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黃艾草種植助村民增收致富

2020-12-21 金臺資訊

初夏時節,宜黃縣圳口鄉橫源村艾草種植基地一片繁忙,20多名村民正在田間除草、清溝、施肥。「這個山谷裡種植的都是艾草,面積360畝。眼下正是農忙時節,我們克服疫情影響,有序組織入社的貧困戶錯時段、錯地塊到田間勞作,為艾草生長創造良好條件。」種植基地成立了富眾種養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楊振寶說,別小看這片艾草,它把原先的荒坡荒地變成了「風水寶地」,幫助村民增收致富。

艾草是一種經濟價值和藥用價值較高的藥用草本植物。宜黃縣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田地、荒山均適宜艾草種植。「這山腳邊的地塊多是冷水田,往年只能種單季稻,效益低,如今整個山腳下的田塊集中連片成了『U』字形。」楊振寶說,在當地政府的扶持引導下,通過土地流轉、修繕道路、搭建水渠,眼前這片艾草種植基地已粗具規模。

「看這裡流水多清澈,山間空氣又清新,加上晝夜溫差大,光照水分充足,種植艾草可說是得天獨厚。」楊振寶曾到鄱陽湖考察學習艾草種植新技術。學技歸來後,楊振寶擔任了橫源村民兵營長,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積極推動農業產業化建設,組織當地剩餘勞動力,盤活拋荒土地資源,利用山區獨特的地理氣候條件在野外種植養殖,闖出一條農業科技化、規模化、產業化扶貧路子。楊振寶還邀請附近固源村民兵營長黃達生、尚賢村民兵營長韓榮光加入合作社,準備大幹一番。

「這邊有事做時,一天可賺120元。沒事時,我就在自家忙農活、做家務。」村裡貧困戶吳仍發正在鋤草,他說在基地幹活不比在工廠務工收入少,還可就近照顧家裡。合作社按照「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引導和鼓勵村民以自願的方式加入,現有社員63戶,其中貧困戶25戶。

近年來,宜黃縣依託深厚的中醫藥文化和良好的生態環境資源,加快推進中醫藥康養產業發展,艾草種植作為新興綠色產業,全縣種植規模已達2800畝。小小艾草閃耀著希望之光,託起宜黃鄉村振興、綠色發展的又一片藍天。(尹文兵 記者 陳青峰)

相關焦點

  • 撫州宜黃:綠水青山育好「藥」 艾草種植助增收
    村民正在田間勞作。尹文兵 攝初夏時節,江西省撫州市宜黃縣圳口鄉橫源村艾草種植基地一片繁忙,20多名村民正在田間除草、清溝、施肥。「這個山谷裡種植的都是艾草,面積360畝。眼下正是農忙時節,我們有序組織入社的貧困戶到田間勞作,為艾草生長創造良好條件。」負責人楊振寶說道。種植基地成立了富眾種養專業合作社,這片艾草把原先的荒坡荒地變成了「風水寶地」,幫助村民增收致富。艾草是一種經濟價值和藥用價值較高的藥用草本植物。宜黃縣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山間空氣清新,晝夜溫差大,光照水分充足,田地、荒山均適宜艾草種植。
  • 吳堡縣精準發展艾草產業助農增收
    一場春雨過後,村民搶抓有利時機積極復工復產,新翻開的泥土與拖拉機、三輪車、艾草苗、辛勤勞作的農戶相映成趣,構成了一幅生機勃勃的春耕圖。 吳堡縣種植艾草面積已達1750餘畝。小小一株艾草經歷種植、採收、加工的「神奇之旅」後,正在成為帶領村民增收致富的「搖錢樹」。
  • 在希望的田野上|汝州:艾草種植讓群眾增收致富
    6月25日,端午佳節,地處豫西伏牛山下的汝州市夏店鎮甄窯村,滿山遍野的艾草鬱鬱蔥蔥。一大早,劉天才就挨門逐戶通知艾草種植大戶把收割後的頭茬艾草送到自己的倉庫裡,為節後開足馬力生產做準備。今年35歲的劉天才,2016年大學畢業後回鄉創業至今,他帶領群眾種艾草脫貧致富的故事在當地一直傳為佳話。
  • 葉縣:艾草產業成了群眾增收致富的「錢袋子」
    收購、分類、清洗、加工、包裝運輸……這一系列工作馬金鵬已經爛熟於心,但他依舊認真細緻地對待每一個環節,因為這些艾葉產品要銷往全國,這僅是該鎮艾草產業的一部分。據悉,葉縣常村鎮地處淺山丘陵區,適合艾草的生長。近年來,隨著艾草的各種功能被挖掘,艾產品走俏市場,當地村民逐漸意識到艾草的價值,紛紛開始人工種植。
  • 銅梁:鄉間艾草鋪就村民致富路
    她沒想到,自己的生活有一天會因田間地頭的艾草而發生變化。2017年,重慶真艾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平與少雲鎮相關部門達成艾草種植合作協議,在向陽村和其他5個村社1300餘畝坡地種植艾草。第二年,1300餘畝艾草豐收,閒在家的冷靜和十餘名村民,受該公司聘用,經培訓後學會了裹艾條、分裝艾粉、打香包、打枕頭等技能,每個月有了較為固定的收入。
  • 鐘山區大河鎮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草莓種植 助村民致富增收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鐘山區大河鎮大地村錢樹水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自成立以來,不僅解決了當地部分村民就業,還將草莓種植技術傳授給當地村民,為村民的就業創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小艾草帶動大扶貧
    本報訊(記者秦名芳通訊員姬文君)「你看,今年俺們的艾草豐收了!」6月19日,火辣辣的日頭下,在湯陰縣任固鎮嶽南村百畝艾草種植園內,十幾名村民手拿鐮刀嫻熟地收割艾草。    「這可比種糧食收成多。一畝艾草能收400公斤左右,能掙3000塊錢。明年咱也在自家地上種艾草。」
  • 規模化蔬菜種植 助推村民增收致富
    走進蔬菜大棚內,村民們正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翻土、起壟、鋪地膜、播種,到處是一片繁忙的景象。團結村村民肉孜·託合臺木尼亞孜今年10月來到了蔬菜種植基地工作,在這裡不僅能領到固定工資增加收入,而且還能學到蔬菜種植技術,讓他對今後的生活充滿了信心。
  • 銅梁:打造全產業鏈 鄉間艾草鋪就村民致富路
    她沒想到,自己的生活有一天會因田間地頭的艾草而發生變化。   2017年,重慶真艾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平與少雲鎮相關部門達成艾草種植合作協議,在向陽村和其他5個村社1300餘畝坡地種植艾草。   第二年,1300餘畝艾草豐收,閒在家的冷靜和十餘名村民,受該公司聘用,經培訓後學會了裹艾條、分裝艾粉、打香包、打枕頭等技能,每個月有了較為固定的收入。
  • 冷坑鎮譚廟村:發展韭菜花種植,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近年來,冷坑鎮譚廟村以「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整合、流轉土地,發展韭菜花種植,帶動村民在家門口就業、增收致富。 冷坑鎮譚廟村韭菜花種植基地, 數百畝韭菜花長勢喜人,遠遠望去,滿眼的翠綠,村民正在田間地頭採摘韭菜,忙得不亦樂乎。
  • 致富農村:小艾草種植,幫助平定發展大「艾」業
    從合作社成立以來,今年已經是第三年的,艾草種植面積也從最初的30畝發展到了400多畝,而整個種植基地也從原本的柏井鎮,一直延續到了娘子關鎮。前一段時間,經過了半個多月的忙碌,清明後的艾草種植工作也進入到了尾聲當中。當地的合作社負責人說,「艾草的生長需要水分,能下場雨就更好了!」
  • 湖北蘄春縣:小小艾草助增收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湖北省黃岡市蘄春縣蘄州鎮席盤石村種植的艾草開始收割。經濟日報記者 李佳霖攝「我一直在尋找品質優良的艾草,最終找到了湖北省黃岡市蘄春縣。」端午節前,在河北唐山開中醫診療館的李亞群急匆匆地去蘄春收割艾草。蘄艾被稱為「蘄春四寶」之一。李亞群在診療過程中發現,蘄艾的療效非常好,但市面上很難買到正宗的蘄艾。經過考察,她在蘄春縣蘄州鎮席盤石村流轉了350畝土地開始自己種艾草。
  • 上黨區東呈村:彩椒種植助農增收
    上黨區東呈村:彩椒種植助農增收近日,在長治上黨區東呈村聯豐農業發展合作社的蔬菜大棚內,筆者看到村民們正在忙碌地採摘成熟的彩椒,一個個紅色、黃色的大彩椒倒掛在秧苗上,聯豐農業發展合作社位於上黨區韓店鎮東呈村,成立於2018年,主要經營果蔬的種植。合作社採取「合作社+農戶」的模式進行運作,讓更多的村民把土地流轉到合作社,並參與到合作社的日常工作中,進一步拓寬了村民增收的路子。目前,合作社共建有18座果蔬大棚,種植面積達130餘畝。
  • 白鳳烏雞助農增收致富
    原標題:白鳳烏雞助農增收致富 符皓 攝   貧困戶勇當帶頭致富「領頭雁」   吉樂村委會石頭田村民小組許光能家的山林地裡,一群白鳳烏雞在樹叢中悠閒覓食,健壯的體態和四周綠色的環境,都被安裝在高處的攝像頭實時傳送到消費者手機裡。   這個50出頭的農家漢子,一個人照顧著精神殘疾的妻子,又要供兒子讀書,一度為頭上的貧困帽子犯過愁。
  • 外出鄉親回鄉發展韭菜花種植 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外出鄉親回鄉發展韭菜花種植 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2019-06-15 13: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江西餘江:艾草種植成脫貧致富的「金枝玉葉」
    青青艾草,成了當地群眾脫貧致富的「金枝玉葉」。據傳,鴨塘周村與艾草有著深厚的淵源。這裡野生艾草,千年自生自長,清熱解毒、驅寒祛溼功的效良好,被當地百姓廣泛使用。相傳龍虎山道觀裡的張天師,經常下山到村子周邊採摘艾草,煉製方藥,治病救人,深得廣大百姓愛戴。村人作泥塑張天師像,以艾為須,稱作"天師艾」,這美好的故事口口相傳,流傳到了今天。
  • 連莊鎮:發展特色農業 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連莊鎮:發展特色農業 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2020-12-25 16: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喜訊】萬畝艾草種植基地落戶汝陽
    9月9日,由河南三才艾業有限公司主辦、深圳玉玄道集團協辦的汝陽萬畝艾草種植基地項目籤約儀式在劉店鎮舉行。      儀式上,孫凱、桑小團分別代表三才艾業、劉店鎮人民政府籤署了萬畝艾草種植項目戰略合作協議;潘峰與三才艾業總經理周亭紅共同為河南三才艾業有限公司揭牌。
  • 寧強發展中藥材15萬畝助農增收致富
    寧強發展中藥材15萬畝助農增收致富時間:2016-11-25 17:27:27來源:西部網-陝西新聞網作者:吳天文 吳梓麗編輯:近日,寧強縣漢源鎮街道辦柏林驛村共產黨員王學安一邊與村民在山坡上忙著給銀杏苗施有機肥,一邊對記者說,「這兩年我種了700餘畝銀杏苗,今年賣銀杏葉可收入200餘萬元。」在他的帶動下,該村有200多戶村民也種起了銀杏苗400餘畝,每年可收入120餘萬元。    寧強是中藥材的適生區。
  • 艾草飄香
    金秋時節,艾草飄香。  地處伏牛山以南、漢水之北的河南南陽是全國中藥材的主產區之一,其中,艾草因養生保健功效被廣泛種植,成為中藥材產業龍頭產品。目前,該市艾草種植、開發面積達30餘萬畝,註冊企業1500多家,年銷售額80億元,成為全國最大的艾製品加工基地和艾葉集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