的「小股民」,最大限度地激發鄉村發展活力。
  • 瀘州:合江荔枝上市在即 最甜品種100元1斤
    原標題:瀘州:合江荔枝上市在即 最甜品種100元1斤   每年的七八月是合江荔枝上市的季節,進入七月,瀘州合江荔枝的一些早熟品種開始陸續上市。今年是豐產年,雖然受雨水多等因素影響今年荔枝產量受到影響,但荔枝的品質卻沒有打折扣。
  • 花木之鄉「雲」享鄉村振興「密碼」 ——肥西縣遠程教育助力鄉村...
    初冬時節肥西縣上派鎮三崗村仍滿目蔥蘢在這一片綠意盎然之景中蘊含著多年來三崗村依託苗木產業實現轉型發展,鄉村振興的「密碼」通過活動,三崗村將「苗」繪的一片生態美景和實現轉型發展的「密碼」向全市「雲共享」,充分發揮典型示範和輻射帶動作用,助力脫貧攻堅,賦能鄉村振興。省黨員電化教育中心有關同志、市黨員電化教育中心主要負責人,肥西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統戰部部長郜志華,各縣(市)區、四大開發區電教辦主任參加啟動儀式。
  • 「草帽教授」陳興義:一把「紅色鑰匙」激活鄉村振興的精神密碼
    從沁陽市九渡村的第一次試水,到博愛縣南朱營村的大刀闊斧,再到城鄉一體化示範區北西尚村的開花結果,陳興義探索出一條「設計扶貧」的新路,用一把「紅色鑰匙」激活了鄉村振興的精神密碼。2018年被命名為焦作市紅色文化教育基地,2019年成立焦作市十二會村紅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並爭取到發展資金2500餘萬元……曾經的省級貧困村已實現「美麗蝶變」。十二會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連紅利說,「村莊之所以最近幾年如此受歡迎,主要歸功於『草帽教授』的傾情付出與無私奉獻。」
  • 解鎖鄉村振興的「密碼」——中國建設科技集團舉辦「鄉村建設研究...
    解鎖鄉村振興的「密碼」——中國建設科技集團舉辦「鄉村建設研究與實踐展」 2020-12-09 21: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赤水河又要多出一個市,3至5年實現四川瀘州合江市,還要大發展
    四川瀘州合江縣城在川滇黔交界處流淌的赤水河流域,現目前有兩個縣級市,分別是茅臺酒的故鄉——貴州遵義仁懷市和丹霞世界遺產地——貴州遵義赤水市。赤水河流域的四川瀘州古藺縣、貴州遵義習水縣、貴州畢節金沙縣等地也在積極爭取成為「縣級市」。據悉,赤水河流域最快晉升為縣級市的地方,將是赤水河匯入長江處的四川瀘州合江縣。合江縣計劃3至5年的時間實現合江市,為此提出了「明確一個目標,突出四個重點,做好六篇文章」的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