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發展,越來越多人追求住的舒適,許多人不惜出巨資在便利的黃金地段購房。不過越南卻有一位老人,在河內黃金地段有房產不住,非要在大橋底下住,而一住就是十年,而這位年近80歲老奶奶給出的理由就是橋底下靠近河更涼快。
根據越南媒體的報導,在過去10年裡,有一位年近80歲的老奶奶在越南河內燕和橋下常住了近10年,每天老奶奶出門撿垃圾廢品為生,夜晚在橋底下居住,有人詢問是否需要幫助這位老人找房子住,但是她表示自己有房子在阮康路的黃金路段,但是她還是想住在橋底下,因為在橋底下更涼快。
阮氏縷
許多住在附近的越南民眾對這位老奶奶再熟悉不過了,他們天天都會遇見這位名叫阮氏縷的老奶奶,阮氏縷老奶奶表示,自己在年輕的時候曾經經常在越南各地跑,以前在1980年代初同林磚頭廠幹過活,1自從這家企業1985年破產後,自己和家人就到河內生活了,並在市區購買了一處房產。
阮氏縷
在近10年裡,阮氏縷才決定走出家來橋底生活,她表示住在橋底主要是涼快,還有部分原因是喜歡自己一個人生活。於是阮氏縷老人有兩個孩子,房子給了孩子住她就自己搬出來了。這處簡易的「房」阮氏縷老人掛滿了塑膠袋和硬紙板,目的是阻擋秋冬時節的寒冷河風。此外老人每天將收集的廢料(塑料,紙箱,塑料瓶其運到這裡收集),囤積後等待出售以維持生計。
阮氏縷老人說自己每天靠撿垃圾可以賺得30000越南盾,許多人看見阮氏縷老奶奶生活可憐,都經常給錢她,但是老奶奶都會拒絕。阮氏縷老人的二兒子住在橋的約50米外,也經常勸她,回來跟他們一起住,但是老人就是堅決要住在橋底。阮氏縷老人的二兒子說:「曾多次向我的母親提供建議離開橋底回家住,但她堅持不回家,而是自己繼續走下去。陌生人不知道還以為我們兒女不孝順,不提供吃飯和住宿而驅逐老母親,只有鄰居才能理解我們的家庭情況。」
越南政府表示,老人是有河內戶口的,每次政府人員都會跟老人說,不要住在橋底,但是老人都不同意。
政府每隔段時間就來買老人的廢品和收拾橋底
當地的坊政府(類似中國城市街道辦)為了市容市貌,每隔段時間都會安排專人來這裡清理,把阮氏縷東西廢品買下搬出,並將橋底收拾好。
但是坊政府工人人員走後,阮氏縷老人依然返回橋底居住。對此阮氏縷說:「人民委員會已經提醒了我,但我想「=留下來,並儘量不打擾人民和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