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央行年會前瞻:央行已無大招可用

2020-12-24 騰訊網

過去20年間,全球央行行長一直將一年一度的傑克遜霍爾會議視為規劃和發布貨幣政策變動的機會。如今,全球經濟衰退引發的擔憂越發嚴重,債券收益率一跌再跌。這種情況下,本周召開的傑克遜霍爾全球央行行長年會就成了近年來最受市場期待的一次。然而,面對不斷惡化的經濟形勢和所剩無幾的政策空間,央行似乎顯得有些無能為力。

自1982年以來,全球各國的央行行長每年8月都會齊聚美國懷俄明州提頓山脈,就貨幣政策展開商討,今年年會主題為「展望下一個十年:貨幣政策的影響」。由於疫情原因,年會將改為視頻會議,這將讓會議失去往年的熱鬧氣氛,顯得有些蒼白無力。不僅是會議本身,如今的央行官員在應對危機時似乎也顯得力不從心。

的確,面對新冠疫情危機,美聯儲和全球其他央行都採取了前所未有的應對措施,向全球經濟注入的流動性以及向企業提供的信貸安排總額高達數萬億美元,在此過程中,央行自己也成為市場中一股舉足輕重的力量。

然而對於這些貨幣政策專家來說,此次疫情也暴露出一個殘酷的現實:在掌舵全球經濟數十年後,央行已經失去了強大的戰鬥力,不能再憑一己之力來調節經濟周期,而是需要財政政策制定者的協助才行。從美國的情況,就可以看出這一趨勢。國會新一輪刺激計劃暫未通過,便導致剛剛萌芽的經濟復甦因此受阻。雖然這一切令人難以接受,但卻已是不爭的事實。

前美國財長勞倫斯·薩默斯今年早些時候在普林斯頓大學一個網絡會議上曾一針見血地指出,「我有些懷疑,央行呼風喚雨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

美聯儲對政策框架展開全面評估

對於全球央行面臨的挑戰,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早就有了清醒的認識,尤其是在當前全球經濟「低增長、低通脹和低利率」的新常態下——在去年的傑克遜霍爾會議上,鮑威爾就針對當前經濟形勢做出了以上描述。正因為如此,鮑威爾早在一年半之前就開始對美聯儲的政策及做法進行全面評估,他將在周四舉行的本屆年會上對評估進展進行說明。

屆時,英國央行行長安德魯·貝利和歐洲央行首席經濟學家菲利普·雷恩也將在大會上發言。經濟學家和投資者普遍預計,英國央行和歐洲央行將在年底前推出更多的貨幣刺激方案,其中可能性最大的是擴大債券購買規模。

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框架評估」預計將在下月完成,這份報告將可能表明,決策者會對通脹採取更加放鬆的態度,甚至可能暗示,在通脹率連續多年低於2%的情況下,他們樂於看到通脹水平暫時性小幅上升,乃至略微超過2%的目標水平。

自2012年美聯儲將通脹目標設定為2%以來,用最受美聯儲青睞的個人消費支出(PCE)價格指數來衡量,美國的通脹率一直位於2%下方,平均值僅為1.4%。

通脹遲遲難以上升已成為令美聯儲頭疼的問題。加之經濟增長遲緩,意味著利率一直處於歷史低位。如此一來,美聯儲通過利率調節來抵禦經濟滑坡的能力就受到限制,也就意味著危機將持續更久,破壞程度也會更為嚴重。

當下這場由疫情引發的衰退就是一個典型例子。危機來襲時,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的低端僅為1.5%,而後,美聯儲官員僅僅通過3月份的兩次降息,就迅速將利率下調至零。然而,面對這場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光有這些,還遠遠不夠。

於是,繼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美聯儲再一次被迫出手大規模購買債券,希望以此穩定金融市場,壓低實際借款利率。不過,這類措施效果如何,現在還無法判斷。

至於美聯儲可能對通脹目標做出的細微調整能否釋放足夠的政策空間,讓它在未來經濟再度收縮時進行有效應對,這一點同樣存疑。

政策空間所剩無幾,

通脹目標調整隻是杯水車薪

對於這個問題,前美聯儲官員、現任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的大衛·威爾考克斯認為,細枝末節的調整恐怕無濟於事,美聯儲可能調整通脹目標的做法只是「杯水車薪」。他指出,美聯儲基本上已經沒有迴旋餘地,不可能無止境地下調利率。

另一位前美聯儲官員羅伯託·珀利認為,對美聯儲而言,疫情危機及其後續影響可能會讓情況變得更糟。這是因為疫情可能會促使美國民眾增加儲蓄,以便在下一次疫情來襲時有能力度過經濟困難期。這反過來會導致消費下降,對利率造成下行壓力,令美聯儲更加難以在經濟衰退期間下調利率。

儘管美聯儲努力想為自身留出更大的政策空間,但美國的人口特點似乎也在和它「作對」。在人口老齡化的形勢下,越來越多的人為退休生活加大儲蓄,與此同時,勞動力人口的緩慢增長也對經濟增長構成拖累。

野村證券美國業務首席經濟學家路易斯·亞歷山大表示,這些壓低利率的力量都是長期性因素,他認為這些因素短期內難以改變。

美國會不會變成下一個日本?

現任基石宏觀諮詢公司合伙人的珀利認為,基於以上種種因素,美國最終也許會變得越來越像日本。日本央行將短期利率維持在接近於零甚至是負值水平已超過11年。然而,如今的日本經濟依然增長乏力,隨時可能陷入衰退,通脹率也是極低,通縮風險時隱時現。

要想避免這一幕,阻止經濟繼續下滑,美國的財政政策制定者或許需要有更大的作為。就像疫情危機之初,民主黨與共和黨聯手通過了3萬億美元的緊急紓困計劃,為深陷困境的企業和家庭送去急需的幫助。

雖然經濟學家普遍認為,新一輪刺激方案對於美國經濟復甦至關重要,但兩黨在這一問題上的談判目前陷入停滯。儘管美國總統川普已在自身職權範圍內採取行動,利用救災基金創立了每周300美元的新的失業救濟補助計劃,但且不論實施難度如何,這些資金可能用不了幾周就將耗盡。

要真正解決眼下的問題,關鍵在於財政預算政策。威爾考克斯指出,如果財政預算政策不能在經濟困難期發揮更大作用,那麼美國或許會像十年前的日本那樣,重蹈日本的覆轍。

相關焦點

  • 全球央行年會強勢來襲 大佬們將如何排兵布陣?
    匯通網8月22日訊 傑克遜霍爾全球央行年會將於8月25-27日舉行,今年的主題是「設計有彈性的未來貨幣政策框架」。屆時全球央行的大佬將齊聚一堂,共同探討經濟現狀,商議未來貨幣政策。歐、美、英、日幾大重量級央行又將如何排兵布陣?下文見分曉。
  • 全球央行年會什麼時候召開?會議將有哪些看點
    為期三天的全球央行年會,將於8月23日至26日在美國懷俄明州傑克遜霍爾召開。該會議素有政策拐點「晴雨表」之稱,今年的主題為「貨幣政策面臨的挑戰」。在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各國央行將有怎樣的動作,會議將有哪些看點?
  • 傑克遜霍爾全球央行年會今日舉行(附會議日程表)
    全球矚目的傑克遜霍爾全球央行年會將於今日起正式拉開帷幕,本次年會的主題為「展望未來十年:貨幣政策帶來的影響」,與往年不同的是,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今年的會議將在線上舉行,參加此次虛擬會議的將包括各國央行行長、美聯儲官員、學者和一些私營部門經濟學家。
  • 2020年全球央行年會探討貨幣政策框架調整
    來源:Chinamoney內容提要2020年傑克遜·霍爾央行年會上,各方表示,低增長、低通脹、低利率的環境使得傳統貨幣政策框架面臨挑戰,各國陸續啟動了貨幣政策框架審議。文章梳理了美聯儲貨幣政策框架調整為平均通脹目標制的具體內容,及全球主要央行貨幣政策框架調整的趨勢,並嘗試總結了相關討論的觀點。8月27-28日,2020年傑克遜·霍爾央行年會召開,各央行代表及學界人士圍繞「展望未來十年:對貨幣政策的影響」這一主題展開討論。
  • easyMarkets易信:2020年8月27日美元隔夜出現回落,日內央行年會將...
    市場行情的表現,反映著投資人對於即將召開的世界央行年會有進一步寬鬆措施出臺可能。世界央行年會展望經歷了疫情大衝擊,各國經濟支離破碎,各國央行紛紛採取了史無前例的寬鬆措施,而這些措施對於經濟復甦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在各國央行有著強烈釋放流動性的背景下,迎來了全球央行年會。
  • 2021年主要央行將延續超寬鬆政策
    主要央行「放水」漫灌2020年主要央行的貨幣政策寬鬆力度史無前例,主要是因為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使世界經濟陷入深度衰退,且年內無法走出衰退的沼澤。由於疫情衝擊,全球經濟活動被迫中斷,恐慌情緒引發市場大規模拋售,國際金融市場劇烈震蕩。
  • 加拿大央行周三利率決議前瞻:預計將重申低利率指引;① 預計加拿大...
    加拿大央行周三利率決議前瞻:預計將重申低利率指引;① 預計加拿大央行周三將維持極寬鬆政策不變,有小概率會加大支持復甦力度;經濟學家預測加拿大央行將重申維持隔夜利率在0.25%至少到2023年的承諾,同時繼續以每周40億加元(31億美元)的步伐購買債券;② 分析人士說,行長Tiff Macklem為首的決策者可能有意加大對經濟的支持力度,應對最近威脅復甦的事態發展
  • 歐洲央行2020年12月會議前瞻:擴大QE?
    本周四(12月10日)20點45分,歐洲央行將公布貨幣政策決定,21點30分,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將召開新聞發布會。此外,美國11月CPI數據將於21點30分發布。政策回顧:今年以來,隨著新冠疫情在全球擴散,主要國家央行採取了各種寬鬆措施以支持經濟,歐洲央行雖然沒有像美聯儲那樣大幅降息,但是推出了大流行病緊急購買計劃(PEPP)、放寬了定向長期再融資(TLTRO III)的條件、擴大了原先的資產購買計劃(APP)的規模和合格資產範圍,並且放鬆了抵押品政策。
  • 【布朗兄弟哈裡曼銀行:預計歐央行不會於今日重啟QE】 全球外匯...
    >2019-09-12 19:23:22來源:FX168財經網 【布朗兄弟哈裡曼銀行:預計歐央行不會於今日重啟QE】全球外匯策略主管Win Thin稱,預計歐洲央行將重啟QE,但不會在本次會議上宣布,因近期德國、法國和荷蘭三國的央行官員都表示反對重啟該計劃。
  • 全球各國央行貨幣政策一覽表
    摘要 如今全球央行齊齊拉開了寬鬆大幕,貨幣戰爭已然打響。 澳洲央行緊隨加拿大央行降息之舉並不意外,但全球寬鬆的政策環境仍令澳元兌美元受挫,同時宣布全球性貨幣戰爭正如火如荼的進行著。  全球各國為了爭奪貿易市場的份額而競爭性地令本國貨幣貶值,以提高出口企業的海外競爭力。如今全球央行齊齊拉開了寬鬆大幕,貨幣戰爭已然打響,各國「央媽」們紛紛放出明顯的信號:不壓低匯率、推高通脹,誓不罷休!!
  • 全球央行「大放水」是把雙刃劍
    在新興市場,印度央行將QE規模擴大到了1萬億盧比,印尼央行購買的印尼盾政府債券今年已經超過了110萬億印尼盾。美聯儲設立了臨時回購協議工具(FIMA),允許170家外國央行和其他國際貨幣機構用持有的美國國債兌換美元,緩解全球市場上美元流動性不足的壓力。  全球央行的「大放水」行動收穫到了一定的預期目標,至少由「美元荒」引起的資本市場劇烈波動因此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也基本消除了由流動性危機演變成貨幣危機的可能。
  • 全球4/5央行已研發數字貨幣 香港金髮局稱對金融業影響大
    1月11日,中國香港特區政府的諮詢機構——香港金融發展局發布報告稱,全球約五分之四的央行已開展及進行有關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發工作,相關發展在未來將對提供金融服務的方式帶來莫大影響。
  • 央行數字貨幣:重新定義全球貨幣體系
    2019年,Facebook推出數字貨幣項目「Libra」,此舉一下子驚醒了各國央行,這項繞過全球各大央行監管的項目一旦上線,各國主權貨幣地位將受到嚴重威脅。數字貨幣國家隊出徵的緊迫性越來越強烈,於是,全球80%的國家央行都在研究數字貨幣,10%的央行表示即將發行本國央行數字貨幣。
  • 央行放大招!
    丟失身份證將再也不用擔心,央行出大招!如銀行核查的是個人已向公安機關申報丟失的居民身份證,聯網核查系統將反饋「證件已掛失」;如個人因姓名變更、證件損壞、登記項錯誤、有效期滿等原因已到公安機關換領了新證,而銀行核查的證件仍為舊證的,聯網核查系統將反饋「證件已失效」。
  • 全球央媽的未來?日本央行已買成日本股市頭號金主
    入市九年,日本央行可謂全球寬鬆的鼻祖,今年疫情當頭更是騎虎難下,一舉成為日本股市頭號金主。日生基礎研究所(NLI Research Institute)首席股票策略師Shingo Ide估算的數據顯示,隨著日本央行今年大規模購入ETF支撐市場,11月持股總值已攀升至45.1萬億日元(合4340億美元),首次超過日本政府養老投資基金(GPIF),成為日本最大的股票持有者。
  • 央行年會來襲黃金...
    全球央行年會召開在即,金銀多頭提前「跑路」?    明後兩天(8月27-28日),傑克遜霍爾全球央行年會將以線上會議的形式召開,目前市場關注的焦點集中在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周四的演講上。上周美聯儲會議紀要市場的兩大鴿派預期皆落空,導致金價一夜暴跌,投資者都期待這周的全球央行年會是否會有新的轉折出現。  會議的一些主要看點及需要留意的講話內容:
  • 瑞典央行是最早實施負利率的央行 被冠名「最鷹的央行」
    據悉,全球有5家央行施行過負利率政策,分別是瑞典央行、丹麥央行、瑞士央行、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從時刻點來看,瑞典央行是最早施行負利率的央行。 自上一年12月瑞典央行成功脫節負利率的桎梏以來,其對負利率一直是堅決抵抗的態度,在全球降息浪潮中,瑞典央行被冠名「最鷹的央行」。
  • 2020全球央行數字貨幣競速:做快還是做對?
    本文由比推和AAVE共同推出回顧2020年,各國央行競速數字貨幣研發與測試。新冠疫情使得無現金支付趨勢加快,全球研發央行數字貨幣同樣加速。許多國家都對數字貨幣採取了積極開發,謹慎使用的態度。國際清算銀行發布的調查數據顯示,全球66家央行當中, 80%的央行表示正在研究數字貨幣技術,去年這一比例為70%;此外,約20%的央行表示很可能在未來六年內發行數字貨幣,去年該數據為10%。各個國家在推進央行數字貨幣(CBDC)的路徑和方式上有所差別,背後考量的因素也不盡相同,比推BitpushNews對全球央行數字貨幣進展進行了盤點。
  • ...從9月1日開始,歐洲央行、日本央行、英國央行和瑞士央行的七天...
    市場壓力緩解,世界主要央行聯手減少美元流動性供應;① 世界主要央行決定聯手縮減向市場提供美元流動性的市場操作頻次,認為這項在疫情最嚴重時期引入的旨在避免美元流動性告急的應急舉措現已不再必要。② 根據周四發布的聯合聲明,從9月1日開始,歐洲央行、日本央行、英國央行和瑞士央行的七天期美元操作將從先前的一周三次減為一周一次。84天期操作仍將每周進行一次。
  • 全球聯合行動央行降準釋放長期資金5500億瑞士央行緊急降息韓國...
    對於新冠疫情造成的影響,全球正在合力展開積極行動!中國央行火速降準、瑞士央行緊急降息、俄央行5000億盧布正回購……受利好消息影響,全球股市正展開大反彈!隨著世衛組織宣布新冠肺炎疫情已構成全球性大流行,多國股市均出現大幅下跌,韓國綜合股價指數KOSPI和創業板市場KOSDAQ13日分別下跌了3.43%和7%,盤中更是雙雙觸發熔斷機制,這也是韓國綜合股指和創業板KOSDAQ指數自創立以來首次同時啟動熔斷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