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寫作工坊是作家搖籃?互相捶背激活學生熱情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創意寫作工坊:作家搖籃?

  上海大學嘗試新模式希望改變「中文系不培養作家」的觀念

  文學創作被看作是一種天賦,而這種天賦是不能被學校培養的,大學中文系也形成了「不培養作家」的傳統。

  但上海大學最近宣布,今年10月啟動首屆文學與創意寫作碩士研究生招生,並在本科生中開設《創意寫作課》,通過創意寫作工坊的模式,培養創意寫作人才。此前,復旦大學在2010年9月招收藝術碩士專業學位人員,開設創意寫作碩士點,目標也是培養作家。

  上海大學中國文學創意寫作研究中心主任葛紅兵昨天跟記者表示,創意寫作工坊,先要改變「中文系不培養作家」的觀念,再引起大學文科教育的變革。

  互相捶背激活學生熱情

  在葛紅兵的第一堂創意寫作課上,記者看到,16個學生,被老師要求互相捶背,找到感覺最舒服的人,組成5人小組。這是葛紅兵從美國學來的教學方法,「先激活人的熱情和信心。」

  傳統中文系的課堂變成一個工坊,教師和學生的界限是模糊的,大家圍繞「idea」,以團隊合作的方式來討論文本框架,並分工合作完成。「這就像一個電影製片廠,導演正領導大家討論劇本寫作,一部分人討論情節,一部分人討論結構,一部分人討論對話,一部分人討論場景。比如電影《盜夢空間》,每次一層夢都有一個團隊來設計。」葛紅兵說。

  而在中文系的傳統寫作課堂上,傾向於把寫作當作「語文」問題,更傾向於選詞、遣句、謀篇。翻開目前國內比較權威的一本寫作學教材,在講解了《寫作綜論》、《寫作的特點和規律》、《寫作理論和寫作訓練》等內容後,就講述寫作的技巧,比如聚材取事、命題煉意、謀篇布局、貫通文氣、遣詞造句,等等。

  葛紅兵認為,上大的創意寫作不僅培養作家,更多是為文化創意、影視製作、出版發行、廣告、演藝娛樂、文化會展、數字動漫等文化產業提供創造性寫作從業人員。「好萊塢電影寫作劇本的編劇,很大一部分正是來自於創意寫作系統中的學生,他們延續了創意寫作工坊的討論模式,以團隊合作的方式討論電影劇本的框架並完成內容。」

  「會說話就可以成為作家」

  據介紹,創意寫作學20世紀20年代末誕生於美國愛荷華大學,目前在歐美等發達國家,設有本科、碩士、博士研究生培養層次。

  中國高校曾經有過「寫作班」,比如南京大學、山東大學中文系的作家班,但是,多數高校宣布「不培養作家」。再翻開現代文學史,會發現一個奇特的事實,數得上的大作家別說是中文系畢業,就算是文科專業畢業的也寥寥無幾,反而是當初學理、工、醫、商科出身的學生,甚至是連大學課堂都無緣進入的人,通過刻苦自學,最終成了大作家。

  但是,曾經到美國考察創意寫作的葛紅兵發現,那裡很難找到一個沒有受過創意寫作訓練的「作家」,美國戰後普立茲獎獲獎人多數出身於創意寫作訓練班,美國當代知名作家幾乎都有創意寫作學位,許多作家甚至受聘於大學講授創意寫作,張愛玲、白先勇、嚴歌苓等華裔作家都曾系統學習過創意寫作。

  在葛紅兵看來,按照創意寫作的理論,每個人只要會說話,都可以成為作家,之所以沒有成為作家,是因為你承受了大量心理障礙,把作家當作遙不可及、絕頂聰明的人。

  目前,國內有復旦大學和上海大學正在發展創意寫作學科。復旦大學創意寫作碩士點開設的課程包括文學史知識、作品解讀及分體寫作(小說、散文)等課程,招收的學員是具有作家潛質的學生,目的是培養作家,非常類似於以前的作家班。上海大學於2009年4月成立了國內第一個創意寫作研究中心,2011年成立了創意寫作創新學科組,2012年將招收創意寫作碩士。

  推進高校文科教育改革

  「創意寫作學科基本上是空白。」葛紅兵表示,中國高校還沒有自己的原創理論、訓練體系、課程系統。但他相信,未來文學創意寫作人才的培養由高校進行,高校創意寫作工坊也可以提供作品創作和孵化支撐,成為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動機」。中國高校中文教育將面臨巨大改革,將會出現大量創意寫作系。

  他進一步指出,從中國高校的文學教育現狀來看,一方面,中文系的學生不僅文學寫作能力普遍薄弱,而且在文學的興趣和熱情方面也每況愈下,正在崛起的文化產業又在為社會創造出各種新的崗位,迫切需要創意寫作人才。

  在葛紅兵看來,近年來,作家有意識地進行「類型化」創作,從而使以《杜拉拉升職記》、《誅仙》、《新宋》、《鬼吹燈》、《暗算》等為代表的職場小說、仙俠小說、歷史架空小說、網遊小說、動物小說、穿越小說等一大批類型小說大量湧現,風靡一時。而這本身就是一種創意寫作。

  葛紅兵描述,未來的文學寫作,將有可能從作家的個人創作為主,類似於曹雪芹「披閱十載、增刪五次」般的慢工出細活,逐步轉向分工合作的大兵團作戰,就像是工廠的流水線生產,不僅是集體智慧的結晶,而且高效迅速。

  但是也有中文系教授流露出擔心:高校創意寫作系培養出來的寫手只不過是文化工人,他們會不會成為跟著市場走的賺錢機器?

  本報首席記者  李雪林

相關焦點

  • 歧視、性騷擾與抵抗:愛荷華作家創意寫作工坊的大男子往事
    當時52歲的託馬斯·埃利斯在文學領域廣受尊敬,同年1月被聘請為愛荷華創意寫作工坊(Iowa Writers』 Workshop,即愛荷華大學文學創作專業)的客座教授。在VIDA公布這些聲明不久後,埃利斯的課程就被取消了,一名大學職員證實他們正在「調查情況」。
  • 西安翻譯學院文學院創意寫作工坊舉行應用文語言表達模擬大賽
    西安翻譯學院文學院創意寫作工坊舉行應用文語言表達模擬大賽http://www.huaue.com  2018年11月8日  來源:華禹教育網   11月7日下午,由西安翻譯學院文學院大學語文與寫作中心主辦
  • 創意寫作的前世今生 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一些懷揣文學夢想的學生一踏入中文系,便在迎新會上被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兜頭澆上一盆冷水:中文系不培養作家。這像是不可上訴的終審判決,碾碎了無數年輕人的文學夢。儘管中文系也開設有寫作課,但它的重點並不是教授文學寫作,而是中學語文課寫作單元的升級版。相比之下,倒是各級文聯、作協舉辦了諸多規模不一的作家培訓班,中國作協屬下的魯迅文學院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 許道軍:創意寫作學術研究的興起及中國經驗
    原創:許道軍編者按在第六屆創意寫作國際論壇上,上海大學的許道軍老師不斷發問,不再像往日介紹寫作工坊時表現得自信幽默,那些小得意變成了惆悵。我們隨著許道軍老師的發問也不由得問:這是創意寫作本身面對的問題?還是在中國創意寫作面對的問題?
  • 創意寫作課:五個步驟成作家
    騰訊文化 程晶晶 發自北京文學創作往往被看做是作家的一種天賦,而這種天賦是不能被學校培養的,這也是為什麼大學中文系形成了「不培養作家」的傳統。但是,近幾年,北京大學、人民大學、上海復旦大學等都紛紛開設了「創意寫作」碩士專業,教授各種體裁的文章寫作秘訣,培養「未來的作家」。
  • 觀察|復旦創意寫作師生,如何從一本有關寫作的小說說開去
    ……12月1日,一堂特別的寫作課在上海機遇中心「開講」。在兩個半小時裡,作家、復旦大學中文系講師張怡微和17位復旦大學2020級戲劇(創意寫作)MFA學生對美國作家西格麗德·努涅斯的小說《我的朋友阿波羅》展開研讀與討論,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王宏圖也作為特邀嘉賓來到現場。
  • 創意寫作給心靈一個說話的機會
    寫作,回歸心靈 「大部分時候,作家等於作品,想到哪裡想到多少都寫出來,這樣的作家能充分地把自己表達出來。還有的時候,作品大於作家,雖然有些東西沒有想到,但是通過各方面的技術的訓練,通過文學性的表達,產生的東西大於自己所想的,這才是最好的。」
  • 《成為作家》傳授作家 的魔力,掌握創意寫作,學會輕鬆寫作
    湧入自媒體寫作的人,都想靠寫作掙取副業收入,羨慕大咖們賺得盆滿缽滿,紛紛加入各種寫作訓練營,結果個別人被割了韭菜。有人把寫作當作創業,沒有成本的投入,只需時間和精力堅持下去。寫作是一種苦行僧似的修行,如何在寫作的路上越戰越勇,了解寫作這項工作的深層次的思維奧秘,輕鬆駕駛寫作這個腦力勞動,透徹了解天賦對寫作的助力作用,清晰地認識意識和無意識對寫作思維的高級想像力。《成為作家》這本書,對作家的天賦進行了細緻的心理學分析,提出了每個熱愛寫作的人都是天才。讓天才的能量釋放出來。
  • 寫作教育激發文化創造活力
    創意寫作線上線下課程遍地開花,培養緊缺應用型寫作人才的各類寫作工坊頗受歡迎,網絡文學網站與高校聯手培養網文產業人才,還有一些城市向創意寫作借力助建「創意城市」,等等。  這些來自學院、產業和社會不同層面的探索促使我們思考,時代究竟需要什麼樣的寫作教育?寫作教育作為一種文化實踐,正在為文學繁榮、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提供什麼養分?
  • 北京日報:創意寫作課,文學還能怎麼寫?
    多年摸索下來,邵燕君開始理出了一個理念:中文系培養學生,尤其是「創意寫作」方向的學生,應強調「入場式」寫作、「入場式」研究。這不同於葛紅兵的歐美創意寫作培養模式,而是以更自由、更開放的面貌示人。2014年9月,北大開設了「創意寫作」專業,每年招收40名碩士生。為了全面觀察網站,40名學生分成六個團隊,分別研究起點、騰訊、百度、紅袖、晉江、豆瓣等文學網站,並「開坑」寫作。
  • 移居異國、雙語寫作、生娃:作家顏歌的「變形記」
    她拿到東英吉利大學創意寫作系裡唯一一個提供給國際學生的全額獎學金名額,開始攻讀藝術碩士。顏歌開始定居國外是2015年7月,婚後的她離開居住十年的成都,跟隨愛爾蘭籍丈夫搬到都柏林,從此,她的人生和寫作可以用她在給English PEN寫的一篇題為《他者性》(The Otherness)的文章裡涉及的——變形(metamorphosis)這一主題來形容。
  • 十一創意工坊回顧篇
    十一假期中的WELLDESIGN而在假期中的WellDesign北京,一期緊張而刺激的品牌創意工坊別開生面的展開了~ 即使是免費的設計工坊,也是由多位老師精心準備和設計的課程,無論是知識體系、流程方法、作品標準都遵循著我們一貫的嚴格標準。希望用我們的知識、經驗和熱忱,在設計的道路上帶給學生更多的可能性和更廣闊的成長空間。一切設計·從設計思維開始好的創意設計不只是 Design & Craft,更重要的是系統的思維方式。
  • 2017中山大學新華學院作家寫作營「中大新華行」
    此行由國內首個英語創意寫作研究中心和中山大學作家寫作營的創始人戴凡教授同中山大學新華學院校長王庭槐教授共同組織,旨在探索英語教學的新途徑,推動創意寫作教學與創意教育的發展。中山大學作家寫作營的創始人戴凡教授接受中大新華學生記者採訪據中山大學英語創意寫作研究中心主任戴凡教授介紹,本屆作家寫作營是中國首個以英語為媒介的寫作營,參與作家均是所在國著名作家或譯者,有三部以上作品或譯作,大多都有作品翻譯成別國文字
  • 臺灣作家鍾文音任靜宜大學駐校作家
    東南網5月18日訊(海峽導報駐臺記者 劉強 文/圖)臺灣作家鍾文音獲邀擔任靜宜大學駐校作家,即日起至6月22日在該校舉辦「鍾文音書房」主題展覽,展出相關創作、手稿、攝影作品等,吸引包括陸生在內的很多學生熱情參與
  • 攝影評論寫作工坊,是如何日常的?
    吳毅強 | 2020年9月7日(15分鐘寫作) 我們的第二期風面·攝影寫作工坊 第一期工坊是在4月2日開始的,距今差不多有半年之久了。不過對我來說記憶猶新。2020年的諸種天災人禍層出不窮,新冠肺炎、洪澇災害、貿易戰爭、領土摩擦、經濟下行等等,無一不讓人牽腸掛肚、抓心撓肺。焦慮、迷茫、不知所措肆意瀰漫。說實話,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弄一個寫作工作坊,有什麼意義?
  • 兩周特訓,來一起大膽嘗試非虛構寫作吧丨穀雨計劃
    在限額的30位學員中,有的是對非虛構有濃厚興趣的入門同學,有的是有經驗的記者,有的是學過創意寫作的常春藤名校學生,有的是高校教員,整整七天,每晚七點,他們和莊老師相聚在騰訊會議,一起逐句逐段地解剖非虛構名作,一起體會非虛構作品的採寫要領,一起逐篇分析學員的作品。可以說,這是一次成功的嘗試,我們一起來聽聽學員的感受。
  • 首屆全國法律人紀實寫作大賽|寫作|中國作家協會|作家|法制日報社
    為了發現更多打動人心的中國法治故事,為了推介、挖掘、培育優秀創作者,法治周末報社特於2019年面向全體法律人舉辦首屆全國法律人紀實寫作大賽,以此更充分地發揮出推動中國法治進程的傳媒力量。此次大賽吸引了全國各地法律人積極參與,截至目前已收到數百篇參賽作品,並引發了熱烈的社會反響。
  • 第六屆世界華文創意寫作大會:發出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
    寫作學作為中國特色人文社會科學話語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創意寫作更是其領域內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為助力新時代中國創意寫作發展,11月14日,「第六屆世界華文創意寫作大會暨2020年中國創意寫作大會高峰論壇」以線上形式在滬召開。
  • 記憶被一種聲音激活——莫言談《檀香刑》的寫作
    寫作:返回與超越  夏榆(簡稱夏):《檀香刑》出版以後,讀者和評論界反響挺大。時隔幾年你的寫作又回到高密鄉,重讓讀者看到你鮮活的創造激情和力量。請問你通過這部書的寫作想表達什麼?  莫言(簡稱莫):我想寫一種聲音。在我變成一個成年人以後,回到故鄉,偶然會在車站或廣場聽到貓腔的聲調,聽到火車的鳴叫,這些聲音讓我百感交集,我童年和少年的記憶全部因為這種聲音被激活。
  • 豆瓣高分《成為作家》:寫作小白如何培養天才作家的性格?
    這本《成為作家》就是告訴我們如何讓自己內在「閒」下來,內在輕鬆自在到可以拋去頭腦的思辨時,寫作的靈感就開始迸發了,而這種狀態需要一些訓練。名噪一時的「一本書作者」,因為通過寫作釋放了某種精神壓力,得到解脫後難以重複過去的經歷;等待靈感迸發的間歇性作家;因個性問題,不相信自己能寫好而無法寫出完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