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一財網
原標題:廣東這五大城市首要任務仍是疫情防控,人口淨流入多
廣州、深圳、佛山、東莞、珠海5個風險較高的地市。
經濟第一大省廣東是全國外來人口淨流入最多的省份,珠三角地區也是流動人口最密集的地區。當前,疫情防控仍然是廣深等重點城市的重點。
日前,廣東省印發《關於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若干措施》提出,廣東要精準實施分區分級差異化防控策略。動態調整省級應急響應級別,各地市因地制宜實施差異化防控措施。
《措施》強調,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東莞要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首要任務,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嚴格管控,堅決防止出現大的反彈。珠三角地區其他市要堅持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最大限度降低聚集性疫情風險。粵東粵西粵北各市要外防輸入,適度調整防控措施。
2月27日,廣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辦舉行第33場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廣東省副省長張光軍表示,根據評估情況,各市因地制宜做出差異化防控措施。例如針對廣州、深圳、佛山、東莞、珠海5個風險較高的地市,在疫情防控過程中嚴格落實防控措施,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嚴格保護。
「今天下午我們這棟寫字樓的物業上來詢問我們公司的防控情況。」位於廣州天河區的一家小型企業負責人張先生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公司已經復工好幾天了,「今天突然上門詢問檢查了我們的消毒設備、口罩儲備、測溫儀和要填報的表格,說明現在防控壓力仍不小。」
廣東省體制改革研究會執行會長彭澎對第一財經分析,這五個城市的防控壓力仍比較大,一方面是因為現有的存量病例較多,存量病例的醫治、出院後的觀察都需要一個過程。
廣東省衛健委的數據顯示,截至2月26日24時,全省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347例。其中,深圳市417例、廣州市346例、珠海市98例、東莞市97例、佛山市84例,位居前五位,五市合計1042例,佔全省的77%。
彭澎說,另一方面,這些城市都是外來流入人口最多的城市,現在還有很多中小企業、小微企業沒有復工,很多專業市場沒有開業,因此珠三角地區仍有相當多的外來務工人員尚未返程。
根據第一財經記者統計,這五大城市的人口淨流入比例較高的城市,淨流入的人口比例都超過了30%,這其中,深圳和東莞的外來常住人口都大幅超過了戶籍人口。數據顯示,深圳外來常住人口為847.97萬人,佔全市常住人口的65.1%;東莞外來常住人口607萬人,佔全市人口的72.4%。
廣東省通信管理局24日發布電信大數據顯示,今年春節期間,受疫情影響,廣東出省用戶3659萬戶,相對往年減少709.1萬戶。截至2月23日,仍有約1000萬人可能返程。其中湖北(含武漢)約170萬人。
表:五個城市2018年人口淨流入情況(單位:萬人)
彭澎認為,除了各地做好分區分級差異化防控外,對於返程的外來務工人員,也應該分區分級,差異化防控。比如對於湖北以及其他個別疫情較重地區返程人員,應該嚴格實施隔離14天的舉措,再加上單位、小區等多個方面的防控,「點—面—片—塊」結合起來,實施精準防控。
作為外貿第一大省,廣東的經濟外向度很高。尤其是廣州和深圳這兩個一線城市,國際化程度較高,廣州就有數以萬計的外籍人士在廣州工作、生活。當前日本、韓國等疫情較為嚴峻,如何防止境外輸入性病例,也是廣東尤其是這五大城市防控的一大重點。
2月27日上午,在廣州醫科大學舉辦的疫情防控專場新聞通氣會,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鍾南山表示,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國外迅速蔓延,中國存在從輸出病例變為輸入病例的可能性。「我的看法是要加強國際合作、互相交流,有一個聯防聯控的機制。」
彭澎說,現在境外輸入壓力較大,尤其是一二線城市,入境人員較多。廣州、深圳等地對於境外疫情輸入防控一定要高度重視,要有完整的預案。比如在國際機場要有嚴格的檢測,通知所有企業接待入境人員要報告相關情況,接待入境人員的酒店以及居住的小區都要嚴格登記報告和管理。通過各種舉措,多措並舉,嚴格防控境外疫情輸入。