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央媽的未來?日本央行已買成日本股市頭號金主

2020-12-10 華爾街見聞

入市九年,日本央行可謂全球寬鬆的鼻祖,今年疫情當頭更是騎虎難下,一舉成為日本股市頭號金主。

日生基礎研究所(NLI Research Institute)首席股票策略師Shingo Ide估算的數據顯示,隨著日本央行今年大規模購入ETF支撐市場,11月持股總值已攀升至45.1萬億日元(合4340億美元),首次超過日本政府養老投資基金(GPIF),成為日本最大的股票持有者。

此前GPIF一直在日本股市中佔據主導地位,2014年這家全球最大養老基金就將本地股票配置目標額度提高了一倍,至25%,以求提高收益。但Ide根據截至9月底GPIF所持資產的增幅測算,其上個月資產規模約為44.8萬億日元,已不及央行。

Ide表示,這一差距預計將進一步擴大。疫苗研發進展推動全球股市反彈的背景下,隨著估值上揚,日本央行11月持股未實現收益一度達到逾10萬億日元。11月日經225指數上漲15%,創下1994年以來的最大單月漲幅。

Ide表示,日本央行「可能會面臨更嚴格的審查」,即在股價像目前這樣高企的情況下,是否需要繼續購買股票。不過此前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曾多次聲稱,作為貨幣刺激的一部分,購買ETF是必要的,以達到日本央行的通脹目標。

野村證券股票市場策略師伊藤隆(Takashi Ito)表示:

日本央行從未對其持有的股票進行獲利了結,只是繼續增持ETF。與此同時,GPIF不得不在價格高企時出售股票,以調整其投資組合中所持股票的權重。

無論日本央行和GPIF哪一方買盤更大,兩家公共實體在日本股市中佔據主導地位,都引發了人們對其影響市場價格的擔憂。Fukoku Capital Management執行長Satoshi Okumoto表示:「日本央行這一國有機構、以及日本具有代表性的公共養老基金GPIF買入本地股票的做法令人感到扭曲。」

本世紀初經歷了長達六年零利率與QE並行的時期之後,日本央行金融危機之後於2010年重新推行零利率政策,此後在寬鬆之路上越走越大膽。

日本前央行行長白川方明最早在2010年10月提出將央行購買股票ETF作為貨幣寬鬆政策的一部分,規模定為每年4500億日元。但此後隨著安倍晉三QQE(量化和質化寬鬆)計劃不斷推進,日本央行對ETF的購買也愈發失去了節制。

今年隨著疫情爆發,日本央行支持計劃力度進一步加大。3月其在提前召開的貨幣政策會議中,緊急宣布加碼貨幣寬鬆政策以支撐經濟,應對疫情衝擊,其核心是將股票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年度購買目標提升至每年約12萬億日元,較此前約6萬億日元的額度又翻了一番。

不過經過幾個月的大舉買入,目前購買速度已經放緩,分析師表示,今年年度總買盤可能遠低於新的理論上限。

相關焦點

  • 日本股市漲破27000點 日本央行成頭號金主
    2020年,日本股市收穫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12月29日,日經225指數開盤後迅速上漲至27000點,為1991年4月以來首次。截至收盤,日經225指數報收27568.1點,上漲2.66%,創下近29年來的新高。今年以來,日經225指數累計上漲16.5%。日本股市上漲,離不開日本央行的「寬鬆」支持。
  • 變身股市最大「金主」 日本央行買不停
    12月7日,彭博社報導稱,由於大規模購買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以支撐受疫情重創的市場,加上最近日股的強勢反彈,日本央行首次超越日本股市最大機構投資者之一日本政府養老投資基金(GPIF),成為日本股市的最大投資人。但在全球寬鬆貨幣政策大行其道的時候,很難說清這究竟是喜是憂。
  • 日本央行成日本股市最大股東 持倉逾4300億美元
    據日生基礎研究所(NLI Research Institute)首席股票策略師Shingo Ide估計,日本央行首次超越日本政府養老投資基金(GPIF),成為日本股市最大持股者,持倉總規模超過4300億美元。
  • 日本央行從日本股市獲利560億美元
    今年3月,日本央即將買進ETF的年度上限提高了一倍,至1150億美元,那正好是日本股市開端回彈飆升的月份。日經指數11月上漲15.04%,創1994年1月以來的最大單月漲幅,較今年低點上漲60%。 日本央行在上星期四發布的半年度財務報告中稱,其出資組合的收益連續六個月刷新紀錄。
  • 看央媽「臉色」行事?這兩名日本研究員用AI做到了!
    摘要: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嬉笑怒罵「微表情」當中的小小變化,可能都暗藏著「央媽」不可告人的「天機」。觀察對比各大央行行長講話中細微的措辭變化,從中分析預測央行政策的未來變動,已經成為全球投資者的每月一度的慣例活動。
  • 日本央行ETF購買量降至四年新低,它對股市的態度變了?
    來源:金十數據原標題:日本央行ETF購買量降至四年新低,它對股市的態度變了?周一,日本央行購買了501億日元的ETF,單日購買量創四年新低。到底是偶然減少還是刻意為之,值得投資者深思。自那以後,ETF作為日本央行購買計劃的一部分,單日購買量從未低於700億日元;日本央行每天還會另外購買12億日元的ETF,以支持企業在「實物和人力資本」方面的投資。這種情況在周一發生了變化,日本央行莫名其妙地比正常情況下少購買了200億日元的股票。
  • 日本央行3月抄底日本股市:從低點上漲60%,半年股市獲利560億美元
    今年3月,日本央行將買進ETF的年度上限提高了一倍,至1150億美元,那正好是日本股市開始回彈飆升的月份。日經指數11月上漲15.04%,創1994年1月以來的最大單月漲幅,較今年低點上漲60%。日本央行在上周四發布的半年度財務報告中稱,其投資組合的收益連續六個月刷新紀錄。
  • 日本央行已成股市最大投資者,持股市值達45.1萬億日元
    與大多數發達國家的央行不同,日本央行在很久以前就已經放棄了不操縱股市的任何藉口,十多年來一直都在購買ETF(交易所交易基金)和REIT(不動產信託基金)。 在今年的新冠病毒疫情期間,日本央行為了為支撐本國股市而大舉購買ETF,再加上隨後的估值上漲,從而使其持有的日本股票投資組合的價值在11月份達到了上述水平。
  • 日本泡沫的破滅: 央行"矯枉過正", 股市一年蒸發50%, 房價崩塌...
    1989年日本股市達到頂峰的時候,東京證券交易所日均交易額達到8.8兆日元,總市值突破了611兆日元,佔到了全球證券市場28%的市值比例。日本股市的成交量比大洋彼岸紐約證券交易所高出1.8倍。這一年大量美國企業被日本公司吞併。包括9月27日索尼以4800億日元買下哥倫比亞影業,10月31日三菱地產以2200億日元買下了紐約地標建築洛克菲勒中心,多年後他會以更便宜的價格賣還給美國人。
  • 日本股市如何告別「失去的三十年」
    在美國大選結果逐漸明朗和新冠病毒疫苗可能很快落地的背景下,全球資本市場都出現了回補和上漲。在此之中,日本股市的持續上漲具有特殊的意義。11月10日,日經225指數收盤報24905.59點,上漲0.26%,盤中曾一度漲至25279.94點,創近30年新高。同期與全球各地區主要指數對比,日經225指數表現突出。
  • 誰拯救了日本股市?
    誰拯救了日本股市?】9月28日,日本股市不經意間創造了一個奇蹟。日經500指數再度收紅,收盤點位超越1989年12月歷史最高點。這意味著日本股市至少一種股指超過了泡沫時代高點,「失去的30年」回來了!1990-2000年,日本經濟平均增長率下滑至1.4%左右,2001-2010年,更是進一步下滑至1%以下,GDP總量維持為5萬億美元左右。2010年,我國經濟總量超過日本,位居全球第二,如今日本僅為我們的三分之一了。
  • 日本股市暴跌一成 環球股市全線跳水
    核洩漏陰雲籠罩金融市場  地震特別報導  受福島核輻射洩漏可能加重等因素影響,東京股市日經指數繼前一天大跌6.2%之後,15日繼續大跌10.5%。市場擔心核危機可能讓日本經濟受到更嚴重打擊,導致全球市場日本資產回撤以應對重建需求,昨日亞太股市全線下跌,歐美股市昨日開盤也大幅走低。
  • 日本股市創30年新高,最大買家浮現!我國股市漲不動的原因找到?
    文/龍小林今年雖然全球的經濟表現並不好,甚至可以說是很差,但股市卻一個個都漲得不錯,股市作為經濟晴雨表的身份完全是看不出來。而且有些國家的經濟明明很差,股市卻在不斷創新高,讓人難以理解,比如日本股市。為什麼經濟很差的日本,股市卻連創新高?今年的疫情對於全球任何一國的經濟都不是那麼友好,像日本這樣經濟不怎麼好的國家,更是雪上加霜。所以日本前三季度的GDP下跌了近6%,創歷史最大跌幅。
  • 日本股市創近十五年新高
    在美元升值成為大概率事件、歐美股市波動性可能加大的背景下,可能會有更多資金湧入日本股市。獲得資金青睞23日,東京外匯市場美元對日元匯率升至123.7,出口板塊買盤活躍。受多重利好因素影響,日本股市大幅高開。此外,希臘債務談判出現轉機緩解了市場壓力。當日,日股各板塊全線走高,其中空運和金屬製品等股票漲幅靠前。分析人士指出,資金近期開始持續流入日本股市。
  • 2021年日本央行利率決議時間表
    3月24日 日本央行公布會議紀要  3月29日 日本央行公布利率會議意見摘要  4月27日 日本央行公布利率決議及經濟展望報告  5月6日 日本央行公布會議紀要  5月11日 日本央行公布利率會議意見摘要  6月18日
  • 日本股市創下30年新高,沒有網際網路巨頭,誰是帶頭大哥?
    2008年,源於美國的次貸危機席捲全球,日本股市也沒能倖免。日經225指數在2008年10月28日跌到近30年的最低谷。 為了應對這輪嚴重的金融危機,日本央行分別於2008年10月和12月連續降息,日本重回「零利率」時代。並且日本央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大量投放基礎貨幣,以穩定金融機構流動性。2009年初,日本央行更是對股市進行直接幹預,採取「價格維持操作」,開始大量購買股票。
  • 美國經濟,會不會步日本的後塵?
    這一年,日本GDP達到3.6萬億美元,佔全球經濟總量1/7還多,此時全球經濟霸主美國GDP也不過6萬億美元,但日本的人口可是連美國的一半都不到呢!與日本經濟總量的世界佔比不斷上升相對應的是,日本股市雖然已經從1989年的高位有所回落,但東京交易所上市公司的市值卻依然雄踞全球第一。
  • 【頭條資訊】日本股市重回「高光時刻」,那樓市呢??
    進入11月後,在全球疫苗研發進展的利好消息和11月中旬RCEP籤署的重大利好疊加下,日本股市近期表現搶眼,11月最後一個交易日收盤於26433點,11月漲幅超過15%。
  • 全球央行年會前瞻:央行已無大招可用
    這種情況下,本周召開的傑克遜霍爾全球央行行長年會就成了近年來最受市場期待的一次。然而,面對不斷惡化的經濟形勢和所剩無幾的政策空間,央行似乎顯得有些無能為力。 自1982年以來,全球各國的央行行長每年8月都會齊聚美國懷俄明州提頓山脈,就貨幣政策展開商討,今年年會主題為「展望下一個十年:貨幣政策的影響」。
  • 央媽修改了房地產的邏輯|日本|房地產開發|銀行|二手房|樓市|個人...
    作者:花貓哥哥來源:貓哥的視界(ID:maogeshijue)文章已獲授權1房地產調控政策1990年3月27日,這是日本經濟史上標誌性時刻,在這一天為了抑制瘋漲的日本房價,日本大藏省對日本樓市出臺了最嚴厲調控措施——對金融機構下達了限制對房地產行業進行過度融資的行政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