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請註明來自「鶴慶通訊」微信公眾號。
馬耳山紫藍杜鵑。
馬耳山,鶴慶主要的山脈之一,從南到北,縱橫數十公裡,貫穿鶴慶大部分轄區,如一道天然屏障,佑護著鶴陽兒女,是大自然饋贈鶴慶的重要自然資源。
5月中下旬即將凋謝的馬耳山大樹杜鵑。
馬耳山脈,縕涵著豐富的自然資源,人們對它的認識才剛剛開始,而大家熟知的杜鵑花僅是其中的一項。
5月中下旬,馬耳山紫藍杜鵑開始怒放。
馬耳山杜鵑花海奇觀成為中國最為壯觀的高山杜鵑景觀之一。
馬耳山紫藍杜鵑品種。
杜鵑花,在全球範圍都有分布,一直是植物學家研究的主要課題之一,共同的結論是,杜鵑花是酸性土壤的指示劑,從杜鵑花的分布、繁衍就可以準確知道土壤的汙染程度,因此,杜鵑花和人類的生存繁衍息息相關。
馬耳山脈,杜鵑花種類繁多,至今沒有人知道這山裡究竟隱藏著多少秘密。
馬耳山杜鵑,主要為高山杜鵑系,每年從立春前後就開始盛開。人們熟知的紅杜鵑,過去在馬耳山曾廣有分布,主要分布於低海拔區域,因花開豔麗,惹人喜愛,馬耳山杜鵑花的花期大致有著6至7個月時間,而馬耳山杜鵑花的盛花期主要是在4至5月。
1月中旬,馬耳山紅杜鵑就開始盛開。
大樹杜鵑花期約半個月,至5月中旬花期逐漸結束,遊人也隨之減少,人們寫文章、拍圖片都是衝著大樹杜鵑而來。
風雲變幻不盡的馬耳山正在孕育著下一場波瀾壯闊的花事,那就是如藍寶石般閃亮,如薰衣草般嫵媚多姿的小葉紫藍杜鵑花。
馬耳山上的紫藍杜鵑多生長於巖坡、峭壁、林緣、山坡草地、高山草原及高山杜鵑灌叢中。大自然如同一位園藝大師,將紫藍杜鵑修剪成圓蓬形狀,其高度一般為30至50釐米,根莖異常堅固,能抵擋住山裡大風常年的狂虐,因此具有較強的防沙固土作用。
馬耳山的紫藍杜鵑,絕大部分都是以成片的方式出現,縱橫幾十米至上百米,將馬耳山渲染得倍加嫵媚,風情萬種。
零星的遊客見我專著拍攝紫藍杜鵑花海,也走了過來,詢問我這是什麼花,我告訴他們這是紫藍杜鵑,他們高興地分散於花叢之中,競相遊玩、拍攝留念,將大樹杜鵑凋謝帶來的鬱悶之情一掃而光。
忽然,狂風大作,在花叢之中竟然降下了冰雹。半個多小時過去,便又雲開霧散,陽光照射在雨後的紫藍杜鵑的花朵上,霎時,花兒更加明亮。
(通訊員:李國偉 編輯:李鏡瀧)
「鶴慶通訊」微信公眾號專用郵箱:heqingtongxun@163.com
聯繫電話:0872-4122471
長按二維碼關注「鶴慶通訊」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