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科研團隊發現東日本大地震受堅硬巖盤碰撞影響

2020-12-17 廈門網

  中新網6月21日電據日媒報導,日本東北大學等的科研團隊在20日的美國科學雜誌上發表研究成果稱,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中觀測到的芮氏9.0級劇烈搖晃是受到太平洋板塊下沉至大陸板塊時,各自堅硬部分的巖盤相互碰撞的影響。

  資料圖:2011年日本大地震,震災中損失慘重的野蒜火車站,獲官方定為「震災遺構」予以保存。如今早已空無一人的這座廢棄車站,向來人無言訴說著當年遭災的舊事。王健攝

  科研團隊通過被稱為「地震波層析成像法」的手法,對東日本382個地點觀測到的數據進行分析。根據地震波抵達時間計算出巖盤的強度與密度,繪製出東日本大地震震源區域附近的地下結構三維圖像。地震震源位於兩個板塊間的堅硬部分。此外還發現,1917年至2017年東北、茨城附近太平洋海域發生的芮氏7級以上大地震的震源大多位於板塊堅硬部分。

  此前並不清楚究竟是哪個板塊引發了地震,而通過此次研究獲知兩個板塊均產生了影響。

  科研團隊成員、東北大學地震學教授趙大鵬表示,有望通過揭曉地下的詳細結構來鎖定引發大地震的震源。

展開閱讀全文

相關焦點

  • 日本調查:東日本大地震後的8年間 上千家企業受影響破產
    人民網東京3月11日電 據日本時事通訊社報導,日本東京商工調查公司8日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在2011年3月至今年2月為止的東日本大地震發生後的8年間,受震災影響共有1903家企業破產。其中,2018年就有44家公司破產。
  • 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地質分析出爐
    原標題: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地質分析出爐 科學家發表在2日英國《自然》雜誌上的一篇地球科學論文,對2011年3月東日本大地震發生區域的地質結構進行了詳細研究,闡明了該地區和其他潛在地區的地震特徵。
  • 3月訪日外國遊客人數大幅下滑93% 超過東日本大地震的影響
    人民網東京4月15日電 據日本《每日新聞》報導,據日本觀光廳15日公布的3月訪日外國遊客人數(推測值)統計數據顯示,相比去年同期大幅下滑93%,降至19萬3700人。 報導稱,出現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日本加強了海外遊客的入關限制所致。
  • 日本京都大學團隊發布新發現 或可用於震前預測
    中新網9月30日電 據日媒報導日本京都大學通信工學專業教授梅野健的科研團隊本月30日在美國專業雜誌中發表研究成果,稱已成功檢出東日本大地震及其前後發生的芮氏7.0級以上地震發生前20分鐘至1個小時,高空300千米附近的「電離圈」發生的電子數異常。據稱,目前用電腦分析耗費時間較長,但若能提高速度就有可能成功預測地震。
  • 東日本大地震仍有1115人失聯 警方提供遇難者信息
    中新網5月21日電 據日媒報導,20日,日本巖手縣警察本部在該縣釜石市的釜石警署舉辦了一個諮詢會,提供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後,所發現的身份不明遇難者遺體的相關信息,以幫助家人認領。據悉,因東日本大地震而失聯的人員目前仍有1115人。
  • 颱風地震侵襲 日本兩大機場關閉經濟受影響
    繼日本關西機場受強颱風「飛燕」重創關閉後,6日北海道發生地震,又導致當地的新千歲機場關閉。兩大機場承擔著運送大量外國遊客和物流運輸的重要任務,兩機場陸續關閉,給日本經濟造成影響。關西國際機場是日本關西地區交通樞紐,到日本遊客,從關西機場出發,可以很便利地到達大阪、京都等觀光勝地,而北海道也是眾多遊客赴日旅行的心儀之選。據日本法務省統計,2017年由關西機場入境的外國人達到716萬人次,在日本各大機場中位列第二。而新千歲機場入境外國人達149萬人次,排名第六。
  • 【關注】東日本大地震9周年 災區復興仍然任重道遠
    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生「3.11」大地震,引發了巨型海嘯及福島核災難。 2011年3月11日發生的東日本大地震至今已經過去9年時間。(圖片來源:《朝日新聞》網站) 災區重建仍面臨困境 各地取消或縮小追悼儀式規模 3月11日,是「3.11」東日本大地震9周年紀念日。2020年也是日本政府提出「復興與創生期」計劃的最後一年,災區重建工作仍在艱難進行當中。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日本政府主辦的追悼儀式被取消,多數受災地政府也決定中止或縮小追悼儀式規模。
  • 日本福島地震 大連暫無旅行團受影響
    北京時間11月22日清晨,在日本東北部外海發生初測規模為芮氏7.4級的強烈地震,記者從市旅行社行業協會獲悉,目前暫無旅行社上報有旅行團受到地震影響,本周兩班大連赴日旅遊的包機也將正常起飛。  記者昨天聯繫到市旅行社行業協會了解到,目前大連在日本的旅行團雖然不少,但沒有旅行社上報有團隊受到地震影響。
  • 調查:疫情對9成日本中小企業經營造成影響 堪比東日本大地震
    人民網東京3月24日電 日本商工會議所21日對外發布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伴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有92.1%的日本中小企業表示經營受到影響,或將對經營造成影響。上次2月份開展調查時該數值僅有63.7%,隨著訪日遊客的持續減少以及各項活動停辦,導致該數值出現了大幅增長。
  • 臺師大科研團隊發現樹蛙新種「太田樹蛙」
    臺師大科研團隊發現樹蛙新種「太田樹蛙」 2017-09-19 15  生命科學系教授林思民在19日於臺北舉行的學術研究成果發表記者會上介紹,約5年前,臺師大研究團隊與臺灣自然科學博物館等機構合作,經過DNA(脫氧核糖核酸)鑑定研究,在臺灣從宜蘭縣往西、臺灣西北部平原一直到雲林以北的區域所發現的,是傳統認為的「正宗」日本樹蛙。但花蓮臺東地區和臺灣南部的樹蛙,與前者的遺傳差異在16%以上,可能是一個尚未被科學描述的新物種。
  • 東日本大地震即將10周年 政府支援200萬鼓勵回歸福島
    12月13日今天據日媒報導,不知不覺東日本大地震即將10周年,而大地震導致的發生核事故的福島如今怎樣了?當地政府宣布鼓勵回歸·搬家政策,最大可支援200萬日元,一起來了解下。·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太平洋地區發生芮氏9.0級地震,繼發生海嘯,該地震導致福島第一核電站、福島第二核電站受到嚴重的影響,3月12日,日本經濟產業省原子能安全和保安院宣布,受地震影響,福島第一核電廠的放射性物質洩漏到外部。2011年4月12日,日本原子力安全保安院將福島核事故等級定為核事故最高分級7級(特大事故)與車諾比核事故同級。
  • 雲南6560人因緬甸地震受災 曼谷未受太大影響
    3月25日,地震第二天,首都曼谷受地震影響微弱,曼谷經濟和生活沒有受到地震太多影響。圖為來自廣州的遊客依然如往常一樣如期抵達曼谷,並未對地震有所憂慮。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馬進貴透露,他曾考察國內多個原材料市場,發現中低檔原材料儲備非常充足,足夠使用2~3年,因此中低檔原料市場價格不會受到什麼影響。他同時預測,高檔翡翠原料價格應該也不會受影響。不過,行內人士們都認為,部分商家有可能藉此「題材」炒高翡翠價格,希望市民理性收藏購買。
  • 谷歌地圖:當年東日本大地震造成的破壞如今是怎樣一番景象
    (原標題:谷歌地圖:當年東日本大地震造成的破壞如今是怎樣一番景象)
  • 日媒:日本地震恐波及廣泛地區 或為更大地震前奏?
    中新網6月8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4月的熊本地震在內陸斷層帶發生,但從更廣闊的範圍來看,此次地震由日本周邊板塊運動對地殼的擠壓造成。過去已經有過地震及火山活動從日本接連蔓延到東亞其他地區的先例,專家擔憂其波及廣泛地區。  研究古代以來地震記錄的東京大學歷史學名譽教授保立道久根據過去的有關經過指出:「東亞存在地震和火山噴發將趨於活躍的危險。」
  • 臺灣地震 赴臺遊未受大影響
    2月6日,施救人員在臺南永大二路附近倒塌的一幢建築上連夜施救。新華社記者 張國俊 攝  臺灣南部6日凌晨發生6.7級地震,全臺都有震感,其中臺南市多處建築震後傾斜、甚至倒塌,造成數百人傷亡,上百戶人家有家難回。在為臺灣同胞祈願與祝福的同時,不少大陸民眾也擔憂,此次地震是否對在臺的陸客產生影響,短時間內是否會影響赴臺遊?
  • 專家預測日本東京圈將發生大地震:9級大地震餘震,誰也救不了
    2011年3月11日,東日本地區發生震級高達芮氏9.0級大地震,並引發最大上溯高度達40.1米的海嘯,導致日本東北地方部分城市遭到毀滅性破壞,地方機能大規模癱瘓,經濟活動也基本停止。此外,受強震以及其引發的海嘯的影響,位於東北地方南部福島縣的福島第一核電站也遭到嚴重破壞,出現了設備損毀、堆芯熔毀以及放射性物質外洩的嚴重核能事故。據悉,這次地震很可能就是太平洋板塊和北美板塊在交界處發生碰撞擠壓時產生了猛烈的衝擊力所引發的。而東日本地區正處於交界處附近,因此受到了波及。
  • 東日本大地震6周年前夕日本森大廈舉行防災訓練
    人民網東京3月10日電(許永新)3月11日將迎來東日本大地震6周年,這次地震造成了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而且地震引發的海嘯還使得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核洩漏事故,其影響仍在持續。10日,由日本森大廈公司和六本木新城自治會共同主辦的防災訓練在東京六本木新城(Roppongi Hills)舉行。
  • 日本南海槽陸海板塊出現異常,或會引發一場大地震!概率高達80%
    日本的地震不僅頻發,而且級別都不低,根據調查結果顯示,日本每年地震次數平均不低於1500次,長期居住在這種環境之下,該國人民也都習慣了。日本之所以會有如此高的地震頻率,完全是因為日本位於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交界處,受到板塊之間的碰撞影響,就會導致地震多發。
  • 為什麼日本很容易發生大地震?
    前兩天,在日本福島的海岸又發生了一場較大的地震,可能沿著2011年破裂的同一斷層,該斷層曾釋放出一場大規模的9.0級地震,引發了致命的海嘯並造成大規模的破壞。在歷史上,日本大地震頻發,那是什麼原因使得這裡如此容易遭受大地震呢?答案與日本所處的位置有關。
  • 日本再次發生地震,一個島國為什麼總是受「地震」青睞?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2020年6月14日凌晨,日本鹿兒島縣俺美大島西北海域發生了6.3級地震。地震這個詞是很多人都不願意面對的,因為在這簡簡單單的兩個字背後是無數條生命的消逝以及不可估量的經濟損失。但是地震對於日本來說,可以算得上是家常便飯的存在了。我們幾乎每個月都可以在新聞網站上看到日本又發生地震了,而每年又可以看到日本發生規模大的地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