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海洛)
4年來,央行從來沒有這樣做過,但是昨天做了。
12月18日(周三)央行重啟逆回購,下調14天期逆回購利率至2.65%。
央行表示,將密切關注市場流動性狀況,靈活開展公開市場操作,維護年末流動性平穩。
市場人士普遍認為,央行未來還會出手,繼續「呵護」市場流動性。
究竟發生了什麼
有人問了,逆回購是啥玩意?央行逆回購,是指央行向一級交易商購買有價證券,借出資金,並約定在未來特定日期再將有價證券賣給一級交易商的交易行為。
簡單解釋就是主動借出資金,獲取債券質押的交易就稱為逆回購交易,此時投資者就是接受債券質押,借出資金的融出方。
18日央行公開市場操作下調14天逆回購利率,這是今年央行又一次下調相關品種利率,10年期國債期貨上漲後再度回落,和以往有較大差別。
央行公開市場操作情況:
12月18日,央行公開市場開展500億元7天期和15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本次操作央行下調14天期逆回購利率至2.65%;此前為2.7%。
首先從操作規模上看,今年央行公開市場操作時常持續一段時間,時常又會暫停較長時間。Wind數據顯示,今年央行共進行了124次公開市場操作,投放資金11.84萬億,其中逆回購投放最多,達96次,投放金額6.92萬億。緊隨其後MLF投放也不小,達3.69萬億。不過到期規模更大,今年央行總共淨投放為-1.18萬億,即到期回籠的資金更多。
其次從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利率下調上看,12月18日,央行下調逆回購利率,Wind數據顯示,這是央行今年第二次下調逆回購利率,11月18日為首次下調7天逆回購操作利率。
除了下調逆回購利率,11月5日央行還開展4000億MLF投放,利率自3.3%下調到3.25%,下調5個基點,這是2016年以來,央行首次下調MLF利率。
另外1月底、10月底和11月19日央行還投放了3次國庫現金定存,利率分別下降72個基點、10個基點和2個基點。
對股市樓市債市影響會如何
值得注意的是,14天期逆回購利率雖然有所下調,但此次「降息」並非新的一輪降息,而是跟隨一個月前7天期逆回購利率下調5bp的後續既定步驟,以維持逆回購操作利率期限利差。因此消息公布後,市場反應平淡。
國債期貨小幅收跌,10年期主力合約跌0.06%,5年期主力合約跌0.02%,2年期主力合約跌0.01%。銀行間現券收益率變動不足1bp,一級新債招標結果向好,銀行間資金面轉寬,月內資金供給充沛。
再看股市,A股震蕩回調,上證指數收跌0.18%報3017.04點,結束三連陽;深證成指跌0.11%;創業板指跌0.51%。兩市成交6680億元,較上日縮量明顯,但仍處於階段高位。北向資金全天淨流入44.82億元,為連續25日淨流入。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在最新的研究報告中指出:
降息周期開啟,債券、權益資產均受益。
從內外環境、長短期因素看,我國經濟明年仍難企穩,投資方面要看淡總量,不被經濟數據短期波動擾動,更應專注結構機會。
2020年邊際影響更大的是政策變動,尤其是逆周期政策邊際增多。預計2020年廣義財政力度依然有限,但貨幣會漸進放鬆,中國降息周期才剛剛開始,地產調控政策漸松。
權益機會主要仍在科技、醫藥等新經濟,享受更多溢價;消費資產短期整體高估,但龍頭長期保值;地產盈利趨降,但受益政策放鬆,龍頭機會更大;周期類資產盈利趨降,難有超額收益。
債市很難走熊,利率整體仍趨下行,短期調整即是機會。匯率短期反彈,但長期匯率仍趨於貶值。
銀行負債成本壓力下降
廣發宏觀指出,這次14天利率調降不是一輪新的降息,而仍是本輪降息的一部分,是利率聯動下的結果。這輪降息先是9月20日LPR利率,再是11月5日MLF利率,然後OMO利率(先11月18日7天逆回購利率調降,再是12月18日14天逆回購利率調降)。
其次,OMO利率調降旨在緩釋銀行負債成本,以保持資產端收益率和負債端成本的平衡。和11月7天逆回購利率下調5bp原理類似,可將本次LPR降息理解為跟隨LPR利率下臺階的中性「降息」,主要目的緩釋銀行負債成本壓力。
該機構認為,目前製造業庫存處於底部,按照經驗規律,未來可能會有一個庫存回補伴隨經濟名義增長修復的過程,PPI不具備「通縮」基礎。在這樣的背景下,LPR很難持續地趨勢下行。不排除LPR因承擔降低中小企業融資成本責任而適度下調,但總體幅度有限。按目前的貨幣調控框架推演,未來MLF以及OMO利率下行同樣空間有限。
跨年流動性大幕已經拉開
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顏色表示,央行此次重啟逆回購,一方面是由於繳稅、發工資等因素影響,通過逆回購來滿足年底逐步增加的短期流動性需求。另一方面,近期銀行間資金成本開始上升,重啟逆回購操作,可降低短期融資成本。
12月18日,資金面平穩,Shibor變動不大,隔夜品種下行2.1bp報2.485%,7天期下行0.3bp報2.585%,14天期上行10.7bp報2.537%,1月期上行1.7bp報2.959%。
交通銀行指出,目前來看,預計在年末財政大額支出之前,央行將繼續運用公開市場逆回購等工具,滿足機構對流動性的合理需求,跨年資金將是投放重點,跨年流動性大幕已經拉開。
有觀點認為,近期21天和1個月的跨年資金利率大幅上行,跨元旦資金需求較為旺盛,後續面臨春節,央行可能還會重啟28天逆回購操作以補充春節期間的跨節需求。
民生證券點評稱,參考歷史經驗,元旦前後資金利率波動通常比較高,預計未來央行會繼續開展適度規模的逆回購操作以「呵護」資金面。
廣發宏觀指出,未來貨幣的重點不在於總量寬鬆,而在於結構改善,例如引導信貸結構以及調整中小企業融資成本等。易綱行長在《堅守幣值穩定目標,實施穩健貨幣政策》一文中所說的「總量適度、精準滴灌、協同發力、深化改革、內外部均衡」是我們理解貨幣政策的一個基本線索。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定調貨幣政策
此前的12月10日至12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指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貨幣信貸、社會融資規模增長同經濟發展相適應,降低社會融資成本。要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增加製造業中長期融資,更好緩解民營和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與去年相比,本次會議對貨幣政策的表述由去年的「鬆緊適度」變為「靈活適度」。同時,此次會議還提到「增加製造業中長期融資」。
中信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明明表示:「從『鬆緊適度』到『靈活適度』,貨幣政策總體的基調要偏積極和寬鬆一點。因為鬆緊適度裡有一個『緊』字,但今年『緊』字沒有了,這就是說,貨幣政策會中性偏松一點,而且會更加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