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最致命的貓科動物,卻因家貓帶來的「基因汙染」瀕臨滅絕

2020-12-21 大貓來了

自然界最致命的貓科動物,卻因家貓帶來的「基因汙染」瀕臨滅絕

如果問哪種貓科動物最致命,恐怕回答是獅子、老虎或豹子的人居多。然而,很多科普網站沒有把「最致命的貓科動物」的頭銜給獅子、老虎等任何一種大型貓科動物,而是給了這種貓科動物中的小不點——黑足貓。

黑足貓和鏽斑豹貓並列為世界上最小的貓科動物,它們的體重不過1.6公斤左右,還不及半歲的家貓大。黑足貓生活在非洲,身體小,頭大,臉蛋圓,眼睛大,足底為黑色,身上有豹斑,辨識度很高。不要看黑足貓小,它們的性情卻很兇猛,捕獵能力更是超強。黑足貓主要以嚙齒類動物為食,還會捕捉昆蟲、鳥類、爬行動物等。

據統計,黑足貓的捕獵成功率是獅子和老虎的3倍左右,它們一年能吃掉3000隻左右的老鼠,這樣的捕鼠能力讓很多家貓望塵莫及。

因此,雖然黑足貓不能像獅子、老虎那樣捕捉大型獵物,但論致命程度而言,它們無疑是十分出眾的。非洲的一些土著人甚至相信,兇猛的黑足貓可以捕殺重達2噸重的長頸鹿!不過,現實中是否發生過黑足貓捕殺長頸鹿的案例,還需要考證。

黑足貓雖然很致命,但是它們也有很多致命的天敵,例如毒蛇、野狼、獅子、豹子、老鷹等。由於體型太小,黑足貓在這些猛禽和猛獸面前根本沒有什麼反抗的餘地,只有躲避。近些年來,黑足貓的生存狀況令人堪憂,除了棲息地被破壞以及農藥毒藥的濫用給它們的生存帶來很大威脅外,它們還面臨著「基因汙染」的問題。

這種基因汙染來自家貓。家貓和黑足貓都屬於貓屬動物,血緣關係較近,生殖隔離不太嚴重,因此可以雜交產生後代。在非洲,一些跑到野外的家貓或者流浪貓會和黑足貓交配,然後生出血統不純正的黑足貓。如果人們不管好自己家的貓或讓家貓變成流浪貓,那麼黑足貓遭受的基因汙染將會越來越嚴重。到時候,黑足貓後代的血統將越來越不純,外表和體型也將越來越像家貓……久而久之,黑足貓將成為一種「名存實亡」的貓科動物,也就是說,真正的黑足貓就會面臨滅絕。

為了防止基因汙染導致黑足貓滅絕的事情發生,科學家們為黑足貓建立了獨特的研究保護機構。這些研究保護機構的主要目的就是維持野生黑足貓血統的純正和遺傳多樣性,並讓它們的數量得以有效增加,遠離滅絕的危險。

對於黑足貓,你還有什麼了解呢?歡迎留言討論。(歡迎關注大貓來了,每天為你分享有趣的貓科動物知識。原創作品,任何平臺抄襲必究。)

相關焦點

  • 南非發現罕見黑色野貓,科學家卻感到不安:或是家貓的基因汙染
    隨著糧食收穫越來越多,老鼠等嚙齒類動物也因「竊取」了大量的食物多了起來。而這些齧齒動物正是非洲野貓最喜歡的食物,它們吸引了許多非洲野貓從野外來到人類居住區域活動。由此,非洲野貓就在這個嶄新的食物鏈中佔據了一個牢固的生態位,在和人類共生的關係中,漸漸演化為家貓。再後來,由非洲野貓馴化來的家貓隨著農民的遷移被帶到了其他地方。
  • 它是貓和虎的「綜合體」,被譽為最美貓科動物,如今卻瀕臨滅絕
    有人認為貓科動物在演化過程中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以至於如今的貓科動物分化為大型貓科動物和小型貓科動物,其中大型貓科動物有各種虎類、豹子和獅子,而小型貓科動物則有各種貓類。然而自然界中存在著一種外形介於大型貓科動物和小型貓科動物之間的物種,它就是安第斯山虎貓。即使不看照片,通過它的名字我們也能猜想到這是一種外形和老虎、貓相似的動物,實際情況也真是如此。
  • 蘇格蘭野貓:名存實亡的野貓,因家貓的「基因汙染」而功能性滅絕
    它屬於野貓的一個亞種,是英國現存唯一一種本土貓科動物。從外表上看,蘇格蘭野貓和家貓很像,但其體型比家貓略大,面部較寬,皮毛上有虎斑圖案,尾巴上毛髮緻密。但是這裡卻涉及一個難以解決的難題:蘇格蘭野貓遭受了家貓嚴重的「基因汙染」,如今算得上是「名存實亡」。
  • 瀕臨滅絕物種 · 小型貓科動物——野貓
    野貓是一種小型貓科動物,該物種有多達27個亞種被確認,不同的亞種體型大小,毛色和花紋各不相同。雌性體重平均2.7-4千克,雄性平均為4-至5千克。通常體長為500至750毫米,尾長為210-350毫米。
  • 世界上最小的貓科動物之一,以毒蛇為生,為何卻瀕臨滅絕?
    我們都知道沙漠是乾旱炎熱的,很多動植物都無法在沙漠生存,但是世界上卻有這樣的一種動物,從小生長在沙漠中,但是卻由於人類的行為瀕臨滅絕。 這種動物就是沙丘貓。沙丘貓的體型非常小,一般在40釐米左右,是世界上最小的貓科動物之一。
  • 世界最小的貓科動物之一沙丘貓:外表可愛生命力頑強,卻瀕臨滅絕
    王大野的貓-第156期 文/王大野的貓配圖/網絡說到野生貓科動物,大家腦海裡可能立馬就浮現老虎、獅子、獵豹等這些兇猛大型貓科動物。其實,貓科動物的種類有很多,分為3亞科14屬38種。這14屬中,貓屬動物共有26種,中國的貓屬動物有7種。貓屬動物屬於中小型種類,體型和家貓差不多大,家貓就是由貓屬發展演化而來。它們分布遍及各大陸,多棲於山地、丘陵的密林或灌木叢中。我們接下來要講的貓科動物,是世界上最小的貓科動物之一。
  • 世界上「最致命」的貓科動物:綽號「蟻虎」,捕獵成功率不輸獅子
    黑足貓是生活在非洲南部的一種小型貓科動物,儘管在現實中我們很難見到它,但通過網絡,這種小身板、大眼睛、圓耳朵的「小花貓」還是俘虜了一大批粉絲。關於黑足貓,你都知道多少呢?它們到底有多小?它們的腳真的是黑色的嗎?它們真的是世界上最致命的貓科動物嗎?一起來了解下吧!
  • 最難養的兩種貓科動物:沙丘貓壽命短,獵豹存活率低
    在近100年內,貓科動物的數量下降了很多,造成它們數量銳減的原因有棲息地減少、皮毛交易、路殺、誤殺、報復性獵殺、戰利品狩獵、基因汙染等等。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是被人類「養」成瀕危動物的,我們一起來看下吧。1.
  • 4隻高地虎幼崽亮相,野外僅剩幾十隻,與家貓雜交致其功能性滅絕
    它們的體形比家貓大,臉部和下顎較寬,毛髮更為緻密,性情兇猛,捕獵技能高超,很擅長獵殺兔子。在中世紀的時候,由於兔子是英國人重要的毛皮和肉類來源,因此英國人把蘇格蘭野貓看成一種和人類爭搶獵物的「害獸」,進而對其進行了數個世紀的捕殺。到了19世紀,野外已經很少能見到蘇格蘭野貓的蹤影了。在19世紀60年代,人們一度認為蘇格蘭野貓滅絕了。不過後來,蘇格蘭野貓又闖進了人類的視線。
  • 為何同體型犬科動物打不過貓科動物,貓科動物有天敵嗎?
    貓科動物在生物進化當中,屬於獵食者中的佼佼者,許多貓科動物在自己的食物鏈中處於頂尖位置,比如獅子、老虎、獵豹等等,也就人類的生產活動,會讓這些肉食性動物瀕臨滅絕。天敵是指在自然界中,某種動物專門捕食或危害另一種動物。如果從定義上看的話,自然界中的大部分貓科動物,都是沒有天敵的,反而它們是其他很多動物的天敵。我們在談及貓科動物的戰鬥力時,一般會拿犬科動物作比較,說對於差不多體型的貓科動物完虐犬科動物,這其中也是有道理的。
  • 已瀕臨滅絕的4種動物,再不保護就晚了!
    動物與人類本來和諧的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但由於人類過度捕殺和棲息地受到破壞,很多動物都瀕臨滅絕。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已瀕臨滅絕的4種動物,再不保護就晚了!海南黑冠長臂猿海南黑冠長臂猿,是中國海南島特產的靈長類動物,是靈長類中數量最少的種群,據說只剩下一個種群。由於頭上長有一頂「黑帽」,因此命名。隨著森林的開發,棲息地越來越少,黑冠長臂猿如今也處在滅絕邊緣。
  • 從蘇格蘭野貓看中國小型貓科動物保育
    化石和基因研究表明, 蘇格蘭野貓的祖先最早活躍在歐洲大陸上。但隨著海平面上升, 英國與歐洲大陸之間在 7000 到 9000 年前出現了海峽, 生活在兩地的野貓之間也因此出現了地理隔離。蘇格蘭野貓和家貓之間在形態和基因組成上有很多不同。野貓與家貓之間有8-9個核DNA等位基因的分化, 此外從形態學角度來說它們也有一定的差異。
  • 這種貓外表美麗可愛,野外生存能力極強,卻「被動」的瀕臨滅絕!
    這種貓外表美麗可愛,野外生存能力極強,卻「被動」的瀕臨滅絕!一般來說,生物瀕臨滅絕都是因為跟不上環境的變化,而被大自然淘汰了,但是自從人類徵服了世界以後,便加快了很多動物的滅絕進程,很多動物「被動」的瀕臨滅絕了,儘管近些年來,人類加強了保護環境,保護動物的意識,但是人類的一個小動作,卻依然能夠決定很多動物的生與死,而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交界處,有一種貓,也因為外表美麗和可愛而瀕臨滅絕。
  • 世上最漂亮的貓科動物,因太美已瀕危,雪豹都只能排第二
    其實不止是貓咪,貓科動物長的都很好看,就算是像豹子這種兇悍的貓科動物,也都長著漂亮的花紋。那麼貓科裡哪種動物最好看呢?可能很多人印象裡是雪豹,其實它們只能排到第二,最好看的貓科動物非山原貓莫屬了。
  • 人類的貪婪:20世紀滅絕的6種大型貓科動物,主要都與獵殺有關
    人類的貪婪:20世紀滅絕的6種大型貓科動物,主要都與獵殺有關 貓科動物是地球上動物資源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也是自然界給人類的珍貴財富,它們種類眾多,在自然界曾廣泛分布。
  • 同為貓科動物,為什麼家貓連洗澡都害怕,而老虎卻會遊泳呢?
    給貓洗澡這件事對鏟屎官來說是最頭疼的,每次洗澡至少要出動兩個人,一個人負責按住貓,另一個負責洗。在清洗的過程中,貓會翻來覆去的掙扎,仿佛鏟屎官在對它做一件極其殘忍的事。由此可以看出,貓是怕水的,可是同為貓科動物,老虎不僅不怕水,還會在水裡遊泳,這又是為什麼呢?
  • 沒有亞種的兩種貓科動物:一個南美洲最瀕危,一個全世界最瀕危
    沒有亞種的兩種貓科動物:一個南美洲最瀕危,一個全世界最瀕危在地球上,生活著近40種貓科動物。這裡所說的「種」,是指物種。大部分貓科動物都有亞種,比如說老虎有9個亞種,美洲獅有6個亞種,雪豹有2個亞種……然而,還有兩種貓科動物沒有亞種,它們一種生活在南美洲,一種生活在歐洲,都屬於瀕危物種。
  • 為什麼說流浪貓才是最兇殘的貓科動物?
    微博截圖 因為原博裡面提到了兔猻每年吃3億隻鳥,上一篇中我已經進行了說明,這是不可能的,確定能夠這麼大規模吃鳥的小型貓科動物是——貓。或者,更精確一些,流浪貓(含散養貓,以下都用流浪貓統稱)。 一、貓吃鳥嗎?
  • 世界上最大的貓科動物——獅虎
    美國南卡羅來納州莫特爾濱海野生動物園培育出「世界上最大的貓科動物」獅虎。阿波羅是年紀最小的,養育它的人士說,它的行為像是一隻家貓,時常打呼嚕,也不時討摸摸,模樣相當逗趣又可愛。由於「控制體型」的遺傳因子分別存在於雌獅與雄虎身上,因此當雄獅和雌虎所雜交生出的獅虎,體型是所有貓科動物物種中最大的。獅虎隨著年紀不斷長大,直到身體無法負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