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吹一片葉,萬物已驚秋。」《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8月7日9時6分迎來「立秋」節氣,夏盡秋來,金風漸至,傳統意義上的秋天從此開始了。
一片葉子見全局,一絲涼風知秋至,這是中國人千百年來對立秋獨有的感知。有人說,秋天是寂寞的,也有人說,秋天是淡然的,那麼,詩人眼裡的秋天是什麼樣的呢?
賞析:這首詩的最大特點是寫出了夏秋之交自然界的變化。仿佛立秋一到,大自然就換下了一副容顏,人們的生活也發生了顯著的變化。
「滿階梧葉」,所謂「一葉落而知天下秋」。立秋夜扇的風特別涼爽。這都反映出詩人對事物的變化特別敏感,對生活的觀察與體驗特別細緻。
賞析:立秋來了,壟上的禾苗半熟,原野上的草已經微露衰跡,這些生活化的描寫,讓這首詩極為清雅有趣。
賞析:立秋悄然而至,夜長日短,清涼靜謐,臺階的草叢中有了露珠的點綴。此詩讓人看到了生活中被忽略的小小美景。
賞析:詩人面對一年的時光已經過半,既不傷感又不失意,而是迎著涼爽的秋風,由衷慶賀秋季的來臨。
詩人說,立秋之日,天氣轉涼,戴楸葉、咬秋瓜,嚼赤豆、服井花,洗濯愁悶,安排笑口,以歡愉的心情迎接金秋的到來。
賞析:全詩宛如一幅色彩瑰麗的秋日美景圖卷,帶給我們強烈的視覺衝擊,秋之開闊,秋之自由,秋之絢爛,秋之壯麗,盡在詩句裡一覽而盡,全篇激蕩著一股雄渾的氣勢,讓人稱絕。
賞析:「流火」代指農曆七月,仍然是較熱的月份。「商飆」代指秋風。從立秋日開始轉變,暑熱漸退,秋風開始蠢蠢欲動;雲際天空開始收斂夏日的色調,樹葉間秋聲已動。一句話,秋天的腳步近了!
這個季節,最適合在午後品讀唐詩宋詞,一杯花茶,一碟點心,偷得浮生,半日閒。
風起葉落秋來,在詩意裡,遇見最美秋天,時間剛剛好。
【來源:長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