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讀三國,不看演義:浦元刀、諸葛連弩、木牛流馬到底有多強?

2020-12-12 亭殿閣

三國時期的蜀漢軍隊,科技含量是最高的。正因為有這一支以科技武裝的蜀漢軍隊,諸葛亮才敢以弱伐強。

近程兵器——浦元刀

浦元並未在三國演義中出現,而在歷史上,他被稱為「神匠」。浦元是三國時期蜀漢鐵匠,他為諸葛亮鑄造了三千把刀,在鑄造過程中,首創淬火技術,使得鑄造出了刀具強度、硬度、耐磨性、疲勞強度以及韌性大幅提高,具有無可比擬的工藝性能。浦元鑄造的這種刀,三國時期僅此一家,被稱為「浦元神刀」。他的鑄造原材料非常講究,必須選用精鋼、寒鐵,鑄造過程中,用的水也不是普通的水,而是不遠千裡尋求蜀江水淬刀,刀成之時,削鐵如泥,成為三國時期最鋒利的武器。但是,由於其鑄造工藝複雜,其最材料的選取過於苛刻,且鑄造技術只有浦元掌握,當時又沒有流水生產線,因此浦元刀產量有限,終諸葛亮之生,只為其鑄造了數千把,因此,浦元刀只在蜀漢精銳部隊中使用,並非標配。

據傳,諸葛亮之所以能夠在「滷城之戰」以少勝多,擊敗司馬懿,靠的就是這一支精銳的浦元刀部隊。

遠程兵器——諸葛連弩

損益連弩謂之元戎,以鐵為矢,矢長八寸,一弩十矢俱發。——魏氏春秋

早在商周時期,中國人就在弓箭的基礎上發明了弩,而諸葛亮則對弩進行了改進,使他能夠一次同時射出十發箭矢。但是,諸葛連弩存在一個很大的缺陷:因為他需要一次同時釋放十發箭矢,這導致他的體積遠遠大於一般的單發弩,這很顯然就不是給單兵使用的,要使得放出的十發箭矢能夠達到足夠的威力,勢必需要積蓄更大的力量,能量是守恆的,每一發箭矢的動力只有1/10,因此,諸葛連弩應該只適用於防守戰或者伏擊戰,並不適用於短兵相接。

據傳,諸葛亮在木門道設伏射殺魏國五子良將之一的張郃,用的就是諸葛連弩,魏國發動滅蜀之戰時,之所以沒能攻破漢、樂二城,靠的也是諸葛連弩的防禦。

可惜的是,諸葛連弩的設計圖紙早已經失傳,也沒有留下實物,直至今日,人們依然不知道當年的諸葛連弩的工作原理,他如何做到了一弩十矢,也成了一個永遠的迷。

運輸工具——木牛流馬

亮性長於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三國志

建興九年,亮復出祁山,以木牛運,糧盡退軍;十二年春,亮悉大眾由斜谷出,以流馬運,據武功五丈原,與司馬宣王對於渭南。——資治通鑑

俗話說,「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為了解決糧草運輸問題,諸葛亮先後設計出了木牛和流馬,用來運輸糧草。鑑於第二次北伐和第三次北伐都是因為糧草危機而不得不退軍,諸葛亮開始著手設計一種運輸糧草的機械,在與司馬懿的首次對決中,諸葛亮已經使用了木牛運輸糧草,但是效果似乎並沒有想像中的好,這一年,諸葛亮依然因為糧盡退軍了。諸葛亮退軍以後,對木牛進行了改進,三年以後,諸葛亮再次北伐,這一次北伐採用了運輸效率更高的流馬運輸糧草,再加上諸葛亮在渭濱屯田生產糧食,已經不再缺乏糧食了。史書記載,諸葛亮病逝退兵以後,司馬懿巡視諸葛亮留下的營寨,還有許多糧草存餘,可惜「出師未捷身先死」,諸葛亮在最後一次北伐之時,已經是帶病出徵了,木牛流馬的發明,解決了北伐軍的糧草問題,卻沒能阻止諸葛亮病情的惡化。

當然木牛流馬未必有小說中說的那麼神奇,不可能不用任何能源自己移動,這不符合能量守恆定律。據筆者猜測,木牛流馬應該是一種適於在山地使用的機械,與諸葛連弩一樣,木牛流馬的設計圖紙也沒有流傳於世,後世只能從隻言片語中還原。

參考文獻:

《資治通鑑》

《三國志》

《魏氏春秋》

相關焦點

  • 民間高手無所不能:自製賽車坦克 復原諸葛連弩
    蘭州教師復原諸葛連弩  中新網北京11月5日電(唐云云)日前,蘭州一位男教師復原出「諸葛連弩」,能射穿70米外靶心。蘭州教師復原諸葛連弩  復原古代器具:諸葛連弩、木牛流馬  2013年起,蘭州一中學教師高飛,開始著手復原諸葛連弩。
  • 古代兵器譜之諸葛連弩,是被神話了還是實至名歸?
    諸葛連弩,相傳是三國時期蜀國的諸葛亮發明的,又稱作元戎弩。因為生產很複雜,所用的箭矢也必須特製。所以沒大量生產,後失傳。早前有歷史愛好者經多年努力,試製成諸葛連弩。還在電視上介紹、演示。若按演示的實物,做大做強。使之成為可以在地上固定的弩床,或車載機動的弩車,威力會更大。射程超百米,甚至兩百米以上,完全可能。這種連弩,布置在騎兵馳騁的要道上,威力可想而知。難怪,三國志書或演義上,諸葛亮北伐,多是野戰殲敵,斬獲可觀。射張郃,斬王雙,都是中道埋伏,堵截,大獲全勝。
  • 原來真有木牛流馬,它到底什麼樣?這些設計發明為我們揭開了謎底
    看過三國演義的小夥伴都知道,三國演義裡諸葛亮發明了一件神物,那就是木牛流馬。但是很多人並不相信世上真有這樣的發明,因為不符合力學原理,但是諸葛亮名垂宇宙,他也不可能打誑語,所以歷朝歷代有人鑽研,木牛流馬到底什麼樣,專心致志地探索。
  • 三國:發明狂人諸葛亮的作品,除了木牛流馬你還知道哪些?
    現代人放孔明燈多作為祈福之用。我相信大家應該都都接觸過,甚至是放過。我就不描述具體長什麼樣了,親手在燈上寫下祝福或者是心願,看著徐徐上升的孔明燈,祈求著來年豐收成功、幸福安康。不過孔明燈發明的初衷可不是這樣的,最初發明之時是用於戰場的通風報信。當年,諸葛亮被圍困於平陽,無法派兵出城求救。
  • 三國殺裡最依賴「諸葛連弩」的武將,不只是留贊,壕將佔九成
    對於一些沒有收割能力的武將來說,諸葛連弩成為了一個必不可少的裝備。只要裝備了諸葛弩就可以將你手中的所有的殺轉化為有效輸出,可以說直接將自己的輸出拉滿。這些非常依賴諸葛連弩的武將都有誰呢?一起來看看吧。沒有AK不如狗:關索關索這個武將是一個強度極高的史詩武將,有角色陣亡之後,不管是逐步獲得技能還是獲得補給,都是關索強度出眾的重要原因。但是僅僅是這些技能並不能讓關索成為一個T1級別的武將,關索需要諸葛連弩來打出最大的輸出,滾起雪球才能夠有較好的發揮。如果沒有了諸葛連弩,關索就是一個T2級別的菜刀武將而已。
  • 諸葛亮八陣圖到底有多厲害,可以抵擋十萬雄兵嗎?
    提起三國,繞不開的一個話題就是諸葛亮,得益於《三國演義》的宣傳,諸葛亮幾乎成神,可以稱得上是諸葛半仙,在《三國演義》裡,他草船借箭,借東風,還曾經用七星燈為自己續命,發明了諸葛連弩,木牛流馬等稀奇而又實用的東西,諸葛亮本無意用石頭擺下的奇陣「八陣圖」,陸遜誤闖,差點困死於陣中。
  • 三國蜀漢的機械化步兵——元戎弩兵
    所以在很多史書上,有很多關於武將能彎弓多少的記載。養由基、廉頗、李廣等都是射箭高手。後來由於人力有限,就開始使用器械,重型器械。當火藥發明以後,遠程攻擊的威力更加強大,歐洲人就是靠研究這個而橫行整個世界。在三國,就已經開始廣泛使用器械了。袁紹和曹操的官渡之戰,曹操就應用了投石車。——「太祖(曹操)乃為發石車,擊(袁)紹樓,皆破。紹眾號曰霹靂車。」
  • 含山木匠「穿越」史籍復原「木牛流馬」!
    當他看到劇中諸葛亮設計出「木牛流馬」來運送物資時,出於職業的敏感,他腦子裡立刻出現了很多疑問:「到底木牛流馬是個啥?」「怎麼做出來的?」他決定要把這件事弄清楚。但司紹榮卻不滿足於現成的知見。2012年開始,他在網上查找了大量的資料,看到很多人也在嘗試復原「木牛流馬」,他內心不服輸的勁兒立刻被激活了,他暗下決心一定要把這件傳說中的「神器」給復原出來。「我是一個傳統木匠,有著豐富的木活經驗,這是那些文房書齋裡的研究者所不具備的優勢。」2012年,司紹榮正式開始了他的復原研究。
  • 蘭州教師復原諸葛連弩:能連發射穿70米遠靶心(圖)
    圖為:高飛試發諸葛連弩,可連發十支,並射穿70米開外的紙箱。 楊豔敏 攝  中新網蘭州10月31日電 (崔琳 魏建軍)2013年起,蘭州市外國語中學青年生物教師高飛,就開始著手復原諸葛連弩。兩年後,他成功復原、改良出四五種樣式的諸葛連弩。其中一款,原弩機的箭匣由豎立設計成了橫向,也增加了瞄準部件。「通過研讀史記及多方論證,我發現橫向箭匣的設計才是最接近原版諸葛連弩的,而豎立箭匣的設計確切來說是明代弩。」高飛30日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說。
  • 三國時期十大攻城兵器,除了諸葛連弩,你還知道多少?
    一、諸葛連弩 諸葛連弩又被稱作元戎弩,就如魏氏所云,十矢俱發,一輪齊射下來,就連當時號稱天下第一軍的北魏虎豹騎兵都扛不住,不過由於體型大,單兵無法使用,且箭矢都必須特製,無法量產,只能使用於駐紮防守。 二、霹靂車
  • 木牛、八陣圖與諸葛連弩中,竟隱藏著華夏興衰存亡的驚人秘密
    經過前三次北伐後,不僅諸葛亮的戰略戰術水平大幅提高,而且在總結經驗教訓並努力科研之後,他開始正式將三項最新軍事高科技發明運用於戰爭之中,那就是木牛、八陣圖與諸葛連弩。在古代,糧草運輸多藉助水路,而從荊襄到漢中再到涼州,有一條最重要的水道漢水,特別是在漢水上遊略陽一帶,有巨大的山間水道型湖泊,被稱為「天池大澤」。
  • 老照片背後的歷史:1860年大沽口之戰中的諸葛連弩
    也許英國人並不知道,其實古代希臘羅馬人也有過類似的連發機械弩箭,更不知道,這種奇異武器其實和中國人心目中的智慧化身諸葛亮有重大關係。這就是在民間文學和後來遊戲中大名鼎鼎的裝備:連弩。  蜀漢銅弩機實物到了三國時代,諸葛孔明根據前人的研究成果改良了連弩的構件和部分原理,提升了弩機的擊發效率,被人們稱為元戎。
  • (原創)襄陽隆中諸葛武侯祠
    全國現有的諸葛武侯祠共14處,分布在山東、湖北、河南、重慶、四川、雲南、甘肅、陝西、浙江、臺灣等省,其中陝西、雲南、湖北三省甚至各有2個。 目前最有影響的是成都武侯祠,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61年),也是首批一級博物館,享有三國聖地的美譽。此外,還有南陽武侯祠、襄樊古隆中武侯祠、重慶奉節白帝城武侯祠、雲南保山武侯祠和甘肅禮縣祁山武侯祠等,足見諸葛孔明深得人心,受人愛戴。
  • 三國:孔明,到底是怎麼樣去世的,網友:難道是過度疲勞麼
    說到三國,大家很都熟悉,也非常喜歡三國,因為在中國有很多的經典故事,而四大名著最為經典,四大名著中就有三國的故事,那就是三國演義,很多觀眾們非常喜歡看三國,也是有很多的粉絲。在三國,一提神算子是誰,大家就知道是誰了,那就是諸葛亮孔明!可以說劉備匡扶漢室的功勞有一半都是他的,最為經典的就是火燒赤壁,草船借箭,借東風,空城計,七擒孟獲等等,這些都是很熟悉的一些事跡了。
  • 三國裡都有哪些厲害的軍師?諸葛亮竟然不是排第一
    但是每個人好像又都不滿足於現在的狀況,都想著統一天下。但爭天下這個事情真的不是單單一個人就能做到的,一定要是團隊作戰,有貴人相助才行。除了需要有能打的武將,更需要有不錯的軍師。這些人僅僅靠著自己那三寸不爛之舌,就可以掌控天下風雲的變化。那麼在三國裡都有哪些厲害的軍師呢?他們的排名都怎樣?
  • 真讀三國不看演義:赤壁之戰,曹操失敗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麼?
    而稍微了解漢末三國歷史的人就知道蔣幹盜書是子虛烏有,草船借箭的原型是孫權,諸葛亮也沒有借東風的本事,黃蓋沒有用苦肉計,關羽也沒有在華龍道與曹操相遇。而在歷史書上,對於赤壁之戰,是這樣描述的:公元208年,孫權與劉備組成聯軍對抗曹操。周瑜採納部下黃蓋的建議,由黃蓋向曹操詐降並用火攻,曹軍大潰北撤。赤壁之戰以孫劉聯軍的勝利結束,為三國鼎立鑑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