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不完全統計全國縣級以上城市接近3000個;任一縣級城市維修、養護類企業不少於100 家;縣級維修、養護類企業每月消耗機油不少於150升,其它油液類商品不少於60升。而油品作為汽車備件中的標準品,具有物流成本低、SKU少(1000多種)、易於備貨的特點。也因此,我們之前報導過的「牛配網」從2016年1月份開始轉型,從做全車件開始做油品的B2B業務,到2016年8月份,平臺已經有了上千萬元的流水。
具體來說,油碼頭以油品為主營業務(包括但不限於:潤滑油、波箱油、齒輪油、防凍液、添加劑等產品),油碼頭CEO屈建立告訴36氪,其後期計劃增設油品外零配件代購功能。
在商業模式上,油碼頭上遊整合國內、國際全油品品牌(包括原廠件和品牌件,比如殼牌、嘉實多等)產品,服務於維修企業及油碼頭服務商,維修企業通過線上下單支付,由服務商提供配送及售後服務,油碼頭提供平臺應用及總倉服務,從而解決維修企業備庫存壓力。
其中,油碼頭的服務商目前是以加盟的形式進入油碼頭的體系,屈建立告訴36氪,油碼頭會在每個縣級城市設立一家加盟服務店/直營服務店(城市以區劃分),目前油碼頭在廣東省內共有6個加盟服務商,包括4各廣州市服務商、1個深圳市服務商等。
服務商主要承擔油品倉儲(油碼頭總部向服務商發貨,服務商負責存儲)、向下遊修理廠的配送(服務商負責物流)及售後服務(由於油品是標準品,因此幾乎不存在破損、假冒等問題,售後成本低),此外,服務商還會負責區域內修理廠的開發。
而對於油碼頭的總部,則負責上遊油品的採購和協調,為服務商以及一些修理廠提供油品。同時,油碼頭會為服務商提供全國統一的店招門頭,同時幫助各服務商開拓修理廠。
能夠看出,除了最上遊的供應商,油碼頭、加盟商、維修廠是參與這種油品B2B的主要三方。那麼,這麼設計的主要考慮是什麼呢?
對此,屈建立告訴36氪,出於縮短物流時間、同時提供線下服務能力的考慮,油碼頭設置了這種加盟商的方式,油碼頭將油品發到加盟商之後,由這些加盟商提供存儲和物流,再次發給維修廠。加盟商每個縣放一個,服務方圓25公裡範圍維修廠,維修廠下單後,油碼頭可以藉助加盟商在3個小時內將油品發送給維修廠。提高了用戶體驗。
在商業模式上,屈建立表示油碼頭的項目收益主要包括,
油品銷售差收益:其中,油碼頭油品針對修理廠毛利率8%-15%間,針對服務商毛利率2%-5%間。
資金流存收益:油碼頭結算方式為先付款後發貨模式,所有修理廠及服務商在下單後需先行支付貨品款項。同時這種方式也沒有了應收帳款。
廣告宣傳收益:油碼頭後期將提供廣告位,向品牌商收取一定的廣告推廣費用。
自主品牌收益:未來,在油碼頭將在全國布點完成30%後,計劃投入自主品牌油品,自主品牌油品利潤空間大(類似嘉實多、美孚這類毛利潤很低,因為價格透明)。
增值收益:油碼頭後期增設油品外產品代購業務及其它後汽車服務項目。
對於上述商業模式,我們重點說說目前的油品銷售差收益。在油碼頭的模式中,參與方包括加盟商和修理廠,其中,為了提升修理廠的體驗,油碼頭設置了加盟商這一服務角色。
目前,油碼頭項目的App還在開發中,還沒有梳理出修理廠在油碼頭下單結款、油碼頭髮貨、加盟商服務的流程,在這種模式上,油碼頭直接對接修理廠,毛利率在8%-15%之間,不過這些利潤油碼頭也會讓渡給服務商,與服務商採取分成的方式,在維修廠基礎做大的情況下,雙方「薄利多銷」。
就目前而言,油碼頭採取的是出貨給服務商、服務商再加價出貨給修理廠的方式。上面說到,針對服務商毛利率在2%-5%之間,服務商將剩下的十幾個點的利潤點吃掉。但其實這種現有水平也存在服務上限,即服務商所能備貨的SKU有限,不能完全滿足維修廠的需求。這也是年後油碼頭的破局方向,即梳理出完整的交易流程,為服務商賦能,以更多SKU品類服務維修廠,從而做大盤子。
據屈建立介紹,目前油碼頭的月流水已經做到將近2000萬,基本做到盈虧平衡,扣除一千多萬的油品成本,毛利潤30多萬,基本覆蓋了包括人員、倉儲、總倉物流等在內的費用。對於來年計劃,屈建立表示希望完成50-100家服務商的加盟,未來希望做到年20億的營收。
創始人/總經理屈健立有18年汽車配件行業工作經驗,6年網際網路運營經驗,此前曾創辦過車保網和牛配網。目前正在進行A輪融資,需求1000萬元。
我是36氪汽車小組負責人盧姿伊,負責特斯拉、無人駕駛、新能源車、車聯網、出行及後市場,歡迎直接與我聯繫,微信:17701221940
Attention!!!36氪汽車小組正在招募全職實習生一枚(不能短期,可遠程,每天有出稿任務),負責自動駕駛方面新聞,包括但不限於特斯拉、Google、Uber以及各大車廠自動駕駛項目,自動駕駛創業公司等。有技術背景,能舉一反三、並深入淺出地解讀趨勢。定期做汽車行業整合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