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環境民生 建設宜居家園(全媒看兩會)

2020-12-17 光明時政

  解決好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環境問題

  改善環境民生 建設宜居家園(全媒看兩會)

  繪圖:王威(新華社發)

  解決好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環境問題,既是改善環境民生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當務之急。環境問題怎樣解決?作為汙染防治主體的企業,如何依法履行環保責任?建設美麗宜居環境有哪些途徑……今年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分享切身經歷,探討解決辦法。

  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人居環境質量既是群眾身邊事,也是政府心頭事。重慶市去年啟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超90%,汙水處理率達63%,完成400個村環境綜合治理。

  重慶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餘國東委員舉例,當地的龍溪河以前滿布生活垃圾、禽畜糞便,嚴重影響流域內居民正常生活。「問題在水裡,根源在岸上。」近年來,通過建立「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村處理」保潔機制,龍溪河流域的梁平區累計完成124個行政村和76家畜禽養殖場環境整治工作,建起垃圾中轉站、垃圾填埋場。河裡有清漂隊,灘上有清潔工,岸邊有垃圾站,如今的龍溪河重新煥發生機,附近百姓不再捂著口鼻過日子。

  他建議,從源頭抓治理,應在農村地區加快建設和普及畜禽養殖汙染治理設施,完善城市生活垃圾轉運處理設施,通過門前三包、垃圾分類積分制等,調動城鄉居民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積極性。同時,強化預警思維系統思維,既通過實時在線監測為汙染治理安上「千裡眼」,又突出全域整治理念,從面源汙染、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環節綜合施策。

  堅決治理汙染排放嚴重行業

  「有的場地堆渣高達近百米,幾乎填滿了整個山谷,周邊水域總磷指標嚴重超標,河水染成奶白色。」身兼甕福集團、開磷集團兩家大型國有磷化工企業董事長,何光亮代表介紹,貴州是磷化工大省,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渣,全省磷石膏堆存量超1億噸,給生態環境帶來巨大威脅。

  從2018年4月起,貴州創新性實施「以渣定產」措施,以上年度產生的磷石膏量,決定下年度生產規模。「這倒逼企業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速推進磷石膏資源化開發利用。」他說,通過1年努力,年處理磷石膏能力超200萬噸,以前危害環境的廢渣,正在加速變成創造市場價值的財富。

  對此,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谷樹忠委員表示,要治理好汙染排放嚴重的行業,對企業既依法依規監管,又重視合理訴求、加強幫扶指導,對需要達標整改的給予合理過渡期,避免處置措施簡單粗暴。

  對症下藥抓好生態綜合治理

  黃河三角洲是我國暖溫帶唯一一塊保存完整、典型、年輕的濱海溼地生態系統,還設立了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但近年來生態系統面臨整體退化風險,群眾反映強烈。比如,海水倒灌嚴重,加速了土壤鹽鹼化,使陸域植被呈逆向演替,陸域生態環境面臨威脅,影響了當地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

  如何對症下藥,抓好黃河三角洲生態綜合治理?山東省政協主席付志方委員建議,實施出臺生態大保護指導意見和方案,加強黃河三角洲水資源集約利用,加強自然保護區和海岸帶保護,維護生態系統多樣性。優化和構建溼地與黃河相互交流格局,保證三角洲溼地生態系統的良性維持,解決海水倒灌引起的陸域生態系統退化問題。搭建國家級監測研究平臺,實施生態效益補償制度。同時,堅持綠色發展理念,發展循環生態農業,推進農業資源高效利用,打造水體潔淨、空氣清新、土壤安全的綠色環境。

  加快城鎮汙水處理設施建設

  流經蘇州和上海的吳淞江趙屯跨省界國考斷面,前幾年斷面水質一直難以穩定達標。蘇州崑山周市鎮珠涇中心河作為吳淞江支流,一度出現黑臭現象……蘇州市市長李亞平代表對近年來城鎮汙水處理尤其是跨流域治理感受深刻。

  如何加快城鎮汙水處理設施建設?他舉例,崑山市圍繞斷面整治投入113.8億元、實施612項生態文明重點工程,新增日汙水處理能力5.8萬噸,新建汙水管網34.7公裡,有力促進了市域河湖水質的加快改善。趙屯斷面提前兩年實現水質穩定達到Ⅳ類的國考要求,讓周邊的崑山、上海兩地老百姓受益。珠涇中心河經採用人工溼地生態修復技術,重現水清岸綠景美。

  他表示,今後要解決好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環境問題,重點瞄準燃煤鍋爐整治、工業揮發性有機物和機動車尾氣治理等全方位推進大氣治理。健全以排汙許可證為核心的「一證式」環境監管體系,加快構建太湖生態保護圈和長江生態安全帶。

  採寫:本報記者程晨、錢一彬、劉新吾、孟祥夫、汪志球、程煥、姚雪青、魏哲哲、韓鑫

[ 責編:袁晴 ]

相關焦點

  • 建設美麗宜居家園 東山鎮三山村推進環境整治
    本報訊(記者範易)自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開展以來,吳中區東山鎮三山村以建設美麗宜居村莊為導向,以垃圾分類、汙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紮實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三山村積極發揮黨員幹部先鋒模範帶頭作用,充分藉助電子屏、語音廣播等方式宣傳動員群眾,依靠群眾,強化村民環境衛生意識,提升村民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的自覺性、積極性、主動性,營造人人參與、人人共建的良好氛圍。其次,三山村整合各種資源,落實責任、形成合力,堅持以網格為單位,村兩委作為網格長帶頭到現場,村幹部、隊長協調配合包幹到戶,確保整治區域全覆蓋。
  • 民生家園社區開展「相約15號」主題黨日活動
    12月17日上午,民生家園社區社區開展了以宣傳垃圾分類為主題的黨日活動,此次活動主題重點是在黨員代表中開展垃圾分類宣傳活動,倡導大家在工作生活中積極做好垃圾分類的「指導員」。宣傳活動中,民生家園社區黨總支組織社區工作人員以及城建主任向黨員代表們發放了垃圾分類宣傳冊共計20餘冊,面對面講解生活垃圾的分類類別、投放方式以及有害垃圾的處理方法。
  • 改善村居環境 建設優美家園———福建省東山縣開展家園清潔行動紀實
    然而,更令遊客身心舒暢的還是福建省東山縣「路暢水清環境美,樹綠花紅家園潔」的城鄉新面貌。  東山縣委書記王毅群說,開展家園清潔、整治行動以來,全縣鎮村人居環境有了大變化,優美的人居環境產生的社會、生態、經濟效益不可估量。今年1至8月共接待遊客85萬多人次,旅遊收入達3.2億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15.3%和14.6% 。
  •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攻堅丨兗州推進村容整潔清理 建設美麗宜居家園
    濟寧新聞網訊(記者 秦璞 張偉)兗州區大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實施村容整潔清理,建設美麗宜居家園。在兗州區新驛鎮新三村,工人們正在對一處閒置坑塘進行治理。為切實改善村民人居環境,新驛鎮積極推進村容整潔清理專項行動,明確專人日常保潔,對白色垃圾、牆體廣告、私搭亂建等現象進行徹底清理。「我們實行八小時工作制,實行全天候保潔。我們在日常保潔的基礎上,每周進行一次全鎮的集中整治活動,對每村的三堆雜物小廣告還有坑塘進行集中整治。」兗州區新驛鎮環衛辦主任王樹東介紹。
  • 青島南嶺社區:加大社區民生建設精準打造宜居家園
    近年以來,青島李滄南嶺社區加大民生投入,著力提升社區品質,新建、提升社區小遊園,增加休閒服務設施,垃圾分類、電動自行車車棚修建、社區內部道路整理劃線等提升社區文化品位、完善社區服務功能,提高人居生活環境質量,為社區老百姓創造優良的遊憩、休閒場所,全力打造新型宜居、宜業南嶺家園。
  • 民生家園社區開展清理小廣告美化環境志願服務活動
    為進一步美化市容市貌,給轄區內的居民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7月20日,民生家園社區組織網格長在轄區範圍內開展了清理「小廣告」活動。活動主要針對小區樓梯牆面、公共設施等亂張貼小廣告進行清理,小廣告不僅影響小區居住環境美觀,其中包含的一系列虛假信息還會導致一些居民上當受騙,去除小廣告勢在必行。
  •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建設美麗宜居鄉村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到2020年,將著力解決城鄉發展、環境衛生、風貌特色和管理體制機制等方面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努力實現生態保護系統化、環境治理全域化、村容村貌品質化、城鄉區域一體化,構建生產生活生態融合、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自然人文特色彰顯的美麗宜居鄉村建設新格局,建立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的品質化、特色化和長效化治理體系,全面改善小城鎮和農村人居環境,充分滿足人民群眾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 撫松縣泉陽鎮改善人居環境 建設美麗家園
    撫松縣泉陽鎮認真貫徹落實鄉村振興發展戰略,制定村容村貌整治行動提升方案,結合當前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遵循多點全面推進、協同高效治理的工作思路,圍繞重心主基調,緊盯工作總目標,堅持穩重心、突特色、夯基礎,不斷在「深」上練好真功,在「實」上打牢基礎,多措並舉,紮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讓城鄉顏值提升,環境面貌煥然一新。精心安排部署,強化任務落實。
  • 2021密雲兩會|張久龍:改善密雲水質 讓群眾生活在碧水藍天中
    2021年密雲區兩會期間,密雲融媒在大會現場設置訪談間,邀請密雲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部分鎮街和委辦局負責人,共話「十四五」規劃和年度發展大計。張久龍:改善密雲水質 讓群眾生活在碧水藍天中訪談嘉賓區人大代表 張久龍履行人大代表職責就像做水質檢測實驗一樣,都需要一絲不苟的精神,只有這樣才能認真、準確地反映群眾真實呼聲。1月6日,張久龍在接受密雲區融媒體中心採訪時,講述了他履職以來的故事。張久龍從事環保工作,日常以監測密雲區域內河流和大中型水庫的水質狀況為主。
  • 格爾木:宜居家園暖民心
    格爾木:宜居家園暖民心 2021-01-06 10: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簡樸務實更近民生 代表委員談青島兩會新變化
      市兩會前夕和召開期間,代表委員和本報記者一起探民生看民情,深入實地進行調研,研究對策。會上代表和委員暢所欲言,金點子頻出。而半島都市報微信平臺也吸引了代表委員加入,代表委員針對本報「微兩會」的話題也和市民進行了互動。
  • 輝煌「十三五」丨優化人居環境,百姓安居宜居幸福滿滿
    優化人居環境,百姓安居宜居幸福滿滿—山東加強民生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城鄉面貌煥然一新山東深入實施城市品質提升三年行動,推動城市生活環境品質不斷提升。圖為泰安旅遊經濟開發區新貌。山東牢記總書記囑託,堅持以人為本、民生優先,持續加大城鄉人居環境投入和建設力度,城鄉基礎設施不斷健全,城市品質逐漸提高,農村人居環境日益改善,城鄉面貌煥然一新,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提升,「美麗宜居、百姓安居」新山東正在加速形成。
  • 伏口鎮:加強環境衛生整建 建設美麗宜居鄉村
    伏口鎮:加強環境衛生整建 建設美麗宜居鄉村 字號:小大 2015-04-13 15:00作者:李彥軍,充分匯聚黨代表集體智慧,構築民意平臺,助推伏口建設成為宜居宜遊的美麗鄉村都市,走了一著漂亮的棋。
  • 保山隆陽漢莊鎮:改善人居環境,建設美麗鄉村!
    啟動了集鎮老街子修復、新集鎮標準市政道路建設,有效連接沙丙路形成路網環線;查缺補漏式完成了文化活動場所、衛生室、公廁、人飲水工程全覆蓋;依法查處拆除違法建築、臨時建築;打造彭海社區富糧村、水碓農村提升人居環境試點,完成韓家屯人居環境提升改造,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漢莊鎮以省級規劃示範村、傳統村落保護和美麗鄉村等項目建設為抓手,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村容村貌。
  • 守護藍天綠水青山 建設生態宜居家園
    2020年南寧市區空氣品質優良率達97.5%,多項指標創8年來最好水平守護藍天綠水青山 建設生態宜居家園南寧市環境空氣品質持續改善。圖為藍天白雲下的南寧生態美景。記者黃維業攝昨日,記者從南寧市生態環境局獲悉,2020年,南寧市環境空氣品質實現「六大新突破」,「南寧藍」常駐,空氣品質持續向好;水環境綜合治理成效明顯,精準治汙再創佳績;土壤環境質量逐步改善,汙染地塊風險管控與修復走出了「南寧模式」。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 ...生活、生態三大空間布局 把杭州建設成「三生」融合的宜居城市
    就在這幾天,「宜居城市」也成為了本屆市兩會期間的高頻詞,如何建設宜居城市、如何統籌生產生活生態三大空間布局、如何打通「兩山」理念轉化通道,成為了兩會討論的焦點。這次兩會報告就有很多關於建設宜居城市的舉措,非常有建設性、針對性。」在市人大代表、市建築業管理站站長董學群看來,軌道交通網、快速路網及主次幹道建設、城鄉汙水處理能力擴能提質,水電氣等設施建設模式創新等,都為杭州統籌生產、生活、生態三大空間布局提供了重要支撐。  不僅如此,老舊小區綜合改造、美麗城鎮、綠道建設等都在兩會期間被頻頻「點名」。事實上,這些也正是杭州打造宜居城市的關鍵詞。
  • 河南長葛:宜居好環境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每天推開窗,看到清潩河碧波蕩漾,兩岸遊園綠意盎然,深呼吸,連空氣都是甜的,家住長葛市清潩河沿岸河畔家園的武保民感慨地說。之前,清潩河曾是一條讓人心痛的臭水溝。「河裡漂著白色垃圾,臭氣燻天,就連夏天也不願開窗戶,當時都想搬家了。」武保民苦不堪言。
  • 宜興成為省美麗宜居城市建設試點
    近日,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公布了省美麗宜居城市建設試點名單,宜興成為17個綜合試點城市之一,也是全省4個入選的縣級城市之一。近年來,我市瞄準百姓需求精準發力,堅持城鄉一體規劃、建設、管理並重,功能品質與生態環境齊抓,新城建設與老城改造同步,一座美麗宜居之城正在崛起。
  • 廣豐「民生城建」打造宜居家園
    廣豐訊  新年伊始,廣豐區城建項目建設喜報頻傳:投資8億元、全長17.2公裡的上豐大道竣工通車,廣豐至上饒主城區路程縮短了8公裡;佔地總面積60畝的創業文化公園建成開園,市民們又多了一個休閒健身好去處……廣豐區在城市建設中注重「以人為本,民生優先」,拓寬城市發展空間,提升城市功能形象,推進城鄉一體、產城一體、城景一體,全力打造信江河谷都市區。
  • 建設宜居美麗鄉村!首陽山旅遊度假區聚焦生態環境治理
    中國昌樂網訊(來源7月31日《昌樂日報》)今年以來,首陽山旅遊度假區聚焦鄉村生態環境治理,全區上下黨群齊心,持續精準發力,全力打造山清水秀新家園,一批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正在形成。    建設農村公廁    文明習慣自覺養成    首陽山旅遊度假區按照完善農村公共服務設施、提升農村人居環境質量、建設美麗鄉村的要求,積極推進農村公廁建設和改造提升工作,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高村民生活質量。    西南莊村有460戶、1560口人,村莊大,人口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