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出手意味深長:跨年流動性大幕已拉開

2020-12-11 手機鳳凰網

(圖片來自海洛)

4年來,央行從來沒有這樣做過,但是昨天做了。

12月18日(周三)央行重啟逆回購,下調14天期逆回購利率至2.65%

央行表示,將密切關注市場流動性狀況,靈活開展公開市場操作,維護年末流動性平穩。

市場人士普遍認為,央行未來還會出手,繼續「呵護」市場流動性。

究竟發生了什麼

有人問了,逆回購是啥玩意?央行逆回購,是指央行向一級交易商購買有價證券,借出資金,並約定在未來特定日期再將有價證券賣給一級交易商的交易行為。

簡單解釋就是主動借出資金,獲取債券質押的交易就稱為逆回購交易,此時投資者就是接受債券質押,借出資金的融出方。

18日央行公開市場操作下調14天逆回購利率,這是今年央行又一次下調相關品種利率,10年期國債期貨上漲後再度回落,和以往有較大差別。

央行公開市場操作情況:

12月18日,央行公開市場開展500億元7天期和15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本次操作央行下調14天期逆回購利率至2.65%;此前為2.7%

首先從操作規模上看,今年央行公開市場操作時常持續一段時間,時常又會暫停較長時間。Wind數據顯示,今年央行共進行了124次公開市場操作,投放資金11.84萬億,其中逆回購投放最多,達96次,投放金額6.92萬億。緊隨其後MLF投放也不小,達3.69萬億。不過到期規模更大,今年央行總共淨投放為-1.18萬億,即到期回籠的資金更多。

其次從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利率下調上看,12月18日,央行下調逆回購利率,Wind數據顯示,這是央行今年第二次下調逆回購利率,11月18日為首次下調7天逆回購操作利率。

除了下調逆回購利率,11月5日央行還開展4000億MLF投放,利率自3.3%下調到3.25%,下調5個基點,這是2016年以來,央行首次下調MLF利率。

另外1月底、10月底和11月19日央行還投放了3次國庫現金定存,利率分別下降72個基點、10個基點和2個基點。

對股市樓市債市影響會如何

值得注意的是,14天期逆回購利率雖然有所下調,但此次「降息」並非新的一輪降息,而是跟隨一個月前7天期逆回購利率下調5bp的後續既定步驟,以維持逆回購操作利率期限利差。因此消息公布後,市場反應平淡。

國債期貨小幅收跌,10年期主力合約跌0.06%,5年期主力合約跌0.02%,2年期主力合約跌0.01%。銀行間現券收益率變動不足1bp,一級新債招標結果向好,銀行間資金面轉寬,月內資金供給充沛。

再看股市,A股震蕩回調,上證指數收跌0.18%報3017.04點,結束三連陽;深證成指跌0.11%;創業板指跌0.51%。兩市成交6680億元,較上日縮量明顯,但仍處於階段高位。北向資金全天淨流入44.82億元,為連續25日淨流入。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在最新的研究報告中指出:

降息周期開啟,債券、權益資產均受益。

從內外環境、長短期因素看,我國經濟明年仍難企穩,投資方面要看淡總量,不被經濟數據短期波動擾動,更應專注結構機會。

2020年邊際影響更大的是政策變動,尤其是逆周期政策邊際增多。預計2020年廣義財政力度依然有限,但貨幣會漸進放鬆,中國降息周期才剛剛開始,地產調控政策漸松。

權益機會主要仍在科技、醫藥等新經濟,享受更多溢價;消費資產短期整體高估,但龍頭長期保值;地產盈利趨降,但受益政策放鬆,龍頭機會更大;周期類資產盈利趨降,難有超額收益。

債市很難走熊,利率整體仍趨下行,短期調整即是機會。匯率短期反彈,但長期匯率仍趨於貶值。

銀行負債成本壓力下降

廣發宏觀指出,這次14天利率調降不是一輪新的降息,而仍是本輪降息的一部分,是利率聯動下的結果。這輪降息先是9月20日LPR利率,再是11月5日MLF利率,然後OMO利率(先11月18日7天逆回購利率調降,再是12月18日14天逆回購利率調降)。

其次,OMO利率調降旨在緩釋銀行負債成本,以保持資產端收益率和負債端成本的平衡。和11月7天逆回購利率下調5bp原理類似,可將本次LPR降息理解為跟隨LPR利率下臺階的中性「降息」,主要目的緩釋銀行負債成本壓力。

該機構認為,目前製造業庫存處於底部,按照經驗規律,未來可能會有一個庫存回補伴隨經濟名義增長修復的過程,PPI不具備「通縮」基礎。在這樣的背景下,LPR很難持續地趨勢下行。不排除LPR因承擔降低中小企業融資成本責任而適度下調,但總體幅度有限。按目前的貨幣調控框架推演,未來MLF以及OMO利率下行同樣空間有限。

跨年流動性大幕已經拉開

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顏色表示,央行此次重啟逆回購,一方面是由於繳稅、發工資等因素影響,通過逆回購來滿足年底逐步增加的短期流動性需求。另一方面,近期銀行間資金成本開始上升,重啟逆回購操作,可降低短期融資成本。

12月18日,資金面平穩,Shibor變動不大,隔夜品種下行2.1bp報2.485%,7天期下行0.3bp報2.585%,14天期上行10.7bp報2.537%,1月期上行1.7bp報2.959%。

交通銀行指出,目前來看,預計在年末財政大額支出之前,央行將繼續運用公開市場逆回購等工具,滿足機構對流動性的合理需求,跨年資金將是投放重點,跨年流動性大幕已經拉開。

有觀點認為,近期21天和1個月的跨年資金利率大幅上行,跨元旦資金需求較為旺盛,後續面臨春節,央行可能還會重啟28天逆回購操作以補充春節期間的跨節需求。

民生證券點評稱,參考歷史經驗,元旦前後資金利率波動通常比較高,預計未來央行會繼續開展適度規模的逆回購操作以「呵護」資金面。

廣發宏觀指出,未來貨幣的重點不在於總量寬鬆,而在於結構改善,例如引導信貸結構以及調整中小企業融資成本等。易綱行長在《堅守幣值穩定目標,實施穩健貨幣政策》一文中所說的「總量適度、精準滴灌、協同發力、深化改革、內外部均衡」是我們理解貨幣政策的一個基本線索。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定調貨幣政策

此前的12月10日至12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指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貨幣信貸、社會融資規模增長同經濟發展相適應,降低社會融資成本。要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增加製造業中長期融資,更好緩解民營和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與去年相比,本次會議對貨幣政策的表述由去年的「鬆緊適度」變為「靈活適度」。同時,此次會議還提到「增加製造業中長期融資」。

中信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明明表示:「從『鬆緊適度』到『靈活適度』,貨幣政策總體的基調要偏積極和寬鬆一點。因為鬆緊適度裡有一個『緊』字,但今年『緊』字沒有了,這就是說,貨幣政策會中性偏松一點,而且會更加靈活。」

相關焦點

  • 呵護跨年流動性 央行連續開展「7+14」天期逆回購操作
    來源:金融時報12月24日,人民銀行發布公告稱,為維護年末流動性平穩,央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400億元逆回購操作,其中,7天期逆回購中標量1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中標量300億元,中標利率分別為2.2%和2.35%,均與上次持平。
  • 跨年流動性無憂,GC品種長短利率倒掛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跨年流動性無憂,GC品種長短利率倒掛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韓文秀19日在2019-2020中國經濟年會上表示,明年宏觀政策需要把握好時度效,保持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
  • 央行「呵護」年底流動性 14天期逆回購利率近四年來首度下調
    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顏色表示,今日央行重啟逆回購,一方面是由於繳稅、發工資等因素對流動性造成一定影響,通過逆回購來滿足年底逐步增加的短期流動性需求。另一方面,近期銀行間資金成本開始上升,重啟逆回購操作,可降低短期融資成本。
  • 央行持續回籠但銀行間流動性仍充裕 料下周央行大概率將超額續做MLF
    財聯社(北京,記者 張曉翀 )訊,周一央行公開市場全口徑回籠資金4,000億元。業內人士表示,今日早間銀行間貨幣市場流動性仍充裕,但價格略有上行,同業存單價格暫時穩定,預計在年末資金面按慣例偏緊的時期,下周央行大概率將超額續做中期借貸便利(MLF)。
  • 美國與9國央行實現貨幣互換!中國央行也出手,人民幣傳來好消息
    為了維護人民幣匯率的穩定,中國央行出手了,人民幣匯率一度在1小時內暴漲近600點。與此同時,人民幣國際化也迎來了好消息。最近,疫情在美國出現擴散趨勢,導致美股出現多輪大跌,10天內就出現4次熔斷,連股神巴菲特都稱沒見過這種場面。根據媒體粗略統計,從2月19日開始,美股市值蒸發了超過60萬億人民幣。
  • 央行再打「MLF+逆回購」組合拳釋放流動性
    主要是歲末年初,央行適度加大長期限資金淨投放,平滑跨年資金面,穩定市場對資金面平穩預期;近日從市場表現看,同業存單仍存在一定上行壓力,央行適度加大長期性資金投放一定程度緩解中小銀行負債壓力,引導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融資,並穩定實體融資成本;以及目前MLF利率水平相對於存單利率有較大吸引力。
  • 愛馬仕古馳香奈兒相繼停工 歐央行出手「救市」
    (原標題:愛馬仕古馳香奈兒相繼停工 歐央行出手「救市」)
  • 央行出手穩流動性!專家:2021年人民幣匯率或不會像想像的那麼強
    為維護年末流動性平穩,央行分別於12月21日、22日、23日開展了1100億元、1300億元、1100億元逆回購操作,分別實現淨投放900億元、1200億元、1000億元,三日累計淨投放3100億元。Wind數據顯示,本周央行公開市場有600億元逆回購到期,其中周一至周五分別到期200億元、100億元、100億元、100億元、100億元;此外周五(12月25日)還有500億元國庫現金定存到期。
  • 明年海外會發生什麼:央行退出?財政懸崖?不,是流動性「洪水滔天」!
    Matthew Hornbach承認,央行的流動性是不斷上漲的市場中最關鍵的構成部分:它既有利於交易型金融的運轉,也改變了投資者可獲得的機會組合。而這一點,正是他所領導的團隊看多2021年股市的一個重要理由:在流動性方面,我們既關注「狹義」指標,也關注「廣義」指標……我們預計,以這兩種指標衡量的流動性都將在2021年擴大。央行們將加大QE?
  • 央行投放9600億「麻辣粉」充分滿足金融機構需求 呵護流動性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央行投放9600億「麻辣粉」呵護流動性  提前預告過的「麻辣粉」(中期借貸便利,MLF)如約而至,這一次的操作「加量不調價」。12月15日,央行發布公告稱,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中國人民銀行開展95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含對12月7日和16日兩次MLF到期的續做)和100億元逆回購操作,充分滿足了金融機構需求。其中,MLF和逆回購的操作利率均與前期持平。
  • ...大多數印尼銀行都擁有足夠的流動性;央行將為商業銀行存放在...
    印尼央行行長Warjiyo:仍然看到印尼盾升值的空間;預計美元/印尼盾將因政策組合跌至14200;市場吸收政府債券發行的能力有所增強;央行和政府最終達成關於債務分擔的草案;大多數印尼銀行都擁有足夠的流動性;央行將為商業銀行存放在央行的準備金支付1.5%的利息。
  • 央行出手了,影響幾何?
    槓桿遊戲說的是,我國央行的總資產,比2018年末收縮了9000億元。這是央行最新公布的6月資產負債表顯示的。截至6月末,我國央行,總資產為36.36萬億。如下圖。然後我們再看2018年末,當時央行有37.25億資產。
  • 全球央行年會前瞻:央行已無大招可用
    不僅是會議本身,如今的央行官員在應對危機時似乎也顯得力不從心。 的確,面對新冠疫情危機,美聯儲和全球其他央行都採取了前所未有的應對措施,向全球經濟注入的流動性以及向企業提供的信貸安排總額高達數萬億美元,在此過程中,央行自己也成為市場中一股舉足輕重的力量。
  • 大面積霧凇持續來 吉林市冰雪節大幕將拉開
    大面積霧凇持續來 吉林市冰雪節大幕將拉開 2020-11-30 08:39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下跌中的正能量:跨年行情可能還沒來
    國盛證券復盤了2008年-2019年的跨年行情,發現:決定跨年行情的主要因素,還是經濟基本面和流動性是否寬鬆。 經濟基本面階段性好轉或企穩,是行情啟動的重要支撐。
  • 8月央行連續17個工作日操作逆回購 頻頻出手有何考慮?
    北京商報訊(記者 嶽品瑜 劉四紅)央行逆回購操作仍在持續中。8月31日央行公告稱,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200億元逆回購操作,期限7天,中標利率2.2%,與此前維持不變。因有1000億元逆回購到期,當日實現淨回籠800億元。
  • 2019年最後一天,魔都跨年音樂會在22:45拉開大幕,你準備好了?
    上海民族樂團團長羅小慈這樣形容12月31日將在上海大劇院舉行的《樂響四季》2020跨年音樂會,「它像中國人的生活,聽得到春江,聽得到晚景,聽得到風雅,也聽得到煙火。觀眾忘卻一年的疲憊,在音樂聲中找到溫暖與快樂。」
  • 「封城」後的倫敦,五個細節很意味深長
    原來熙熙攘攘的大街,原來人頭攢動的車站,現在都已是人影寥落。酒吧、餐館等熱鬧場所統統關閉,哪怕朋友相見,也只能室外見面,而且只能一人見一人。但非常時期的倫敦,一些細節也很是意味深長。完全是個人的總結,至少五個細節吧,都與中國無關。
  • 鄧倫一臉無辜,王子文在一旁眼神意味深長
    而王子文目睹這一連串的反應後則在一旁眼神意味深長。這一片段讓網友議論紛紛,有網友見狀直言:"就是翻白眼,沒得洗",並質疑謝娜和鄧倫"私下有仇",還有網友認為謝娜看起來"不耐煩",而另一批人則覺得這是在斷章取義,解釋道:"可能是覺得自己流程被打亂了",也有網友表示是"隱形眼鏡的鍋"。
  • 中信策略:在快速輪動中配置跨年後品種
    中信證券指出,國內政策節奏的分歧消除,經濟復甦和流動性寬鬆支持下,A股跨年的輪動慢漲仍將繼續。年末激烈的機構博弈跨年後將迅速緩和,建議堅持順周期主線的同時,在快速輪動中強化跨年後高景氣品種的配置。首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消除了市場對政策節奏的分歧。預計明年國內政策整體保持連續性和穩定性,溫和回歸常態,不急轉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