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是我國常見的餐飲方式,重慶,是火鍋的發源地之一。重慶火鍋源於明末清初的重慶嘉陵江畔、朝天門等碼頭船工縴夫的粗放餐飲方式,後隨著社會的發展,歷史的變遷,重慶火鍋獨特的風味漸漸受到世界各國人群的喜愛,不僅成為重慶的文化名片,也是世界聞名的餐飲品牌,所以到重慶旅遊,一定要吃一餐正宗的重慶火鍋。
前幾天在重慶來福士遊玩的時候,晚上特別想吃火鍋,在朋友推薦下來到一家人氣十足的火鍋店——珮姐老火鍋,雖然是去年才新開的店,但據朋友介紹卻擁有極為悠久的歷史,據說可追溯至民國初年,當時在重慶下半城南紀門的宰房街,有兩位馬氏兄弟開了一家以毛肚為主要菜品、仿市井「水八塊"吃法的紅湯毛肚火鍋館,他們每天專門到宰房廉價收購不易售出的牛毛肚和血旺來供碼頭上來往的行人與縴夫食用。
後來到了抗戰時期,與馬氏兄弟頗有淵源的一位馬婆婆在較場口街邊開了一家正宗的毛肚火鍋,後來傳給她的侄女「珮姐」,在「珮姐」的努力經營下,火鍋店生意越來越好,繼而掛上【珮姐火鍋館】的招牌,這便是珮姐老火鍋的前身。據說因裝修體面、味道正宗,常受周旋、胡蝶等名媛的光顧。再後來,幾經顛簸,珮姐火鍋館的底料秘方傳到了珮姐孫子、也就是如今【珮姐老火鍋】老闆顏冬生的手上,他謹記「珮姐"以天然香料調和的傳統方子,堅持讓食客在健康中享受美味,近年來多次在網絡上榮獲火鍋類排隊第一名、重慶火鍋百強爭霸賽第一名、某寶雙12味賽道第一名……等大量的榮譽。
吃火鍋就是要人多,我們六個人點了一大桌菜品,下面挑幾個我個人比較喜歡的給大家介紹一下,上圖是掌中寶,實際上就是雞脆骨,它集脆與嫩於一體,吃起來新鮮又脆爽,大家有機會可以試試。
重慶火鍋被很多人稱為毛肚火鍋,所以毛肚是一定要點的,珮姐的毛肚名為屠場鮮毛肚,據說是由屠宰場每天凌晨新鮮直供,吃起來入口化渣,細膩爽脆。
大刀腰片是另一款我比較喜歡吃的菜品,每一塊都大如巴掌,薄如紙張,放在鍋中,七上八下,很快就可以吃啦,用重慶話說:鮮得掉眉毛,脆得咬舌頭。
相信很多人吃火鍋都會點鴨腸,一是特別容易熟,入鍋三兩下,看它開卷,沾上調料就可以吃了,鴨腸的鮮、嫩,撞上火鍋的麻、辣,吃在嘴裡爽脆的口感,讓人慾罷不能。
郡花、午餐肉、血旺,都是非常不錯的火鍋佳品,尤其是其中的郡花,經過大廚的精雕細琢,刀切若花,放入紅湯慢煮,吃起來氣勢與口感並存;午餐肉肉質飽滿,嚼勁十足。
貢菜丸子,嚼起來嘎嘣脆,既有肉丸子特有的鮮味,又有貢菜的特有的爽脆與香味,據說劉亦菲來店裡時,一次就點了兩份,是店裡的明星菜品,一年能賣上百萬粒。
魚籽蝦滑,以野生海蝦打成蝦泥,然後一顆顆紅彤彤的多春魚籽點綴其中,煮熟以後,滑嫩的蝦肉與Q爽的魚籽水乳交融,入口瞬間美好的感覺瀰漫味蕾。加上心形的外觀,如果是情侶來吃,更顯浪漫。
除此之外,我們還點了一些肥牛、麻辣牛肉、八秒土豆花、茼蒿、貢菜、海帶、竹筍、蓮藕片等其它菜品,鍋底是超辣的九宮格,真的好吃到爽。
重慶火鍋以麻辣著稱,夠辣才夠爽,但如果實在辣得受不了,不妨舀一勺紅糖冰沙湯圓,以及下面的冰沙,辣味立馬得到緩解,不信大家下次可以試試。
火鍋是麻辣與鮮香的碰撞,隨著紅油辣湯的翻滾,各種食材在裡面盡情的釋放自己的原汁原味,她張揚了重慶人敢愛敢恨的麻辣性格,又辣又麻。辣得讓你瘋狂,麻得更加酣暢,吃的是火鍋,品味的卻是重慶的城市文化與性格。
珮姐火鍋位於重慶來福士的二樓,視裡開闊,窗外是繁華的南濱路與波濤滾滾的長江,在這裡吃火鍋不僅能滿足挑剔的味蕾,還能獲得視覺的享受,邊燙邊聊邊賞景,這就是在重慶旅行或生活該有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