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記憶:生產雷達的錦江電機廠(784廠)

2020-12-10 回味記憶中的四川

曾經在成都東郊有很多三線時期建設的工廠,今天我們首先來講講曾經的國營錦江電機廠。

國營錦江電機廠(784廠)是「一五」時期156個重點工程之一,當時是由蘇聯專家一起援建我國的重大工業項目。當時一起建設的還有715廠和719廠。

1954年國營錦江電機廠開始在成都東郊建設北路二仙橋建設,當時那片區域還屬於遠離城區的農村,因為離成渝鐵路近,交通便利,所以選擇在這裡建設工廠。1958年工廠建成投產,當時主要生產國防軍工雷達整機。由於屬於保密單位,曾經一度使用107郵箱代替工廠。

國營錦江電機廠,曾生產了我國第一部測高雷達--B43測高雷達,曾大量裝備部隊,在擊落美制U-2、P2-v偵察機的戰鬥中屢建奇功。

1997年,國營錦江電機廠完成了從工廠制到公司制的轉變,成立成都錦江電器製造有限公司,成為一個產權明晰、自主經營、政企分開、具有科學的經營體制、管理制度的大型現代企業。

錦江電器已從簡單仿製蘇式雷達發展到自行開發生產具有國際先進水平和國內領先水平的軍、民用多品種、多型號的雷達。從單一軍工生產企業發展為具備雷達、電子、機電等產品科研、製造與加工能力的機電結合、軍民兼容、創新型、外向型的高科技企業,擁有獨立外貿權,研製和生產的各型地面雷達已是我國國防、航空、氣象等多領域的主要裝備。

2012年12月5日,成都錦江電器製造有限公司更名為成都中電錦江信息產業有限公司。旗下擁有錦江電子系統工程公司、錦江電子製造公司、錦江機電製造公司、錦江機電進出口公司等四個子公司和數個分公司。

其中,錦江電子系統工程公司開發生產的天氣雷達、測風雷達、航管雷達等系列民用雷達,成為我國民用雷達的主要生產廠家之一。

為了配合成都市東郊老工業基地外遷,2017年9月8日開始原國營錦江電機廠老廠區由二仙橋搬遷至新都區龍虎元興路968號。新廠區佔地380畝。

圖為搬遷至新都區的新廠區

圖為規劃中的CEC784·萬谷智慧產業園

整個成都東郊作為成都工業文明的誕生地,可以說承載了興盛工業時代的城市記憶,也代表著曾經的工業集群,是歷史留下的一本書卷,更是老成都人剪不斷的情懷。而784廠,從生產國防軍工雷達,到生產民用套絲機、VCD/DVD,再到中國電子運營至今,一直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隨著老廠區遷移完,成都市政府計劃在原錦江電機廠利用老廠區及工業保護建築,全方位規劃設計、改造升級,打造全新的CEC784·萬谷智慧產業園。建成後,將再次屹立於城東,承載歷史的驕傲與榮光,續寫新的絢麗篇章。

相關焦點

  • 一枚電機廠老商標,見證博山半部工業發展史
    同年11月,工廠更名為「大成電機廠股份有限公司」,1947年5月,又更名為「大成電機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1949年5月,上海解放後,黨和政府對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改造,實行公私合營。1950年4月20日,私營上海電機廠股份有限公司與山東工礦部籤訂合營合約,成立「公私合營山東大成電機廠股份有限公司」。
  • 成都紅光電子管廠原址修建的東郊記憶
    現在成都人大家都知道有個東郊音樂廣場,2012年更名為東郊記憶,東郊記憶的前身就是國營企業成都紅光電子管廠,也稱為773廠或者是106信箱,成都紅光電子管廠始建於上世紀50年代,是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由蘇聯幫助援建的項目之一。於1958年建成,那是一個火紅的年代,人們意氣風發,鬥志昂揚,鼓足幹勁,突飛猛進,建設社會主義。1993年紅光電子管廠更名為成都紅光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 永利川廠舊址民族工業留下「樂山記憶」
    鬱鬱蔥蔥的樹木間,掩映著成片的灰色建築,木石結構和磚木結構的老式廠房造型別致而獨特,歷經70多年風雨洗禮依舊堅固牢靠、莊重大氣……這裡,是東方電氣集團東風電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風電機」)所在地;這裡,是永利川廠舊址。
  • 原成都紅光電子管廠改造成現在的東郊記憶
    現在成都人大家都知道有個東郊音樂廣場,2012年更名為東郊記憶,東郊記憶的前身就是國營企業成都紅光電子管廠,也稱為773廠或者是106信箱,成都紅光電子管廠始建於上世紀50年代,是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由蘇聯幫助援建的項目之一。於1958年建成,那是一個火紅的年代,人們意氣風發,鬥志昂揚,鼓足幹勁,突飛猛進,建設社會主義。1993年紅光電子管廠更名為成都紅光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 四川彭州丹景山鎮錦江廠,斑駁的紅磚牆老樓房,有著鮮明時代印跡
    錦江廠,全名為錦江油泵油嘴廠,位於四川省彭州市丹景山鎮,該廠建成於1970年,是我國三線建設時期的產物,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和建築特點。,那裡老舊的廠房幾乎都有著斑駁的紅磚牆,這次因為前往彭州蓮花湖遊玩,路經錦江廠,被矗立在350國道邊的紅磚牆老樓房,吸引了我的注意。
  • 橫河電機獲得沙烏地阿拉伯反滲透海水淡化廠的控制系統訂單
    橫河電機集團宣布,其子公司橫河電機(中東與非洲)有限公司從石油化工與採礦有限公司 (PCMC)獲得一份訂單,為SWRO-4海水淡化廠提供控制系統,該廠位於沙烏地阿拉伯的朱拜勒市,由電力與水公用事業公司
  • 現在的打卡地 曾經輝煌的重慶老廠 那裡有你童年的記憶嗎?
    虎溪電機廠:蘇式禮堂引人注目虎溪電機廠是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下屬的唯一一家專業電機電器製造企業,舊址在沙坪垻陳家橋,原為為1952年建成的重慶炮校所在地,後來炮校搬遷到南京,這裡便成了虎溪電機廠的廠址。
  • 曾經的茂昌蛋廠,老青島記憶裡的時光舊影
    說起它的前身「青島茂昌蛋廠」,更是存於無數老青島的記憶中。19世紀末以來,我國開始向西方出口鮮雞蛋以及雞蛋產品,以英國為第一位,次為法、德、比等國。鮮蛋以外的蛋產品有冰蛋白、冰蛋黃、蛋片、蛋黃粉、甘油密黃、硼酸粉鹽黃等。
  • 日本LCD廠又少了一家 三菱電機退出液晶面板行業
    日前,日本三菱電機在官網宣布,旗下子公司Melco Display Technology Inc(MDTI),決定退出液晶面板生產。當然,三菱電機的此次退出也留下一些問題待解,比如存量員工安排、工廠/設備如何處置等。
  • 成都最有逼格的機車廠公園,比東郊記憶洋盤三條街!
    高高的煙囪、昏黃的路燈,空曠的車間、高高的磚牆……在不少80後的童年記憶中,老廠房是不可或缺的存在。成都機車車輛廠是新中國第一座自行設計建造的機車車輛工廠,是全國鐵路工業系統,第一個轉產內燃機車檢修的機車車輛工廠。如今68歲的成都機車廠大變身,成了東2.5環二仙橋片區工業風新打卡聖地,比東郊記憶更原生態!
  • 尋彈·代號930:河北「曲阜六廠」?阜平三線記憶,前進子彈廠
    三線尋廠·子彈:代號930前進廠細心的朋友一定發現了,中間少了一個930廠,是沒有這個代號的廠子還是這個廠子不生產子彈?並且在關於5.8mm普通彈(定型後被稱為:DBP87)的生產廠的《主要技術諸元表》中,能看到:930廠與321廠、791廠、861廠、940廠、941廠、942廠的槍彈的對比。這些930廠參與5.8mm口徑步槍彈科研開發的記錄,充分說明當年930廠是存在的,並且一定是生產子彈的。那麼930廠在哪裡?
  • 自貢記憶(一)東鍋廠:三線建設催生出的自貢工業「大哥大」
    ▼從江油到自貢:1965年成功落戶鹽都東方鍋爐廠,長期被自貢人民親切地簡稱為東鍋廠。1958年,中央曾規劃在四川建設一套發電設備製造廠,並選址於德陽,並於當年10月動工興建水利發電設備廠(即後來的東方電機廠)。但規劃中的汽輪機廠和鍋爐廠因故暫停。
  • 江門專業改原廠雷達,鋒程車改前雷達改裝,中山珠海改裝店面
    前置泊車雷達,也稱前駐車雷達、前置雷達或前雷達,用於汽車泊車或慢速(小於15公裡/小時)行駛時探測汽車前方障礙物的距離,提供障礙物距離、方位、區域等信息,並適時報警,為司機泊車、慢速行駛或擁堵時跟車、併線等提供方便,並幫助其減少或消除前進時因視線不良而引起的碰撞、刮蹭事故。
  • 看見|多人合抱的黃葛樹、舊式的青磚瓦房……探訪重慶虎溪電機廠舊址
    沿途,老人們正在菜地裡忙活,身後就是一排排青磚瓦房……沙坪垻區陳家橋的重慶虎溪電機廠舊址,就是這樣一個充滿慢生活氣息的地方,4月9日,記者來到重慶虎溪電機廠舊址,進行了一番探訪。沙坪垻區陳家橋,重慶虎溪電機廠舊址,可以看到許多參天大樹乘坐軌道1號線在陳家橋站1號口出站,前行200米,沿著岔路進入,黃葛樹、黃葛蘭漸漸多了起來,綠樹掩映下,是一排排舊式青磚瓦房。
  • 生產殲20的成飛,竟然也造過洗衣機?來自軍工廠的明星民用產品
    作為國防武器的締造者,我們的軍工廠近年來生產出來許多王牌武器,比如殲20戰鬥機,99式坦克,直20直升機等,它們是當之無愧的功臣。然而,生產過殲20的成飛,竟然也造過洗衣機,這個你知道嗎?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那些來自軍工廠的明星民用產品。
  • 代號5206備忘:天水城東,岷山廠的記憶|三線·尋廠記
    代號5206備忘:天水城東,岷山廠的記憶|三線·尋廠記三線廠是我們父輩走過的一段歷史,時間很短只有15年,但從五十年隨父輩走進三線那一刻起,我們身上就被打上了讓你這輩子都忘不了,抹不去的三線烙印。國營岷山機械廠,是當年五機部直轄的三線衝鋒鎗生產廠,正式的軍工代號廠名為:國營第五二零六廠(5206廠)。
  • 廣安區大安炭黑廠記憶
    ↓保存完好的炭黑廠職工宿舍和辦公區,如今已雜草叢生。←炭黑廠的生產車間。炭黑廠的煙窗。□雷勝堂 文/圖大安,原名大興。到了七十年代,川中礦區在大安生產石油原漿和天然氣的同時,建起了炭黑廠。為了解大安炭黑廠的情況,筆者曾幾次到大安鎮,採訪了原炭黑廠的部分老工人和當地鎮村的幹部、村民等。據他們介紹,大安炭黑廠興建於1970年,1971年投產,整個廠房設12臺火房,每臺火房15格。
  • 從洋炮局到中國第一輛吉普車,重慶江陵廠、長安廠的老照片看過嗎
    你知道珍寶島戰役中的坦克防滑帽是哪裡生產的嗎?今(29)日下午,隨著近百幅以洋炮局前世今生為展覽線的舊照片收集儀式在江北區北濱路洋炮局1862文創園進行,來自江陵廠和長安廠老職工們也把屬於他們內心記憶深處的舊照片帶來這裡,尋找回當年的記憶。
  • 匠心逐夢——記退役軍人、哈電集團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首席...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30多年來,哈電集團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首席技師裴永斌練就了一項絕活:靠著手指觸摸鋼鐵,就能判斷尺寸是否到位、光潔度是否達標,他因此被同行稱為「金手指」,並收穫了一項又一項榮譽,成為一名「大國工匠」。「不是我幹得有多好,只是我堅守的時間比較長。」裴永斌說。在平凡的崗位上,追求職業技能的完美和極致,正是他作為一名老兵的本色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