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讓你感動到死的甲子園少年們

2021-01-07 1905電影網

原標題:那些讓你感動到死的甲子園少年們

繼挺入今年世界盃決賽的日本隊之後,最近又被日本的高中棒球聯賽「夏季甲子園」刷屏了。

尤其是今年讓整個日本為之沸騰的,挺進決賽的草根隊伍「金足農業高校」,以及他們的王牌投手,吉田輝星。

毫不誇張地說,這支球隊,和這個投手,都值得吹個三天兩天的。

金足農業高校,位於日本東北的秋田縣,這是一所以農業為主的高中,不起眼,全校只有500多人。且因為專業限制,校園內最常見的,不是什麼棒球場,而是遍布的試驗稻田和教學用牲口棚。

甲子園的賽場,作為全日本高中棒球少年們最夢寐以求的舞臺,參賽的高中生球員們要從全國4000多所高校中優勝劣汰,最終選出40多支隊伍在甲子園進行最後的角逐。

很難想像,一個每天學習種田和養豬的學校,如何在殘酷的單淘汰賽制中,一路披荊斬棘,打敗各路傳統棒球豪門高校,最終殺入總決賽,成功逆襲為本屆最大黑馬。

金足農的隊伍有多「業餘」呢?

在夏季甲子園100屆的歷史中,金足農僅出場過6次。

整個學校50名的野球部員,最終只選出了9位正選隊員,剛好湊夠一支比賽隊伍,也就是此次參加甲子園的首發隊伍,9位隊員從地方大會一直打進甲子園正賽,連個輪換的替補都沒有。而這9名隊員中,只有3個隊員是在初中打過棒球的,另外6位完全是半路出家。

對比一下決賽兩支隊伍的球員履歷

作為一所鄉下的農業學校,選手們除了學習、練習,恐怕還要兼顧自家的家務,比如本隊唯一的投手,吉田輝星家裡是種水稻的,他的捕手搭檔菊地亮太,家裡是種蘋果樹的,高橋佑輔每天的日常是清理自家的豬圈,個人愛好是釣鱸魚……

比起每天5-6小時,每周40小時+訓練量,擁有高級先進運動裝備的傳統豪強高校們,這樣一支「農民」隊伍,能站在甲子園的賽場上,幾乎就算是奇蹟了。

而這個奇蹟,一半的功勞恐怕都要算給隊伍的核心,吉田輝星。

8月17日的比賽,金足農擊敗了著名的豪門橫濱高中隊。這個隊出過各種棒球明星,比如如今打入美國職棒聯盟MLB的松坂大輔。吉田輝星在這場比賽中,一人連續三場投出13回以上的「三振」,創造了72年以來最強投手的記錄,被媒體驚呼為「高中怪物」,一炮而紅。

吉田算是金足農的隊伍中較為專業的球員了,他本來有轉入別家豪門學校的機會,但依然堅定地留在了金足農。原因是他的父親,吉田輝星的父親吉田正樹,曾經就是金足農的學生,也是一位棒球愛好者,高中曾兩次參加甲子園,可惜兩次都止步於地方大會決賽。

帶著父親的願望,吉田輝星留在家鄉和夥伴們並肩作戰,最終如願帶領這支一半以上球員都是半路出家、連經費都沒湊夠的草根隊伍衝入甲子園總決賽。無論是帶領球隊逆風翻盤,還是在球場上的開掛表現,這個不到18歲的棒球少年,幾乎就是從熱血漫畫裡走出來的主人公本人。

儘管在總決賽面對棒球豪門大魔王大阪桐蔭隊,金足農這匹黑馬最終還是惜敗。但相信在微博b站刷到這群臉上混著汗水、泥土和笑容,挽在一起仰著脖子下腰唱校歌的少年的你,也會忍不住為別人家孩子的青春而熱淚盈眶。

80年代大熱的《棒球英豪》,畫出了多少棒球少年的夢想,然而漫畫沒有畫出的是,在熱血和光環的背後,棒球少年們所要承受的,要經過怎樣近乎拼死的奮鬥。

這個夏天的甲子園,無疑是屬于吉田輝星的,作為金足農唯一的投手,到決賽與大阪桐蔭一戰時,他已經在球場上投了超過1500球。超強的投射,意味著過度的消耗,吉田在後期肘關節發炎嚴重,媒體報導說他不得不打封閉參賽。

這1500多顆球,算上地方大會的4場和甲子園的6場,平均每場比賽吉田大約要投出150球。一個高中生,一場150球,連續幾天。對比一下美國職棒聯賽MLB的投手,單場比賽投球數一般會控制在100球左右或者更少,而且對於職業棒球隊來說,通常會有高水平的5到6人投手輪值團隊。甲子園背後的的艱辛,可想而知。

跟擁有優質資源和充足資金的職業棒球相比,高中生球隊其實很難擁有穩定且優秀的多人輪值投手團隊,大部分只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ace,尤其是像金足農這樣核心球員稀少的學校來說。

加上甲子園採取單淘汰的賽制,參賽隊伍從地區大賽開始一直到甲子園,面臨的是輸一場就被淘汰的絕境。而對於絕大多數選手來說,一輩子可能也就一次進甲子園的機會,所以在沒有能撐住場面的替補投手的情況下,王牌投手不得不連續的完投。

甲子園的投手往往被過度使用,各隊王牌投手投完整個甲子園是常有的事,並且如果一個投手越強,就越容易被過度使用。這樣的直接後果是,甲子園出身的年輕選手們,可能會因為在16-18歲過度消耗導致的傷病,而影響未來的職業生涯。

80年代,傳統強隊智辯和歌山有個叫高塚信幸的投手,在春季甲子園連續四場先發投球712個,帶領球隊殺入決賽,後來進入職棒始終不順遂,從投手變捕手變野手,最後在30歲出頭退役,成了一位壽司師傅。1973年被日本媒體視為「一百年才會誕生一個的天才」投手江川卓,職業生涯也只持續了不到9年。

雖然也有優秀的例子,比如在後來的職業生涯中有所成就的桑田真澄、野村弘、松坂大輔等人(在職棒勝投達到100場以上)。但更多棒球小將們經歷卻的是,甲子園的輝煌以後,他們可能會面對寥寥幾場就被棄用的局面,或者在轉為野手後才勉強在職棒站穩腳跟。

日本的一位體育記者倉見徹,曾經針對日本高中棒球文化表達過自己的看法,

「日本的高校選手,經常處在一種『輸了就結束』的賽制壓力下徵戰,在榮譽心以及優勝動力的驅使下,他們平常努力苦練,鍛鍊更高的技術,就是為了能前進到夢想的甲子園舞臺,拿下至高無上榮耀的優勝錦旗。在大賽期間,每贏一場就要迎接一連串的硬仗,他們當然具備這樣的氣力與體力,面對每一場都不能輸的比賽,不管是教練或是球隊王牌,在他們心裡,沒有去考慮『消耗品』的多餘空間。」

對於日本打棒球的高中生們來說,甲子園的賽場,是實現夢想的最高形式,也是青春的結束。

甲子園以後,很少一部分的他們或許還能繼續從事自己的熱愛,但更多的卻只能變回普通人,考大學,找工作,或者回家釣魚種樹,然後成為他們曾經不屑的無聊的大人。

但那也無所謂,成年人才談利弊,少年只談熱愛。

在終將會消逝的青春裡揮灑汗水無怨無悔一次,也足夠炫耀一輩子了。

相關焦點

  • 甲子園:青春,理想與感動
    比賽進行到七局時放飛的氣球甲子園正賽期間,電視會不間斷播放每一場比賽,報紙會有關於各隊的大量新聞,在辦公室、街道、娛樂場所,甲子園的話題一直是主流。一時間,這個國家的人都變成了棒球少年。甲子園賽事歷史悠久,因此相關的活動、傳統以及文化也非常之多。這項賽事所承載的意義,已遠遠超出一般的高中體育範疇。
  • 沒有甲子園的夏天,屬於少年們的青春和熱血還在嗎?
    在日本,幾乎沒有一個夏季祭典的受歡迎程度能超過甲子園大賽,而觀看甲子園賽事的人數,甚至超過觀看職業棒球比賽的人。甲子園因其漫長而特殊的傳統成為日本每年盛夏都會奏響的「狂想曲」。然而在2020年這個沒有甲子園的夏天,有人決定離開,有人決定堅守。即使痛心、失望,許多熱愛棒球的少年們仍在奮鬥,他們在球場上戰鬥的意義也依然存在。
  • 「聖地」甲子園背後是苦澀現實 感動的熱血青春也要付出代價
    第101屆夏季甲子園落幕,這裡有感動,有青春,有熱血,有奇蹟,當然也會有殘酷的現實。顯然,過去的大半個月,在這甲子園的烈日酷暑之下,這個18歲的少年成長了許多。 甲子園,依然是那個王牌投手們最夢寐以求的完美舞臺。哪怕結局並不盡如人意,但是戰鬥到最後一刻的奧川恭伸心中了無遺憾,已經在最美好的青春歲月經歷了無數棒球少年最想要經歷的一切,作為棒球少年,能夠為了夢想拼盡全力,他已經是那麼的幸運。
  • 目標甲子園!那些燃燒的棒球魂
    第一個重要的回憶就是高三最後的那場棒球賽,之前的結果是山P到了三壘,結果下一棒小鶴被三振出局,球隊輸掉了比賽。但是山P回到了過去,跑過三壘後努力衝向本壘,儘管最後還是輸掉了比賽,但卻讓我麻看到了少年的毅力和對勝利的渴望。
  • 純真棒球少年的青春吶喊 這才是史上最熱血甲子園
    金足農王牌先發投手吉田輝星騰訊體育訊 你被甲子園刷屏了嗎?甲子園,並不是賽事的名字,而是場地的名字,甲子園球場完工於大正13年(1924年)8月1號,該年為甲子年,因此命名為甲子園大運動場。同年,第10屆的全國中等學校野球(棒球)大會遷至該地舉行,因此又被稱為甲子園野球場。所有的棒球漫畫中都會有一句經典的臺詞,棒球少年對著心儀的女孩說「我一定要帶你去甲子園」,因為那裡是所有棒球少年的聖地。而中國的棒球迷如果去到日本旅遊,甲子園也是必遊之地。
  • 想踏上甲子園的少年,只有「將青春燃燒殆盡」一條路麼?
    想踏上甲子園的少年,只有「將青春燃燒殆盡」一條路麼?畢竟,在7月25日的決賽之前,佐佐木已經出賽多次,不但身體已經相當疲勞,何況決賽也是少年們壓力最大的場次。這種巨大的壓力或許會成為壓倒佐佐木的那根稻草,將足以毀掉他職業生涯的傷病埋在他的身體裡。相較之下,職業棒球選手一般會在投夠100球的比賽之後休息4-5天後再次上場,但甲子園的賽制只允許少年休息兩天,甚至還要次日連續出賽。越到接近決賽圈,比賽越頻繁。
  • 平成最後的甲子園
    儘管是看著《棒球英豪》長大的,儘管東野圭吾不少書裡都會涉及到高中棒球,並且其中《魔球》就是以高中棒球為背景架設的,但是依然還是從來不會去關注日本高中棒球。但今年的這屆甲子園不同尋常,不僅僅是因為今年是第100屆夏季甲子園,也不僅僅是因為這是平成年最後一個夏天,更重要的是決賽的這兩支隊伍背後的故事,以及決賽賽場上那些少年盡情揮灑的青春與激情。
  • 日本高中生的甲子園理想
    每到傍晚,日本街頭就會出現一群又一群騎著單車的平頭少年。他們人人都背著一個大背包,臉上難掩稚嫩,大汗淋漓,彼此打鬧嬉笑,渾身散發著無止境揮霍青春的氣息。他們正是以甲子園為目標的日本野球少年。    日語「野球」,就是中文的「棒球」。
  • 日本高中生的甲子園之夢
    ,人們得以通過電視這一媒介,接收到高中棒球運動的熱氣,這更是將甲子園的人氣推到高峰。除了安達充的棒球青春物語,滿田拓也在《棒球大聯盟》中,完整刻畫了從日本少棒聯盟到美國大聯盟的棒球世界;森田真法則在《Rookies》中,描寫一群熱愛棒球的不良少年重拾初心,踏上甲子園之路的勵志故事;樋口朝則另闢蹊徑,在《王牌投手,振臂高揮》中以體育心理學為中心,試圖勾勒出高中棒球隊隊員們在成長之路上的心理活動和心路歷程;寺嶋裕二的《鑽石王牌》則再現了日本高中棒球競爭的現實
  • 甲子園——青春和理想的聖地
    棒球從美國引進到日本,在日本人的心目中一直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根據日本職業棒球NPB的統計,2017年一個賽季的現場觀戰人數達到了2500萬人。 在一般人看來,甲子園無非是一群高中生的比賽,但是,每年4000所學校,一個冠軍,無數十七八歲的少年為了捍衛自己的夢想拼命訓練,流下無數的汗水和淚水,所以除了精彩的比賽之外,還能收穫無數的感動
  • 甲子園——夢開始的地方
    受今年疫情影響,日本高中棒球聯盟原定於甲子園球場舉行的春季選拔賽和夏季錦標賽被迫取消。作為補救措施,8月10日,日本高中棒球聯盟邀請原定參加今年春季選拔賽的32所學校球隊到甲子園球場參加交流比賽。選手代表中井上(前左)和川瀨(右)在甲子園高中棒球交流賽開幕式上宣誓說到日本高中棒球,就不得不說這部日本國民漫畫——《棒球英豪》。作為學校球隊主將的弟弟上杉和也在甲子園地方大會決賽之前因車禍去世,哥哥上杉達也為了延續弟弟的夢想,開始認真對待棒球,並以甲子園為目標不斷努力拼搏。
  • 新冠擊碎日本高中生甲子園夢
    8月、夏季、甲子園,這幾個再簡單不過的名詞對於日本人,特別是對於日本高中生來講附有著「熱血、青春、夢想」的含義,而對於那些棒球少年而言,它甚至可能代表著職業棒球生涯的開始。每年6-7月,日本各大參賽高中都會先在各自的所屬區縣進行地方選拔賽,賽制採取殘忍的單敗淘汰賽制,換句話說,若想最終捧起優勝獎盃則需要一路贏到底,不允許一次失敗,這種「殘酷」也致使觀眾們總可以看到七尺男兒淚灑賽場的畫面。在地方選拔賽中脫穎而出的隊伍將會在8月初會師於隸屬於兵庫縣西宮市的甲子園球場角逐冠軍,這項賽事也因此又名為「日本甲子園」。
  • 在甲子園看一場棒球賽是怎樣一種體驗?
    但在棒球文化,聯賽領域,這三個字所指的不僅是坐落於日本兵庫縣西宮市甲子園町的一個棒球場,更是所有日本棒球少年精神的烏託邦。 甲子園作為日本高中棒球賽事的代名詞早已在各地聲明遠播,從1915年創立以來,「甲子園」 已成為數代日本青年難以忘懷的精神支柱。
  • 國際視野看教育|日本高中生的甲子園理想
    每到傍晚,日本街頭就會出現一群又一群騎著單車的平頭少年。他們人人都背著一個大背包,臉上難掩稚嫩,大汗淋漓,彼此打鬧嬉笑,渾身散發著無止境揮霍青春的氣息。他們正是以甲子園為目標的日本野球少年。原本,日本是直接將英語baseball作為外來語使用,但在1895年,中馬庚以「野球」取而代之。
  • 那些年,我們不曾知道的甲子園海報女郎(全文)
    甲子園海報女郎
  • 因疫情影響,甲子園一百年來首次關閉,這些少年失去了一生一次的...
    對於很多學生來說,這也是難得能踏進青春的聖地——甲子園的機會。 3月11日,工作人員把賽事取消的消息傳達到了各個學校。鹿兒島的城西中學棒球部成立了67年,這是第一次被選入夏季甲子園,孩子們第一次有機會踏入甲子園的球場。但消息傳來,一切的期待還沒有開始就已經結束了。
  • 甲子園刷爆了我們的朋友圈,你嚮往的只是填滿夢想的青春
    無論年年都能晉級甲子園的棒球名校,還是不為人所知的各路黑馬,媒體們總會用鋪天蓋地的報導讓社會的聚光燈打向他們。與職業選手擺在一起的「甲子園」之星。每一個球員都有完善的數據分析以及球員檔案管理,雖然是高中生的比賽,但是這些少年們所受的禮遇卻是職業級的。
  • 熱血的甲子園100周年才是王道
    而在全民愛打棒球的日本,還有熱血的夏天,有一批將青春和棒球完美融合的少年們,在這片藍天下,恣意揮灑他們的汗水,享受他們的高中時光當你站在這個陌生的地方,內心卻感覺自己來過,看到周圍陌生的景象,卻覺得自己好像經歷過。你到這裡不僅僅是為了打卡,而是為了在這裡找回自己的那份感動,為了告訴自己:我做過一個關於熱血和青春的夢!
  • 甲子園,日本拼搏精神的象徵
    殘酷棒球賽磨鍊意志   頑強高中生感動全國棒球在日本享有「國球」地位,但日本人說,「沒有甲子園就沒有日本棒球」,甚至有人稱甲子園為日本體育的聖地。「甲子園」一詞後來被用來泛指各種全國範圍的競技類活動,比如「柔道甲子園」、「烹飪甲子園」等。甲子園是兵庫縣西宮市一座特別的棒球場,它已經被視為日本體育乃至日本精神的一種象徵,日本人將它當作熱血拼搏和終生夢想的代名詞。從1924年開始,因長期承辦日本全國高中棒球聯賽而知名的甲子園球場,被稱為日本年輕人的「夢之地」。
  • 耐高能成中國籃球甲子園嗎?百年傳奇不僅靠熱血與情懷
    在甲子園正賽期間,日本國家級電視臺NHK和朝日新聞旗下的ABC電視臺全程直播,從網絡到紙媒都會有大量的版面對賽事進行報導,成為街頭巷尾男女老少討論的最熱門話題。   甲子園,讓日本國民都變成了瘋狂的棒球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