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呼和浩特供電局助推首府進入"地鐵時代"

2020-12-16 中國電力新聞網

讓「青城鐵龍」跑起來

——內蒙古電力集團呼和浩特供電局助推首府進入「地鐵時代」

中國電力新聞網記者 仝晨章 通訊員 郭鐵強 楊海澄

  隨著進京高鐵及地鐵1、2號線陸續開行,內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市近期進入「十三五」的「豐收季」。曾經天蒼蒼野茫茫的敕勒川古城終於趕上了全國速度,仿佛一瞬間從舒緩的「遊牧時代」切換到激越的高鐵、地鐵「雙鐵時代」。

  作為首府城建史上的民生工程「裡程碑」,青城地鐵同樣見證了呼和浩特供電局「電引擎」的作為。

  加速度:電力先行按下「快進鍵」

  呼和浩特雖為省會城市,但在城市現代化建設進程中交通方面廣受詬病,近年來擁堵指數一度名列全國前茅。

  解決城市「腸梗阻」首選軌道交通。2017年,呼和浩特市1、2號地鐵先後開工建設。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兩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內蒙古電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加快立項審批和施工建設,承建單位呼和浩特供電局迎難而上,誓舉全局之力打造一個支持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繁榮的品牌供電工程。

  新的集結號已吹響。按照市政府辦公廳《研究城市軌道交通1、2號線配套220千伏輸變電及上級配套供電工程建設事宜》的會議紀要精神,呼和浩特供電局將地鐵配套工程當作頭等大事來抓,投資19.58億元為地鐵工程配套新建攸攸板、秀水、金海工業園等6項220千伏輸變電工程,並向兩條地鐵線路共計4座110千伏用戶變電站及20座35千伏牽引站、4座35千伏場段站供電。

  洞通、軌通、電通、車通是地鐵建設四部曲,其中,「電通」作為動力之源是重中之重,而且施工的每一階段、每個節點都離不開電力供應保障。在地鐵建設3年多時間裡,呼和浩特供電局本著電力先行的理念,制定完善地鐵供電方案,上下聯動、齊抓共管,所屬計劃、客服、設計等按時間節點倒排工期,黨員先鋒隊帶頭衝鋒,讓配套電力建設按下了「快進鍵」。

  2018年9月25日,地鐵1號線建設管理公司提出用電申請,需要向新建的南店110千伏主變電所提供電源。呼和浩特供電局隨即開啟24小時「奔跑」模式專班受理辦理,開通綠色通道,通過精簡項目實施管理流程,加快業擴報裝進度,提高辦電效率。在業擴報裝流程上,實行「串行改並行」的同步機制。

  2019年4月29日,內蒙古第一座地鐵變電站——1號線南店地鐵變送電投運;2019年6月22日,1號線一期地下站17個變電所一次合閘送電成功;2019年12月28日地鐵1號線投入運營;2020年10月1日,呼和浩特2號線地鐵開通並與1號線在新華廣場站正式實現換乘。

  凝聚力:臨時支部走活「一盤棋」

  呼和浩特是內蒙古首個開通地鐵的城市。呼和浩特供電局黨委將企業黨建引領優勢延伸到地鐵建設中統領全局。

  2018年,該局黨委採用「黨建+基建」的創新管理模式,牽頭組織8家地鐵施工方、監理方、設計方、項目單位的黨員幹部,成立地鐵供電工程臨時黨支部,將支部設在攸攸板變電站工程現場。根據工程實施階段實行黨員流動管理,臨時黨支部黨員最多時有50多人,並以此為紐帶層層傳導擴展,真正將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實際工作中的執行優勢和競爭優勢。

  該局黨委書記黃亮坦言,「地鐵供電工程難度大、建設周期長、施工隊伍多、地上地下環境複雜,我們希望通過設立臨時支部來搭建一個具有首府供電特色的平臺和紐帶,將地鐵供電工程中的各種契約關係提升為具有共同遠景目標、統一思想行動的戰隊。為讓參建單位橫向間的協調配合更順暢和高效,在內部通過組建黨員突擊隊、設立黨員示範崗來帶動工程項目組成員創先爭優,兩相促進,互為支撐,確保工程建設如期完成。事實證明,也確實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在臨時黨支部的帶領下,供電人在點多、線長、面廣的地鐵施工沿線眾志成城。該局副局長楊海說,供電是地鐵推進的先決條件。無論臨時施工用電還是正式電源,供電人幾乎全部在工地上與時間賽跑。經過交替作業、24小時及節假日不休息的連續作業,地鐵1、2號線供電間隔施工用時僅10天。

  據統計,臨時黨支部成立以來,共組織了30多場次形式多樣的慰問聯誼、贈送書籍等活動。2019年10月18日,臨時黨支部與市軌道交通公司機關黨支部聯合開展近百人參加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聯合黨日活動,該局黨委書記黃亮和市軌道交通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佔英分別講授了精彩的黨課。

  臨時黨支部不僅為工程建設增添了生機和活力,也成為工程質量「信得過」的有效保證。地鐵配套供電工程秀水220千伏變電站及攸攸板220千伏輸變電線路工程,榮獲內蒙古電力輸變電工程流動紅旗榮譽稱號。

  正能量:責任呼供電亮「風景線」

  目前,青城地鐵1、2號線日均載客量達14萬人次,首府市民真真切切體驗到了地鐵的高效便捷。

  呼和浩特供電局始終主動承擔國有企業的政治責任、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全力滿足首府發展的用電負荷需要。該局局長白格平介紹:「我們通過加強電網建設提供可靠的供電服務,『十三五』時期完成電網投資114.4億元,為服務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兩級黨委政府和313萬市民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政治保電是首府供電企業義不容辭的常態化責任,一年365天有300天在保電。據該局大用戶局書記郝曙光介紹,「十三五」期間大用戶管理保電隊共完成979項3274天的保電工作。今年疫情期間,分別為內蒙古第四醫院、呼市第二醫院、內蒙古疫情指揮部(內蒙古自治區政府)等疫情保電場所提供電力保障工作,共耗時150天、56人次參與,圓滿完成疫情保電工作。

  地鐵沿線站點重新勾勒出城市的商業版圖,也為草原青城繪就了現代化的風景線。該局副局長呂殿民介紹,地鐵1、2號線全部投運後預計每年新增電量1.1億千瓦時,沿線的產業集聚效應將帶來更大的負荷潛力。該局以聚焦提升供電服務水平為主線,開展「用電營商環境提升年」活動,努力打造「審批環節最少、流程最優、效率最高、服務最好」的用電營商環境,全面提升市民的電力「獲得感」。

  從1921年建廠的「歸綏電燈股份有限公司」發展而來的呼和浩特供電局,即將迎來建局100年的高光時刻。譜寫「首善之城」高質量發展的光明曲,用實際行動踐行「打造全新責任蒙電、建設亮麗首府供電」的鄭重承諾,正是3600多名呼和浩特供電人的常情和常態。

責任編輯:王萍  投稿郵箱:網上投稿


相關焦點

  • 內蒙古首府呼和浩特,一個旅遊的冷門城市
    今天我想講一下內蒙古首府——呼和浩特,一個在遊客心中並沒有多少存在感的城市,但卻是一個值得到此一遊的城市。說起來內蒙古,大家第一個想到的,恐怕是一望無際的大草原,那麼首府呼和浩特,就坐落在在草原上,「僻遠」是大家對呼和浩特的潛臺詞,在人們心裡,這座城市著實不是什麼熱門的地方。我曾經遇到過這樣一件事情,2019年一天,我路上走著,前面有兩位女士在聊天,其中一個提到了:「她是內蒙古的人」,另外一位說「內蒙古來的人?
  • 厲害了,我的內蒙古!呼和浩特是中國大陸地區第38個開通地鐵城市
    呼和浩特市是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北方沿邊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內蒙古自治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呼和浩特地鐵呼和浩特地鐵呼和浩特地鐵(Hohhot Metro)是服務於中國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呼和浩特首條線路呼和浩特地鐵1號線於2019年12月29日開通試運營。
  • 今天呼和浩特地鐵二號線開通!2.0時代來啦
    2020年10月1日上午呼和浩特地鐵2號線開通運營儀式在地鐵1、2號線換乘站——新華廣場站舉行地鐵2號線的開通運營,開啟了首府地鐵雙線交叉運行新階段,標誌著首府地鐵進入
  • 內蒙古結束無地鐵歷史,呼和浩特地鐵1號線正式開通
    29日上午,內蒙古首條軌道交通線路——呼和浩特地鐵1號線正式開通運行,內蒙古結束了沒有地鐵的歷史,步入「地鐵時代」。新華社記者 徐欽 攝資料圖安全綠色,人文智慧。對於300多萬呼和浩特市民來說,地鐵1號線的開通是他們多年來翹首以盼的夢想。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呼和浩特人口和機動車數量激增,城市東西方向主幹道通行能力不足。近年來,交通擁堵已經嚴重影響到當地居民的生活,改善交通狀況迫在眉睫。「呼和浩特的交通擁堵情況不容樂觀,其中一條原因是公共運輸服務能力不足。」
  • 呼和浩特是大草原?
    內蒙古大草原其實,在內蒙古自治區成立初期,呼和浩特作為首府城市,就已經有了城市該有的樣子。至於,現在的呼和浩特有沒有大草原呢,小編在這裡先賣個關子,往下看。內蒙古成立初期這張圖片是內蒙古自治區剛剛成立的時候,當時的呼和浩特人民就已經有不穿蒙古袍而改穿中山裝的人了。所以,人們對於呼和浩特是大草原的認知,是存在一定問題的。
  • 這座內蒙古城市很吸引人,開通首條地鐵,是絕佳的避暑勝地
    內蒙古是我國北方地區著名的旅遊勝地,同樣也是資源豐富的工業重鎮,說起內蒙古,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一片大草原,其實,這在當地人眼中,很多外國朋友其實並不了解內蒙古,作為內蒙古面積最大的幾個自治區之一,內蒙古國內的生態環境多姿多彩,幾乎涵蓋了大部分地形,當然,除了良好的自然環境,內蒙古還有很多繁華的城市
  • 中秋節,呼和浩特地鐵1號線與2號線團圓了!
    在這個美好的日子裡,呼和浩特市地鐵2號線開通運營儀式在新華廣場站舉行,首府首次進入地鐵1、2號線換乘時代。呼和浩特市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管理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青城地鐵雙線馳騁,承載著百姓對首善之區的期望,拉大了城市框架、縮短了空間距離,改善交通出行、賦能城市發展,是百姓與時代賦予青城地鐵的期望與責任。」
  • 呼和浩特市長接受《內蒙古日報》專訪,對下一步發展是這樣...
    呼和浩特市長接受《內蒙古日報》專訪,對下一步發展是這樣謀劃的!呼和浩特市委副書記、市長,內蒙古和林格爾新區黨工委書記張佰成。大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努力走出一條具有首府特色的創新驅動發展之路。三是健全創新協作機制,深化呼和浩特市與區內外高校院所戰略合作,加強與「4+8+N」各類主體合作,用好呼和浩特(北京)科創中心、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科技大市場等平臺,探索形成「研發在北京、試驗轉化在呼市」的創新格局。四是創新人才引進模式,堅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用好引進人才、善待本土人才、感召家鄉人才,廣納天下英才共同助力首府高質量發展。
  • 呼和浩特地鐵1號線即將開通!站點及線路圖一覽
    呼和浩特地鐵1號線一、呼和浩特地鐵1號線最新消息呼和浩特地1號線已進入開通試運營「倒計時」階段。呼和浩特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工程部經理孫志凡:1號線全線車站,全部實現主體封頂。裝飾裝修現在就剩下收邊收口。1號線共有24列列車,已有19列列車已完成動態調試。目前1號線已進入試運行後期調試階段。
  • 華北能監局關於呼和浩特供電局「420」人身傷亡事故的通報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2020年4月20日,內蒙古電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呼和浩特供電局武川供電分局東土城供電所在更換10千伏變壓器過程中,發生一起人身觸電事故,造成1人死亡。一、「4·20」人身死亡事故發生情況2020年4月20日,內蒙古電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呼和浩特供電局武川供電分局東土城供電所人員組織更換35千伏沙塔子變10千伏962五家村線哈彥忽洞村燒毀的公用變壓器,更換新變壓器完成後試送電時,變壓器低壓側刀閘保險熔斷,工作負責人組織人員巡視低壓線路。
  • 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
    呼和浩特市:(別名: 呼市、歸綏、青城、雲中、中國乳都)呼和浩特,通稱呼市,舊稱歸綏,是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內蒙古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北方沿邊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7) 內蒙古大學創業學院中國獨立學院100強35名(8) 呼和浩特職業學院3.文化事業:內蒙古廣播電視臺、內蒙古日報、北方新報等綜合性傳媒平臺,主要文化場館有內蒙古博物院、呼和浩特科技館、內蒙古圖書館、內蒙古科學技術館、內蒙古美術館。
  • 「好消息」呼和浩特新機場獲批覆、呼和浩特地鐵年底開通……
    呼和浩特市新機場效果圖(圖/呼和浩特市機場與鐵路建設項目辦公室)今年2月呼和浩特新機場總體規劃評審會後,呼和浩特機場建設管理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要求相關編制單位加快呼和浩特新機場總體規劃及相關專題報告的修改工作,於6月14日將《關於上報呼和浩特新機場總體規劃(審定稿)的請示》上報民航局審批。
  • 呼和浩特地鐵2號線即將開通!快來看看經過你家沒有
    眾所周知,直到去年12月底呼和浩特才迎來第一條地鐵線路,呼市也正式進入軌道交通時代,呼和浩特地鐵1號線的開通,讓眾多呼市的上班族再也不用忍受早晚高峰被堵在路上的痛苦了。1號線不僅拉近了呼市東西部的時空距離,更重要的市將機場和呼和浩特東站連接在一起,市民朋友們一下地鐵就可以去坐高鐵乘飛機了,而且新華東街、新華西街的擁堵情況也隨著地鐵1號線開通大大減輕。1號線雖然連接起了高鐵站與機場,但是卻不經過人流量極大的呼和浩特站,而且呼市南北仍然缺少一條交通主幹道,不過好在這一情況即將就將徹底解決,因為呼和浩特地鐵2號線就要來了!
  • 呼和浩特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開通運營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王建平 胡昕 郭煜 記者 王媚)12月29日上午11時,呼和浩特地鐵1號線「首列首班車」從呼和浩特東站緩緩出發,這意味著青城人民正式進入「地鐵新時代」。據悉,呼和浩特地鐵1號線工程是中鐵武漢電氣化局機電分公司參與建設的首個集「四電」、房建、外電源土建及安裝、聯調聯試為一體的PPP項目。
  • 「最新」呼和浩特地鐵2號線來啦?票價怎麼定?快看!
    2019年12月29日,對於首府市民來說,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當日,內蒙古自治區首條地鐵:呼和浩特地鐵1號線正式開通運營,開啟了城市軌道交通的新篇,讓草原人坐上了期盼已久的地鐵。而今,半年多的時間已過,隨著呼和浩特地鐵2號線開通在即,再次喚醒市民的期盼。
  • 蒙古國的首都烏蘭巴託,與內蒙古的首府現狀!網友:沒法比
    蒙古國的首都烏蘭巴託,與內蒙古的首府現狀!網友:沒法比蒙古國是一個位於亞洲的內陸國家,在歷史時期曾長期屬於我們中國。1921年的時候,蒙古國宣布自治,取得了事實獨立,1992年該國名為「蒙古國」。再來看看我們內蒙古的首府現狀,呼和浩特是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有著悠久的歷史,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之一,是一個以蒙古族為主題,多民族共同聚居的地方。如今呼和浩特是我們國家的歷史文化名城,國家森林城市等等,被譽為是「中國乳都」!近幾年來,隨著旅遊業的興盛許多國人都喜歡去內蒙古看看大草原的風採,更是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 內蒙古自治區的省會歸綏,1954年,為何改成了呼和浩特?
    在昨天的文章中,小編和大家聊了新疆首府烏魯木齊改名的故事。在清朝歷史中,烏魯木齊一直被稱為迪化。直到1954年,迪化才被改名為烏魯木齊。其實,內蒙古自治區的首府呼和浩特也差不多,呼和浩特在蒙古語的意思是青色的城。在漢語中,音譯成了呼和浩特。其實呼和浩特原來的稱呼是歸綏府。
  • 呼和浩特地鐵1、2號線各站點出入口周邊大盤點
    快收藏啊地鐵1號線伊利健康谷站呼和浩特體育運動學校D口 呼和浩特金馬學校 內蒙古建築職業技術學院醫療機構D口 內蒙古世紀醫院休閒場所C口 呼和浩特市烏蘭夫公園附屬醫院站信息大廈C口 天和大廈單位A口 呼和浩特鐵路局H口 內蒙古電視臺新聞中心(舊址)酒店A口 昭君大酒店休閒場所A口 民族時代廣場(在建)C口 巴彥塔拉飯店
  • 剛剛,呼和浩特地鐵1號線「首列首班車」始發
    今天上午11:10,呼和浩特地鐵1號線「首列首班車」從呼和浩特東站站「上崗」始發,開始初期運營,呼和浩特進入「地鐵時代」。 據了解,呼和浩特地鐵1號線首末班車時間為06:00-22:00,早晚高峰期8分鐘一輛間隔開行,平峰時段10分鐘一輛間隔開行。
  • 首都北京公布十大最美賞月勝地,首府呼和浩特旅遊又慢了一步
    相比較而言,對「北京向西就是呼和浩特」的內蒙古首府來說盤點2020年呼和浩特國慶中秋的活動,首府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第二十一屆呼和浩特昭君文化節,沾點邊的也僅僅是京蒙對口幫扶成果展暨「內蒙古味道」北京美食節。都是官方活動,多了「硬」味道,少了「軟」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