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津機場、邛崍(桑園)機場、廣漢機場、彭山機場、溫江(黃田壩)機場、太平寺機場、鳳凰山機場、雙流機場……以成都市為中心、周邊50~100公裡範圍內,歷史上叫得出名號的機場,最多時有18座。
文章我幾年前偶然在網上讀到過,成都是中國軍用機場最多的城市,我真的大吃一驚。作為成都人,我有幾次探訪軍用機場的經歷,現在還歷歷在目。
太平寺機場
我在高中時候去過太平寺機場,那會是跟同學騎自行車去的。太平寺機場在成都的南面,從高升橋出城往簇橋方向走,半個小時就到了。進入機場的公路,一側是營區、建築物,一側是機場。機場不大,草大片大片長得很茂盛。估計很少有飛機起降,機場成為放航空模型、放風箏的極佳地方。飛機還是有的,老式的螺旋槳教練機,它們都停在停機坪上。
轟5
我們遠遠地瞧見了一個大傢伙,它是貨真價實的軍機——轟5轟炸機。我們以前哪裡見過真正的轟炸機啊!我們跑過去,興奮地叫喊著,圍著轟5上下打量。轟5最大的特點就是兩個機翼上掛著的碩大的渦噴發動機,還有垂尾上一根繩索直接連到駕駛艙,好像是天線,那陣我們也不懂這個。這架轟5已經飛過不少歲月了,它的機身顯得比較陳舊,顏色不是那種熠熠發光的金屬色,有些灰暗;輪胎也磨損不少,顯得陳舊。我們圍觀機頭,嘰嘰喳喳,還沒轉到機尾,不知道哪裡冒出來一個兵哥哥,穿著草綠色的軍裝,戴著軍帽,腰間扎了一根軍皮帶。他大吼一句:「你們幹啥子?!」我們嚇了一大跳,趕緊聲明,我們是學生是來看飛機的。他警惕地看了我們一眼,心想我們還是學生,不像是壞人搞破壞的,說道:「這裡是軍事禁地,不準外人進入。」我和同學只有灰溜溜的走了。時至今日,太平寺機場仍還起降軍用飛機,比如伊爾76運輸機。
轟20想像圖
我們盼望自己的轟20有多年了,什麼時候夢想能實現呢?
鳳凰山機場
我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考了駕照,出去可以駕駛公司的長安麵包車。有一次,我跟同事去青白江辦事,青白江是個地名,要經過鳳凰山機場。我們倆把事情辦完,回程的路上,他小子想摸一摸駕駛盤。他沒有駕照,我們不能夠在公路上練,想來想去,覺得鳳凰山機場是個好地方,那裡寬敞、又沒有人打擾,還能去看看飛機,兩全其美!到鳳凰山機場的路很好走,順著大道和機場交叉口,拐幾個彎就到了。
到了機場,遠處有一大排直升機,奪人眼球的就是美國製造的S-70黑鷹。我國與美國籤訂購買24架黑鷹直升機的合同,大部分就部署在鳳凰山機場。黑鷹造型非常漂亮,如大鷹拍著翅膀盤旋在廣漠的天空中一般。由於機場有解放軍的崗哨,我們不能接近停機坪,只能悻悻地遠望一會。看完飛機,那個同事在機場的一塊泥地練手藝,崗哨的兵哥哥一看你們還賴著機場,打招呼讓我們快走,我們一看解放軍崗哨是全副武裝,身上都是真傢伙,我們也就溜之大吉了。
黑鷹
直20
我那會真盼望中國能有一種直升機,擁有黑鷹一樣的性能。這不,直20,這個願望終於實現了!
黃田壩機場
2011年1月11日,是我永生不能忘記的日子,我目睹了殲20第一次試飛,地點就是在黃田壩機場(溫江機場)。黃田壩機場是成都飛機製造集團的試飛場,殲20也是成都飛機研究所設計的。
我那個時候喜歡泡軍事論壇,最愛的是「刀口談兵」。殲20試飛的消息是論壇網友透露出來的,11日,我上午開了車早早到了黃田壩機場。那是機場沒有砌圍牆,只有鐵絲網和灌木做圍欄,機場一覽無餘。到了機場,那裡是一派歡騰的氣氛,知道消息的網友們興高採烈的談論著殲20。我喜歡聽別人說,也不搭腔。
上午11點過,殲20出場了,黃色皮膚、菱形機頭、雙側進氣道、雙鴨翼、雙垂尾、雙發動機,好一個漂亮!它徐徐滑動,停放在停機坪的位置,周圍有好多人在忙碌。在鐵絲網外邊的網友,離殲20還是很遠,瞪大眼睛,注視機場內的一絲一動。這樣持續到下午一點過,殲20滑到起飛的位置,就像一隻矯捷的鐵鳥、準備一飛沖天!緊接著,殲20爆發出雷鳴的聲音,啟動,抬頭,一眨眼就飛向天空,場外的觀眾爆發出一陣歡呼聲、掌聲,經久不息。殲20第一次試飛用時18分鐘,我見證了歷史。
我們盼來的中國的四代先進戰鬥機,殲20終於翱翔在藍天上!
黃田壩機場的環境(並不是殲20第一次試飛的照片)
成都市周邊為什麼會有這麼多機場?修建的目的何在?由什麼樣的人修建?
回溯整個抗戰期間,四川省先後從全省29個縣市,共徵調119萬餘民工參加了76項國防工程修建,新建和擴建空軍基地33處。特別是在1943年12月~1944年5月期間,50餘萬人在成都周邊新建、擴建了當時世界第一流的重型轟炸機機場和戰鬥機機場。
成都開始修建4個大型轟炸機機場,隨後,盟軍飛行員駕駛B-29重型轟炸機,從這些機場騰空而起,對日本侵華的各個軍事目標進行轟炸,甚至從這裡直飛日本本土進行戰略大轟炸。同時開工的,還有新建或擴建的太平寺、馬家寺、雙桂寺、彭家場、鳳凰山等機場,用作戰鬥機機場。這些戰鬥機主要用於護航重型轟炸機,同時攔截日機對四川的轟炸。截至1944年底,成都周邊的機場,共有美軍飛機250多架,其中B-29重型轟炸機上百架,各類軍事人員8000餘人。
1949年12月10日下午2時,老蔣帶著兒子蔣經國,從成都鳳凰山機場起飛,倉惶逃往臺灣,從此再沒回到大陸。
感謝:成都商報(微博) 饒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