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光復會的創始人陶成章在《教會源流考》中這樣描述過著名的幫派組織洪門,「志士仁人,不忍中原之塗炭,又結秘密團體,以求光復祖國,而洪門之會設也。」。
文:王五四
很多幫會組織創立之初都有很強烈的民族意識和政治色調,包括剛剛去世的「鬍鬚勇」所在的幫會:14K,原名洪門忠義會,由國民黨軍官葛肇煌創立。
香港大部分黑社會組織都起源於特定的歷史時期,如內憂外患之時,或者是社會轉型之際,他們對外的形象也多是「以惡制惡,反抗強權」。既然是一個組織,黑社會也是講原則的,雖然不同幫會間的條款不盡相同,但有幾點或明或暗的規矩還是類似的,很多黑社會組織講究三不:一不勾結官府、二不出賣兄弟、三不勾引二嫂,無論誰犯錯都要接受「三刀六洞」的懲罰。
黑社會之所以是黑社會,是要與權力保持絕對的距離的,依附官方權力而生存的組織不能稱之為黑社會。向華強的父親是國民黨的軍官,也是香港黑社會組織新義安的創辦人,向華強一直強調自己並不是黑社會組織成員,很多人不信,直到去年他的太太走上香港街頭高喊,「保護香港,支持警察,支持政府。熱愛祖國!」,人們這才相信,黑社會組織成員不會這麼喊。
香港歷史上有很多黑社會組織的迅速壯大是源於政治權力的青睞以及利用,而黑社會組織的墮落和衰弱也往往是從勾結官府開始的,也就是與權力勾兌。上世紀五十年代香港發生的「九龍事件」,起源於14K要在控制的地方慶祝雙十節,把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和漿糊強派到各居民手中,要求在雙十節全張掛起來,這種行動歷來被港英政府所禁止,雙發爆發大規模衝突。事件平息後,香港警方將大部份有國民黨背景人士遞解出境,而14K卻因此一舉揚名迅速壯大。直到現在,14K拜得還是穿黑鞋的關公,以區別於警察拜的紅鞋關公。
近幾年香港黑社會組織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香港導演王晶在被問及香港黑幫片為何沒落時說,「香港已經沒有什麼黑幫了」。早年的香港黑社會組織有著極強的嚴密性和儀式感,如今卻漸漸變得鬆散。剛離世的香港14K教父「鬍鬚勇」以前曾說,「以前加入黑社會是嚴肅的事,入會要斬雞頭、做大戲,半跪著,大刀在背脊拍過。後來包過紅包就算跟了老大。」儀式的簡化、傳統的衰落,是一個組織走向衰弱的標誌。去年網上有兩則關於香港黑幫的新聞,一則是說香港警方在元朗逮捕4男2女,均有黑幫背景,他們試圖去新開發的工地賣盒飯,而且要搞壟斷,「警方當場檢獲100盒盒飯。」;還有一則是香港警方據線人爆料,發現有幫派在私藏武器準備「開打」,後來警方繳獲了兇器,包括1支水喉通、1把斧頭、1把改裝鋸、1支棒球棍。
「鬍鬚勇」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時代不一樣了,過去,『打』是放在第一位的,現在排到了最後一位。」、「要學會給對方金樓梯下」,香港黑社會組織已步入「以和為貴」的時代,當一個叛逆的男人開始思念家庭生活時,說明他的身體已經老去。在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裡》,兩幫約群架的人最後架沒打,卻坐在了一張酒桌上,幫派頭目小壞蛋一舉酒杯:四海之內皆兄弟,五洲震蕩和為貴!
皆兄弟和為貴,無疑是眾多黑社會組織提出過的最高瞻遠矚的目標。早在1909年就有黑社會組織提出過以皆兄弟和為貴,那是一個端午,厭倦了打打殺殺日子的社團成員「黑骨仁」發起倡議:大家今後要熱愛和平,有了糾紛,要先坐下來談判,談不成再打,不能像以前那樣不分場合地打。倡議得到各幫會堂口的認可。念過幾天書,見過一些世面的「黑骨仁」還提議在各堂口名字前一律加個「和」字,表示「萬事和為貴」,眾人舉手通過。就這樣,香港黑社會的一個重要組織「和記」誕生了,這是一個知識改變命運的例子。當年香港第四屆行政長官選舉之際,和記的分支「和勝和」也展開了新一屆坐館的「直選」,遙相呼應堪稱一景。
在向華強出品的電影《武狀元蘇乞兒》中有這麼一段對白,皇上:你丐幫弟子幾千萬,你一天不解散,叫朕怎麼安心?蘇乞兒:丐幫有多少弟子,不是由我決定,而是由你決定的!如果你真的英明神武,使得國泰民安,鬼才願意當乞丐!當然,這只是戲劇化的表達,皇上與幫主之間的關係遠沒有這麼簡單明了,二者的關係十分微妙。時下的香港正處於歷史的風口浪尖,然而對於香港的幫派而言,這並不是造英雄的時勢,他們要麼選擇安度晚年充耳不聞,要麼做個乖乖仔聽人擺布,幫派創立之初的雄心壯志,就讓它隨風飄散吧。
搜狐文化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更多內容請掃下方二維碼 打開搜狐手機網文化頻道或搜狐文化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