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調查記者王吉陸的文章《至暗時刻,我的錯》,開篇就是令人感慨的悲傷:
【我投資的平臺歡樂合家出現了嚴重的兌付危機,還不出錢,如果不能妥善解決,努力工作14年攢下的財富將付諸東流,並欠下巨額債務,愧對妻子,愧對女兒,愧對其他家人。】
用情緒收割流量的時代,或許會有人誇大自己的損失和痛苦。但我相信作者的真誠,他是嚴肅的在總結目前面對的巨大危機。
這個危機,不僅僅是債務危機,已經投入的大筆資產,加上多年積累下來的財富,面臨回收的困境。
還有信用危機,不僅僅家庭捲入其中,由於此前曾經多次帶動親朋好友的參與,如何面對他人財產損失的議題。
同時也是認知危機,財富是一個人世界觀和時間共同累積的結果。財富的巨大危機,代表過去對世界的認識是有巨大問題的。
如同作者自己總結的這樣:
【我一直說投資都有風險,但我還是低估了風險。這一次的教訓就是,不經歷一次真正的危機,就對風險並沒有真正的認識。只是這個教訓,來得太過於沉重,陪我一同親歷的人也太多。】
投資,永遠是和僥倖、貪婪、憤怒和痴迷這些人性最深處弱點鬥爭的高級遊戲。
2
7月24日,在至暗時刻到來之前,王吉陸發出了另一篇文章,《辭職帶娃及寫公號一周年,一個奶爸的財務生活》。
和所有過往發生過的案例一樣,在黑夜來臨前的黃昏,晚霞格外美好。
【投資理財的層面,股票和固定收益都有投入,大體上各佔一半,股票收益率30%多一點,固收10%左右,折算下來一年整體收益20%出頭,比2017年全年收益略低一點。】
除此以外,還買好了保險。在財務安排上,王吉陸所做的,已經算不錯了。
這個理解,邏輯上也是對的。
【每個人可用於理財的資金和可用於研究理財產品的時間精力都是有限的,能夠看懂的產品也是有限的。】
【找到幾個真正能夠看懂的產品,把有限的資金投出去,耐心等待時間的玫瑰綻放,才是大部分普通人能夠依靠投資理財賺到錢的方法。】
當偶然發生的時候,結局是很可怕的。懂得了很多道理,但並不一定能過好這一生。
3
我此前沒有接觸過歡樂合家。出事以後,去了解了這家平臺。和許多的平臺一樣,介紹很美好。
【輕鬆理財對中國的用戶來說一直是個頭疼的問題,「歡樂合家」堅持「理財不難、一切有我」的原則,以其專業素養與經驗幫用戶把關審核,努力提供優質的服務和簡單高效的操作體驗,讓每一用戶,都能夠拋除後顧之憂,輕鬆享受財富增值帶來的喜悅,並最終養成和鞏固良好的金錢支配習慣,保持良好的生活心態。】
從我個人角度而言,我並非沒有投資過P2P的平臺。畢竟,穩定收益在10%左右,不僅很誘人,而且很舒服。對於普通人來說,要麼選擇收益率在5%左右的銀行理財產品,要麼選擇收益率不確定的職能機器投資產品,要麼是自己品嘗風險的股票。
所有的產品,最終都指向一個簡單的事實:潛在收益越高,風險越大。
大環境好的時候,人人都可以是股神。只有到了潮水褪去的時候,才能發現誰在裸泳。
對於股票類產品來說,一個每年能做到15%收益率的經理,絕對是業界王牌。請記住,是每年,而不是一次。對於保險類產品來說,國外壽險的收益率測算下來大約等於每年5%。這個收益看起來不起眼,但如果堅持40年,成果極其可觀。
真正認識到投資艱難的人不多,能夠用極長線眼光看待投資的人也不多,高度警惕風險的人更少。面對貌似沒有10%收益的產品,很多人動了心。
這不怪他們,這個艱難的社會裡,男人收入太少是對家人的犯罪。
4
我投資過P2P產品。
第一步,做好徹底虧掉的準備,所以只將一小部分流動資金投入其中。其他主要資金還是留在股市。
第二步,雖然準備了虧掉,也別真的虧掉,所以不敢買長線的。除了一個比較大的平臺剛剛上線的時候買過一年期封閉的產品以外,其餘都是日結或者月結產品。
第三步,市場上半點風吹草動馬上撤退,絕不猶豫。我在的平臺上對於持續投資有加點的獎勵,這個獎勵寧可放棄,也不能承擔風險。
大約在2015年下半年時候,市場上有一些異動,連夜潛逃。大半年以後,看到局勢穩定,才重新入場。
2017年9月份,徹底清空P2P帳戶裡面的所有資金。
因為,秋天來了,冬天不會遠。
更重要的是,風險就像命根子,自己把握住,比被別人捏著更舒服。
5
如果你知道會在哪裡死去,還會去那裡嗎?
聰明人不會,但是知道會在哪裡死去,其實並不容易。
還有一點,就是要有面對死亡的勇氣。
其實,王吉陸還不算遇到至暗時刻。畢竟,歡樂合家平臺沒有跑路,已經做好了直面債務的問題。也就是說,實際上的損失,並不是全部。
理性,永遠是有好處的。
6
然而,真的預測不到平臺有風險嗎?
如果真正理性,絕對不會。無外乎還是僥倖和貪婪,掩蓋了對風險的恐懼。
只是,我們會高估自己的理性,低估自己的貪婪,迷信自己的運氣。
無論是理財,還是人生,最重要的一課,都是風險。
幸福走完人生路的那些,不是走得快的人,永遠是走得遠的那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