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予文
編| 祝同
如今的印度街頭,人們可通過本地最大的行動支付平臺Paytm進行二維碼支付,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
但少有人知,這項由螞蟻金服全力引入「印度版支付寶」落地的新物種,曾在中印兩方團隊中引起過激烈爭執。
那是讓陳彥印象深的艱難時刻。
作為螞蟻金服印度項目的負責人,要在這個從未與二維碼支付產生過交集的東南亞國度,說服心存疑慮的印度夥伴並非易事。Paytm的銷售人員告訴陳彥團隊,要讓印度商家安裝二維碼難度實在太大,安全性和穩定性是他們最擔心的問題。其次,地推費用也過高。
幾番爭論博弈後,雙方仍不能達成共識。無奈之下,陳彥乾脆把Paytm所有VP級別的高管都邀請至杭州。在那一周裡,除了日常的雙方團隊交流,其餘空閒時間Paytm的管理層都被建議到城中閒逛。
眼看為實勝過強言妙辯。當對方親眼看到,杭州城裡一家夫妻早餐店在一分鐘內完成30多位顧客的掃碼支付後,所有的疑慮都被打消。「那種認同感是我們用PPT宣講永遠達不到的。」陳彥說。
事實上,這是中國行動支付企業在出海過程中的一個共同縮影。
自2017年開始,在微信曾佔據更大份額的國內支付市場,迎來支付寶企穩回升的勢頭,雙寡頭格局已定。與此同時,這兩大巨頭在走向全球化之路上,更是使出各家絕殺,一場出海圍獵戰已悄然開打。但對於國內的行動支付巨頭們來說,海外市場的版圖擴張,最艱難的從來都不是技術輸出,而是在於戰略理念和運營模式的認同。
出海造船 vs 支付牌照
4月底,與印度、緬甸為鄰的孟加拉,宣布其國內最大的行動支付公司bKash和螞蟻金服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對外口徑稱,螞蟻金服將通過技術和經驗分享,打造「孟加拉國版支付寶」,為當地消費者提供更方便和安全的數字金融服務。
《財經天下》周刊梳理發現,這是中國網際網路企業首次「落子」孟加拉國。隨著和bKash的合作展開,支付寶至今在境外已擁有9個本地錢包夥伴,遍布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泰國、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
「9+1」的海外市場布局背後,是螞蟻金服一覽無餘的全球化野心:服務包括中國在內的超30億用戶市場——要知道,這幾乎覆蓋了全球總人口的一半,其中潛藏的發展潛力不言而喻。
在海外本土化落地的策略上,微信支付則選擇了另外一條深耕道路:獲取當地第三方支付牌照,用「借箭」的方式解決落地的難題。今年3月的兩會上,馬化騰宣布,微信支付本地化落地的第一個境外國家已確定在馬來西亞,第三方支付牌照已到手。這意味著,除大陸和香港外,在馬來西亞微信支付也可實現本幣支付。
對比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在海外的落地策略,你能發現兩巨頭截然不同的發展路徑。
以支付寶為代表的中國行動支付技術出海模式,曾被總結為「出海造船」。與傳統企業出海模式(中國傳統企業最早是「借船出海」後來又到「買船出海」)的不同之處在於,「出海造船」則更注意本土化、注重經驗和技術的分享,培育當地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舉例來說,支付寶在與印度合作打造本土電子錢包Paytm的過程中,隨著Paytm的用戶量從2300萬提升至2.5億,派駐印度的工程師數量卻直線下降。布局這種更輕體量方案的考量是:可以因地制宜、各有側重,從而適應當地用戶、商家、行業、市場的特點。
或許,還有一點更為討巧的細節:在海外涉及金融支付等強監管領域,對非本國的外來公司限制要求和顧慮頗多,夥伴式的合作或許能平緩部分阻力,這也與中國當下正倡議的「一帶一路"初衷不謀而合:給沿線國家技術、人才、基建發展帶來長久、積極、深遠的影響。
微信支付的模式更偏傳統"重模式":自己投資,自己申請拿牌照,到所在國家和地區去發展業務。在監管趨嚴、第三方支付牌照水漲船高的當下,希望能「掌握核心科技」的微信選擇了一條更為艱難的路,連馬化騰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提到過在海外的窘境:有些地方基建並不完善,銀行甚至無法為微信支付提供接口。
雙巨頭的出海路線截然不同,拿海外支付牌照還是選擇扶持本地錢包更優,這是一場暫時還沒有最終答案的馬拉松。但就目前的發展速度來看,「出海造船"的支付寶比「造船出海」的微信支付似乎略快一步。
拓荒東南亞
無論是支付寶微信支付,都將海外之戰的重心放置在東南亞,這也是大部分中國網際網路企業出海的首選之地——人口紅利和待發掘的市場增長潛力。
在螞蟻金服的全球化全球化戰略中,更是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作為重點,在前期調研中,他們發現,這些欠發達國家金融發展得較慢且不均衡,普通人獲得金融服務的成本非常高。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在一帶一路國家,有高達二十億人沒有銀行帳戶,僅10%的人持有信用卡,有貸款需求的人中僅21%通過正規金融機構獲得貸款。東協國家超6.8億人口中,其中3.6億人口迄今無法獲得基礎的銀行服務。
一個有趣的例子可以印證。由於印尼的線下網點缺乏,街頭青年發展出一項特別的職業:騎摩託代人繳納電話費,從而獲得微薄收入。
以支付寶剛剛達成合作的孟加拉國為例則更為明顯。這個1.6億人口的「年輕國家」一半人口低於24歲,超過95%的支付交易還在使用現金,在當地,擁有信用卡一度是步入富裕階層的象徵。但另一個數據卻令人充滿想像,孟加拉國的手機滲透率超八成,4G智慧型手機的覆蓋率預計也將於今年底超過功能手機。
需求是最好的市場動力。對於像孟加拉國等東南亞國家來說,無論從國家戰略、企業發展規劃和用戶需求,大力發展行動支付,都是一項明智的選擇。因此,當孟加拉國負責信息通信技術的國務部長祖奈得·艾哈邁德·帕拉克的評價bKash和支付寶的牽手「不光對bKash是好消息,對於整個孟加拉國也是好消息」,也就不足為奇了。
而在移動網際網路的時代大潮裡,中國已與美國成為全球移動網際網路的兩極。一個明顯的趨勢是,中國企業中已經有成長為國民級企業的新名片,以「中國新四大發明」的形式,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輸出處於生態鏈頂端的技術和模式。
更有意思的是,當下,在東南亞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全面複製中國模式的創業浪潮正在席捲當地。你幾乎能找到界面、功能、推廣方式都眼熟的「本地版淘寶」、「復刻版今日頭條」、」東南亞版滴滴打車「。
其中不少創業公司還獲得中國天使投資人的熱捧。這似乎與十幾年前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的成長路線類似:BAT的前幾輪融資基本全是來自美國的投資機構。
「先去一帶一路沿線上的發展中國家,讓它們搭上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中國快車』和『中國便車』,讓小微企業和普通人都能享受到方便、平等的金融服務,」一位螞蟻金服人士坦言,「歸根結底這與螞蟻的使命有關,為世界帶來更多平等的機會。」
而那些獲得中國行動支付企業賦能成長起來的本地錢包,也正在以最快速直接的方式,改變當地居民的生活方式。有著寶萊塢電影產業的印度,全家一起前往電影院觀看兩三個小時的電影,是他們最喜歡的娛樂方式之一。但過去,觀眾並不會提前知道當天會有哪些影片上映,只能直接前往電影院排隊購票,很多時候還需等待一兩個小時才能到點入場。
「一開始我們跟Paytm建議,上線在線購買電影票的功能,他們覺得這樣行不通,」螞蟻金服一位東南亞市場負責人表示,「他們認為印度人不愛預先知道有什麼電影,就愛到電影院臨時排隊,享受一種驚喜感。」
但此後的數據表明,在中國曾被驗證過的模式,放到當下的印度一樣行得通。上述人士表示,當時他們分析,隨著印度經濟發展和中產階級崛起,便捷性和時間將越來越成為稀缺品。
之後,Paytm試探性上線了網上購買電影票的功能,僅一個月的時間,Paytm就賣掉了全印度電影院六分之一的電影票。
在東南亞的其他國家,越來越多的行動支付場景開始走向「中國模式」。在馬來西亞,Touch N Go 的用戶通過高速公路時,可以用手機支付過路費;在印度尼西亞,DANA用戶在手機上動動手指就能繳社保;在巴基斯坦,Easypaisa雖然還在功能機時代,但也能給沒有銀行帳戶的人用作電子「工資卡」。
彎路中吸取經驗
在東南亞各國,社會發展和經濟基礎設施的情況各不相同,有的已進入4G時代,有的還在功能機時代。面對中國的行動支付巨頭們突然湧入的資金、技術、人力支持,當地企業能否很好消化?
中國行動支付巨頭螞蟻金服就曾走過彎路。陳彥用了一個形象的比喻:在他們還處於三輪車狀態時,我們就想給他們安裝一個汽車的引擎。
在印度Paytm方面對於採用螞蟻的支付平臺,剛開始就遇到了技術困難。雖然螞蟻金服在全球網際網路金融領域被公認為技術領先,且Paytm創始人兼CEO Vijay也認可這個戰略。
「但相較於Paytm原有平臺來說,螞蟻金服的平臺個頭太大「,陳彥說,螞蟻金服原有的設計並不適用於Paytm,必須充分結合Paytm的技術條件和螞蟻金服的發展思路,優化出匹配Paytm環境的支付平臺,才能支持Paytm的順利發展。
轉機發生在Paytm的一次風控事故上。
2015年底,Paytm為了推廣用戶之間的轉帳功能,設立了獎勵金,隨即在用戶裡就有人琢磨出一個「撈偏門」的辦法:雙方不斷註冊不同的手機號碼,相互來賺錢;甚至一個人同時用好幾個帳戶,以套取數筆獎勵金。
為此,Paytm一度關閉了用戶之間的轉帳功能。《財經天下》周刊了解到,當時Paytm的風控全靠線下人工,在產品和功能升級以後,很容易遇到瓶頸。「 像這樣能夠驅動業務發展的技術能力非常重要,無論是交易處理能力,還是風控能力;無論是系統穩定性,還是擴展性,都必須提前去準備。」
隨後,螞蟻金服介入。向Paytm提供支付平臺,快速提升了其系統能力,以及運行在平臺上的安全風控、防欺詐、反洗錢等一系列功能。
陳彥說:「現在回頭看是非常值得的,因為Paytm的用戶數量之所以能在短短三年內從3000萬增長到2.5億,靠的正是整個系統的升級支撐。」
如今,升級後的Paytm在支付能力方面已經基本上沒有瓶頸,可以通過「堆積木」的方式橫向擴展。「我們還可以通過雲計算來進行彈性擴容,未來如果印度也要辦一個類似『雙11』的大促銷,在支付方面我們完全可以從容handle了。」
如今,印度的用戶可以使用Paytm充話費、付水電帳單、轉帳、網上購買商品和服務,還可以在加油站、街邊小店和零售連鎖完成線下支付,甚至打突突車。在Paytm的用戶中,有一半來自印度二線及以下城市和農村地區。
Paytm公司業務的進展,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印度的普惠金融發展。從3000萬人到超過2.5億人,在Paytm三年變全球第三大電子錢包的背後,正是中國金融科技的助力,正是中國行動支付競爭力在全球「變道超車」的表現。
「我們都籠統地說東南亞市場,但其實東南亞各國的發展都不一樣,不能一概而論。」 螞蟻金服東南亞負責人張大勇向《財經天下》周刊介紹說,總體上看,東南亞各國政府,對於網際網路金融的態度還是多以「發展為導向」,但同時也會「兩隻手中尋求平衡」。「一隻手,自然是鼓勵發展,期望能夠達到中國網際網路金融繁榮的水平;另一隻手,也會考慮消費者需求和本國利益,從風險的角度嚴格把關,我們的態度也正是擁抱監管。」
實際上,作為「中國名片」走出去,支付寶採用「標準化+個性化」的技術輸出模式,一方面給當地帶來包含風控、防欺詐、反洗錢等基礎能力的通用技術平臺,同時充分發揮合作夥伴對當地市場和用戶的理解,協助他們開發最符合當地需求的功能和服務。通過系統性輸出支付寶在中國的成功模式,賦能當地合作夥伴,幫助更多一帶一路國家打造行動支付,助力當地數字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