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山西太谷的童年記憶

2020-08-18 老家太谷

1970年南同浦鐵路的建成通車,第三工程局第三工程處又開始負責修建太焦鐵路,父親單位搬遷到山西省太谷縣,來到太谷縣是1970年10月底,當時單位家屬房和學校都沒有蓋好,又一次租當地人的房子暫時居住,居住在太谷縣五福巷,離孔祥熙的老宅只隔一條小巷子,那個年代吃飯都吃不飽,還講什麼旅遊?那時候也小也不知道太谷縣的歷史,太谷縣我也是在看了《喬家大院》電視劇後,才開始看了一些與太谷縣有關聯的書籍。


【太谷鼓樓】

太谷縣位於山西省中部,地處晉中盆地,始建於西漢,歷史悠久,文化商貿發達,是文明遐邇的晉商發祥地之一。距山西省會太原僅60公裡。早在上個世紀以前,在晉中、呂梁一帶就流傳著這樣一句民謠:&34;。這是對晉中商賈雲集,殷實富庶的讚譽。電視劇《喬家大院》熱播後,《山西晚報》刊登出大清光緒年間晉商財富的一個排行榜,榜上共錄14家,其中太谷有曹、劉、武、孟、楊五家,論實力太谷最強,。目前名勝古蹟主要有白塔遺址、三多堂(曹家大院)、無邊寺、淨信寺、鼓樓、孔宅等遺址。

【太谷古城「五福巷」】

在太谷縣我和我姐迷路了。家剛搬到太谷縣五福巷,我和姐姐就到太谷紅旗小學報到上學,聽在太谷同學說,現在叫太谷師範附屬小學,當時三處學校還沒有建成,只有暫時在地方學校就讀,我清楚的記得第一天上學的情景,第一天報到上學,害怕不認路,在上學的路上特意看看旁邊參照物,可是下午下學天都黑了,路上也沒有路燈,旁邊參照物也看不清楚了,我和姐姐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多虧遇見一位好心人問我們家住在那?我和姐姐一時著急忘了家住在那條街了,後來我記起了,跟這位好心人說家在五福巷,這位好心人給我和姐姐送回到家。

【太谷古城「五福巷」】


在太谷縣居住五福巷,吃水要到離家八九百米遠的供水點取。每次挑水都是我和姐姐去抬,那時候我和我姐個子都挑不起來,因為扁擔放在肩上水桶離不了地,再說我們也挑不動,抬水時每次先給賣水的1分錢水票,(一擔水1分錢)抬一桶水回家,到家後把水倒進水缸,再去抬第二桶水。

【我們姐弟在太谷五福巷居住合影】

在太谷縣紅旗小學上學期間有一件事是我永遠忘不掉的,說出來現在年輕人沒有相信的,那是學校布置的作業,沒有量的要求,但是,是一件很難完成的作業,撿牛馬糞交到學校。撿牛馬糞在那個年代也和現在一樣很難看到的,現在城市是沒有馬車、牛車自然沒有,那個年代馬車、牛車比較多的,那為什麼還沒有?那時候莊稼施肥沒有化肥,施肥大部分都是牲畜肥,當然牛馬糞就很緊俏了,再有當時各個公社都安排有五六十歲的老人到四處撿牛馬糞,那些老人天不亮就到各個街道撿牛馬糞,等我們早上起來去街道撿牛馬糞時,可以說是街道比現在街道都乾淨,現在的街道還有不少人在遛狗時,狗狗留下來的糞便在那裡。


早晨在大街很多我們這樣的學生,一手拿鍬,一手拿筐,只要有馬車過來,就會緊追不捨,眼睛死死盯住馬屁股,並隨時準備百米衝刺。後來經驗總結髮現,只有馬尾巴翹起來的時候,才是出貨的時候,男孩女孩會一哄而上,將路上的馬糞搶了個精光。搶到糞球的小夥伴就跟撿到黃金一樣。會露出驕傲的神情,又是歡呼又是崩跳,高興得讓其他孩子嫉妒,我有時搶到一兩個,有時是空手而歸,只能嫉妒地看著收穫最多的學生。

在太谷縣我經歷了紅旗小學上學期間 「9.13」林彪事件。在學校的南校區,批判林彪的圖片懸掛在學校一個古老的大殿裡,供學校師生觀看,這個大殿過去是幹什麼用的?我至今不知道,我記得一條道路把學校分兩個校區,我在南邊校區上學,北邊的校區是高年級上學的地方,直到離開這所學校我也沒有進去過。

【三處家屬院】

一年多以後三處學校建成,原來在紅旗小學上學的三局子弟全部轉學走了,我們家也從租當地人的房子中搬出來,搬到三處家屬院。搬家對於一個八九歲的孩子來說也是一件苦差事,那時候父母身體不好,搬家的事就落在我、我姐和大弟弟身上,我拉平板車,我姐和大弟弟在後面推,大概從五福巷到三處家屬院路程有2公裡多,就這樣一趟一趟我們把家裡的所以東西搬完。

【三處家屬院我家住過的那棟平房】

在太谷縣我從童年時代度過到少年時代。從小學上到初中經歷了三處學校的建立、三處學校從南院搬遷到北院的整個歷史過程。

【拆遷前的三處家屬院】

在太谷縣我童年時代中經歷了周恩來、朱德和毛澤東三位偉人的離世。參加了在三處機關舉行的周恩來總理弔唁活動,在三處機關大院搭建了臨時弔唁周恩來總理大廳,三處的職工、家屬和學生在這裡排隊弔唁偉大的周恩來總理,進入弔唁大廳面向周恩來總理遺像三鞠躬。毛主席逝世,太谷縣舉辦了全縣人民弔唁活動,我又一次參加,記得弔唁毛主席儀式在山西省中藥廠門前的大街舉行(大街的名字不記得了),弔唁那一天,天在下著小雨,不知道什麼原因,前來參加弔唁的人都不穿雨衣、戴草帽、打雨傘。


在太谷縣我童年時代中經歷了周總理逝世的紀念活動。欲悲聞鬼叫,我哭豺狼笑。灑淚祭雄傑,揚眉劍出鞘(當時最火的詩句)。


在太谷縣我童年時代中經歷了粉碎「四人幫」反革命集團,學校還組織了學生們上街遊行活動。大快人心事,揪出四人幫。(葉帥的詩句)。在太谷縣我的少年時代 1978年離開學校,踏入社會參加工作。


如今,童年雖早已一去不復返,每次回想起我都津津有味,讓人懷念,過去不一定最好,失去的不一定寶貴,可我們希望得到的足夠珍貴;一段生活不一定完美,可我們希望生命堪稱美好,童年在歲月的蹉跎中老去,可我想每當拿出它的時候,都會有很深的感懷。


註:本文作者河南洛陽 老謝 先生。

相關焦點

  • 山西太谷古城的老照片
    太谷鼓樓遠眺白塔【山西太谷縣城角樓】【晉中太谷城東大街】【太谷東大街兩張老照片對比】太谷古城牆西北角樓【已毀】,角樓的後面是今天的「西苑公園」。太谷北城門【已毀】太谷古城西城門樓【已毀】。太谷西城門沒有甕城,城樓為「凹」字形,形似故宮「午門」。太谷古城東城門樓【已毀】太谷古城小南街文廟牌樓【已毀重建】,照片左面為太谷文廟牌樓,右面為太谷文廟「萬仞宮牆」至今尚存,不過現在成了太谷中學的自行車車棚。
  • 走進山西太谷的東寺園
    太谷民間有諺語「東寺園裡遊九曲」之說,東寺和園這指的是兩個地方,東寺曾是太谷的第一大寺,僅僅六十年的時間這座千年古剎就從太谷地面上消失的無影無蹤,僅存一座藏經樓還在太原迎澤公園裡。1943年太谷東寺資福寺全貌,東寺的整體偏向東南是一座二進院,這座廟宇的大殿非常巨大如同一座四合院的整體。東寺園的園指的是東寺西南面的一塊空地,也就是原東南街小學的操場,這片空地原來在每年的農曆十月十三都會趕一個月的東寺會,過年的時候這片空地還要搭上黃河九曲陣讓人遊玩。
  • 山西太谷六和飼料有限公司開業
    導語: 3月18日,春暖花開、陽光明媚,山西太谷六和飼料有限公司開業慶典隆重舉行。參加慶典的領導山西太谷縣人大主任孫建富、太谷縣副縣長尹曉明及畜牧局、鎮黨委等各級領導,集團預混料事業部、石羊集團、大象集團及相關單位的負責人參加開業典禮。
  • 山西太原迎澤公園裡看太谷
    雕梁畫棟 山西晉商會館的展館裡對太谷晉商的介紹可以說是寥寥無幾甚至在介紹太谷「中國華爾街時」下面的插圖居然用的是平遙「日升昌」的照片,但展館中祁縣和平遙的晉商實物和資料,佔據了這個山西會館展館的百分之95,印像最深的是祁縣的商人老照片,還有平遙商號帳本。
  • 山西太谷的潤月山莊
    潤月山莊位於太谷東莊村,距離城裡只有10公裡,毗鄰雄壯秀美的鳳凰山和天地造化而成的大佛山。這裡依山傍水,山清水秀,雲霧繚繞,是個夏季避暑的好地方。
  • 太谷:向山西「農業矽谷」大步邁進
    11月11日,省政府第136次常務會議通過了山西「農谷」建設初設方案,決定在太谷全縣域內建設山西「農谷」——  2015年10月30日,省委副書記、代省長樓陽生在太谷調研時提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運用政府的有形之手和市場的無形之手,把太谷變為農谷」。
  • 太谷老鄉眼中的杜潤生_深度報導_山西新聞網 - 主流媒體 山西門戶
    在陳昭的記憶中,杜潤生衣著樸素乾淨,身材消瘦,雙目炯炯有神,「是一個十分嚴肅的人。」在辦公室裡,杜潤生十分關切地詢問在座的幾位幹部:「太谷的農村改革進行得如何?農民生活怎麼樣?」聽完大家的回答,杜潤生將頭轉向陳昭,說:「你是太谷的副縣長,你來說一說。」陳昭回答:「如今搞農村改革,農村的經濟基本上都好了。不過在貫徹中央文件的時候,有些人還存在些牴觸情緒。」
  • 山西太谷曹家大院 三多堂遊記!尋找金太谷,為何稱為民間故宮
    2016年6月6日早上,我提議去太谷去玩,家人覺得太原離太谷很近,當天去當天回,於是我們決定馬上出發。來到南站時已是10點,我們只好在候車大廳內呆1小時。太原火車南站工程投資總額約30億元以上,由鐵道部和山西省共同出資建設,是山西省內第一座高標準現代化的大型鐵路客運站。
  • 山西特色太谷餅,成功率高上手快的做法
    ,山西傳統小吃太谷餅。今天收到了在山西旅遊的堂姐,郵來的一個包裹,問她是什麼還很神秘的不告訴我。打開以後瞬間開心了,果然還是有個姐姐最好,知道我想吃什麼立刻郵回來了。滿滿一大盒的太谷餅,這可是我一直想吃,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吃到的點心。今天終於得到了滿足,馬上大快朵頤的吃了幾塊。外表金黃,外面像一層酥皮,裡面卻很軟,甜度稍微有點高,吃多了會有一點的膩,總體還是很值得推薦的一個小點心。
  • 山西晉中:「金太谷」刷臉「新農谷」
    新華社太原1月3日電題:山西晉中:「金太谷」刷臉「新農谷」新華社記者于振海、王飛航、許雄「金太谷,銀祁縣,廣吃米麵的榆次縣。」這一山西百姓介紹家鄉的口頭禪,至今體現著晉商故裡的輝煌與自豪。山西太谷,一個傳統農業縣,勇做農村改革的「弄潮兒」,正在努力打造鄉村振興的「山西樣板」。(小標題)改革帶來新活力太谷是山西的農業大縣。40年來,太谷農業實現了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換,經歷了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過渡的歷史變革,農業產業蓬勃發展,農村改革深入推進。
  • 山西太谷古城不為人知的旅遊景點
    很多人說太谷縣城裡除了白塔院、鼓樓、孔祥熙宅院這些景點之外就什麼也沒了,但他們有所不知的是,太谷古城中還隱藏著非常多的原生態旅遊景點。,而宅院的建築規格形式又是太谷晉商宅院中的典型代表。,可以領略到昔日太谷古典文化的治家之道,精雕細刻的官宅大門印證了昔日太谷的文化底蘊。
  • 山西太谷古城的城市天際線
    太谷城內票莊錢鋪等大商行鱗次櫛比,建築物規模宏大,不愧為山西資本家之發源地。太谷城裡的古建民居非常的多,而且老宅的建築質量和規模在方圓百公裡之內首屈一指,這座城裡二層樓老宅很多一時半會根本說不完,所以這裡只匯集了太谷城內所有三層和四層樓的古建築。太谷城東南孫家巷的三層「聽雨樓」阻擊日本人的碉堡樓,不過已經變成照片了。
  • 從北京到山西太谷的田家窪
    感謝你們,我的同學們!有你們的陪伴,讓我心裡時時充滿溫暖和感動,充滿明媚的陽光!北京合影圖片模糊,建議替換或刪除××出發到山西太谷田家窪太谷田家窪山區民風純樸,鄉親們都很熱情。晚上,我們窯洞門口經常擠站著妮子們,看著我們說笑、唱歌、吹口琴,她們不無羨慕地說,讓我這樣活一天也值了!我們團結、樂觀,吃苦、肯幹,被評為晉中地區的先進集體。1991年國慶節,厭非、改非帶著月餅回太谷田家窪看望鄉親們。讓下一代看看我們曾經生活過的窯洞。
  • 中國山西特產「太谷餅」,甜而不膩,酥而不碎,你吃過嗎?
    今天小編來聊聊山西特產「太谷餅」吧。太谷餅是山西省傳統名吃,因產於太谷縣得名。太谷餅的生產歷史悠久,在清末時已行銷京、津、西安、蘭州、包頭、張家口等地。太谷餅具有甜而不膩、酥而不碎,味美鮮香等特點,以其香、酥、綿、軟而聞名全國,享有「糕點之王」的美稱。
  • 再見太谷縣!你好太谷區!
    2020年4月26日, 晉中市太谷區成立大會, 在位於太谷的山西農產品國際交易中心召開。 這一天, 將是一個載入史冊的日子。
  • 山西太谷曾經是中國的華爾街?
    靄齡在她丈夫去山西太谷 一一 中國傳統的金融中心 一一 的時候,同父母住在一起。她的丈夫把重建孔家家業和孔家銀行的事情一辦完,就回到了她的身旁。 因為一些重要的銀行家住在太谷
  • 山西太谷餅?細數那些納入非遺的戲精小吃
    其實這個油條夾餈粑躺在我購物車裡很久了,最初看到時只是「哇塞,好神奇」一下的驚訝,最近才看到一個節目裡說這個已經納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了,一下勾起我的興趣,今天小喵跟大家一起細數那些納入非遺的特殊小吃~ 油條夾餈粑相傳朱元璋一次兵敗鄱陽(po,二聲),路過樂平,
  • 山西太谷古城裡的「棚戶區」
    太谷是票莊的發源地、物資集散的中心市場,並做為山西資本家的發源地而聞名於世,商業繁盛,實為全省之冠,城內高樓大廈巍峨高聳,一看便是富商巨賈會萃之地。一一摘自 日本東亞同文會《中國省全別志》山西卷·太谷城
  • 凌晨五點的山西太谷
    這一切足以證明它曾有過的芳華,曾富甲一方,匯通天下,也曾經歷屈辱和滄桑……若有興趣的話你一定要來這裡的街頭走走,看看,也許會別有一番滋味,也許你才會真正明白歷史上金太谷、銀祁縣,廣吃米麵榆次縣的道理今年正月裡的幾天裡我一直有早起的欲望不是由於過年的欣喜
  • 山西太谷的北齊阿彌陀佛造像
    這尊佛造像頭上的髮髻低平,身上的佛衣單薄,號稱「曹衣出水」,小腹部微凸,這些都是北齊佛造像特徵 一 魏榆記憶 段彬 先生「上乘寺」是昔日太谷縣東裡村的第一「大寺」,據《太谷縣誌》記載東裡上乘寺始建於明朝洪武年間,該寺座北朝南位於東裡村正北的位置,據傳該寺毀於抗戰時期,而寺內唯一遺留下的是一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