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虎山位於江西省鷹潭市西南20公裡處。東漢中葉,正一道創始人張道陵曾在此煉丹,傳說「丹成而龍虎現」,山因得名。其中天門山最高,海拔1300米。龍虎山是中國第八處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自然文化雙遺產地、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龍虎山是中國典型的丹霞地貌風景,是中國道教發祥地,2007年加入世界地質公園網絡。龍虎山的丹霞地貌,是二座發育在中國東南部信江盆地中段南緣由晚白堊世陸相山麓洪—衝積扇塊狀紅色砂礫巖組成的丹霞山體。
那麼到龍虎山遊玩怎能少了當地的特色美食呢?今天就跟隨小編一起帶你盤點那些來龍虎山遊玩的同時,不能錯過的那些當地特色美食!
麻辣鴨頭是鷹潭傳統的漢族名吃,是通過多種香料浸泡,然後經過風乾或烤制等工序精緻而成,具有香、辣、甘、麻、鹹、 酥、綿等特點,是一道佐酒佳餚。麻辣鴨頭香鮮美味,回味十足,有啃頭,雖然很辣,但總是讓人停不下筷子,吃了還想吃。吃起來麻麻的,酥酥的,鴨肉鮮美酥軟,咬開腦殼,那腦髓特好吃,特有一番嚼頭。(歡迎大家來閱讀我的文章,我們每天會分享不一樣的新鮮內容,如果我的文章對你有幫助,請您關注我們的百家號,大家有什麼寶貴意見,請在文章下面評論哦。)
鷹潭市的傳統名菜,用滬溪河中的黃魚角燒上清豆腐,它的做法是先將黃魚角用油略煎,加入米酒釀、生薑片、蔥、整個紅椒、鹽等,倒入高湯,用旺火將魚燒透,然後放入上清豆腐,微火燉十幾分鐘,撒上胡椒粉即可。乾隆皇帝微服私訪來到上清鎮,五十六代天師張遇隆發現紫微星南移,便知皇上駕到。天師先在家設好盛宴,再請這位「生客」來家一敘。席間,上了一道黃魚角燜豆腐,乾隆覺得味道特別鮮美,便借問菜名,天師一語雙關道:「這叫黃袍御史拜君王。」
天師板慄燒土雞是以龍虎山出產的天師板慄與當地農家餵養的土雞為主料烹製而成。這道菜主要製作原料有土雞、天師板慄、精鹽、味精、蔥、姜、料酒、胡椒粉、白糖,植物油等。燒熟後,雞塊色澤淡黃,油光發亮,慄香酥爛,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
瀘溪活魚是以瀘溪河裡的魚為主料,先將魚稍許油炸,然後配以適量的新鮮辣椒、薑片、大蒜等調料烹製而成。食之魚肉特別鮮嫩,味道十分可口。
餘江茄子幹已有五百多年的生產加工歷史。餘江茄子幹以茄子為主要原料,配以糯米、甜酒麴、大蒜、辣椒幹、白糖、精鹽、味精等原料精製而成。製作出的茄子幹集香、辣、鮮、甜為一體,口感既韌又軟,味道香甜可口,令人回味無窮。
上清豆腐具有白、嫩、香、滑的特點,可以做成油豆腐、黴豆腐、豆腐乾、豆腐皮等。烹飪時佐以新鮮豬肉、香菇、豆鼓、辣椒、香蔥等配料,無論是煎、炸、煮、燉、燜、涼拌等,吃起來清香鮮美,柔滑潤喉,風味十足。
捺菜被人們稱之為龍虎山道菜。捺菜以正欲結蕾的芥菜芯為原料,配以精鹽、白糖、山芋、辣椒粉、黃豆、蒜梗等佐料,經洗、曬、醃、擦、罐裝貯藏等工序精製而成。捺菜含有多種消化酶、胺基酸、維生素和微量元素,融鮮、香、脆、鹹、辣為一體,是佐餐下酒的佳品。
又名六月熱凍,,酸、辣、鮮、香。它是用2~3個土雞蛋打爛,放農家醃菜的漿水,再放適量的鹽、辣椒末,在木製的甑上蒸十幾分鐘而成。
天師八卦宴,是歷代天師為宴請賓客,舉行重大活動設的大型宴席。宴席的最大特點是,既注意菜餚的品種,更注重菜盤的擺放,飲食文化非常獨特,道教的寓意也很深刻。
龍興鋪燈芯糕,是江西省傳統的名點,原為皇宮貢品。形似燈芯,色澤津潤潔白,糕條柔軟,條形整齊,稜角分明,甜而不膩,因為它含有10種名貴中藥材成分,所以還有順氣、活血、生津的作用。
生長在龍虎山的新鮮冬筍,個大飽滿、嫩白清香,搭配上新鮮的豬肉、鹹肉,混合起來烹製,開鍋後香味撲鼻,品嘗後則是鮮爽嫩具備,讓人吃了還想吃。這道菜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是材料都來源於當地,沒有添加任何雜質,可以說是綠色原生態,而且還特別美味。
米粉選用純大米精心製作,粗細均勻,不糊湯,不斷條,不破裂,口感爽滑柔韌,富有彈性,極富嚼勁。湯底和牛骨採用秘法特別熬製,色澤誘人,香氣四溢,加點酸蘿蔔,黃豆,香菜等,一口下去美味到懷疑人生。
現在上來這道紫砂氣體燉雞,叫宮中土雞。大家知道嗎?這雞的腹中還有斑鳩,斑鳩腹中又有麻雀呢。張天師平時飲食非常清淡,但入冬時常用「宮中土雞」進補。它的做法是先將土雞和斑鳩整體脫骨,在麻雀腹內放入高麗參,再將麻雀放入斑鳩腹中後加入白蓮、板慄、冰糖,然後放入雞的腹中,填進桂圓、冰糖。在氣缽內隔水燉爛,成為絕妙的滋補品。
怎麼樣,來龍虎山遊玩的這些特色美食是不是已經讓你口水直流了呢?快快收藏起來吧,來龍虎山遊玩一定要去品嘗一下。
小夥伴們還知道龍虎山有哪些特色美食呢?歡迎評論區留言告訴小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