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以吃住行遊購娛六大要素構成,遊人欣賞迷人美景的同時品嘗當地美食佳餚同樣是一種愉悅心情的享受。通遼市地處科爾沁腹地,自古以來是鮮卑、契丹、蒙、滿、漢民族融入生活的地方,不僅具有遊牧文化獨具特色飲食文化,也有融合現代烹飪技術、以及具有東北菜系特色的通遼飲食文化。為廣大遊客提供獨具特色的「舌尖上旅遊」。
奶豆腐是傳統蒙古族奶製品,蒙古族奶製品俗稱「白食」。奶豆腐是一種牛奶發酵凝固後溫煮擠掉水分後晾曬乾的幹品。味道保留了牛奶的香味與發酵的酸味,製作時也可以放些糖製作甜口味的奶豆腐。奶豆腐熱量高,宜保存,富含蛋白質與鈣。
奶皮子可以用牛奶或者羊奶、馬奶、駱駝奶製作,製作方法是鮮奶煮開以後多次沸揚形成奶沫與奶油層,關火讓奶沫子與奶油層凝結。一般傳統做法是頭天晚間熬好的奶皮子第二天才可以充分凝結成結實的奶皮子,及時可用刀子劃開取出奶皮子晾乾。奶皮子味甜、香,熱量高。是蒙古族最喜愛的傳統奶食之一,節慶重大日子餐桌必不可少的奶食品。
手把肉,蒙古語單純指水煮的牛、羊肉,因為吃法不用筷子而用手、用刀,所以叫手把肉。通遼市地處北方,人們冬天寒冷時節吃高熱量的牛羊肉抵禦嚴寒。做手把肉工藝簡單,用清水煮熟即可。選材用三歲綿羊為最佳,秋冬季節是品嘗手把肉最好是的時候。
羊雜湯,通遼市地處北方,盛產牛羊肉。利用羊肝、羊肚、羊肺、羊脾等羊下水結合通遼人口味加入土豆、青紅椒燉煮出來的羊雜湯不僅味道濃香,還是冬季滋補佳品。
牛肉乾是通遼市有名的蒙餐之一,蒙古族人長期遊牧生活中養成了使用醃製後曬乾保存肉類的習慣。如今的人們保留傳統的風乾晾曬的牛肉運用現代的油炸、碳烤等多種烹飪手法製作牛肉乾。牛肉乾味鹹,高熱量,是古代戰爭時期重要的軍糧。
鮮奶羹,鮮奶羹屬於現代烹飪手法烹製的蒙餐,牛奶加入炒米、奶豆腐丁熬製。特點是最大程度的保留了牛奶的香味,是女士喜愛的甜品。
烤羊排,通遼市畜牧業發達,尤其扎魯特旗跟霍林郭勒市水草肥美,適合養殖牛羊。烤羊排是一種昂貴的的蒙餐,選材講究,烤制更更需要熟練的掌握火候與調製。
拔絲奶豆腐,拔絲是中國菜中常用的烹飪手法,結合蒙古族常用奶豆腐製作出的拔絲奶豆腐口感香、甜、脆。是蒙餐較有代表性的甜品。
*提示:拔絲奶豆腐必須趁熱吃,涼了容易粘住而且口感迅速下降。
烤全羊,烤全羊可以說是蒙餐中的皇冠上寶石。只有最尊貴的貴賓才會用烤全羊來招待。烤全羊一般會有烤全羊儀式,會用載歌載舞獻哈達來以示隆重。宴席最尊貴的客人為烤全羊頭部畫「十」字開啟烤全羊宴席。
炒蕨菜,蕨菜是北方常見食用野菜,也是蒙餐中搭配其他肉類菜餚的佳品。蕨菜含有多種人體所需物質。藥用價值也頗高。
蒙古餡餅,蒙古餡餅是通遼人喜愛的最麵食之一,通常用牛肉,羊肉做餡。通遼市2012年「科爾沁蒙古餡餅」獲中國最大蒙古餡餅尼斯紀錄。
蕎麥餄餎,餄餎是北方地區常見的麵食之一。通遼市庫倫旗有「蕎麥之鄉」之稱,庫倫旗特有的砂質土壤生長的蕎麥做出的餄餎味道特別香中帶甜。是一種廣受通遼人喜愛的特色麵食。
炸果條,傳統蒙古面點。一般用黃油或者牛油炸制。酥脆、香甜。作為茶點直接使用或者泡奶茶裡吃。
炒米,蒙語中叫「乎萊八達」,意為幹米。蒙古族最早接觸的農作物之一。黍米炒幹後脫殼處理,易於保存,直接食用或者搭配奶製品食用。或者泡奶茶喝。最常見的蒙古族主食之一。
奶茶,蒙古族傳統飲食重要成員,傳統蒙古族家庭每天早晨有喝奶茶的習慣,奶茶是通遼市很多家庭、蒙餐店的必備。奶茶一般有磚茶熬製,熬煮過程中加入鹽和牛奶或者烏日莫。奶茶不僅能解渴又助消化,非常適合肉食為主的蒙餐搭配飲食。
圖片來自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